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

2022-11-24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部门事业单位

董 志

一、前言

事业单位是国有机构组织的一种形式,与外企、私企等组织形式大相径庭,这也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在会计预算、财务审计等制度方面会有明显不同。由于一些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性质,更重视为社会公众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资金来源一部分需要政府拨款。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多的价值,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程度有待提升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有赖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作用的发挥,到目前为止,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依然存在较多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监督工作也未能依照有关要求充分落实,这直接导致一些财务内部经济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二)预算管理科学性不强

预算管理同样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各项工作中绕不开的关键环节。针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需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理念,重视并明确每一笔预算管理的价值,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在达到资金使用价值和服务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尽量压缩预算成本,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但在实际中,未能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实际价值的现象,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依然停留在办好事需要多花钱的层面上,盲目认为事成与否与拨款总量有关,未能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形成足够认识。这也导致有关制度并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积极变化,灵活性不强的同时,也容易令预算管理模式单一化。加上一些预算编制工作通常以内部数据为对象,对外部数据关注度不够,内外数据整合工作未能达到质量标准。长此以往,势必使预算编制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逐步边缘化,降低预算编制工作的价值。

(三)经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具体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也会直接受到工作人员工作水平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同样如此,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在日常业务办理中保持较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对相关理念和技术的学习,应具备较强的积极性。但是当前管理背景下,一些工作人员依旧保持传统思想,未能高度重视时刻学习的重要性,工作方式相对传统,灵活应用各类财务管理软件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没有真正满足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一些工作人员面对各类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使用方法,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积极性较低,管理方式和理念同样不足。除此之外,在人员素质上,一部分管理人员刚进事业单位不久,相关的工作经验还需要假以时日不断积累,对预算管理等工作的正确认识也应当进一步提升,这也导致高素质团队无法在短时间内组建,使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工作难度有所提升。

(四)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同样对单位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依赖程度较高。高度信息化,不仅能帮助工作人员处理更庞大的信息量,减轻工作压力,而且可以通过各类先进技术,便于相关资料的调阅,实现工作效率和针对性的提升。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结合业务要求,适当更新新设备,引进新技术。但是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对于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体会不深,对信息化的必要性视而不见,一些单位内部的会计部门依旧沿用之前的工作方式和理念。

针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一些单位同样认识不明,将其和会计审核软件的购买一概而论。这种认识同样是片面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庞大的概念,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并不单纯局限于记账方式的转变和更新,还可通过数据的形式,便于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学习意识不足,导致相关工作在具体落实上滞后。

在单位内部不同部门的信息衔接工作上,一些事业单位同样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信息孤岛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部门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看作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忽视了其他部门在信息共享、数据收集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导致财务部门相关信息的获取,通常有一定滞后性,信息衔接效果较差,沟通交流工作未能依照要求落实,也无法有效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环境。这种方式通常会让信息化建设出现停滞现象,难以为继,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同样会带来消极影响。

三、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预算管理内控体系的优化完善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也需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加强不同部门数据信息的监督管理,从而为后续员工的绩效考核带来较大参考价值。具体而言,工作应聚焦于以下方面:首先,重视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履行检查和监管义务,对于存在问题的数据应重点关注,第一时间复核,避免影响后续工作的同时,防止对事业单位财务安全造成影响。其次,应重视监督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财务部门日常工作基础上,组建内审小组,加强内审工作的有效落实,每隔一段时间,对单位不同部门的报表进行审阅,明确部门的财务状况,分析是否有部门存在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监管应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等不同阶段,对资金的流向状况应全面掌握。

(二)提高设定预算绩效目标的合理性

为保证事业单位达到预算绩效目标,应当在预算绩效目标制定之前,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绩效目标科学性、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进行预评估,同时针对评估结果给出建议,作为后续目标确定的参考文件。目标确定过后,且通过预算评价,则年度预算经费可依照评价结果确定,事业单位也可依照经费情况,准备相关文件,申请有关款项。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项目可行性的提升,也可以更好监测项目全过程执行状况,以便后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改进。与此同时,该绩效评价方式,同样可以使预算编制过程更具科学性,通过良性竞争机制,实现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重视预算管理风险防控

预算管理工作因为各项因素的影响,可能伴有一定风险,对此,应重视预算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当前事业单位在风险管控工作方面,尚有一定不足之处,一方面,没有保证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的高度统一,而且未能重视预算数据的详细性,将其当作重要考量依据,预算超支的现象并不鲜见,同样没有达到提高资金使用率的目的。另一方面,预算使用未能严格批准,很多需要更改预算资金流向的情况,都没有经过同意批准,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漏洞频出。因此,应当加强规划预算工作的统筹,并加强监督审批程序。在预算编制时,应将各个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影响因素作为编制的重要依据,编制之前,加强可行性的分析。为保证收支预算完整性,预算应同时包括未列入部门预算资金。

