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的聊城运河

2022-11-24胡梦飞

寻根 2022年5期
关键词:浮桥聊城运河

□胡梦飞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成为外国人观察中国物质文明和地域文化的窗口。《荷使初访中国记》是荷兰人约翰·尼霍夫所写的日记,详细记录了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至十四年(1657年)间荷兰来华使团在中国的见闻,以其耳闻目睹提供了中国史籍所没有记载的材料,对研究清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约翰·尼霍夫画像

荷兰使团曾沿大运河航行,运河沿线的城镇乡村和风土民情给使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聊城段运河全长97.5公里,自南向北流经阳谷县、东昌府、临清境内。明清时期,得益于漕运的兴盛,东昌府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府之肘腋,江北一都会”。聊城所属的临清和张秋亦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聊城里荷兰使团的必经之地,《荷使初访中国记》中有大量有关聊城运河风物的记载和描述,这些记载和描述为我们深化聊城运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的张秋镇

张秋镇,历史上曾称安平镇、景德镇,位于济宁和临清之间,有大清河通运,为南北及东西交通枢纽。荷兰使团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十九日来到张秋镇,《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此地距济宁一百六十里,位于皇家运河两岸。该城入口处两旁都建有坚固的防护城楼。城区为正方形,方圆步行约一个小时,有土墙和石造城垛。城里有很多漂亮的房屋,但因人口稀少,大部分房子没人住,而且颓坏严重。城中心靠岸边的地方有一座寺庙叫‘大王庙’,非常漂亮。”约翰·尼霍夫在这里提到的“大王庙”指的应该是张秋镇的金龙四大王庙。明朝崇祯年间,西商朱之运、梁儒英联合众商在张秋修建了宽敞的金龙四大王庙,后经明清之际兵燹,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山西人张孝与陕西人陈良策慕乡梓前贤之善举,带头捐资重修张秋金龙四大王庙,众商响应,庙貌得以重修。时任寿张主簿马之曾撰有《重修金龙四大王庙碑记》一文,详细记载了重修大王庙之经过。

◇《荷使初访中国记》法文版(1665年)书影

◇《荷使初访中国记》法文版中的张秋大王庙

由于聊城段运河所经过的地区南北落差较大,且无水源补给,为了“以节蓄泻”,确保运河畅通,元明清三代,相继在聊城境内的运河河道上兴建了30余处船闸,因此聊城段运河也被称为“闸河”。从张秋镇往北,沿途要经过荆门上下闸、阿城上下闸、七级上下闸等众多水闸,船只行进极为艰难,约翰·尼霍夫在其日记中也作了描述:“次日,二位使臣继续前进。我们看见很多美丽的乡村散布在运河两岸。这些乡村附近的运河常被水闸闸住,使我们到处耽搁。从清江浦到临清,我们必须经过五十八个水闸,这些水闸都要费很大工夫才能启动起来。”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的东昌府

六月二十日,荷兰使团抵达东昌府城。《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该城距张秋城九十里,位于一片空旷地面,方圆约步行一个小时,呈四方形。城墙建筑得十分坚固,比我们见过的所有城墙都好。有两条主要的街道呈十字形贯穿全城,城中心有一座很高的四层建筑物,各层皆有拱门,每个拱门上都有房檐覆盖。这些城门很坚固,每个方向的城门除配有堡垒之外,还各有四座岗楼,守住岗楼就可以控制各段城墙。城北有一座长一百三十七步的木桥供人行走,木桥下是一道环绕该城的河流。城南就是一片很大的郊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那里买到。”

对于东昌府城的城墙和城门,嘉庆《东昌府志》中有详细记载:“府城在漕河西岸,宋淳化三年,自巢陵迁此;熙宁三年,建城市,旧筑以土;明洪武五年,守御指挥陈镛陶甓焉;周七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基厚二丈;门四:东曰寅宾,南曰南薰,西曰纳日,北曰锁钥,楼橹二十有五,环城更庐,四十有七,附城为郭;郭外各为水门,钓桥横跨水上,池深二丈,阔倍之三,护城堤延亘二十里。”此处提到的城北“长一百三十七步的木桥”指的应是府城北门的“浮桥”。嘉靖《山东通志》记载东昌府浮桥:“一在崇武驿北,一在递运所西,俱知府李举建,岁久损坏。正德九年,知府李珏重修,以二桥相距甚近,并递运所西一处。”清人谈迁《北游录》曾记载:“乙巳晴,梁家乡放闸,行三里梁家浅,十八里新闸,十五里东昌城北;丙午晨刻,同陈冰远步五里渡浮桥入东昌北门。”

