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强化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的思维力度
——以法国教材《人文、文学和哲学》为例

2022-11-24王晶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考题逻辑人文

文∣王晶

语文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国民语言素养,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任。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提升思维品质尤其是逻辑能力,是提高语言水平的保证。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此时对其进行基础性的逻辑思维训练,对其认知发展,尤其是议论水平的提高至为重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以及课程目标中的“发展逻辑思维”和“提升思维品质”。高中语文教材也体现了对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视。要切实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教学实施和教材编排都要在逻辑性上下功夫。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法国教材《人文、文学和哲学》中以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相关内容,为当下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提供参考。

一、法国高二教材《人文、文学和哲学》编排简介

法国综合性出版公司阿歇特出版公司(Hachette Livre)是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主要出版教科书、青少年读物、工具书及各学科图书。该出版公司出版的高二教材《人文、文学和哲学》(2019年版)第一部分“语言的力量”聚焦生活中的语言运用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其中的内容并非全部与逻辑相关,但可以作为借鉴和参考。

“语言的力量”以介绍修辞学的基本概念作为开篇,其后分为六个单元,前四个单元的主题为“语言的艺术”,后两个单元的主题为“语言的诱惑”。每个单元的内容均以从经典作品中摘录的简短文段为主(每则约500个单词),每个文段后附有文学和哲学方面的3~5道思考题,此外,还随文段介绍“三段论”等推理技巧,同时涉及与单元或文段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漫画、雕塑等)鉴赏。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思考题作为主题,如第一单元是“法庭,话语的剧场:法庭语言是如何产生效力的”。

我们以第二单元为例看看其编排体例。第一板块是“文本”,共有八段文本摘录,分为四个小部分。第一小部分的主题是“诱惑还是说服听众”,两个文本分别节选自迪翁的《罗马历史》以及罗斯福的《1941年12月8日的演说》,讨论政治演说是如何获得听众认可的。第二小部分的主题是“向公民行动致敬”,两个文本分别节选自塔西佗的《克劳狄的演说》、韦依的《向法国的正义致敬》,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义的行动。第三小部分的主题是“政治动员”,两个文本分别节选自德摩斯梯尼的《关于克松内斯事件》以及奥巴马的《新罕布什尔州竞选演讲》,探讨政治演说如何促使民众行动起来。第四小部分的主题是“为拒绝奴役而团结”,两个文本分别节选自德·拉·波埃西的《反对自愿奴役的演说》以及撒路斯提乌斯的《朱古达战争》,讨论面对不正义应当如何行动。

第二个板块是“档案”,让学生重点学习社会活动家、小说家和哲学家安德烈·马尔罗为纪念二战时期法国抵抗运动领袖让·穆兰而写的悼词。第三个板块是“工作室”,让学生先欣赏连环画作品《穆里纳》中对古罗马演说场景的再现,接着构思并呈现一场演说。教材中还设置了四个步骤的指引——选择主题、撰写演说词、选用手势、思考适合的语气,并以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关于演说的指导以及左拉《萌芽》中描述演说场景的片段辅助理解。第四个板块是“词汇与语言”,主要是让学生对“文本”板块的语言学习内容分四个步骤进行总结。首先梳理“文本”中涉及的词语的含义,其次是总结演讲常用短语的言外之意,再次是思考演说对听众产生的作用并思考五道思考题,最后分析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竞选时的一段电视辩论并完成四道思考题。第五个板块是“综合”,延伸介绍政治辞令的历史,以及相关的书籍和电影。第六个板块是“考点”,节选了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和吕特伯夫《厄运之诗》中的两个文段,附有练习题和解题技巧。

二、法国教材《人文、文学和哲学》中的逻辑引导

总体而言,《人文、文学和哲学》“语言的力量”的编排,在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方面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重视价值观的引导。

