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研究

2022-11-25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魏子杰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运维配电线路

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 魏子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对配电线路的可靠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配电线路潜在故障点是影响电力线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及时将线路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有效地降低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概率。

1 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的涵义

1.1 内涵

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是集线路安装、运行、维护、检修为一体的技术简称,是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保障。其中包括电缆安装技术、日常电缆维护技术、架空线路的安装、工艺标准及验收、架空线路巡检项目要求及运行维护、事故调查和案例研究。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对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不仅有效降低了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提高了配电线路运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配电线路的运维可起到预防性作用,及时发现故障并消缺,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损失,节省电力运营成本,提高电力公司的利润[1]。

1.2 特点

首先,配电线路覆盖面较广,穿越地形也比较复杂多变,与此同时气候条件复杂,从而导致设计和施工建设和维护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其次,配电线路主要是起到电能分配的作用,配送终端受常住人口分布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常住人口比较分散,配电线路的布局和走向也会相对分散。

1.3 重点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能需求侧的变化,配电系统也不断应用到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这些全新的制作材料、全新的技术也给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带来很多技术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当配电线路架设在湿陷性场地时,普遍容易遇到基础面不平以及地面下陷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突然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强降雨、大风天气时,配线电路就容易发生基础下沉甚至倒杆的风险,威胁着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因此就给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以及管理带来较大的工作负荷。

同时,因为安全距离的原因,铺设的架空线路也在不断地增加高度,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线路周围空气里液态水的含量也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单位时间内向线路上输送冷却水过多,线路在经过寒冷地区或极寒地区的长度越长覆冰情况就越严重,这种情况对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和管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2.1 客观因素

主要是指由设备本体原因引发的故障。由于中国配电网的开始建设的时间较长,一些过早架设的线路寿命较长,线路本身易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严重危及电力的正常供应。随着配电线路传输功率提高,导线半径达不到传输功率要求,导致线路损耗增大。此外,柱上油开关、高耗能配变等早期投运的老旧设备没有及时进行更换,也是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以上因素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2 人为因素

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线路的巡视不认真、责任心较差,不能及时发现线路或设备出现的问题。对消缺管理的各项流程不了解,检修的质量低,没有真正落实责任制,考核制度不严谨,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时没有及时进行消缺,最终使设备发生故障。同时,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线路运维工作缺乏合理组织,导致运维检修程序不规范,影响了运维质量和效率[3]。

2.3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因素。一般主要包括天气因素、环境因素、外部破坏、鸟类和树木的影响等。天气因素会对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期间,配电线路易出现风偏造成线路跳闸事故。在一些潮湿地区,配电线路易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的影响,缺乏防潮和通风保护会加剧线路的老化和腐蚀。外力破坏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保护不到位而导致电缆挖断,造成线路故障甚至停电。鸟类栖息地和树木生长也是导致配电线路故障问题的重要外部因素,鸟类在线路上筑巢、树木不受限制的生长,都会导致配电线路在大风条件下发生故障。

3 降低配电线路故障的措施

3.1 完善管理机制

在日益庞大的配电网络发展过程中,一个严密而又可行地输配电网络的管理制度是发展所必须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有力保障。电力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相关制度:

人才选拔方面,由于线路管理和维护是专业性操作,因此在选拔工作人员的时候应以专业技术能力为主。同时管理能力也是是保证线路平稳运行的决策性因素,电力公司在管理人员选拔和培训过程中,要注重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经验和决策能力的培养,以便管理人员走向岗位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正确定和专业性;业务培训方面,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为宗旨,通过专家讲座、实战演练、主题讨论、岗位练兵等形式,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及时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以便在工作中能及时快速地排除故障。

人员管理方面,规范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值班制度等,根据岗位需求分配合适的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对工作完成质量的业绩考核;作业实践方面,电力企业要对配电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详细介绍安全检修、施工工作、维护检查、故障处理等作业的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完成标准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如,可将输配电线路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分类,这样可以减少抢修过程中检查和分析的时间,提高抢修效率。