约翰·尼霍夫接着写道:“城东有一个铁造的金字塔,也即一座碑,厚一寸半,约有二十尺高。鞑靼人指着在铁碑下面的一些奇怪的文字给我们看,并告诉我们,这座碑和南京的塔一样,有着同样悠长的历史。这是为一个为国尽忠、战死沙场的名将所修的坟墓。”根据约翰·尼霍夫的描述,此处的“铁造金字塔”很有可能指的是聊城运河东岸的“鲁仲连台”。“鲁仲连台”,又叫“高士台”,位于聊城古城东门外水桥东,为鲁仲连射书喻燕将处,“台高七十余尺”,系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东昌知府陆梦履所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县令黄汝铨重加修葺,“为楼于其上,大书曰:‘射书处’,其高与城等”。明人谢肇《北河纪》记载鲁连台:“在城西北十五里古聊城地,高七十尺,鲁仲连射书遗燕将即此。”清人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记载鲁连台:“在聊城东,高七丈,即仲连射书与燕将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东昌)府西北十五里,即‘鲁仲连射书燕将处’,城东侧有鲁连台,高七丈。”《大清一统志》记载鲁仲连台:“在聊城县西北十五里古聊城中,高七十余尺,即‘射书燕将之所’。”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的临清

临清地处江北大运河中段,会通河和卫河在此交汇,为南来北往漕船必经之地。六月二十日,使团一行抵达临清。《荷使初访中国记》用大量篇幅记载临清的城市面貌:“该城距东昌城一百二十里,坐落在皇家运河的两岸,有两座城堡互相守卫着,河心还建有二个坚固的水闸(南板、新开二闸)。城北有一座由九条渡船搭成的浮桥,人们可以经浮桥来往于河两岸的城区。我们还在这里看到河两岸各有一门小铁炮,设置的位置很恰当。”“该城位于一片沙质的地面上,建有土质城墙,城里有许多漂亮的房舍和庙宇。城墙上有一个石造的城楼,北门城墙有十五个岗楼,二个圆堡。该城的布局呈不等边三角形,城区的幅员步行约一个半小时。”

临清有砖、土二城,因二城相连,故又称“连城”。康熙《临清州志》记载:临清砖城“先是靖难后,会通渠北置广积仓,城遂因之,故其西北特出缘仓基也,俗谓之‘幞头城’,城高四寻,广三寻,围九里百步,以甓;为门四,东威武,南永清,西广积,北镇定;正隅为戍楼八,戍铺四十六,……外凿湟,周匝深广皆九尺。弘治乙卯,副使陈璧为女墙树界坊,筑月城,涯隍叠石为四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巡抚都御史曾铣始于旧城边墙向西拓而广之,延袤二十里,跨汶、卫二水,名“新”城,俗谓之“玉带城”。“旧城乃居东北一隅耳,新城东西各二门,东曰‘宾阳景岱’,西曰‘靖西绥远’,南一门曰‘钦明’,北一门曰‘怀朔’;又为水门三,汶一卫二,各建戍楼对峙,其上为戍铺三十有二,隙降之道居守之屋,池深阔,垣高广,并如旧城,而 之宏丽峻敞实过之。”志书又载,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抚都御史王忬、副使李宪卿建新城敌台三十二座。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副使张鉴、知州李希欧增建新城楼橹水门,各筑翼楼二,以严攻守之具。

◇《荷使初访中国记》中的东昌府城

约翰·尼霍夫提到“河心还建有二个坚固的水闸”,这里的两处“水闸”指的应该是临清的南板、新开二闸。康熙《临清州志》记载临清共有四闸:“曰会通,曰临清,元旧址,明尚书宋礼复置,在汶北支,久废;原为会通东西二闸,今存者止会通一闸。曰新开,曰南板,永乐十五年,平江伯陈创,在汶南支;初会通入卫在汶北支,中缩而尾回,数坏舟,乃凿南支。”乾隆《临清直隶州志》记载:“砖闸、板闸二座皆名以其物,后俱易为石工,在汶南河,相去三百弓。砖闸,名新开闸;板闸,名南板闸,板闸出口即卫河矣。明永乐十五年,平江伯陈创;正德八年,河漕都御史刘恺重修,额设闸夫七十七名,桥夫十八名,今仍其制。”