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可以用于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因此,在教会学生使用这一工具的同时,必须在其心中植入善念。在法国的教育体系中,主要是通过学习哲学实现的。比如,教材中每个文段后都有文学和哲学方面的思考题,文学思考题关注的是词句层面的语用技巧,哲学思考题则是从理性的角度探讨人文主题。比如第二单元的《向法国的正义致敬》一文后的哲学思考题为:(1)是什么促使正义的人采取行动?(2)“正义的人”的说法体现了正义概念的哪一方面?(3)以三段论形式重新组织文本。(4)写一篇颂词,赞美你认为特别正义的人。这些题目中的价值观前提非常明确,力求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此外,单元主题的设置也体现出体系化的价值观指引。前四个单元“语言的艺术”主要关注公共领域的语言表达。第一单元通过讨论法庭中的语言,引入“正义”的概念,为后面的探讨奠定价值观基础;第二单元在国家、历史的宏观层面探讨政治话语,涉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第三单元讨论语言中的权力,探索公共话语对个人的影响;第四单元探讨公开演讲,与第二单元相较而言,更注重从个人层面观察社会生活,同时也探讨了政治话语在个人层面的影响。这四个单元中,演讲的分量非常重,主要探讨个人如何利用“语言的艺术”面向大众发表观点。后两个单元“语言的诱惑”更突出私人领域的语言影响。第五单元讨论爱情中的话语,主要探讨语言对人的情绪、情感产生的影响;第六单元探讨语言如何产生诱惑力,即如何让人产生不良影响、使人产生错误判断。如果说“语言的艺术”是从输出信息的角度来看待语言的作用,“语言的诱惑”则是从接收信息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对待他人的话语。由此可见,“语言的力量”中探讨的主题突出了现实生活中语言产生的实际影响,让学生通过对此进行思考而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

第二,以思考题为主体构成循序渐进的练习体系。

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本身就是一道大思考题。学习每个单元,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单元的问题进行探讨。每个单元以教学材料(经典文本、艺术作品、影视作品、历史背景、逻辑知识)为基础,引出多个小思考题。教学材料本身都是为设置思考题而服务的。经典文本是其中最重要的教学材料,每则文本一般不超过500个单词,其后附有8~10个文学、哲学方面的思考题,充分挖掘其语用、人文内涵。而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思考题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

我们以上述第二单元“档案”板块中的四个文段为例看看文本材料之间是如何形成逻辑关联的。第一个文段节选自纪念让·穆兰的悼词,其中追忆了其被纳粹逮捕后不屈服于凌辱的英勇,既是批判暴行,也是颂扬英雄;第二个文段节选自皮卡德《虚无的人》,讨论人是如何沦为死亡机器的零件的,从感性转向理性,深入地对战争暴行进行反思;第三个文段是让·穆兰悼词的结尾段,在向让·穆兰致敬的同时,也向法国二战期间的抵抗运动致敬,这是从个体转向集体,从对暴行的理性思考转向对历史现实的关照;第四个文段节选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文段主题为缅怀英烈,升华爱国主义教育。这四个文段在“反思二战”这个命题上从“感性思考—理性思考—历史视角—爱国主义”四个层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进行深入的思考,思维内容也越来越抽象。

不同的思考题之间也有前后承接的逻辑关联。以第二单元“词汇与语言”板块关于演讲语言表达效果设置五道思考题为例进行分析。(1)人称代词的使用:奥巴马使用“我们”,韦依使用“你们”,听众听起来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2)“文本”板块的作者中,你认为谁的演讲展示了最多的内心世界(想法、情感、渴望)?(3)重读“文本”,思考命令式语言是否经常被使用,为什么要使用?(4)指出并评论“文本”中政治演说中的承诺。(5)重写“文本”中的一个文段,引入听众可能提出的反对意见(可以使用“你们会告诉我……”“你们知道……”“你们可能会问……”等)

