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就业
——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一招

2022-11-24程四化

祖国 2022年10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用工党中央

文/程四化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力应对困难挑战特别是超预期因素冲击,做了大量有成效工作。但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财力物力保障,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都需要发展作支撑。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面对新一轮疫情和国际大变局中的多种不确定因素等,我国经济发展暂时面临比较严峻的困难,这是一个基本现实。但我们也坚定地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下,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就业如何才能稳得住,是考核经济民生活力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也是中央最关心的经济民生话题之一。“关键是要稳市场主体。”据报道,现在中国有1.5亿市场主体,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但在经济波动中抵抗能力差,现在中小企业信心不足、不敢投资,所以不敢招收新的员工。因此要对中小微企业给予特殊照顾,只有稳住市场主体,才能稳就业。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正因为此,作为最大的民生,就业再次被摆在突出位置。

但与此同时,我们对就业市场也不必过于悲观,除了保市场主体外,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相关社会主体也不断推出有利于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政策举措,如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强化创新/创业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深化创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创业政策支持,通过提高创业贷款等促进创新创业;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办创新大赛,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推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营造良好劳动环境,加强劳动者社会保障,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完善灵活就业人群在非户籍地完善基本养老;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切实兜牢困难人员的民生底线;落实用工企业常态化用工服务等,努力缓解就业难招聘难问题。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用工党中央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