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2-11-24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冲压机床

中国1 月PMI 回落至50.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 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4.7%,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2 个月环比下降。

从全球制造业PMI 的变化看,指数仍保持在54%以上,高于50%的荣枯线,延续此前复苏态势。然而,和2021 年的平均水平56.1%相比还是下降不少。这表明全球制造业复苏动能有所减弱。

分区域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表现好坏不一,总体来看欧扬美抑、亚洲强劲。

欧元区1 月份Markit 制造业PMI 终值为58.7%,创5 个月以来新高。随着供应链瓶颈进一步缓解,欧元区制造业呈现出加速扩张态势,企业报告的1 月份产量和订单量出现4 个月来最大改善。不过,欧元区各成员国改善程度不一,德国、奥地利等国表现出色,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出现放缓。

亚洲国家延续了此前的强劲增长态势。日本1 月份PMI 连续12 个月扩张,涨至55.4%,创2014 年2 月份以来新高。韩国也实现了连续3 个月扩张,1 月份PMI 提升0.9个百分点至52.8%。东盟PMI 与前值持平,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企业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

美国1 月份ISM 制造业PMI 为57.6%,连续2 个月环比下滑,创14 个月新低。分项来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的下降是拖累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可见新冠变异毒株导致的肺炎确诊病例飙升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小觑。美国也成为全球制造业PMI 指数下滑的主要拖累。

一段时间以来,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主要国家制造业复苏的关键因素。疫情的持续反复,尤其是近期变异毒株对原本已经趋于缓解的全球供应链再次带来压力,疫情导致的停工、员工感染等也干扰了企业的生产和原材料供应。

尽管疫情反弹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从各国的分项数据和企业的乐观程度来看,全球供应链从低谷中复苏的态势仍在持续,原材料价格压力有所缓解,企业对未来需求和供应链改善依旧抱有信心。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以及发达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走向。美国今年1 月份通胀率同比增速达7.5%,连续两个月在7%以上。欧元区1 月份通胀率也升至破纪录的5.1%。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已连续7 周上涨,创7 年多来新高,进一步加剧了各国通胀压力。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加息等政策抑制通胀。在高通胀下,货币和财政政策收紧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进而影响制造业复苏势头。

数据显示,1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 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 为51.6%,比上月上升0.3 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 为50.5%;小型企业PMI 为46.0%,低于临界点。

总体来看,全球制造业PMI 指数虽然连续2 个月出现回落,但此前出现的复苏势头仍在持续,总体趋势依旧向好。面对疫情反复和通胀等不确定因素,各国更应该加速制造业转型,通过数字化和技术升级等手段,减少外部因素对制造业产生的冲击,同时通过深化合作稳定供应链,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能。处于制造业基础地位的机床工具业,需密切关注上下游产业变化情况,适时做出有效调整。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CCMT2022 线上预登记开始

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并与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22),将于4 月11~15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和防疫要求,展会观众应持个人有效证件进行线上实名注册和预登记,现场以实名入场方式参观展会。

方法一:网站注册。访问“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网站(www.ccmtshow.com)点击“观众登记”,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其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境内观众填写居民身份证号,境外观众填写护照号或港澳台通行证号。提交成功后,可自行打印参观证,也可在展会现场自助机或柜台打印参观证。咨询电话:010-84600180。

方法二:微信注册。关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微信订阅号,点击下方菜单“CCMT 官网”进入“我要参观”,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其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信息,仅限于境内观众填写居民身份证号。提交成功后,可在展会现场自助机打印参观证。

现场参观时,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馆(身份证、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22年1 月商用车产销同比大幅下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1 月,汽车产销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呈小幅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突出,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 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2.2 万辆和253.1 万辆,环比下降16.7%和9.2%,同比增长1.4%和0.9%。

乘用车产销环比下降。1 月,乘用车产销207.7 万辆和218.6 万辆,环比下降17.8%和9.7%,同比增长8.8%和6.7%。

商用车产销同比大幅下降。1 月,商用车产销34.5 万辆和34.4 万辆,环比下降9.3%和5.5%,同比下降28.0%和25.1%。

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增长。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有所下降,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销分别达到45.2 万辆和43.1 万辆,环比下降12.6%和18.6%,同比增长1.3 倍和1.4 倍。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有所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依然延续高速增长势头。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员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上线

2022 年2 月10 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员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协会统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企业参加协会统计工作以及协会提升统计服务质量提供便利工具。为系统顺利上线,协会在1 月10~20 日举办了5 期操作培训班,共有近300 人参加了培训。

