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党建+服务』当好服务群众『店小二』

2022-11-24武守群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冠县果农果园

□ 武守群

“俺家世代种梨,听说要是能卖到国外,能多挣好多钱。我们没门路,你能帮我们出口梨吗?”聊城海关党员张为党清晰地记得,2015 年开春,一个农民打扮的冠县兰沃乡韩路村村民来单位找他咨询的场景。“我们当然愿意帮您,出口梨的话,梨园和梨包装厂都要取得检疫卫生注册登记,并建立质量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确保梨的出口安全。”“啥叫注册,啥叫管理体系?”显然,这位农民着实被难住了。张为党马上意识到这种方法解决不了问题,便留下这位农民的联系方式,承诺尽快登门交流。

冠县是“中国鸭梨之乡”,种植梨树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目前梨树种植面积近8 万亩,品种10 余个。但让人遗憾的是,因销售渠道有限,梨价一直升不上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使梨农尽快摆脱窘境,张为党建议所在党支部组成党员帮扶小组,帮助冠县梨实现出口。支部迅速组成张为党为组长的党员帮扶小组,第二天就深入冠县兰沃乡调研。调研后,党员帮扶小组决定采用“五步工作法”帮助冠县梨实现出口。第一步,规范果园种植。党员帮扶小组多次深入梨园开展调查,摸清果树种类、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果农的防治习惯等第一手资料,手把手指导果农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治,建立了农业化学投入品安全控制体系,打造规范化出口果园管理模式,取得出口果园检疫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第二步,规范包装厂。指导果农合理规划包装场地,原料暂存区、脱袋区、选果区、包装区、成品存放区等相对独立,有效避免水果加工过程中的疫病疫情交叉污染风险,并建立水果收购、加工、出口记录链条,完善溯源体系,确保每批出口产品质量可控,源头可追溯,并取得水果包装厂检疫注册卫生登记资格。第三步,规范质量管理。指导果农建立起检验室,配套检验设施,卡尺、糖度仪、放大镜、解剖刀、解剖盘、台灯等一应俱全,极大地提高了果农的质量意识和产品安全理念,为水果的安全出口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第四步,规范标识管理。俗话说,货卖一张皮。在水果包装的标识上下功夫,不仅标识的内容规范,要求在外包装上正确标注注册果园号、注册水果包装厂号码,以及双边协议国家要求的其他标准内容,而且标签粘贴的位置要求整齐划一,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卖相,提升了产品的辨识度和无形竞争力。第五步,报检报关出口。果园和包装厂建立起符合出口要求的软硬件,党员帮扶小组帮助梨农逐项解决了梨出口的合规要件。当年注册登记出口包装厂2 家,注册果园面积1000 亩,首次实现自营出口。

“在我看来,张为党就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代表,他不图名不图利地为我们梨民办实事,每次指导、培训显然都是专门准备的,用的是土腔土话、大白话,让果农能听懂易执行,为我们梨出口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尚威果品有限公司冯跃华由衷地说道。

此后,冠县梨在自主出口的道路上越来越稳健。为增加出口后劲,提高单品竞争力和利润,张为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建议当地果农不断改接国际市场畅销品种。“产品质量好了,我们出口有底气,聊城海关有这么一批懂技术、会服务的专家,帮助我们引入秋月梨、皇冠梨等品质优、耐储存、市场接受度好的种植品种近3 万株,优质梨树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 亩,果园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获得收益的果农对包装厂不断改造升级,特别是低温保鲜库的大量使用实现了梨的反季节销售,合作社200 多户家庭收入眼看着增加,我们美丽乡村建设会越来越好!”刘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岭德高兴地说。

六年来,虽然党员帮扶小组其他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张为党没有,他一直坚守梨的出口把关,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冠县出口果园和包装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他一路护航。当前,出口果园和包装厂已各自增加到7 家,备案果园6000 多亩,年出口3200多万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张为党,聊城海关一名普通党员,同无数战斗在一线、奉献在基层的共产党员一样,以忠诚和担当书写了一个基层党员推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故事。

猜你喜欢

冠县果农果园
樱桃大棚赤松茸 果农致富好途径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冠县灵芝:种出名堂 育成风景
秋天的果园
核载6人的面包车竟塞了22人
林小丫 助力果农“杨梅”吐气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