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健身行为的哲学审视

2022-11-24赵雷鸣

科学咨询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古希腊身体文化

赵雷鸣

(宿迁学院体育部,江苏宿迁 223800)

健身是当下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人们健身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健康,有的是为了塑形修身,有的是对休闲与社交的追求。文化对身体具有模塑的作用,身体是灵魂最好的图像,因此这些健身运动背后本质的问题是对健身文化和健身行为的认知。本文通过对中外不同国家、地区健身文化、行为特点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现代健身行为与文化认知发展,规范健身行为,修正健身文化的发展方向,探讨现代健身运动的文化内涵。阐述身体美学对身体文化的影响,对健身行为科学、健康、深入地开展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健身行为的历史演进

(一)健身是生存之道

从健身行为的发展来看,健身行为由来已久。早期人类婴儿存活率低,一个婴儿生下来决定其存活的最重要因素是体重与体型,过重或过轻都很难存活下来,婴儿只有拥有合适的体重、身体形态和较好的体质才能生存下来。古希腊斯巴达人在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他们把身体有残疾或不健康的婴儿直接丢到山谷里任其生死。体育锻炼在他们看来是生存之道,斯巴达城的男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服从统一规定的身体锻炼,一生都过着严格的军营生活。因此强身健体最早的溯源是古代人们为了远离危险,更好地适应野外的生活,尤其是恶劣自然条件下的生存,保持健美的身材、健康的体质,跑赢危险,抓得到猎物,才能确保有食物,才能生存。因此生存是早期人类健身活动最初的目的。

(二)健康是健身行为的主旋律

健康从来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古代人来说,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和科学水平极度不发达,不能正确地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对自身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尚浅,不能正确合理地解释健康与疾病的本质问题,把自身的健康与疾病和鬼神联系在一起,看作是上天的庇佑或惩罚,形成了唯心的身体观和健康观[1]。对于现代人来说,用健身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的意义,一方面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人生命的长短、生活的质量,还影响着家庭的幸福与和睦。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决定着人类繁衍生息的使命。在社会竞争日益激化的今天,人们不仅要有智慧的大脑,更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完成各种工作。所以通过健身来促进体质健康仍然是现代人健身行为最主要的目的。

(三)健身是多元化的需求

健身文化的发展同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进步,健身行为逐渐演变为从生存—健康—塑形修身到多元化的追求。当下人们对身体文化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认识到健康的身体对于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对健美而匀称的形体的追崇,还要达到心灵与身体的统一发展,真正彰显出身与心和谐的本质,达到人的完美发展。由于当今社会、个人的价值呈现多元化取向,出现了体育—美育—智育融合发展,大众健身也出现多元化的目标。人们往往通过健身来塑形修身,提升气质,改变形象,增强自信与内涵,改变社会交往。

二、健身文化特点的研究

健身文化因社会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环境等不同的因素也显示出各自的特点。柏拉图说过心灵的教育需要音乐,而身体的教育则需要健身。在这种哲学理念的引导下,古希腊时期他们塑造的英雄、战士大多是以身体的健硕和心灵的高尚作为其最终的目标。古奥运会在古希腊既是全民参与的竞技体育盛事,又是古希腊社会独特的祭祀活动,古希腊各城邦积极参与,如此延续了数千年,使得健身运动训练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形成了以竞技体育赛事为支撑的古希腊健身文化特点[2]。

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医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启蒙运动使人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打破了教会思想的禁锢,开始从科学、医学、教育学等维度对人类自身进行再认识。随着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以体能教育为主的健身运动再次受到大众的青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战争连绵不断,欧洲各国以振兴民族为目标,通过体能训练提高本国青年人的身体素质,这种体能训练方法最先由普鲁士的体能教师弗里德里西提出,所以叫“德式体操”。德式体操训练由最初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领域扩大到了整个教育界,最后又扩大到普通的社会民众。这种具有体操特点的德式健身文化于19世纪中叶在欧洲各国极度流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具有修身养性的中国传统健身文化。体育健身在中国古代常常被称为“养生”,最早的养生文章是春秋战国时期管子的《心术》和《白心》等篇章,从身心论道对养生作了比较系统、完善的阐述。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也有涉及养生的论述,《黄帝内经》在全面总结古代养生观念和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与后来提倡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内外兼修”等调养身心的养生理念[3]一起构成了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保健养生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是在健身的同时也注重养心——心理与心态的调适。

