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绘本资源的应用

2022-11-24■文/张

幸福家庭 2022年10期
关键词:蚕宝宝绘本区域

■文/张 晗

绘本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故事对幼儿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幼儿教育中,教师将绘本资源应用在区域游戏中,能给幼儿带来别样的情感体验,对提高活动质量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积极思考绘本资源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其独有的教育作用,将其与区域游戏完美融合,开发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区域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挖掘绘本游戏特性,精心选择绘本故事

(一)与自然区域的融合,激发幼儿的兴趣

自然区域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动植物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对动植物的特点及习性了解较少。因此,在自然区域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绘本教育资源,选择合适的绘本,在相应的区域中投放对应的绘本故事,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将绘本资源与实际探究有效融合,更好地感知自然生命的神奇与魅力。

在绘本故事的选择中,教师可选择有关种植的绘本,如故事《小种子》《安的种子》《一粒种子的旅行》等。教师可通过故事中的自然元素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能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全面了解自然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将绘本教育资源融入自然区域活动,鼓励幼儿根据故事中的形象进行自主探索,能够让幼儿在自然区域中获得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知识,有助于丰富幼儿对大自然环境的认知。此外,在饲养金鱼、蚯蚓、仓鼠等动物时,教师可为幼儿选择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我们想养一只小动物》等。此类故事能让幼儿认识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还能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取丰富的经验,并将经验运用在活动中,这有利于发挥绘本教育的优势,提高自然区域游戏的活动质量。

(二)与益智区域的融合,引导幼儿深入探索

益智区域的游戏以强化幼儿的逻辑思维为主,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材料、道具可以活化其思维。益智类游戏活动的内容丰富、难度较高,对幼儿具有一定挑战性,幼儿需要打破表面,展开深度探索与挖掘。在益智区域的游戏中,教师可投放益智类的绘本,激活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阅读中掌握正确的探索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幼儿探究的能力。例如,幼儿近期对数字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可在益智区域投放绘本故事《十个小圆》《数学全都知道》《100层的房子》等,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数学知识,进而达成益智区教育目标。

(三)与角色表演区域的融合,发挥绘本阅读特性

角色表演区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区域,幼儿常会在该区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与同伴进行游戏。绘本具有颜色鲜艳、人物角色夸张、人物性格分明的特点,趣味性的故事能带给幼儿别样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融合角色表演区域和绘本故事时,可在角色表演区域为幼儿投放一些角色内容丰富、性格突出的绘本,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好饿的毛毛虫》《小牛的春天》《小手手,出来了》等,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幼儿在诠释故事角色的同时,会加深自身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强化幼儿的认知。例如,在主题游戏“社区中的职业”中,幼儿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扮演社区中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投放绘本故事《太棒了,我们的职业》《小医生》《忙忙碌碌镇》《长大我要当什么》等,此类绘本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会加深对各类职业的认知,能够提高该区域活动的整体效率。

(四)与美工区域的融合,让幼儿学会动脑思考

美工区域游戏是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美工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绘本具有色彩鲜明、角色夸张、图文并茂的特点,其图、文、颜色的搭配能够给幼儿带来极强的艺术冲击。因此,教师可将美工区域游戏与绘本资源相结合,选择合适的绘本投放在该区域中,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积累更加丰富的审美经验。例如,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可选择绘本故事《蚕豆哥哥的床》《情绪立体折纸》《365个艺术创意》等,这些绘本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将其应用于美工区域的游戏中,能激活幼儿的创新灵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专注力。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投放绘本《彩色温泉》《呼啦啦,画画啦!》《有趣的颜色》《巴巴爸爸的色彩城市》等,此类绘本的色彩丰富,能提高幼儿的色彩敏感度,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进而提高美工区域活动的质量。

二、结合教育目标,有序创设区域游戏

(一)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确定绘本材料

将绘本资源融入区域游戏,能带给幼儿别样的游戏体验。在区域游戏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作为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立足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区域游戏活动进行详细规划,以保证活动的质量。教师还应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需求与问题,从而确定投放的绘本内容,保证绘本材料能成为游戏活动的助推器。