(四)明确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

一些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战的情况还时有出现,工作整体性有待提升,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面对预算管理时,并不清楚自身工作职责是什么,导致实际工作落实效果相对混乱。基于此,事业单位应通过具体制度的建立,区分不同部门员工各自的工作职责,确定责任主体,明确权责边界,量化考核内容,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督促各部门担起相应的职责,才能使单位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还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如果相关部门或个人没有有效落实岗位工作,应当严格依据问责制度给予相应处罚,追根溯源对具体责任人进行责任审查,而对于工作表现优秀者要加以肯定和激励,用好用活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和岗位绩效及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以激励促进相关部门和岗位更好承担工作职责,为单位发展添砖加瓦。

(五)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能否有效落实,和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高度相关,因此事业单位应将管理团队的组建,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应当加强财务部门预算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各项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从工作细节之处出发,满足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要求。其次,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加强和其他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互通有无,交流先进的工作方式。也可聘请财务管理业内翘楚,到单位内部举行讲座,并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机会,拓宽交流渠道的同时,也能增强工作人员对各类先进工作方式的理解,保持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另外,在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拔机制方面,事业单位应重视唯才是举的理念,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预算管理工作团队中,增加更多专业性人才的数量。针对已经入职的人员,应当充分调动资源,组织针对员工的培训,不仅应通过宣传有关工作制度、法律法规,聚焦于职业道德的树立,更应当进一步向员工普及各类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重视员工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工作创造力的激发,员工可以胜任更多综合性工作。

另外,针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为避免员工长时间工作,出现懒散、得过且过等情况,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将员工日常工作质量和奖金、绩效等待遇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应在建立制度时明确相关要求,促进工作人员加强自控和自检,引起工作人员对资金使用的高度重视。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应当在制度中明确奖励办法,并作为工作方式的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其他部门人员加以效仿。

(六)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1.对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引起高度重视

考虑到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水平不高,和单位内部从上至下未能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现象有较大关联,因此欲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首要任务就是针对单位全体人员,引导思想,树立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思想的引导须自上而下进行,领导应起到垂范作用,加强对相关理念的学习和理解,勇于主动打破常规,接受先进的信息化预算管理理念,并调动优势资源,为单位工作人员营造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环境。全体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多部门互相合作、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使信息化工作方式可以潜移默化融入日常工作当中。不能仅将其和购买有关财务管理软件的行为等量齐观,而是应当真正令员工接受信息化工作方式。这不仅需要事业单位通过讲座或海报等方式加强宣传,同时也需要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多为员工创造外派学习的机会,令员工可以拓展视野,近距离感受预算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优势,从而增强相关知识的主动性。

2.致力于单位各部门信息沟通效果的改善

信息沟通和衔接,是促进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提升信息共享水平的重要保障。有关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令不同部门人员明确具体的工作标准,也能够激发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更可以令其他部门人员在和财务部门加强沟通的过程中,认识到财务部门在经济管理工作落实方面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同样有助于减少预算人员的工作压力,若相关数据在审核和核算阶段明显有误,工作人员发现和解决的时间也能够大幅缩短,最大限度避免因数据漏洞原因引发的经济损失问题。为了达到上述工作质量,事业单位不仅应在相关软件和硬件的升级上给予相应投入,同时应当设置专项资金,增加信息沟通和衔接机制的投入,完善现有信息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信息沟通环境。

3.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信息化工作方式会涉及各类数据,纸质资料的传统工作方式,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的各类工作,难免会涉及数据交流,如果数据外泄,很容易对预算管理安全性构成较大威胁。因此,相关人员应时刻注意信息安全性的保护,最大限度防止相关数据泄露。这就需要在更新硬件、软件的同时,同步重视保密技术的应用。在设定内部IP 地址的基础上,对于日常登录网站的人员,应赋予有关权限,输入密钥之后方能调阅相关数据。访问过程须基于实名制原则,方便相关监督工作的展开。每隔一段时间,应当更新防火墙,修复系统漏洞,降低外部黑客入侵的风险,实现网络安全性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是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对于事业单位平稳运行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环境变化过程中,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同样带来了深远影响。事业单位其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渐不适用于当前经济环境,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制度、人员、信息化水平等,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完善有关制度,重视人员培训,加强风险管控,提高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预算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保证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引用

[1]陈淑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17):0080-0080.

[2]邢建华.基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3):122-123.

[3]陈思琪,尚鸿雁.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纳税,2019(6):189-189.

[4]张东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2):120-121.

[5]王晓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研究——以河北省科技开发中心为例[J].中国培训,2016(20):86-86.

[6]田晓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20(5):123-124.

[7]王玉春.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6(4):183-184.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部门事业单位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