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墓志词语考释九则

2022-11-24薛苏晨

关键词:书证大词典墓志

薛苏晨

北魏墓志词语考释九则

薛苏晨

(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南北朝墓志集成》在词汇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等知识,结合其他出土墓志、碑刻及传世文献等语言或训诂材料,对“俄然”“弁岁”“锁闼”“投款”等词汇进行考释,或可对《汉语大词典》稍有补益,同时也可以为解读墓志材料提供一些参考。

墓志;词汇;考释;《汉语大词典》

王连龙编撰的《南北朝墓志集成》(以下简称《集成》)在墓志实物、拓片的基础上,对疑难字、碑别字、俗体字、讹误字等进行考订,释文较为准确,因此具有一定的词汇研究价值。本文选择书中北魏墓志为材料,整理出了九个词语进行考释,这些词语或未被《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收录,或已被《大词典》收录但可以进行义项补充,或可提前并补充书证,还有词语仅作解释,以便疏通志文。

一、俄然

《集成》北魏《高猛墓志》:“具瞻在己,美谈发自众口。”[1]218

《大词典》收录了该词,释为“一会儿,短暂的时间,突然”,书证有《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觉,则蘧蘧然周也。”唐韩愈《落齿》诗:“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落六七,落势殊未已。”[2]1401《大词典》的释义和所举书证是相符的,但该释义用在本条志文中,确实讲不通,故志文中的“俄然”当另作解释。

俄,按《大词典》,共有三种含义:一为倾侧,不正;二为短暂的时间,一会儿;三为通“峨”,高耸[2]1400。需要注意的是,“俄”与“峨”的中古音韵地位是相同的,都是疑母歌韵开口一等平声果摄字,[3]则“俄”通“峨”,“俄然”一词也可作“峨然”理解。

《大词典》中确有“峨然”一词,释义有“卓然特立貌”一项,书证有《抱朴子·刺骄》:“或其守正,确尔不移。”《世说新语·赏誉上》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峤常慕其舅夏侯玄为人,故于朝士中不群,时类惮其风节。”[2]4226墓志中的“俄然”可按“卓然特立貌”义来理解。

墓志文献多有用例,所见皆为此义。北魏《穆绍墓志》:“闺闼,仪形蝉冕。”[4]282东魏《高雅墓志》:“载德余庆,有归;秀子异才,荣乎继轨。”[4]322北魏《元炜墓志》:“虽东阁未启,补衮之望。”[1]341因此,《大词典》可给“俄然”一词增补义项,即,俄然,通“峨然”,卓然特立貌。

二、弁岁

《集成》北魏《高猛墓志》:“风流著于绮年,问望成于。”[1]218

《大词典》未收录该词。弁,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见《诗经·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5]弁岁,即表示男子年满二十已经成年,与《大词典》所收“冠岁”一词同义。按《大词典》,冠岁,指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可婚嫁[2]2189。

“弁岁”一词在碑刻文献中亦有用例。唐《胡演墓志》:“韫平粹于韶辰,挺淳深于。”[6]《禅僧万松圆寂记》:“为沙弥,披缁于榼山凌虚室。”[7]《赠嘉议大夫追封京兆郡侯杜公神道碑铭》:“公自幼韪卓异常,怙恃俱失,家事益索。”[8]因此,《大词典》可补收“弁岁”一词,词义为“男子年满二十岁,加冠以示成年。”

三、谈端

《集成》北魏《李伯钦墓志》:“缉韵沉华,辨密。”[1]65

《大词典》收录了该词,释义为“话端”[2]15682,进一步检索“话端”,释义为话柄;谈论的资料[2]15537。该释义用在所举志文中,实为不妥,故“谈端”一词,应另作解释。

明代张燮所撰的《群玉楼集》卷之四收录了一篇《姚孟长太史》,其中有“姚君蔚明霞,摽格重蓬瀛。遍玉屑,笔底盛珠英。”[9]“谈端”对应“笔底”,“玉屑”喻“美好的文辞”,此句是说姚君口才极佳可出口成章,文采甚好能落笔生花。

古又有“三端”之说,即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韩诗外传·卷七》有云:“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武士之锋端,辩士之舌端。”南朝梁简文帝《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2]243则“谈端”即三端之“辩士舌端”,指人的口才。“谈端辨密”,形容墓主口才极好,言谈思辨缜密。

