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思考

2022-11-24

新课程 2022年18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图形解题

高 毅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八里庙小学,甘肃 庆阳)

近年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越发受到教师及家长的重视,该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极大的影响。然而,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在课时相对较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无法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良好培养,并且数学思维的形成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学习的状态。因此,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必须得到重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自我超越,拓宽教学眼界,融合全面的教学内容及多元的创新型教学手段对学生深入指导,进而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高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一)数学教学发展需求

在教育改革驱动下,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基本明确,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导,也是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板块之一,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相辅相成。尤其是在数学领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增进其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把握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大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此保障学生数学学习成效及质量。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繁杂,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让人们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输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遇到数学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使其思维体系逐渐完善,进而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活跃学生思维的需要

倘若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就很难理解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导致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产生畏学心理,对小学生全面发展造成阻碍。只有对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力度有所加强,才能让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透彻,解题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在学习中做到有章可循,从而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也就有所增强。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创设合理情境,增添课堂趣味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及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启发蒙昧之际,认知能力较弱且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也不够完善,特别是在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时,内心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导,根据其内心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为着手点,通过所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有趣,注意力全部放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在情境的辅助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奠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相关知识时,为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活跃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其创设具有趣味性较强的动画故事情境,视频呈现:“兔子躺在家中回忆与乌龟赛跑的画面,总是对自己在途中睡觉这件事情感到非常懊恼,倘若自己没有轻敌,乌龟就算用尽任何办法,也不会赢得比赛,于是兔子决定再去找乌龟比试一场,并找到黄牛爷爷来做裁判。黄牛爷爷先为他们设置了比赛题目,题目是分别给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涂颜色。兔子看到题目觉得不公平,他认为这两个图形完全不相同,面积自然有着较大差异。这时乌龟走了上来,他将两幅图进行剪拼,剪拼完后兔子发现原来这两种图可以互相转换,最后兔子微微一笑,低下他高傲的头颅,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乌龟。”动画播放后,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已牢牢锁在课堂教学中,也引发部分学生的思考,这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个简短的小故事,我们是否能寻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联性呢?”问题抛出后学生开始借助动画中乌龟对图形的剪拼,展开对问题的讨论及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便会无形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让其学习成效得以提高。

(二)合理运用图形,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倘若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固化,无法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所讲内容,以学生内心需求及各项发展规律为基准,优化及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成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将图形纳入教学中,作为数学知识传输的载体,也可作为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工具”。该种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效,学生还能在图形的辅助下增强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图形要与所教授内容相匹配,减少教学方式和知识点相冲突的问题。为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教师必须以生本理念教学思想为主导,使其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及自生探究意识。学生在思考及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就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以此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图形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深入理解。教师可先为学生列出这样一道数学题:“20×56=?”,求出算式的积。这时教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一定会通过列竖式的方法算出结果,虽说用该种方法也能获得想要的答案,可是计算步骤过于繁杂。接下来,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我们用列竖式的方法来求积特别烦琐,老师这里有一种更便捷的办法,你们想不想知道?(乘法分配律)”于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种图形,利用这三种图形表示“20×56=?”“△”代表20、“□”代表50、“○”代表6,图形公式则是:“△×□+△×○=?”。当公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来寻找该图形算式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以此对所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及掌握。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听说及解题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解题思路方面的训练,通过各种提问、练习等方式帮助其捋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在教学中积极回答及认真倾听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法与解题思路有大致了解。也就是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发展的过程。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也是为了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对问题的提出要具有针对性,利用所抛出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被激活,学会如何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该部分知识时,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以先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写在黑板上,再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告诉学生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就可以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发其思考,对图形进行分析,再让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待提问结束后,教师便可以开始进行引导和分析:“黑板上所给出的已知条件是为了方便大家分析,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利用旧知来推出所要学习的内容,那么大家都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知道已知条件是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就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的规律,我们自然就很容易找出来了……”通过该种方法,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得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1/2,是一个独立梯形的面积。由此可见,该种借助问题引导分析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很快地对图形之间的联系有所掌握,对简单图形组合或拆解加以利用,并懂得闻一知十。同时,对于大部分学生都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让其进行探讨,并说出自身的解题思路,最后再由教师逐一进行指导、补充及纠正,不断为学生捋顺解题思路,以此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良性发展。

总而言之,加大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联,才能使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从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掌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同时,也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设了便捷的条件。教师应借助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强化数学思维能力,并根据其内心需求及个性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最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进而为学生日后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图形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分图形
找图形
巧用比妙解题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