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2022-11-24郭丹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小学1026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新课程班级

郭丹(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小学 102600)

班级是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如果能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就能为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持教学过程中的有序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和班级管理都能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正在不断优化和升级,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更好地针对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优化和解决,提高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让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能够符合新课程背景下教学需求。

一、小学班级管理概念

班级是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学校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主要场所。小学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内部学生以及在班级内部产生的学习活动、交往活动、实践活动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从整体出发,协调班级内部的资源,协调人际关系,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班级日常发生的生活琐事,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更好地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而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小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对象。陶行知先生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因此,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开展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还包括对班级内部组织的各种策划活动、实践活动进行管理,需要班主任从整体出发,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教育部门提出的各种要求,对本班级内部的资源、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保姆型班级管理模式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主能力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许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采取了传统保姆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像保姆一样,照顾班级所有的学生,自己处理班级内的所有事务,包办所有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全部精力和时间用于学习,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没有让学生尝试策划活动,导致在许多班级活动中,学生只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被动地接受班主任发布的各项指令。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降低了小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恶性循环。同时,采取保姆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兴趣,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也会加重,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保障许多班级内部的事务井然有序,但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优化教学方案,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顾此失彼,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2.忽略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与班主任不同,年龄较小,社会经验较少,逻辑性不强。许多小学生,无法快速跟随班主任的逻辑,无法快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许多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时,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明确小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特点,用成人的方式向学生抛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优势。许多教师在举办日常的班会或社会实践活动时,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主题班会,班会主题较为深刻,学生一时间难以理解和接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贴切,导致学生的参与性较低,参与热情较差。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发挥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就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自身的天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当调整班级管理工作,注重每个学生实际的经验水平,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1.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过于重视教师在班级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开展多元化的主题班会,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策划活动、组织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来。比如,在开展“六一”儿童节主题班会、“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放权于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主动权策划组织活动,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让班会更加精彩”“在节日中如何体现节日主题”“如何进行班级建设”“如何进行人员和资源的分配”,然后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和探讨,并让学生自行尝试撰写活动方案,并通过小组的方式,在班级内部进行评比,最终选择最佳的活动主题,由班级内部的全体学生共同实施。比如,有的学生就提出可以在劳动节时,设置班级内部的手抄报,也可以进行手抄报比赛,用绘画的方式体现不同的劳动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还有的同学会说,举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或在校园内部种草种树,感受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疲惫,从而更好地明确劳动节的内涵。基于上述意见,教师可以对学生意见进行评价,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学生提出的建议,认真执行并贯彻学生的想法,真正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热情。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分阶段设置课代表、班级管理员、纪律管理员等,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其他学生进行监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2.完善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严格的视角,而是以长辈和朋友的视角与小学生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向教师表达,从而让教师在后续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平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权和表达权,让学生能够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下,与教师进行平等沟通和交流,从而真正通过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学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实现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比如,小学生在日常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了难题,教师就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虑,然后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一定的建议,给予一定的见解,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能够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尊敬和敬佩心理,从而在举办实践活动时,能够让学生更加配合,保障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

3.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关注学科、关注学习成绩,过渡到关注学生、关注人。以前,许多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过于重视学科教学,而忽视了教学氛围的重要性和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势,在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时,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到快乐、是否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学习内容是否合适、学习质量是否高效。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实际需求,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自身的实际想法。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创新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采取互评、自评、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让教师了解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明确目前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解决,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分阶段制定教学评价体系中的相关元素,如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否贴切学生生活、教学速度是否过快、教学进度如何等,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然后将学生的评价进行汇总,从而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知道班级内学生的真实想法,能够在后续制定教学计划、进行班级管理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及时优化和解决已有缺陷和不足,并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高质量的环境下学习,真正发挥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

四、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模式正在不断优化和升级。班主任要想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就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方案,并不断采取优化措施,提高班级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有利元素。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新课程班级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班级“无课日”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班级“四小怪”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班级英雄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