第一题关注词语及其给他人的感受,第二题谈的是听众对内容的整体主观感受。这两道题都是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出发来设问,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第三题关注句子及作者的表达意图,第四题聚焦文本的关键信息——政治人物向民众作出的承诺。这两道题从信息输出者的角度设问,学生需要深入文本,搜寻作者发出的“信号”,难度比前两道题更大。第五题是写作题,在基本了解了信息从输出者到接收者的流通过程以后,学生要以输出者的身份,回应接收者可能提出的质疑。这是在前面四道题的基础上进行“跳跃”,学生不仅要真正理解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还要找到其中的逻辑薄弱之处并进行维护。这样层层相扣的思考题贯穿于多个单元的文本学习。文本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思考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有效地促使学生通过系统训练将逻辑知识转化为表达能力。

第三,强调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对思考题的讨论就是互动性很强的学习活动。而每一则学习材料(主要是文本)本身都是将“语言的力量”具象化的生动案例,促使学生产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此外,每个单元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单元活动,比如第一单元的“扮演辩护人,为于连·索雷尔(《红与黑》主角)辩护”,第二单元的“构思并呈现一场演说”。单元学习活动设置在文本学习之后,既是能力升级训练,也是对前面所学成果的检测,为接下来学习最后部分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考点的延伸做铺垫。

三、比较、启发和思考

法国的《人文、文学和哲学》涵盖的教学范围比我国语文教材广,除涉及非语言类艺术作品外,还探讨哲学上的问题;除了解决语言层面的“从知识到能力”,还力求解决思想行为层面的“从认知到行动”。其教学内容整体来说以语言类为主,因此对于我国的语文教学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搭建系统性的逻辑思维训练阶梯

语文课堂不需要系统阐释逻辑知识,但需要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逻辑是人思维自身的产物,反映的是人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状态,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通过他人的语言追溯其认知水平和思维状态,并使其作用于自身思维的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知识转化为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搭建系统性的逻辑思维训练阶梯,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这方面,《人文、文学和哲学》“语言的力量”部分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对于逻辑的训练既融合于对文本的梳理中,也体现在不同思考题、不同文本之间的逻辑联系中,使之形成层级分明、循序渐进的阶梯系统。

对文段中词语、短语、句式的表达效果的探讨是这个逻辑思维训练阶梯系统的第一层,聚焦于单个文本内部的语言表达。如上述第二单元“词汇与语言”板块关于演讲语言表达效果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演讲词中如何使用人称代词和命令式语言。教材中还在某些文段旁边配上了逻辑学基础知识或论证方法的介绍。如果说一篇逻辑鲜明的文章是一栋房子,词语、短语、句式等就是建造房子的砖石等材料,在观察“砖石”的形态和质地(词语、句子的基本含义、感情色彩等)的基础上,学生还要从“砖石”的组合形式中倒推出“建筑师”(作者)是如何通过“排列堆砌”(思维逻辑)的手法实现最后的呈现结果。

对不同文段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的探讨是这个系统的第二层,这是从不同角度对某一主题进行逻辑思考。比如上述第二单元“档案”板块中的四个文段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各自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层层深入的思考(感性思考—理性思考—历史视角—爱国主义)反思战争。而对战争的思考又是探讨整个单元主题“政治话语”的其中一个角度,或者说是单元“大主题”下的“小主题”。“文本”板块还有其他“小主题”,如“(政治话语)诱惑还是说服听众?”“(通过政治话语)向公民行动致敬”,每一个“小主题”的探讨都是通过学习文段来完成。事实上,这个训练系统的第二层可以视为多个“分级主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相关主题的价值思考和引导倾向,学生在逻辑性强的指引下就某一个主题开展思维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对于当下群文阅读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不同单元主题的整体思考是逻辑思维训练阶梯系统的第三层。它指向课堂之外,关涉的是这一课程的培养理念(价值观培养),会对学生的生活、个人成长产生影响。《人文、文学和哲学》“语言的力量”部分前四个单元“语言的艺术”主要关注公共(社会)领域,后两个单元“语言的诱惑”指向私人领域,合力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指向现实的特征非常明显。这启发我们思考语文课上的逻辑思维训练应该与数学等其他学科,以及大学中的逻辑学课程中的逻辑训练有怎样的不同。单纯的语言游戏性质的逻辑训练,恐怕未必能引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效果也未必能超越其他学科。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其逻辑训练在人文性上的延伸(延伸至课堂之外)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