◇聊城光岳楼今貌

约翰·尼霍夫还提到临清“城北有一座由九条渡船搭成的浮桥,人们可以经浮桥来往于河两岸的城区”。嘉靖《山东通志》记载浮桥在临清鳌头矶南。明代大学士程敏政《临清州观音阁下浮桥记》云:“临清据南北之冲,四方商旅所辐辏,而运河出焉,往来者必藉舟以济,然水不时发,暴激迅奔,一操渡失谨,覆溺相望,而河南之观音阁下病涉尤甚。州人王珍廷璧家河之北岸,不忍岁溺者之多也,以成化乙巳捐己资作浮桥焉,为舟凡八,为白金六斤有畸。后五年,为弘治己酉,渐弊,而舟之更造者六。又三年为辛亥,再弊,而舟更造者十,维之以巨垣,护之以周楣,虹亘栉比,既固且坚,爰置守者防其触拶,而时其开合,上下几十五年,东西行者去险即夷,无不嘉叹。”根据以上两则史料判断,这里的“浮桥”指的应是广济桥。康熙《临清州志》记载:“桥四,曰广济、弘济、永济、通济。广济在卫河中,明兵备副使陈璧创,屡经兴废,至皇清重修。”乾隆《临清直隶州志》记载:“广济桥,亦名‘浮桥’,在旧城西卫河中,明弘治八年,兵备副使陈璧建;万历八年,晋藩卢商友于桥西岸砖石,筑为道;国朝顺治八年,州民李际泰倡募商民,造舟十二,又叠石东岸,高下二十余级,与西岸对后,桥屡经兴废,今惟纤道与石岸存。”

◇《荷使初访中国记》法文版中的临清城

◇临清板闸遗址

约翰·尼霍夫接着写道:“从该城北门向北京方向航行,约半个小时后,可看见靠河之处有一座异教的庙宇,里面有很多奇异的东西。在庙里最后的殿中,有一尊三十尺高的女偶像,塑造得很精巧,装扮也很华丽。”这里所说的“庙宇”指的应是临清永寿寺,“三十尺高的女偶像”指的应是临清永寿寺内“铁铸观音大士像”。康熙《临清州志》记载永寿寺:“在怀朔门外,塔,万历癸丑年众建,大司空柳佐请敕。古冈曲盘,树木森横,殿阁嵯峨。塔涌九级,仲春,士女登游,每朔望缘壁燃灯,辉映星月,远望三十余里。”乾隆《临清直隶州志》记载永寿寺:“在怀朔门外,寺有铁大士,高三丈二尺;先在南板闸上,形家皆言不宜;明万历间,移置北水门外;越十年,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宝塔九级,九年乃成,登者不至绝顶,即可见泰山高耸玲珑;天启元年,建铁大士阁,后渐建大殿、山门以及僧舍;国朝顺治时,荷兰国人入贡,登塔图之去,盖赏其造作之工、风景之美也,今名其地为‘塔湾’。”民国《临清县志》记载舍利宝塔:“在城北五里许卫河东岸永寿寺南,明万历间,邑人柳佐建,俗称其地为‘塔湾’。塔九级,高十余丈,作八角形,矗立 ,登其上,可以望岱。清顺治时,荷兰国人曾赏其建造之工,图之以去。旧志‘十景’所谓‘塔岸闻钟’,即此。”

◇《荷使初访中国记》法文版中的临清舍利宝塔

◇临清舍利宝塔今貌

结语

约翰·尼霍夫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对大运河聊城段沿线的城镇风貌、名胜古迹、风土民情等做了大量的记载和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有关清朝初年聊城段运河最直观而生动的印象。对比同一时期的相关著作,《荷使初访中国记》记载得更为详细。这些记载在现在看来,依然显得那么朴实而宝贵,在加深我们对聊城段运河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可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一定的文献支持,对于当前的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浮桥聊城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家乡的那座浮桥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如泰运河谣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开路先锋舟桥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