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企业向协会报表和协会向企业反馈统计分析资料,均将逐步转到线上进行。请各重点联系企业自2022 年1~2 月统计月报开始、会员企业自2021年统计年报开始,尽可能采用在线填报方式。与此同时,协会也将在短期内保留原有邮箱报表方式。

该系统的操作手册和授课视频放在系统首页,企业统计人员可以自学。如有问题,欢迎与协会工作人员联系。联系电话:010-63377950、63345264。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合锻智能冲压设备交付收到三一汽车感谢信

2022 新年伊始,合锻智能收到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感谢合锻智能对合同的满意交付。

2021 年7 月,双方签订8000kN 冲压设备供货协议。合锻智能高度重视,克服种种困难,落实各项措施,优化排产,制定合理保障供货方案。至2021 年11 月20 日设备运抵用户现场,12 月15 日安装调试完成,12 月24 日客户终验收,前后仅用时5 个月即完成交付投产,体现了合锻智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项目执行力。而在短短25 天内完成整个项目的安装调试,调试团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也得到客户的高度肯定与认可。

合锻智能与三一集团有着30 多年稳定的合作经历。仅2021 年,合锻智能先后为三一集团提供了8000kN 自动化项目、3000kN 研配液压机、8000kN 冲压设备,均按质按期交付,得到三一集团的广泛好评。同年,又签订了20000kN 全自动搅拌料仓成形生产线订单,全面承揽制造压机、自动化和模具及工艺生产全过程。

三一重工系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其国内供应商有着严格的准入体系,成为三一供应商需具备优良品质、严格管理、高效服务等严格要求。

另讯 1 月20 日,中国锻协发布2021 年度锻造行业、冲压行业“十大事件”,“合锻智能多工位伺服液压机实现薄板拉深件的快速生产”、“合锻智能70000kN 自由锻液压机研制成功”两个项目成功入选。

2021 年11 月,合锻智能研制的多工位伺服液压机和模具、自动化送料机构完美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操作安全。设备滑块可在一次冲压行程内完成同一零件的拉伸、切边、冲孔、整形等多个工序,将原本需4~8 台液压机完成的工序集中到1 台多工位液压机上完成。该设备同步控制精度高,频率响应快,具有抗偏载能力强、能耗低、噪声小等特点。合锻智能另一入选项目70000kN 自由锻液压机主要用于大型钢锭的开坯和各种轴类、饼类、环类等锻件所对应的镦粗、拔长、滚圆、冲孔、扩孔等锻造工艺。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抗偏载能力强、能耗低、噪声小等优点。

另讯 2021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名单揭晓。合锻智能与合肥工业大学、工信部电子五所联合申报的“高端液压成形成套装备耦合集成控制与运维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与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球铁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两项目脱颖而出,荣获2021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合锻智能)

扬力集团两条超大吨位连续冲压线顺利交付投产

近日,由扬力集团自主研发制造、分别交付于北美和华北市场的两条超大吨位连续冲压线顺利完工,正稳定投产运行中。

位于北美市场的“70000kN 汽车覆盖件连续冲压线”和位于华北市场的“68000kN 汽车覆盖件连续冲压线”均为5序串联同步自动冲压线。这两条线均搭载了视觉对中、7 轴机器人搬运等自动化装置,具备分别开启“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的功能。相比断续模式,连续模式可节能20%以上,冲压时对模具的冲击更小,零件的成形性更好,冲压噪声更低;搭载相应的自动化搬运装置后其整线生产效率可达12 SPM,极大提高了零件的产量。

多机串联连续自动冲压线是一种更趋稳定、高效和节能的冲压线,国内仅有少数厂家具备生产能力。由扬力集团交付并投产的这两条多机串联连续自动冲压线,标志着扬力集团迈入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也是扬力积极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的创新成果。

另讯 扬力集团多台FB 数控多边折边中心交付客户。多边折边中心是一种柔性更佳、效率更高的钣金生产利器。2021 年以来,由扬力开发制造的FB1500 数控多边折边中心已交付多个客户。该款多边折边中心外观新颖大方、人机交互智能,可实现钣金产品高效、高质、稳定的量产。一经上市便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和广泛欢迎。

该款FB1500 数控多边折边中心,在四边或以上组合折弯领域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HMI 一分钟极速傻瓜式编程,折边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完成正/反向角度折弯、正/反向压平、正/反向大圆弧折弯等工艺的组合式折弯,无需更换模具且具备优异的精度一致性。