(二)提炼出关照现实生活的思维训练主题

语文课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最终指向价值观的塑造。《人文、文学和哲学》“语言的力量”部分就是通过设置价值取向鲜明同时紧密关联现实生活的主题而实现引导效果。探讨一个与现实生活、切身体验相关的主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逻辑的力量”——有逻辑的语言可以用于表达观点、说服别人,进而改变生活。

事实上,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也体现了这种联系个人与社会、关照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倾向,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的“跨越,再跨越”以“双奥之城”的背景材料展现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2021年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题目中说“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还有2021年北京卷的“论生逢其时”,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等等。这些写作题目提供了一个考生可以就其发表具体观点的话题。

为了让考生在回应上述话题时更游刃有余,语文教学中应用于逻辑思维训练的主题应该围绕其上位概念进行思考。比如,与“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话题有关联的思维训练主题可以是“自我约束与社会秩序”。通过对这类主题的充分探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性生活经验抽象化、概念化,对生活现实形成有一定深度的个人见解,从而在针对具体社会现象进行话题探讨时生发出多条思维线索,串联起相关的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以发表真正基于个人认知而得出的看法和观点,而不是在考场上搜肠刮肚回忆复习过的“作文素材”,拼凑出一篇应试作文。

(三)从经典文本中挖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要素

《人文、文学和哲学》“语言的力量”部分涉及的文本大多是经典之作,主要是来自古罗马、古希腊典籍以及西方思想家、作家的作品。前四个单元“语言的艺术”部分由于与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也选取了不少当代文本,如罗斯福《1941年12月8日的演说》、奥巴马《新罕布什尔州竞选演讲》。无论古今,这些文本都对历史、现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象地呈现了“语言的力量”。与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侧重于对经典文本进行阅读理解不同,法国的《人文、文学和哲学》是对文本进行“肢解”之后提炼思维训练要素,根据教学需要而选取相应文段。上述罗斯福《1941年12月8日的演说》的选段就与节选自迪翁《罗马历史》中的屋大维卸任演说片段对比编排,引导学生思考政治话语是诱惑还是说服听众。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本都涉及了西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学生对其中的推理过程和人文内涵进行探讨,既是训练思维能力,也是接受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熏陶。

我国也有不少经典篇章直接体现了“语言逻辑的力量”。比如两千多年前的《谏逐客书》,打动了秦王嬴政,使李斯恢复官职;三国两晋时期的《陈情表》,感动了晋武帝,使李密能够如愿奉养祖母;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不废一兵一卒劝降八千之众;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使唐太宗李世民幡然改过,将其奉为座右铭;毛泽东《论持久战》,对当时抗战十个月以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凝聚了国内抗日力量,坚定了国人的必胜决心,对全国的抗战局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等等。从古至今,无论对于个人命运还是社会发展,语言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经典文本是先人前辈积极介入现实而遗留下来的思维火花,其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关注、回应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认真领悟作者在介入现实的过程中如何对时代议题发出自己的个人回响,对于当下的我们仍然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个人体验是片面和碎片化的,只有通过深入解读经过实践检验、历史沉淀的经典文本,学习其如何将个人体验、思考与宏大的历史、集体关联起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时代发展中的个人生活,真正将主流价值观融入自己的认知,并指导今后的人生。如何选取合适的经典文本,从中挖掘适用于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要素,还需要教师(或教材、相关读物编者)在实践中探索。

四、结语

公民的表达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力量。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公民,“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时代的脉动中发现表达的灵感与素材,在社会的矛盾中抒写真我的感受与思考”[1]。这既是对学生写作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期待,需要我们在把握现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实践。

猜你喜欢

思考题逻辑人文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逻辑
借助直观图形解决重叠问题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人文社科
减法变成加法算
别让“风”迷住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