三、身体美学视角下健身文化行为的哲学审视

当前社会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达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现代健身产业繁荣庞大,我们现在有不计其数的健身方法和健身器材[4],但现在我们的体质健康却不容乐观,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在逐年下降。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健身文化与行为在漫长的数千年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得与失。

古希腊人的身体美学思想一直在影响我们。李煜在《女性苛待身体的历史》中指出,现代女性为了达到健身塑形的目的,不惜苛待自己的身体,过度节食,过度运动,现代女性借助外科手术来达到自己对身体美的要求已是极为常见的现象[5]。袁春红在《身体文化的逆袭》中从哲学和文学角度探讨了身体文化[6],认为反身体和身体崇拜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而费瑟斯通从身体消费的视角指出了现代健身的误区,认为对身体消费观错误的认知使人们常把外在身体的表现作为判断人的第一印象的标准。在这种身体消费文化理念的影响下,有时人们的健身目的并非是促进身体健康,也不是为了净化心灵拯救灵魂,更谈不上对精神高层次的追求,而仅仅是为了外表和外形看起来更美观而已。当下瘦身、健身锻炼势头尤其突出,光减重瘦身还不够,还要追求瘦出马甲线、从6块腹肌到8块腹肌。这种极致追求会导致人们只关注所谓形体美的外在表象,从而忽视形体美的内涵发展。另一方面,对形体美的苛责也会使人们对形体美的内涵作简单的表面理解,使一部分人采取极端的措施来追求扭曲的形体美感。如通过手术吸脂、去肋骨瘦身、垫高鼻梁、突出颧骨等追求形体美的捷径。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古希腊的宗教、历史、雕塑、陶瓷、绘画、运动、哲学、美学等相关方面发现:古希腊人身体强壮与健美的原因与古希腊人的身体训练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一方面是古希腊人身体观的因素,在古希腊人看来,臃肿不美观的身体外表下一定隐藏着一个粗浅和卑俗的灵魂,所以古希腊人勤于健身训练保持良好的身材,其热衷于参加古奥运会的习俗也促使了他们把健身锻炼 变得生活化。另一方面,古希腊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和湿润,古希腊人不需要过多的脂肪、蛋白质防寒保暖。平时主要以脂肪含量低的鱼肉和谷物加工的烤饼、粥和面包等清淡的饮食为主,只有节庆的时候才吃羊肉或者猪肉。清淡的饮食和节制的美德也是造就古希腊人拥有健壮、匀称形体的原因。古希腊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形体美还有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

四、现代健身文化行为的反思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以往大腹便便、身材走形、讲话大声、手持大哥大的暴发户形象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现在人们更喜欢身材有型、衣着时尚、饮食讲究、风度优雅的成功人士形象。但形象的改变和保持需要坚持自律的生活习惯,包括健身运动。一方面为了拥有完美的身材人们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但另一方面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要动动手指(比如叫外卖)就可以解决,导致我们会逐渐漠视身体真正的需求,所以即使健身者在健身房里练出了完美身材,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生物本能的回归,国民体质下降仍然是各个国家面临的一个全球化难题。

追溯人类健身文化的历史发展,在漫长的几千年中,人们的健身行为都是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当下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健身锻炼开始探索更有针对性、个性化、快捷的方案。但真正的健身锻炼是运动促进身体的健康,健康的身体带来心灵的自由。终生待在笼子里的鸟永远无法体会到在大自然里飞翔的感觉,更值得我们做的事是推开门走出健身房,使健身回归自然,回归人类锻炼身体的初心,所以将健身生活化、自然化才是健身文化与行为的发展之道。

猜你喜欢

古希腊身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谁远谁近?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