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管理的阐述

2022-11-24濮成堂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单位规范

濮成堂

江苏江淮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 淮安 223311

建筑质量关乎着民生经济和生活品质,面对新时期的建筑行业发展态势,施工单位需在建筑结构设计上积极转变思路,正确认识装配式结构在节省施工周期、控制成本以及提高效能和品质等方面所展现的优势与地位,在明确接下来建筑工程作业的目标之后探索装配式结构的主要施工技术,并立足于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探索更科学的管理举措,保证所构建的工程作业体系在环境、技术上更规范,在维护质量的基础上驱动行业整体实现良性发展。

1 工程案例

新城睿园(二期工程),地处淮安生态文旅区智慧产业片区,总面积为143902.12m2,选择以PC结构形态为主展开施工。包含的构件有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外墙板等。该工程作业环境复杂、工期短、涉及的构件数量繁多。在围绕这一工程进行施工作业时,需关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规范施工。首先,规范设置施工方案,针对预制构件规格、型号加以明确,选择加工厂商进行生产。之后,对其进行合理运输,引进现场,对堆放、存储方式加以优化,做好构件保护工作,并对接下来的施工工艺加以优化。

2 装配式建筑概述及优势分析

装配式建筑,(以下简称PC结构),具体指基于预制部品部件有效支撑,在工地范围内通过合理装配而形成的建筑体系。其所包含的类型比较丰富,具体可以归纳为砌块、板材、骨架、盒式几种[1]。通常需要在车间环境下,根据建筑工程要求加工多种类型的部品,获得丰富的构件。比如说,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若想顺利完成PC结构施工,就必须要通过车间加工制作内外墙板、叠合板、阳台、楼梯板、预制梁柱等。

可以说,该结构模式所展现的特征十分鲜明,与传统结构形态相对比在浇筑作业量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也能增强施、设、管三者之间的关联,在构建一体化工程体系下实现高品质作业。同时,PC结构具有较强的设计标准性特征,能够有效降低后期工程作业的变更风险,也可以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优化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是比较符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理念发展要求的一种创新型建筑结构形态。

将这一结构模式有效应用于当下的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源损耗,控制建筑工程本身在施工中的成本投入,也可以在形成预制部件之后让工程进度显著提效,在有效控制工程周期之余显著提高整体建筑水平。最重要的是,基于PC结构进行施工作业能够对钢筋工程、灌浆工程等模块加以优化,进而真正实现高品质作业。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 预制墙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PC结构施工作业领域,施工单位需高度重视预制墙板技术把控,明确施工要点。首先,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工程环境中,以所获得的图纸信息为参考,做好定位、放线等各项准备工作,以明确预制墙板安装的具体位置。之后,借助墨线进行边线设置,并在一些仪器的辅助下完成各项数据测量,例如可以对标高加以确定。

其次,须切实关注插筋操作,在完成位置预留等基础操作之后,要规范定位,保证接下来的插筋处理更精准,避免因为位置出现偏差而诱发不良的风险。在这一环节当中,技术人员需明确注意要点,即确定误差范围值,倘若超出10毫米,则需要依托图纸参数设计标准完成校正处理。

同时,技术人员需针对墙柱等构建要素规范展开吊装操作处理[2]。一般,需要在操作之前做好垫片设置准备工作。根据对垫片所掌握的具体情况,确定厚度的参数,然后对应着就相关标高参数指标展开分析。并为了确保定位更精准,依托撬棍等载体进行纠正。

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围绕斜向支撑、垂直度等加以检测,并结合整个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拼缝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挤塑聚苯板等进行处理,发挥胶条、撑杆的作用,保证墙板表面的完整性以及衔接的紧密性,从而有效预防漏浆等不良的风险。