例如,大班幼儿学习能力较强,在参加区域活动时,能自主对区域游戏内容展开规划。在建构区游戏里,幼儿选择了“故宫积木造型拼接”游戏。该积木游戏与其他游戏玩法不同,其渗透了我国古代的榫卯工艺,这对幼儿开展游戏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幼儿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拼接方法。教师见幼儿出现这一情况,在区域内投放了绘本《爷爷的小秘密》《中华榫卯》。幼儿一边翻阅图书一边分析积木的特点,没一会儿就解决了活动中的难题,成功拼出了故宫的造型。

在上述教育情景中,大班幼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和元素。但幼儿对榫卯工艺的了解有限,在活动初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针对幼儿这一情况,教师决定为幼儿提供具有指导性的绘本,让孩子们在阅读绘本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幼儿通过阅读绘本,经过不断探索和讨论最终拼凑出了故宫的造型。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绘本资源的优势,让幼儿学会了自主学习,提高了区域活动的质量。

(二)优化区域活动材料,提高幼儿综合技能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游戏材料对幼儿活动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利用好绘本资源,结合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与分析,适时优化区域活动中的绘本材料,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活动。

例如,在中班的自然区域中,教师与幼儿一同饲养了蚕宝宝,幼儿对蚕宝宝的成长过程非常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蚕宝宝是如何长大的,他们每日观察蚕宝宝的状态,向教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蚕宝宝是怎样吐丝的”“蚕宝宝吐丝时候是什么样的”“蚕宝宝吐丝后会变成什么样”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探索欲望变得愈发强烈。见此情况,教师在自然区域中投放了绘本《神奇的蚕宝宝》,并根据故事中的提示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尝试科学饲养蚕宝宝。

在上述情景中,教师发现幼儿对蚕宝宝的生长非常好奇后,适时地投放了绘本故事《神奇的蚕宝宝》,并根据绘本故事中的元素,为幼儿提供了饲养蚕宝宝的工具,让幼儿借助绘本故事和工具,一同探索科学饲养蚕宝宝的方法。这让幼儿在阅读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提高了幼儿的综合技能与素养,同时也发挥出了绘本的独特优势。

(三)结合目标展开引导,提高区域游戏效率

任何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可将区域游戏目标与绘本教育目标进行区分,立足教育目标为幼儿构建别样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目标的引导下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1.以区域游戏目标为引导

以小班幼儿的生活区域为例。该区域中的活动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旨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穿衣、脱衣方法,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引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并学会在集体中服务他人。教师可以以该目标为引导,根据游戏的特性为幼儿投放恰当的绘本资源。例如,目标为培养幼儿的自主穿衣、脱衣能力,教师可投放绘本《起床了,穿衣服》《穿衣服,真麻烦》《我会自己穿衣服》等,让幼儿跟随绘本的引导,尝试正确地为玩偶穿上衣服、系上扣子、整理仪表,以达成教育目标;目标为培养幼儿服务他人的能力时,教师可选择绘本故事《爱心树》《生气的亚瑟》《入侵者》《我要是别人就好了》等,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了解服务他人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区域游戏进行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照顾他人,以增强幼儿对集体生活的归属感。

2.以绘本资源目标为引导

教师要分析绘本故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将区域活动作为教育媒介,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了解绘本故事的意义,以丰富幼儿的认知。例如,绘本故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结尾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给幼儿留下了无限想象、思考的空间,儿童可根据故事结尾展开大胆创编。根据该绘本的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将其投放到角色表演区域中,让幼儿根据开放性的故事结尾展开大胆的想象,并让幼儿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诠释人物的形象和特点,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认知,充分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教师从绘本故事的教育特性出发,将教育目标进行延展,能让幼儿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获得发展。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融入绘本资源,不仅能增进幼儿对角色、故事情节的理解,还能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要积极思考区域游戏与绘本教学间的契合点,立足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指导,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育方向与教育内容,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蚕宝宝绘本区域
绘本
绘本
绘本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分区域
蚕宝宝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