墓志中亦多有用例。《有唐登仕郎行魏郡冠氏县尉云骑尉卢公墓志铭》:“敏捷,坚白可离;学府精通,经纬咸贯。”[10]1707《大唐故上护军朝议郎行邛州蒲江县令萧府君墓志铭》:“既称笔杪,亦号,良朋仰慕,忘友交懁。”[10]322因此,《大词典》可给“谈端”一词增补义项,即指人的口才。

四、淹敏

《集成》北魏《王温墓志》:“父苌,龙骧将军、乐浪太守,雅亮,声播乡邑。”[1]445

《大词典》未收录该词。《大词典》:“淹,广博,深入。”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新唐书·王义方传》:“(王义方)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2]7804《大词典》:“敏,通达,聪慧。”《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公不弔,有臣不敏。”杜预注:“敏,达也。”[2]6920《大词典》:“雅亮,正直诚信。”[2]16182“淹敏”与“雅亮”并列使用,同属于形容词素+形容词素的并列式复合词,并且都用来品评人物,则“淹敏”表示“广博聪慧”义。

“淹敏”一词,墓志文献多有用例,且都用来品评人物。《唐故邓君墓志铭并序》:“君体□□亮,识度,学富文雅,艺兼礼乐。”[10]394隋《杨景暨妻梁氏志》:“君志尚,器量弘通,立身树行,尤好文学。”[11]320“淹+形容词素”来品评人物的用法亦很常见,如“淹雅(宽宏儒雅)”“淹通(弘广通达)”“淹远(深远)”等,《大词典》皆有收录。因此,《大词典》可补收“淹敏”一词,释义为“广博聪慧”。

五、下下

《集成》北魏《杨昱墓志》:“孝敬格于人物,爱笃淳於先民,慈悌,恢廓有大志。”[1]440

“下下”一词,《大词典》释义为“古代品评人、物分九等,为最末等。”书证有《书·禹贡》:“厥田惟。”孔传:“田第九。”[2]309该释义放在所举志文中略有不妥。

《唐故公士陈公墓志之铭》:“公学自妨□知,德由天纵,慈悌闾里,孝敬闺门。”[12]“慈悌闾里”与“慈悌下下”格式一致,为动宾结构,表示对“闾里”“下下”之人较为“慈悌”。《大词典》有“闾里”一词,释为“借指平民”[2]16911。“下下”同义,由“最末等之人”引申为“借指平民”,更为妥帖,也更符合志文语境。

碑刻文献中多有用例。《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谦恭,抚纳亲亲。”[13]《三公山碑》:“国富殷兮,仁爱。”[14]因此,《大词典》可给“下下”一词增补义项,即“借指平民”。

六、俨嶷

《集成》北魏《杨昱墓志》:“留心经典,博览群史,墙宇,非可得而窥也。”[1]440

《大词典》未收录该词。要理解该词,需要注意此句志文中用典的现象。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然而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15]“墙宇重峻”比喻德学高深,与志文中的“墙宇俨嶷”格式一致,且联系语境,志文中“留心经典,博览群史”一句,亦在表明墓主读书多,学识丰富,故“俨嶷”一词,与“重峻”意义相近。

按,《大词典》:“重峻,犹高大。”[2]14353“嶷”,亦有高耸义。《世说新语•赏誉》:“世目周侯‘嶷如断山’。”[16]因此,“俨嶷”一词,联合典故和语境,在此处指墓主学问高深。

七、投款

《集成》北魏《羊祉墓志》:“先是华阳献地,巴剑□门,西南氓庶,万里。”[1]137

《大词典》已收录该词,释义为“投诚”,书证为北宋《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天子愚暗,听人穿鼻。今我兵甲虽强,苟无外援,不能独立,宜于晋。”[2]8387释义符合但书证迟后且仅有一例。“投款”一词在墓志文献中早有使用,且不止一例,《大词典》书证稍迟,经考释墓志文献,可提前书证至北魏时期,隋唐墓志中亦见。隋《曹海凝志》:“国祚将穷,周室。”[11]159《隋张俭暨妻胡氏志》:“日繁,边虞永固。”[11]80《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虢国公张公墓志铭》:“又进□伪熊州刺史郑仲达,大败之;所在城聚,相继。”[10]263唐《郭云墓志》:“公辕门,深蒙优礼,授武骑尉。”[10]23

