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藏红花为碳源合成荧光碳点用于VB12检测

2022-11-23郭旭旭张国梅郑永豪

关键词:藏红花滴眼液探针

郭旭旭 ,张国梅,郑永豪

(1.山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3.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0 引言

自2004年Xu等[1]研究者在纯化单壁碳纳米管过程中发现了碳量子点(CDs)以来,CDs作为一种新型[2]的荧光纳米材料引起各领域研究者极大的关注。CDs是尺寸小于10 nm的具有荧光性质的碳颗粒、为核壳复合结构、由碳核和表面的水溶性基团(-OH、-NH2和-COOH)组成,这使得CDs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表面易于进行功能化[3]。与其他荧光纳米材料(金属纳米簇[4]、有机染料、半导体量子点等)相比,CDs具有低毒[5]、环保[6]、水溶性好[7]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使其在化学传感[8]、生物传感、光催化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发现了多种合成 CDs的方法,热解法[9]、水热法[10]、微波辅助合成法、激光销蚀法[11]、电弧放电法等。其中,水热法是最常用到的合成方法,通常是将含有碳源的溶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一步合成CDs,此方法具有合成过程简单[12]、成本较低、碳源来源丰富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CDs的原料来源广泛且绿色环保,研究者将香菇[13]、西瓜皮[14]、芦荟、木瓜和红辣椒[15]等物质作为碳源合成一系列不同性能的CDs。

维生素B12是一类含钴元素的水溶性维生素,在机体内的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促进机体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高机体对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促进机体神经髓鞘的形成[16]等。高等动植物是不能自己合成维生素B12(VB12),且只存在于动物类的食物中,如鱼、蛋、动物肝脏及肉类之中,奶制品中亦含少量。维生素B12缺乏或者摄入不足会出现一系列疾病,如:恶性贫血、精神忧郁[17]、幼子发育不良、脊髓变形等。此外,过量的摄入维生素B12也会产生副作用,如:哮喘、湿疹、荨麻疹、面部浮肿等过敏性症状。因此找到一种简单、响应速度快且高效的方法用于维生素B12含量的检测至关重要。近年来常用于检测维生素B12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化学发光、微生物法、电流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检出限比较高(μmol/L)、耗时长、需要昂贵且复杂的仪器、样品需要预处理等。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合成简单、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选择性高的方法用于对食品或生物样品中维生素B12的检测。

藏红花别名西红花,是一种多见的中药材,本文以藏红花为碳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发蓝光的荧光CDs,基于维生素B12对该CDs荧光有显著猝灭作用。因此建立了一种快速、高选择和高灵敏检测VB12的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CDs的合成及对维生素B12的响应示意图Fig.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synthesis of CDs and response to Vitamin B12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试剂

藏红花购买于拉萨益昌商贸有限公司;葡萄 糖 、乳 糖 、尿 素 、Cys、VB12、Vc、VB6、VB1、Na2HPO4、NaH2PO4、Mg2+、K+、Ca2+、Zn2+、Fe3+、Cu2+等均购买于Sigma Aldrich化学试剂公司均为分析纯试剂;维生素B12滴眼液购买于黑龙江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维生素B12注射液购买于上海全宇生物科技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水为高纯水(导电率>18 MΩ);PBS缓冲溶液由Na2HPO4和NaH2PO4配制而成。

(2)仪器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JEM-2100,JEOL有限公司),荧光分光光度计(F-4500,日立公司),红外光谱(Bruker,布鲁克科技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65,岛津公司),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Kratos Axis Ulradld,Krstos公司),暗箱三用紫外线分析仪(ZE-7,嘉鹏科技有限公司)。

1.2 藏红花CDs的合成

该藏红花CDs通过参考之前文献[18]中提到的一步水热法来合成,首先将藏红花粉碎成细小的粉末,称取该粉末0.2 g溶于30 mL的高纯水中,搅拌2 min,随后将该溶液转移至50 m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在电热干燥箱中200℃下反应10 h,反应完后将该溶液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掉大颗粒、再通过离心机(13 000 r·min-1)将滤液离心 10 min,然后将合成的CDs放在冰箱冷藏室中储存,留得进一步表征和分析用。

