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策略探究

2022-11-24喻治达钟袁源张博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赣南体育项目气功

喻治达,钟袁源,张博伟

(1.江西中医药大学 体育健康学院,江西南昌 330006;2.江西理工大学 商学院,江西南昌 330004)

在赣南地区,一些十分盛大的民族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参观,并拉动了当地的经济。我党十九大报告就曾经指出,传承民族文化是新历史时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赣南地区需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凭借自身优势,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相关资源,这样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

1 问卷调查

1.1 调查内容和方式

该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赣南地区的12 座古村(白鹭村、杨梅村、兴国东韶古村、东龙村、周田村、寒信村、密溪村、羊角村、谭邦村、关西村、三僚村、大畲村)的体育场所设施以及当地500 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供发放问卷550 份,收回问卷550 份,有效问卷500 份,回收率100%。

1.2 当地居民自主锻炼情况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可知,65%的居民认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当地没有开展体育活动,由此可知,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当地村委会也没能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

1.3 体育活动经费

赣南地区现阶段体育造血能力不足,无法形成完善的循环系统,缺乏充足的体育经费。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村民捐助、社会捐助以及村民创收等。

1.4 体育场所体育设施现状

所调查的这12 个传统古村落中体育设施数量较少,人均体育设施占有量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设施是在2003年左右引入村庄的,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维护,体育设施损坏率较高,这些原因也制约了赣南地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相关的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集的村落。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赣南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 分析

2.1 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

赣南地区交通十分便利,是江西省十分重要的交通门户,既能够满足当地群众“走出去”的需求,也有利于外来人员来赣南地区旅游和生活,这对于弘扬当地的民族体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交通十分便利,赣南地区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访客到此地旅游,从而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1]。此外,国家十分重视乡村振兴问题,推出了很多的利好政策。赣南地区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来推动当地民族体育发展[2]。

2.2 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劣势分析

2.2.1 专业人才匮乏,理论成果不足

对于赣南地区来说,尽管有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但是这些民族体育文化如果不进行挖掘,也就无法发挥出其价值,这就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参与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中,只有通过研究民族体育文化,适当扬弃,才能够保留住最优质的民族体育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直接影响着当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一般都是通过家族的形式传承,并不具备专业的研究人才,并且传承的方式是以“言传身教”为主,没有重要的理论进行指导,难以形成系统化的体育文化体系,这就成为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绊脚石。此外,理论成果欠缺以及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都是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难以弘扬下去的劣势之一。

2.2.2 基础设施落后

在城镇化的影响之下,现阶段赣南地区民族体育一般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较为流行,由于信息更新较为缓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样就保留了一些民族体育文化特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这样就不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此外,有部分传统手工制成的民族体育器材质量上不能达到标准,这样就导致赣南地区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呈现滞后的情况。由此可得,落后的基础设施会制约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这也是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劣势之一[3]。

2.2.3 传承人断层危机

民族体育文化在实际传承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种族特性。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不够深入,甚至出现了排外性,这样就制约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赣南地区越来越多的人都进入城市务工,这样就导致很多的文化出现了传承中断的情况。还有城市的民族体育文化机构通过“高薪”吸引了不少的人才,这些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传承人断层的情况,与此同时,也影响了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出现了传承缺失的情况,严重阻碍了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

2.3 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分析

2.3.1 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与健身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提升,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休闲与娱乐,健身成为现阶段的潮流。民族体育项目也随之发展起来,由于民族体育项目具备一定的民族特色,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一些体育项目更是随处可见。赣南地区需要借此机会,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有效推动当地民族体育文化的顺利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当地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参与民族体育项目来放松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紧张心情,并提升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当地的人民群众通过练习民族体育项目能够学习到优秀的民族知识,增加民族自信。比如说,在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中,健身气功就是十分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健身气功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颇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

2.3.2 健身气功运动项目在赣南地区开展的优势

(1)赣南地区生态环境优势。

赣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沛。赣南地区的森林覆盖面比较广,达到了76%,居江西省第一。在赣南地区,乡土珍贵阔叶树种在不断增加,每公顷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年均增加大约1.5 吨,释放的氧气年均增加大约1.2吨,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有着较为优质的自然环境条件。正是因为赣南地区具备这样的生态环境优势,当地人民群众十分崇尚健身气功运动。