传世文献也有用例。《晋书·慕容俊》:“既而建邺,结援苻坚。”[17]《回疆通志·乌什酋长献城降》:“因为潜觉遁去,遂率众军门。”[18]

按,“欵”是“款”的异体字。因此,《大词典》可提前并补充“投款”一词的书证。

八、智量

《集成》北魏《染华墓志》:“唯此夫子,卓绝才英,识度遐远,渊明。”[1]304

《大词典》已收录了该词,释义为“智慧与气度”,书证有二,《水浒传》引首:“这朝圣人出世……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冯梦龙《智囊补·上智·裴晋公》:“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不足,量不大。”[2]7220释义合适但书证较为迟后。经考释,“智量”一词在北朝墓志中已经出现。

唐朝墓志亦见。《荆千载及妻秦氏合袝墓志》:“父讳抱珍,并青高不仕,遨游自在,弘深,难可恻也。”[19]《赵悦墓志》:“公天赋厚德,神资正性……器宇恢雅,宏达。”[20]因此,《大词典》可提前并补充“智量”一词的书证。

九、锁闼

《集成》北魏《元瓒墓志》:“两居,再协台基。”[1]171

《大词典》收录了该词,释义有二,一为“指掌刑罚的官署”;二为“指科举试场”[2]16728。但两个意义放在此处不恰当,故应另作解释。

该句出自铭文,铭文是用韵文概括志文,一般都是与志文相对应的,要正确理解此处的“锁闼”一词,需回到志文中。台基,即台阶。按《大词典》:“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古人以为有三公之象,因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辅重臣。”[2]3487故“锁闼”与“台基”相对,都与官职有关,又有“两居”“再协”等字眼,且志文中提到墓主曾两次担任司空从事中郎。北魏《元瓒墓志》:“四年,除司空从事中郎,府解,停……熙平元年,复除司空从事中郎。”[1]171因此,“两居锁闼”,指墓主两次担任司空从事中郎,“锁闼”在此指司空府。

本文考释了九个墓志词汇,分为四类,一为增补《大词典》已有条目的义项,如俄然、谈端、下下;二为给《大词典》增加条目,如弁岁、淹敏;三为解释词语,以疏通志文,如俨嶷、锁闼;四为提前并补充《大词典》已收录词语的书证,如投款、智量。

[1] 王连龙. 南北朝墓志集成[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2]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3] 郭锡良. 汉语古音手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 21.

[4] 赵超.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

[5] 诗经[M]. 王秀梅,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198.

[6] 胡戟, 荣新江.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6.

[7] 刘泽民, 李玉明. 三晋石刻大全: 晋城市沁水县卷[M]. 太原: 三晋出版社, 2012: 577.

[8] 李修生. 全元文: 卷六九九[M]. 南京: 凤凰出版社, 1998: 395.

[9] 张燮. 张燮集: 群玉楼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56.

[10] 周绍良. 唐代墓志汇编[G].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11] 王其祎, 周晓薇. 隋代墓志铭汇考[M]. 北京: 线装书局, 2007.

[12] 孙兰凤, 胡海帆.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北京大学卷: 第一册[G].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 70.

[13] 董诰, 等. 全唐文: 第三部: 卷二百二十九[M]. 中华书局影印.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2319.

[14]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323.

[15] 刘勰. 文心雕龙[M]. 王志彬,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22.

[16] 徐震堮. 世说新语校笺[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249.

[17] 房玄龄, 等. 晋书: 卷一百十[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2831.

[18] 和宁. 回疆通志[M]. 孙文杰, 整理.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 4.

[19] 张希舜.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山西卷[G].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 159.

[20] 张宁.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北京卷[G].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 212.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4.015

H028

A

1674-327X (2022)04-0062-03

2021-02-21

薛苏晨(1996-),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生。

(责任编辑:叶景林)

猜你喜欢

书证大词典墓志
唐代诗人资料研究系统的更新与拓展
——评《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陆谷孙请人“找茬”
陆谷孙请人“找茬”
《汉语大词典》书证初始例商补
《辞源》(第三版)金部疏误举隅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成语词典编纂中的“典出”与“语见”问题
“英语大师”陆谷孙
大型语文类辞书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