1.3 CDs对VB12的检测

首先将合成的该CDs溶液稀释30倍,随后将 10 μL 的 CDs稀释液、500 μL 的高纯水和500 μL的PBS缓冲溶液(pH=5)混合形成探针溶液(probe),在上述探针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VB12,室温下反应3 min后,在激发波长为360 nm下分别测其荧光强度。其次,在上述相同条件下,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乳糖、尿素、Cys、Vc、VB6、VB1、Mg2+、K+、Ca2+、Zn2+、Fe3+、Cu2+等溶液分别加入探针溶液中,测其对CDs荧光强度的影响。

1.4 CDs对实际样品中VB12的测定

VB12注射液为粉红色澄清液体,主要用于VB12缺乏所致的贫血、生长迟缓、也可用于神经系统病变辅助治疗;VB12滴眼液是一种能够很好地用于治疗眼疲劳和干眼症的滴眼液。为了评估该CDs的实用价值,在1.3相同的条件下测其不同含量的VB12注射液和VB12滴眼液对该CDs荧光强度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CDs的表征

图2(a)为 CDs的TEM图,可观察得:它的形状呈类球形状,有较好的分散性,且从粒径分布图计算得平均粒径为(4.1±0.3)nm。图2(b)为纯藏红花(黑线)与CDs(红线)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纯藏红花的光谱图相比,CDs在274 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出现,说明合成了CDs[19]。 插 图表明:日光灯照射下 CDs 呈棕色,紫外灯(365 nm)照射下呈现蓝光。图2(c)可知该CDs的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0和458 nm。图2(d)为纯藏红花(黑线)和CDs(红线)的红外光谱图,CDs在3377 cm-1处的较强的吸收峰归因于-OH与-NH的特征性伸缩振动、在2932 cm-1处的吸收峰为C-H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在1668 cm-1处较强的吸收为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合成的CDs表面含有羧基、羟基、氨基等水溶性基团,且纯藏红花和CDs的红外光谱图较相似且存在微妙的差异,进一步说明了CDs的合成。图2(e)为CDs的XPS全谱图,表明CDs中含有C、N、O等元素。图2(f)为C 1s的高分辨率XPS光谱图,可知有C-C(284.97 eV)、C-O/C-N(286.35 eV)、C=O(288.06 eV)官能团的存在。

图2 (a)CDs的TEM图像;(b)纯藏红花和CDs的UV-vis吸收光谱图。插图:CDs在日光灯(左)和365 nm紫外灯(右)下的照片;(c)CDs的荧光光谱图;(d)纯藏红花和CDs的红外光谱图;(e)CDs的XPS谱图;(f)CDs的高分辨率C 1s谱图Fig.2 (a)TEM images of the CDs;(b)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pure Saffron and CDs.Inset:the photographs of CDs under daylight(left)and 365 nm UV light(right);(c)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CDs;(d)The infrared(IR)spectra of the pure Saffron and CDs;(e)XPS survey spectrum of CDs;(f)High resolution C 1s specta of CDs

2.2 CDs对VB12的荧光检测和选择性研究

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pH和时间对实验效果的影响。首先,将稀释后的10 μL CDs溶液、500 μL的高纯水和 500 μL的 PBS缓冲溶液形成探针溶液,加入20 μL的维生素B12溶液,记录了不同的pH对荧光猝灭效果的影响,如图3(a)可观察得pH=5时,维生素B12对探针的响应效果最佳,这与维生素B12在pH=4.5~5.0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在强酸或者碱性溶液中易分解的事实相吻合。其次,将稀释后的10 μL CDs溶液和1000 μL的高纯水配成探针溶液,加入20 μL的维生素B12,记录不同的响应时间对荧光猝灭效果的影响,如图3(b)可得CDs和维生素B12最佳反应时间为3 min。