3.2 叠合板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需把握叠合板这一重要部件的施工技术要点,并采取有效手段对整个施工工艺加以规范,进而保证施工处理规范性,提高工程整体作业可行性。通常,在根据PC结构方案设置完加工图纸之后,由指定厂商加工,然后将得到的叠合板运输到施工现场。所以,施工单位需保障运输环境安全,在运输之前根据叠合板材料规格、质量安全要求就运输进行科学规划。在到达现场之后,需组织施工人员在塔吊设备支撑下按照一定工艺顺利完成卸车、放置[3]。

之后,需根据叠合板的编号确定安装的具体顺序,并借助塔吊完成起吊和后续的安装作业。通常,在展开安装工艺时,施工单位需秉承一定原则,即由上至下垂直安装。并在20厘米距离处作出适当调整,确定安装定位更精准,始终保持安装全过程的平稳性,从而保证整个的叠合板的品质。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在基础安装操作完成之后,借助仪器设备展开校准,确定误差范围,考量平整度等参数是否合理,并结合实际展开协调。

此外,施工单位需根据叠合层的操作要点,就具体的钢筋处理工艺加以优化,从吊装到绑扎再到浇筑,要做好全过程把控,确保所选择的钢筋材料性能、规格符合标准,践行“八”字形的处理原则。

3.3 预制楼梯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PC结构建筑工程项目中,预制楼梯板占据重要组成,其所包含的施工工艺流程比较繁杂,需要施工单位加以明确,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构建更完善的工艺流程体系。首先,施工单位需从前期准备阶段着手,对吊装环节加以规范[4]。组织人员确定安装要点,并了解标高数值,做好螺栓位置科学预留。一般需要施工人员对下端梯梁挑耳处进行作业,确定水泥砂浆厚度,通常为15毫米,完成找平操作处理。并选择四氟乙烯板进行铺设,还需要发挥聚苯填充等材料的作用科学完成注胶处理。

同时,在安装时,施工单位还需精准计算吊索长度,并组织技术人员在安装期间发挥撬棍本身所具有的位置调整功能,在对准预留口之后顺利完成安装处理,并发挥灌浆工艺优势,达到良好的固定处理效果。

3.4 预制梁板施工技术

预制梁板的施工技术在PC结构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所展现的工程效果关乎着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工程的综合品质。在这一环节当中,施工单位须先确定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在该模块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台位置加以明确。之后,组织技术人员规范浇筑工艺,在顺利完成浇筑的基础上通过振动来达到良好的密实和巩固效果,在这一环节当中技术人员需规范利用隔离剂。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高度重视模板养护处理,要保证其表面温湿度指标符合规范,然后对强度的范围值加以调节,一般80%左右采取有效的张拉操作。此外,施工人员须围绕压浆操作就具体流程加以规范,将指标控制在0.5-0.7MPa左右。

4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举措

4.1 做好施工前期准备

在展开PC结构工程作业时,施工单位须根据所掌握的工程要点做好全面准备工作。首先,要从物资层面着手,深入考量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在预制件方面的要求,确定构件的主要类型,之后与合作的加工厂商做好沟通,就部件构件的类型、数量和规格加以明确。在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运输环境和方案进行科学布局,保证预制件在运输期间外观、质量不受到损害。在到达现场之后,需组织施工人员借助塔吊等设施对预制件等多种材料进行合理卸车,并做好分类与存储工作,进而为后续有效落实施工作业而提供便利条件。

其次,施工单位需要从技术方面着手进行全面考量。先组织专业人员本着全面了解工程环境要素的原则,深入到施工现场当中,基于先进检测仪器支撑对各项环境参数进行有效检测、分析,以便可以确定更丰富的环境要素,并规范性地设置图纸和方案,对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加以明确。重点加强图纸方案的审核,组织各部门人员之间进行深入沟通,在后续施工处理上达成高度的共识,并做好交底与职能安排等基础准备工作。

同时,需要全面做好场内外环境准备。先针对场内环境,做好现场施工环境清理,规范专业机械设备管理,针对吊装作业区域周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针对场外环境增强与加工商之间的密切沟通,确定PC结构的作业要求,对构件质量进行抽检。