相对传统折弯机,扬力多边折边中心组合折弯的综合效率提升了3~5 倍,能耗下降50%,是盒状零件、大幅面板材等钣金部件高效稳定产出的理想装备。

(扬力集团)

广锻为客户定制巨幕电视后背板伺服生产线

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为客户定制120 寸巨幕电视后背板伺服生产线。

生产线由5 台GY2S 系列伺服油压机配置单站转序机械手及双积料自动上料机构组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生产节拍稳定在5 次/min 以上。

该生产线第一工位为30000kN 伺服油压机,行程长度800mm;第二、三、四工位均为12000kN 伺服油压机,行程长度600mm;第五工位为15000kN 伺服油压机,行程长度600mm。所有机器工作区间面积均达到左右3400mm,前后2200mm,侧窗口宽度达到1900mm,高度1500mm。空下行及回程速度高达350mm/s。压制速度可实现分段可调控制,最高速度35mm/s。

(广东锻压)

舒勒收到来自浦项集团的第三个订单

在提供了一条落料压机线和一条25000kN 多工位压机线之后,舒勒又将向浦项集团中国昆山的加工中心交付一条16000kN 压机生产线。

韩国浦项集团的年产量为4060 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在其位于中国昆山的加工中心内,车身与结构件以及料片都是为汽车工业制造的产品系列。为了实现经济性生产与保持高质量的产品要求,该公司现又向舒勒公司订购了一条16000kN 多工位级进压机生产线。

舒勒TML 系列多工位压力机,具有4 点及连杆驱动运动学的特点,以实现低模具磨损和高水平的运行时间。本次合同项目中给予浦项集团的供货范围还包括一套传输系统和开卷线装置。由于这个特别的理念,该款压力机也可用于级进模工艺和落料工艺。

2003 年,舒勒公司已经向浦项集团交付了一条落料线,随后在2018 年又交付了一台25000kN 的多工位压力机生产线。

浦项集团成立于1968,当时名字是Pohang Iran and Steel Co.,Ltd,是韩国第一家综合性钢铁厂。1994 年,它成为该国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在53 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浦项连续11 年被选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钢铁制造商。

(舒勒中国)

超力卷板机入选2021 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日前,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方公布了2021 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南通超力卷板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超力”)入选该名单。

南通超力凭借15 年来对卷板机领域的专注耕耘,坚持自主创新,夯实核心竞争力,成功入选。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通超力专业从事卷板机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先后承担起草多项行业标准。近年来,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天津大学、江苏省锻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高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设了江苏省(南通超力)数控卷板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据悉,南通超力目前共拥有82 项国家专利技术,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 件、授权PCT 专利8 件、软件著作权7 件,并获得中国专利奖4 项、江苏省专利奖2 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4 项;先后有21 项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拥有3 项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最近,南通超力和太原科技大学共同研发的反挠度小直径卷板机,可卷制石油管道等产品,并成功申报南通市(首台套)重大装备。

据了解,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要求有:年度主营业务收入5000 万元以上(含5000 万元),或利润总额400 万元以上(含400 万元),主导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五位或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近3 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8%以上或平均营业利润率8%以上;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近3 年研究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均值不低于3%;企业专注于行业的细分领域。

(南通超力)

德国机床行业2022 年预计产量增长14%

2021 年以来,德国机床行业的下游市场一直在经历强劲而广泛的上升态势,2022 年很有可能会成为该行业成功的一年。德国VDW(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预计,2022 年产量将增长14%。

“2022 年很有可能成为机床行业成功的一年,”2 月15日,VDW 主席Franz-XaverBernhard 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举行的协会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对2022 年的乐观情绪得益于2021 年年中以来需求的强劲增长,这证明了全球被压抑的巨大投资需求,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由德国制造的机床满足。2021 年全年德国收到的订单增加了58%。主要因素是德国外贸市场增长了62%,而德国国内订单也强劲增长了一半以上。

根据VDW 的初步数据显示,欧洲主导了德国出口市场,欧洲订单增加了90%。其次是美洲,增加了66%,亚洲增加了61%。中国和美国仍然是两个最大的市场和最重要的客户,增长率分别为65%和92%。排名前20 的国家/地区的需求均至少出现两位数增长,有些甚至达到三位数增长。来自意大利、奥地利、捷克、瑞士和印度的订单尤其强劲。意大利和奥地利受益于政府的支持。