3.2 加强巡视工作

巡视工作也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部分。线路运行中应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检查,对线路故障易发点进行高频检查,避免潜在故障存在。10kV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有多种方式,本文认为采取任何方式都应详细分析并记录引发故障的原因、维护过程和结果。要做好定期巡视日常的基础工作,掌握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及其周围的环境状况;在恶劣天气下加强对部分路段进行巡视,以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除了普通工作人员外,部门负责人和相关技术管理专职也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巡视,从而更好地了解配电线路及其设备的运行情况,科学合理地做出决策。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提高配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另外,由于配电线路覆盖范围广,如果能有效发挥群众的力量、开展群众护线是提高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4]。

3.3 加大配电线路改造力度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网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电缆线路和地下管廊的使用,不仅使电力供应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让城市建设更加美观。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及时对配电线路进行创新和改造。通过检修配电线路、更换老化设备和升级陈旧部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线路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脆弱部分,运维人员应加强对该部分的巡视和检查,准确处理设备的可能缺陷,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对于不使用分段开关的配电线路,可以添加分段开关节点。这允许在出现问题时尽早切断和重新转换线路,同时提高紧急维护的效率。

3.4 防止外部原因造成的损坏

在配电线路的情况下,它们传输的电流会与自身发生反应并退化,例如通过降低绝缘和增加损耗,这会带来一定的维护困难。除了部分线路本身质量足够外,还时不时会出现短路跳闸问题,或者由于配电线路损坏和故障,比如一些事故,包括预防和不堵,受伤可以避免和提前检查外力,以降低线路损坏的风险。发生事故时车辆撞到电线杆造成电气系统损坏,可在电线杆上贴反光警示牌或在灯杆外侧安装警示牌。特别注意配电线路受损区域,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此外,一些违规行为对配电线路造成了损坏。要及时与城建领域主管部门沟通,防止用户从事违法活动,降低安全风险。

4 优化10kV配电线路维护的措施

4.1 完善线路运行管理体系

工作能力和管理经验。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和评估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在日常工作中,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执行情况,对一线作业管理制度的实施,让其摸清存在的问题、摸清根源,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优化线路运营管理体系,提升线路运营管理效率;将日常工作控制和维护的过程详细记录并存档,既存储信息、实现管理模式的责任,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逐步规范化、精细化。

4.2 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机制

从现行高压输电线路维护管理机制与公司根据配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纠纷的解决、既有输电线路的管理需要,开展新的管理、运维等方面的工作。旧系统,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相对较少,本文件认为可包括输电线路10kV配电运行维护的具体措施,包括线路运行维护计划、内容、标准、记录和负责运维管理工作。配电网线路运维管理机制由此得到完善。运维人员还可以按照特定的管理制度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有序维护,减少停电频率。

10kV配电线路运行方案的确定过程大致可分为日常控制、定期维护和年度维护三个部分。通常,电力公司的运维部门将人员分到不同的岗位,按照相应岗位的先后顺序进行巡线。如果配网出现不可能的情况,可以通过配网运行监控系统平台进行实时监控,避免潜在风险。日常运维、运维人员应在检查日常操作的基础上更换和修理与电源断开的部分电源线和电气设备,以保证连接质量,从根本上消除任何故障。所谓“年度运维”,是指每年在给定的时间,对整个配电线网络中出现问题的设备和线路进行系统性更换,以期在摇篮中逐级平息故障原因。完善配电线路管理机制,是提高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的坚实保障。

现有管理机制不足,有待完善: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问责机制。明确人员具体职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因疏忽造成的配电线路严重故障进行严厉处罚;二是完善交通管控机制,保障线路交通日常维护,明确交通任务和责任[5]。

4.3 电气之间的距离

没有在安全的距离范围内,就会直接威胁到配电线路抢修工作人员安全,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所以构建配电线路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电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以10kV配电线路为例,其在故障维修的过程中将电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0cm,与相邻带电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0cm。不同级别的电压线路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一旦安全距离太近就会威胁到抢修作业,为了避免发生危险事故,应该立即停止作业[6]。

5 结语

在配电线路的运维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技术问题,线路故障的原因难以查明。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人员素质、应用先进技术、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外部环境的措施,希望其可以作为运营和维护配电线路的基准。电力系统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线路故障将对城市发展产生严重后果。为此,必须确保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连接的可靠性,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促进电力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为社会的持续进步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运维配电线路
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有关思考
浅谈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
10kV配电线路维护工程的安全措施分析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分析
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技术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