在最优条件(pH=5、响应时间为3 min、激发波长设为360 nm)下,如图3(c)可知,随着VB12浓度逐渐递增,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且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可观察到蓝光逐渐消失。图 3(d)可知,VB12浓度在 0~90 μmol·L-1范围内,体系在458 nm处的F0/F与VB12的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0/F=0.048 C(μmol·L-1)+0.909,相关系数为 R2=0.995。检出限(LOD)为312 nmol·L-1。表明合成的该CDs对VB12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在探针中分别加入尿素、半胱氨酸、葡萄糖、乳糖、Ca2+、Mg2+、Zn2+、Fe3+、Cu2+、K+溶液 1000 μmol·L-1;VB1、VB6、Vc溶液 100 μmol·L-1时,如图 3(e)可观察到,体系荧光强度几乎都没有发生变化;随后在上述溶液中分别再加入 100 μmol·L-1的VB12溶液时,体系荧光强度都有明显的猝灭,猝灭程度(F0/F值)都在5左右。可见该CDs对VB12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在探针中分别加入尿素、半胱氨酸、葡萄糖、乳糖、Ca2+、Mg2+、Zn2+、Fe3+、Cu2+、K+溶液1000 μmol·L-1;VB1、VB6、Vc、VB12溶液 100 μmol·L-1时,图3(f)可观察到,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只有加入VB12时,体系的蓝光消失,可以实现对VB12的定性判断。

图3 (a)pH对探针荧光强度的影响;(b)响应时间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c)不同浓度的VB12对CDs荧光强度的影响,插图:365 nm紫外灯照射下,不同浓度的VB12(0,5,20,50,80 μmol·L-1)与体系作用后的图片;(d)体系在458 nm处,F0/F和VB12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F0和F分别是不存在和存在VB12时体系的荧光强度);(e)不同物质对CDs检测的选择性和干扰性;(f)365 nm紫外灯照射下,不同物质与体系作用后的图片Fig.3 (a)Effect of pH value 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probe;(b)Effect of response time 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probe;(c)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Vitamin B12on CDs,Inset:The pictur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VB12(0,5,20,50,80 μmol·L-1)interacted with the system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365 nm UV lamp;(d)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0/F and Vitamin B12concentration at 458 nm(F0and F ar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system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VB12,respectively);(e)Selectivity and interference of different substances for CDs detection;(f)The pictures of different substances interacted with the system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365 nm UV lamp

2.3 CDs检测VB12机理的探讨

如图4(a),CDs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60 nm,且VB12在360 nm处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可推知荧光猝灭机理:CDs的激发被VB12吸收所致的内滤效应。同时进行了荧光衰变实验,如图4(b)所示,通过双指数拟合,发现加入VB12时的荧光寿命从11.097 ns降低到7.821 ns,进一步说明VB12对CDs的猝灭属于动态猝灭。

图4 (a)VB12的UV-vis吸收光谱图和CDs的最佳激发光谱图;(b)体系的荧光寿命谱图Fig.4 (a)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of Vitamin B12and optimal excitation spectrum of CDs;(b)Fluorescence lifetime spectra of the system

2.4 实际样品中VB12的检测

将VB12注射液(0.5 mg/mL)和VB12滴眼液(0.2 mg/mL)稀释10倍,向8个CDs溶液(2组)中分别加入10 μL的VB12注射液和VB12滴眼液,然后在上述两组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VB12标准物质(0,10,20,40和80 μmol·L-1),并分别测定其上述溶液的荧光强度以及计算其荧光猝灭比例,根据其标准加入法求得VB12注射液和VB12滴眼液的浓度。将以上实验分别重复3次,将其结果与注射液和滴眼液的已知浓度做对比,结果如表1,可知回收率较高,表明该方法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普适性,可用于VB12的定量检测。

表1 实际样品中VB12的检测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VB12in actual samples

3 结论

本文用一种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发蓝光的CDs溶液,可对VB12进行荧光检测,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实际样品(VB12注射液和VB12滴眼液)中VB12的测定。此外,在紫外灯照射下,可观察到只有VB12使CDs溶液的蓝光猝灭。因此,该探针可用于实际样品中VB12的半定性和荧光定量检测。

猜你喜欢

藏红花滴眼液探针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基于FANUC数控系统的马波斯探针标定原理及应用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藏红花泡水,适合谁饮用
选购藏红花别被忽悠了
多通道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MRSA方法的建立
藏红花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aspase-3、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
藏药藏红花组方功效研究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