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

2022-11-24张丽玉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课案例

张丽玉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学生思想启发的教学模式。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孔子提出,教育学生,没有到他主动思考又百思不得其解时候不去开导,没有到他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案例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思相结合、纠正错误思想并产生新思想,重视学生主体思维能力的训练、批判性精神启发的艺术。

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讨论为手段,重视学生思想交流的教学模式。根据案例创设情境,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对案例进行解读,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沟通、语言交流的能力。

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现实为载体,重视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以优秀的案例为基本载体,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读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将“听讲”这种机械、单板、效率低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灵魂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模式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坚持一条主线”。全面贯彻为党为国育英才的教育方针,弄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其次,坚持“双主体”模式。新时代案例教学模式张扬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变传统“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体验式教学模式。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教师为辅”并不是弱化教师作用,而是更加考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案例教学设计的主导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师生互动、交流、讨论的“双主体”教学模式。

二、“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关注于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探究、实践与应用,教育者们在理论上已经达成了主体性教育即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主要参与主体的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受传统讲授方式的影响,思政课案例教学改革受到挑战,要想把学生主体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还需要一个过程。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经常采取“先讲理论、后用案例”或“先用案例、后讲理论”的案例教学模式。“先讲理论、后用案例”这种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虽有快速占领学生思想意识高地,容易把握课堂的优势,但是缺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反思的过程,强硬、机械的案例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先用案例、后讲理论”的案例教学模式,虽能带动学生分析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引起课堂思考进而推导所讲授的内容,但是,这种由教师搜集的案例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体验,效果不佳。

(二)新时代新思想新教材的统一性有待提高

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把握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这是案例教学的前置性问题。新时代,我们开启新征程。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问题。新时代,我们需要新思想的指引。目前,思政课案例教学中存在新思想没有融会贯通的问题,存在对2021版新教材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要把案例教学作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式之一,做到坚持新时代新思想新教材的统一。

(三)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反思三环节有缺失

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反思是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案例教学在课堂上顺利实施离不开课前教师和学生的精心准备,教师不仅要在案例选择、解读、提问上下功夫,反复、认真推敲案例与知识点的联系,而且还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认知水平、专业背景等原则来确保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前也需预习教学内容,做好案例研发、解读及参与课堂的准备等。目前思政课大多采用大班授课,学生学情多样,教师要想做好案例教学,课前准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没有充分的课堂准备,案例教学的课中讨论也失去了精彩呈现的机会,课后反思环节也常是缺失的,授课结束,案例教学也结束,这种流于形式、表面的案例教学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不匹配的。授课结束不代表育人结束,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实效性还需加强。

三、新时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路径

(一)转变新理念,坚守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初心

如何完成一堂精彩的案例教学课,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掌握案例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很重要,需要教师课前“下苦功”,课堂上“讲真功”。

1.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案例教学设计。在课前准备阶段,根据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生活实际问题、专业情况、认知水平设置思考题,研发案例,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中讨论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个人发言、小组发言,教师点评、总结、归纳,通过案例分析、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对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进行反思、总结,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正确的案例解读。

2.注重学习体验,教学坚守初心,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毫不动摇地坚守育人的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研发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案例,用案例打动学生、说服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照亮初心,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知,要关注、解释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关注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精心组织案例教学,从青年学生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研发、解读,做到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

3.变革学习方式,激发能动性,推进课堂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变革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是关键。当前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方式是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新手段,既弥补教师在大班授课中引导、启发、指导、监管教学过程不到位的不足,又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新的体验,突显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方式,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空间,实现“我要学”“我会学”。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自主体会社会的各种感悟、观察社会各种现象,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把握新时代,坚持思政课案例教学的重要原则

1.新时代原则。 新时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坐标,是我们当前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和涌现无数奇迹的案例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同身受。

2.问题性原则。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人民的呼声。问题性原则是指当代中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出现了“问题倒逼”,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教学重难点、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等进行案例问题研发,解读大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解答大学生的理论困惑、思想困惑、现实困惑,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3.价值导向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一元的政治立场,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红线。 在案例研发中,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案例,引领青年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而这些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焕发出来的强大生机活力。

(三)获得新实效,把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案例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能动的学习,师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下功夫是必要的。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为例,阐述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1.课前准备:研发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不仅仅指课堂讨论互动的环节,而且体现在案例教学的起始阶段,即案例的研发、解读。围绕学生的思想认识情况、专业背景、兴趣以及所关注的社会时事、热点,让学生自主研发案例,把学生作为案例研发的主体。学生自主预习教材的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解读案例,积极主动去查阅网络资料、文献资料。教师对学生研发案例、解读案例的初步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学生所关注问题的困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基础理论情况,为有效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做好课前准备。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中,为了更好掌握,我们研发出“人工智能”案例。在课前准备阶段,做好以下几步: 第一,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原理知识。第二,让学生课前梳理当前人工智能这一科技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的案例以及重要会议精神。第三,以问题为导向,列出思考题:“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人工智能威胁论’,你是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案例准备。第四,教师提前做好分工,在课堂讨论环节前对同学们研发的案例、解读进行筛选、归纳,选派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课堂呈现。

2.课中呈现:互动讨论。课中师生互动讨论是案例教学的精彩展示部分。这一部分既要表现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思考的过程,又是课堂上畅所欲言、集体讨论、交流思想的过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起着“导演”“引导者”作用,营造一个平等、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言、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此部分由提问、倾听和回应三环节组成。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好问题,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倾听,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聆听,为后面的反馈做好准备。教师不仅要通过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来回应讨论的学生,还要通过口头语言来进行反馈和指导。回应不仅能鼓励发言的学生,还能引导到教学内容、知识上来。

以下结合“人工智能”案例进行阐述。 第一,了解课前准备的基本情况,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利弊掌握的情况。在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中分析提炼出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相一致的观点,避免脱离主题。第二,在讨论中,将有争议的“人工智能会不会产生威胁”的问题作为讨论的重点,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问题。在引导讨论中,教师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要巧妙地引入到案例的重心。第三,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回应,灵活把握课堂讨论节奏,不仅概括出本案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基本原理,还要激发学生对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增强对科技强国的认同情感。

3.课后总结:反思反馈。具体表现:反思教师、反思学生、反思案例。

反思教师: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不断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打下基础。反思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反思,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梳理分析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同一案例的观点和看法,为后续教学把握学情做好准备。此外,跟踪学生课后案例解读整改情况,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解读能力。反思案例:反思案例教学中案例准备、案例讨论、案例总结的情况,思考要如何进行案例补充、修改、完善等。

例如,在“人工智能”案例教学后,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艺术,不能太古板、术语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严把政治观、不能脱离主题,引导不能只停留案例本身,要去发现案例背后的蕴意等。反思学生: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对待“人工智能”却有不一样的体验,理科学生注重技术层面,文科学生注重影响方面等。反思案例: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表扬,并当场示范对案例进行修改、完善,让学生掌握案例撰写、解读、反思的基本方面,为后面的案例教学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课案例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以学生为主体”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