4.2 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须根据对PC结构施工的了解,结合国家所提出的全新政策方针,健全工程的管理机制,进而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提供重要的行动参考。首先,要确定工程项目对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时间要求,科学建设管理体制,对管理要素加以明确,组织有关人员就工程的材料、机械设备、施工环境、人员配置等进行科学管理。

其次,要围绕预制件的类型和特性,就运输、堆场等模块加强管理[5]。在运输环节,督促有关负责人员保持匀速行驶,避免材料破损。在堆场环节,现场施工人员遵循平整、干净、结实的原则搭建环境,并做好型号划分,设置保护装置。

同时,还需规范设置成品保护工作机制,发挥棉纱、橡胶块等材料所具有的保护作用。在针对PC结构进行操作处理时,需督促有关人员严格秉持“轻吊轻放”的原则,避免在操作中途出现预制件损坏问题。

4.3 开发先进技术工艺

在PC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关注新兴技术工艺有效开发与应用,驱动整个工程进度高效落实,同时也能够保障整个工程结构品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BIM所展现的先进性技术特征比较显著,因为其能够在获得一定数据参数之后形成更直观的工程模型,辅助有关人员更好地展开分析,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风险,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规范。

首先,在前期阶段,可以有效利用BIM这一技术就构件安装顺序、位置等位等各项要素加以明确,在构建立体化的工程模型之后,设计人员根据所掌握的环境参数进行细致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碰撞风险,然后科学调整参数进而有效实现风险预防。也可以在设计阶段发挥这一技术功能,就预制件安装过程中的预留口位置进行精准定位,避免在后续安装中出现位置偏差风险。

其次,还可以有效利用这一技术载体优势,科学做好构件管理工作,搭建现代化的管理平台,针对PC结构施工中可能包含的构件种类,就加工、运输、装卸、安装等各个环节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保证所落实的管理工作在覆盖范围上更广,也能基于现代载体支撑进行智能监控,及时发现不良风险,并通过动态调节获得理想化的管理实践效果。

同时,利用BIM规范构建智能监控中心很有必要,针对现场施工环境、重要环节和工艺进行全面监控,以便可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在构建立体模型之后有效调节施工工艺顺序、流程。

4.4 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在整个工程现场环境中,施工单位需遵循全过程理念做好工程整体控制,进而保证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各项工艺都能够得到有效推进。

首先,要关注钢筋工程施工作业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钻研图纸,了解钢筋的具体参数,并在钢筋进入现场时,借助先进检测技术进行全面检测,就数量、尺寸、品质等各项要素加以明确。之后在钢筋的绑扎、安装等环节当中,需督促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工艺流程,保证最终所展现的钢筋工程质量更规范。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高度重视工程进行期间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在规范选择材料、科学配比的前提下,还需要针对浇筑、振捣等工艺环节加以优化,督促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模板进行科学养护,保证其温湿度指标符合规范。通常,需要根据气温情况进行养护,若温度超过30度,则需要适当浇水,保证模板含水量达标,避免出现裂缝,若低于5度,则不用这一操作。

4.5 优化工程质量验收

施工单位需全面了解新形势下所提出的PC结构工程作业要求,切实做好工程质量验收。以便可以根据所设置的工程标准,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避。首先,确定验收的基础要素,如构件安装、钢筋连接、混凝土工程作业等。要结合所掌握的图纸信息以及《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展开验收,做好工程量统计、分析。例如,可以针对楼梯板进行检查,确定轴线位置、标高等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允许偏差参数表

5 结论

依前所述,装配式结构是新时期建筑项目建设领域的主要形态,与以往的工程结构相对比,在结构框架、功能品质、以及施工便捷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为了驱动装配式结构形态真正获得有利发展,施工单位在接下来负责具体的工程项目时,需着重于这一结构模式的应用,并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期间,从技术和质量层面着手进行综合性管控,进而保证最终所展现的工程效能以及建筑的品质,真正符合新时期人们在建筑居住环境、审美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猜你喜欢

装配式施工单位规范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来稿规范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