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2022-11-24张丽杰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陌生幼儿教师家庭

张丽杰

(福海县西城区幼儿园 新疆 阿勒泰 836400)

引言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他人、系统学习的首要场所,也是幼儿首次与父母长时间分离,这便使得许多幼儿存在分离焦虑的心理。每当幼儿园新开班的时候,甚至是已经读了一年幼儿园的幼儿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总是会出现抱着家长诉说不想去幼儿园愿望的场景,一些幼儿从步入幼儿园开始便一直在哭闹,这其实就是一种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主要是指幼儿和与自己亲密的抚养者,包括父母、爷爷奶奶等等分离的时候而产生的不安的情绪和行为,这种情绪的产生极为正常,但是如果不能够正确予以处理,便可能会阻碍幼儿的发展,使其难以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产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和障碍。由此,幼儿园在幼儿教育,尤其是针对新入园幼儿产生的分离焦虑问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1.幼儿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

1.1 环境的转变

幼儿分离焦虑的产生主要是离开亲人、父母的陪伴而产生的焦虑,而这种焦虑产生的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环境的转变。幼儿虽然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是又有着抗拒,家里的环境对于幼儿已经十分熟悉,家中也都是自己的亲人,随时都会仔细聆听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但是幼儿园是一个大的集体,环境的陌生会让幼儿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尤其是在同一环境中突然多出更多陌生人,这便会使得幼儿产生抗拒的心理,进而便会形成幼儿分离焦虑。

幼儿园是幼儿入学的过渡阶段,也是幼儿初次独立接触外界的事物,这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讲是极其陌生的。无论是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还是教室中的桌椅板凳,乃至盥洗室中的洗手池等与幼儿家中的陈设都会存在较大区别。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多幼儿虽然会对未知的事物存在好奇,但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会使得幼儿的安全感丧失,恐慌与不安的情绪要远远超过好奇的心理,这样便会产生分离焦虑的情况。此外,幼儿园的教育是针对所有幼儿的教育,大多以班级为主要形式,一个班级会配备2-3名幼儿教师,这也就使得幼儿无法再享受家中多对一的教育,无法接受到像家中一样随时随地、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都会要求幼儿要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包括自己整理衣物、自己吃饭、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等,这些对于一些家中潜意识已经对幼儿自理能力进行培养的会好一些,而家中几乎面面俱到的则需要漫长的适应时间。同时,幼儿的性格在不同环境中也会对幼儿的适应性产生影响,研究中表明,性格较为活泼的幼儿往往会对陌生的环境更容易适应,也更容易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接受新的事物,因此分离焦虑也就相对较弱。

1.2 家庭内部原因

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有优点也有缺点,幼儿对外界是懵懂的,初次离开家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分离焦虑,但是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情况却与自身家庭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说,一些家长自身对于幼儿入学便存在过度焦虑,总是担心幼儿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否会哭闹、被孤立等等,然后在幼儿步入幼儿园以后迟迟不肯离开,甚至中途又回到幼儿园查看幼儿的情况,这样便会给幼儿的心理上带来影响,分离焦虑的缓解难度便会加大。再比如说,一些家庭的过度溺爱,或者幼儿对亲人的过度依赖都可能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产生和发展。

1.3 生活方式的改变

幼儿园与家庭不一样,一些家长虽然也会锻炼幼儿的自主能力,比如说,摔倒了会让幼儿自己爬起来,平时会让幼儿自己学习吃饭。但是在家中无论家长怎么训练,幼儿的内心具有充足的安全感,家长的教育也是唯一的,不会分担给其他人,在平时的时间大多也是比较随意的。而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与家庭却不一样,幼儿教师要负责整个班级的幼儿,在作息上都有着固定的时刻表,生活学习都会按照规定来进行,因此一些幼儿在进入到幼儿园以后对其中的作息便会产生不适应,有些需要无法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教师也不会时刻关注一个幼儿。这样一些幼儿的安全感便会有所丧失,也就会导致幼儿的分离焦虑。