根据VDW 的估计,德国机床行业在2021 年生产了大约价值127 亿欧元的设备,增长了4%。业务由出口推动,出口增长了8%,是生产速度的两倍。美国以13%的增长率领先其他国家的企业,其次是亚洲(11%),欧洲(5%)紧随其后。在前十大市场中,捷克、意大利、墨西哥、中国和荷兰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在2020 年的大幅下降后反弹。

“电子元件和金属产品供应链的瓶颈是2021 年该行业的主要负面因素,但尚未得到解决,”Bernhard 表示。一项调查显示,到2021 年底,几乎所有机床行业制造商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芯片短缺对机床企业造成了双重打击。一方面,汽车行业作为大客户,供应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芯片用于控制器(机床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网关、边缘计算机或驱动器。这延迟了机器订单的完成。

此外,几乎所有的机床企业都认为,技术工人的短缺与供应瓶颈一样严重。根据一项调查,超过三分之二的制造商打算在今年增加其核心劳动力。相比之下,2021 年12 月的工程职位空缺数量大约是2020 年底的两倍。同时,学徒申请数量和学徒合同签订数量呈下降趋势。

(金属加工)

2021年德国电气产品出口增长10%,中国再成其第一大出口目标国

据德国电子电气行业协会(ZVEI)的消息,2021 年德国电子电气产品出口达2246 亿欧元,这不仅比2020 年增长10%,而且比疫情前2019 年的创纪录水平高出近5%。2021年,德国连续第五年出口额超过2000 亿欧元。

中国在2021 年再次成为德国电气产品最大的出口目标国。德国向中国出口额为251 亿欧元,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高出60 亿美元。向美国的出口额为191 亿欧元,增长10.2%。紧随其后的是法国(134 亿欧元,增长14.2%)、荷兰(113 亿欧元,增长19.2%)和波兰(112 亿欧元,增长4.7%)。

2021 年,德国在该领域的进口额达2217 亿欧元,同比增长14.9%,也创历史新高。该数值几乎与进口额持平,因此贸易相对平衡。

“德国电气领域已经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并实现了创纪录的出口额,远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Max Milbredt,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专家说道。“德国在工业应用和汽车电子方面尤为强大——汽车正在成为车轮上的计算机,预计到2030 年,仅汽车芯片市场就将翻一至三倍。”

Milbredt 分析说:“中国作为德国电气领域重要的贸易伙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两国之间活跃的贸易也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在德国会有良好的投资机会。”

(金属加工)

日本锻压机械订单火爆,同比增长35.7%

2022 年1 月8 日,日本锻压机械工业协会公布1 月锻压机订单数为279 亿日元,同比增长35.7%,连续第13 个月增长。

据悉,冲压和钣金机械在日本国内外均表现良好。在订单强劲的同时,零部件采购困难和运输混乱仍在继续,有订单残余堆积的趋势。

冲压机械同比增长43.2%至137 亿日元,连续第二个月增长。分机型看,大型压力机增长6.2 倍,中型压力机增长2.8 倍。

钣金机械同比增长77.4%至79 亿日元,连续10 个月增长。折弯机增长了60.2%,激光等离子增长了93.3%。

冲压和钣金机械的总销售额增加了54.1%,达到216 亿日元。其中,国内销售额增长83.6%至115 亿日元,汽车增长30.0%,金属增长89.1%,通用机械增长3.0 倍,电力增长2 倍。所有行业均实现增长。

在出口方面,出口额为101 亿日元,增长30.2%。包括电动汽车(EV)在内的汽车需求扩大,对北美的销量增长了2.5 倍,对中国大陆的销量增长了50.8%。此外,对欧洲的销售额增长了36.5%,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6.8%,对印度的销售额增长了3.0 倍,呈现出整体改善的态势。

尽管人们担心交货延迟对订单的影响,但制造业的资本投资在日本和海外都变得更加活跃。日本相关人士表示,“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问题似乎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未来资本投资的趋势可期”。

(金属加工)

猜你喜欢

冲压机床
反向冲压机构在翻边冲孔模中的改进方案
面向冲压工艺过程的软件设计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第11届武汉国际机床博览会
CIMES2022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
2022第40届无锡太湖国际机床博览会
2021第24届青岛国际机床展开幕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浅谈金属切削机床发展概况
印度成功完成首次超燃冲压发动机带飞点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