(2)体育总局和江西省体育局的投入优势。

随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体育养生有了十分迫切的需求。在赣南地区所流行的健身气功不仅是一项运动,是一门集学习传统民族文化与运动养生为一体的文化课程,更是民族体育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值得在江西全省范围内推广。再加上赣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民族体育气功运动项目受到了当地体育部门的重视。赣南地区是体育总局的对口支援单位,具有投入优势。在2021年4月,江西省体育局就举办了“体育·惠民100”的健身气功活动,这次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喻治达老师。在这场气功活动中,主要以五禽戏、易筋经以及八段锦为教学重点,这3 种功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教师的传授,有效提升了参加活动人员的气功水平,体现了健身气功的强大魅力,有助于推动江西省全民健身气功活动的有效开展。

(3)赣南地区传统文化优势。

在赣南地区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比如畲族,其人数最多,其外还有苗族、瑶族以及回族。这些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身独有的民族体育文化,涉及很多体育项目。比如,苗族的芦笙滚地龙以及爬坡杆、畲族的抄杠等都是当地群众十分喜爱的民族体育项目。赣南地区可以借助这些天然的优势来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深入地挖掘,这样能够形成十分系统化的文化资源宝库,便于后人学习以及传承。此外,赣南地区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挖掘出民族体育文化中存在的商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从而带动赣南地区的发展。此外,在赣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是苏区体育文化,其最鲜明的特质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苏区体育文化中,因地制宜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要传承的精神财富。

2.4 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威胁分析

2.4.1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尽管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乡村的建设,但是也没有影响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当地很多少数民族不管是在生活习惯还是饮食起居上都趋于现代化,很多的民族文化都已失传,而民族体育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此外,民族体育项目具备一定的仪式性,在开展相关项目的过程中势必会讲究一定的“排场”,这和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冲突,也就不利于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此外,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进城务工,这样势必会引发民族体育文化断层危机。

2.4.2 外来文化的冲击

在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实际开发的过程中,势必要借助到一些外来人员的帮助以及使用一些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来人员的参与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冲击。网络信息技术给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了较多便利的途径,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了文化异化的问题。一些外界信息的渗透会导致当地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之前应用的民族特色,变得千篇一律。与此同时,受到一些现代化体育项目的影响,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项目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甚至开始朝着“西方体育”的方向发展,越来越“现代化”,想要迎合现代人的运动喜好,殊不知这样的革新方式反而使得民族体育失去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

2.4.3 资金不足

尽管说我国体育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民族体育市场在整个的体育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较少,甚至处于边缘状态,无法产生较大的收益,传统民族文化本身就不是靠盈利而发展,也就导致政府的关注点没有集中在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上。在民族体育发扬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充足的资金,这不仅是民族体育文化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整个体育领域所面对的问题。具体来说,当地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出传承者的工作热情,也有利于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其次,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购买必备的材料,在制作民族体育器材的过程中使用这些质量较好的材料,才能保证民族体育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当地需要对所开发出来的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在保护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

3 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3.1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专业人才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说是最主要的原动力,只有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增加人才储备才能够保证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一方面,专业人才可以让民族体育文化传播范围更广,也更具专业性,可以推广民族体育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4];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在传播民族体育文化时更具权威性、专业性,可以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有效扩大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能够直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考虑与当地高校进行合作,培养气功体育项目专业人才,为气功体育项目的传播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以此为体育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3.2 提高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品位

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一般都是通过传统民族节日来呈现的。以爬坡杆、抄杠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切入要点,挖掘出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在保证民族特色的这一前提下有效提升民族体育文化的趣味性,这样能够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民族品牌,从而提升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整体品位。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和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休闲、养生、旅游等进行有效结合,不断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范围,这样能够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加大宣传力度

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本身就集健心、健身为一体,是当地的文化瑰宝。民族体育文化和现代的体育文化相比较而言,具有更多的优势,人们通过训练民族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拓展自身的眼界,深化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赣南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比较广泛的宣传,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这一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也就无法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魅力[5]。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加大赣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宣传的力度,将民族体育文化和当地的旅游、商业等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扩大宣传的范围。此外,在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推广的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借鉴一些优秀的推广经验,并结合自身资源,拓宽多元化开发途径,从而达到协同发展目标。

3.4 加大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力度

当地政府需要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制定出比较合理的政策,并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多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到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来。此外,还可以拓宽融资渠道,让社会上的一些资本也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样能够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当地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储备工作,可以利用更高的薪酬来吸引外地优秀的人才[6]。只有具备人才和资金的支持,才能有效推动赣州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便于当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赣州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分析,充分掌握现阶段赣州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对其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贯彻,更有效推动相关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弘扬赣州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健身气功运动体育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尽量减少弱势的影响,从而有效加速当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播,提升文化自信。提高对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视,透过民族体育文化得到外界广泛关注与来往,从而拉动赣州当地的经济,提升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传承与发展文化和经济双方面的同时也为弘扬我国的地区民族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赣南体育项目气功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