2.幼儿分离焦虑解决的有效策略

2.1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分离焦虑是幼儿对亲人的不舍,也受陌生环境的影响。对此,幼儿教师要想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最为首要的便应当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轻松、温暖的环境[1]。首先,在环境创设上,要尽可能选取更多幼儿感兴趣的素材资料,提前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幼儿的喜好以及行为习惯,选取能够吸引幼儿的元素完成教室的布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比如说,诸多幼儿都很喜欢卡通人物形象,喜欢观看动画片,此时教师便可以将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作为饰品或者作为海报来对班级进行装饰,让幼儿进入班级便能够感受到温馨的氛围;或者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以往幼儿的活动图片展示在教室显眼的位置,并预留空白,告知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将他们的活动照片进行补充。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设置娱乐区域,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玩具或者书籍等,放置时要注意班级所有幼儿的高度,避免出现取用的麻烦,从而让幼儿在班级中也能够体会到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后,教师还应当注重游戏活动的开展,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以及表演活动等,让学生在娱乐中分解焦虑。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幼儿的鼓励,注重语言的艺术,多多鼓励幼儿;也可以教导幼儿要团结友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比如说,一些幼儿到幼儿园就开始哭闹,此时教师便可以用温和的语气去引导幼儿,让幼儿感受到关怀和善意,进而便能够促进幼儿对幼儿园的适应。

2.2 注重幼儿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分离焦虑上不同幼儿的表现也存在诸多差异。对此,教师针对不同的幼儿应当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注重因材施教[2]。比如说,一些幼儿渴望他人的关注,极度缺乏安全感,尤其是一些家庭上存在缺失的幼儿,针对这类幼儿的分离焦虑,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个温暖的怀抱,还可以牵一牵孩子的小手、抱一抱孩子,这样会使幼儿感觉到温暖,多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需求,也能够弥补他们缺失的安全感。再比如说,有些幼儿比较调皮,难以适应幼儿园的规定,一到幼儿园就开始大哭大闹,此时教师可以录制一些视频,放给幼儿听,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行为的不正确,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记住家长的嘱咐,对每个幼儿的生理情况、心理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谁体质弱,降温后要及时增添衣物等,比如谁自尊心强,与之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在这个入园过程中,教师通过点点滴滴的付出使幼儿建立起对老师的依恋,逐步缓解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

2.3 组织班级游戏转移幼儿注意力

幼儿就好像一张白纸,他们的分离焦虑大多出自对亲人的依赖以及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由于刚刚步入幼儿园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将要与父母分离,而幼儿又不知道分离的时间,便会产生焦虑。不过幼儿的注意力比较好转移,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做一些基本的、有趣的游戏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其不再思考分离以及时间的问题,慢慢的幼儿便会融入到班级中,与其他幼儿进行玩耍,逐渐也会遗忘与家长分离的不舍,甚至还会逐渐喜欢上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比如说,在幼儿刚步入班级时,诸多幼儿都不熟悉,对彼此极为陌生,还充斥着分离焦虑的心理;此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采取接龙的方式介绍自己,每一个人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喜好等,下一个幼儿在重复前一个人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喜好,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之间互相进行认识,还能够有效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再比如说,幼儿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开展丢手绢的游戏,在你追我赶中幼儿便会逐渐遗忘入园时的不舍,对分离焦虑的缓解具有极为有效的作用。

2.4 完善家园合作机制

幼儿来到幼儿园,并不是与家庭完全分离,只是一部分的时间在幼儿园进行学习生活,因而家长的作用依旧不可忽视。对此,幼儿园要想更好地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还应当对家园合作机制予以完善。一方面,教师在幼儿入学前可以进行家访工作,不仅能够加强教师对幼儿家庭情况的了解,制定出更好的教育教学策略;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自己更为熟悉的环境中,提前熟悉自己的教师,就好像认识一个自己的亲人一样,逐渐对教师形成依赖,这样在进入到幼儿园以后看到自己熟悉的人也就不会再觉得陌生。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在平时及时与家长沟通,不仅向家长传达和了解幼儿的情况,也可以针对幼儿的一些表现和适应情况,给予家长相应的建议,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更好地教导,形成双方的合作共赢[3]。

结束语

由此可见,分离焦虑是每一个幼儿都会面对的一种情绪,有些幼儿从小比较独立,产生的分离焦虑可能比较微弱,但是分离焦虑是一直存在的,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到幼儿园环境的转变,幼儿家庭的内部原因以及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造成的,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此,幼儿教师应当注重班级环境的创设,注重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来转移对分离的注意力,并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完善家园合作共育。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幼儿分离焦虑的缓解,促进幼儿更为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陌生幼儿教师家庭
跟陌生女人学写作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熟悉又陌生的“”
家庭“煮”夫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