APP下载

优质扣蟹培育技术指南

2022-11-25刘小达

科学养鱼 2022年3期
关键词:幼体水位水质

刘小达

(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 当涂 243100)

当涂县乌溪镇蟹苗培育面积12 000多亩,每年培育优质蟹苗近2亿只,已有30多年蟹苗培育历史,多年来乌溪镇广大蟹苗养殖户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蟹苗培育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土池建造

1.土池建造标准 池塘呈长方形,东西向排列,面积3~5亩,四周开挖环沟,坡比1∶(2~3),沟深0.5米、宽2米,池塘四周用厚塑料薄膜搭建防逃墙,墙高0.6米,防止蟹种逃逸,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土质以黏壤土为好,池底为硬质,并且池塘坚实不漏水,池底平面向出水口倾斜。进出水口用密眼网扎紧,以防杂鱼、蝌蚪等敌害进入和蟹逃逸。

2.塘口准备 要点如下。

(1)消毒。4月上旬注满新水,用漂白粉50千克/亩消毒,浸泡1周后放水,再用50千克/亩生石灰全池泼洒,浸泡1周后放水。

(2)设置隐蔽物。蟹苗下塘前半月,加注新水0.2米,栽种水花生,行距1.5米、株距0.5米。水花生要先用水进行冲洗,洗去附着的大部分虾仔、鱼卵。

(3)水质调节。放苗前两天肥水,将环沟水位加至0.4米,用优质生物肥料1千克/亩肥水,透明度保持40~50厘米,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调节pH至7.5~8.5。

二、大眼幼体选择、运输

1.选择 选择长江水系的河蟹,亲蟹母本不小于200克/只、父本不小于250克/只,日龄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盐度3以下;体色金黄,活泼有力,手握有硬壳感,个体大小均匀。

2.运输 要做到“人等苗、车等苗、池等苗”,大眼幼体采用干法运输,运输途中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避免风干。

3.投放 一般亩放大眼幼体2千克。投放时直接将其均匀投放在四周环沟中,观察活力。注意:投放时苗箱按照从上而下顺序投放,最底层的苗箱须单独放置3~5分钟,通风沥水后再均匀投放到环沟内。

三、培育流程

一般5月10日前后大眼幼体进入塘口,用48%蛋白质开口饵料投喂,每天早8点、晚5点投喂两次,总投喂量为大眼幼体存塘量的20%(0.4千克/亩),投喂时间持续10天左右,蟹苗规格至第3期,其中放苗3天后大眼幼体变为1期幼蟹,环沟须缓慢加水淹没坂田0.2米(少量多次加水,每次加水量不超过塘口存水量的1/3)。5月中下旬,蟹苗培育进入到3~5期,每天投喂(晚5点)40%蛋白质破碎饲料1次,投喂量为0.5千克/千克大眼幼体。5月底前后用茶籽饼2.5~5千克/亩杀灭敌害生物(蝌蚪等)。

6月上中旬蟹苗培育进入6~7期,每天投喂(晚5点)36%蛋白质浮性膨化饲料1次,投喂量为1.5千克/千克大眼幼体。其中6月20日前后水花生长势旺盛,须人工割断水花生与塘底的根部连接,使水花生漂浮在水面,控制水花生疯长。6月下旬至7月上旬,蟹苗培育进入8~9期,每天投喂(晚5点)30%蛋白质浮性膨化饲料1次,投喂量为2.5千克/千克大眼幼体,7月初须将所有水花生“翻身”1次,减少“懒苗”、控制水花生疯长。

7月中旬蟹苗培育进入10期,每天投喂(晚5点)28%~30%蛋白质浮性膨化饲料,投喂量为1.5千克/千克大眼幼体,观察水花生长势情况,如果旺盛须“翻身”1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蟹苗培育进入11期,每天投喂(晚5点)30%蛋白质浮性膨化饲料1次,投喂量为2.5千克/千克大眼幼体,此时为高温季节,应根据气温变化情况适当减少投喂量。

8月中下旬蟹苗培育进入12期,每天投喂(晚5点)30%蛋白质浮性膨化饲料1次,投喂量为2.5千克/千克大眼幼体,此时为高温季节,应根据气温和天气变化情况适当减少投喂量。

9月上中旬蟹苗培育进入13期,每天投喂(晚5点)30%蛋白质浮性膨化饲料1次,投喂量为2.5千克/千克大眼幼体,此时须注意人工捕捉上岸早熟蟹(老头蟹)。9月下旬每天投喂(晚5点)1次,饲料改为30%蛋白质浮性膨化饲料和饵料鱼,各占50%,投喂量不变。

10月至11月每天投喂(晚5点)饵料鱼1次,投喂量15千克/亩。11月之后根据气温和天气情况适当投喂饵料,一般水温在12℃以上适当投喂,投喂量以两小时内全部吃完为宜。

四、扣蟹捕捞销售

部分捕捞:不动水花生,用地笼捕捞适量扣蟹;全部捕捞:清除水花生,降低水位用地笼捕捞80%扣蟹再干塘人工捕捞全部扣蟹。

捕捞后应立即用80目专用尼龙袋挂袋吐水3小时,5~7.5千克/袋,以挂袋水清洁干净为宜。

扣蟹出售分为大、中、小3种规格,大规格扣蟹60只/千克、中规格扣蟹100~120只/千克、小规格扣蟹200只/千克以上。

五、调节池水水位

蟹苗5期前水位控制在60~80厘米,此后每周加注新水,7-9月保持水位1~1.2米。冬季遇暴雪冰冻,要保持最高水位,并注意破冰防缺氧。

六、日常管理

及时检查蟹池防逃设施。发现破损要及时修复,防敌害生物进入池内。每日巡池3次,即早晨查蟹吃食情况;中午查蟹生长,勤检修防逃设施;傍晚查水质,勤分析水质状况,便于及时换水或消毒。

七、防治病害

7月后每月用5~7.5千克/亩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保持pH在7.5~8.5,预防病害发生。水质出现恶化趋势可以用微生物制剂进行调控,但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

猜你喜欢

幼体水位水质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种繁育技术
水晶虾幼体发育研究初报
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的改进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B)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