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研究*

2022-11-23黄锐锋陈晓阁郑雨潇盛文君

南方农机 2022年8期
关键词:山东省攻坚党组织

黄锐锋 , 陈晓阁 , 郑雨潇 , 盛文君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事业顺利完成,中央“三农”工作的重心开始向乡村振兴逐渐过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攻坚事业中取得的各项产业成果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山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要把“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扎扎实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本文通过认真梳理总结山东脱贫攻坚主要成效和经验做法,提出关于山东省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策略,以期对全面推进该省乡村振兴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1 山东省脱贫攻坚成效

山东省位于我国沿海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综合实力较强,地理区位比较独特,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改革开放以来,借改革的东风发展迅速,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等原因,各地仍然存在片状贫困问题。

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之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在东部省份中是最多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不足3 000元,“老病残”特殊困难群体占比全国最高,贫困地区和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落后,2013年山东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未通硬化路的占26.7%,未通自来水的占50.1%,无卫生室的占45.4%。山东省深度贫困地区主要有沂蒙山区、黄河滩区,涉及菏泽和临沂2个市、20个县、200个乡镇、2 000个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2016—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的工作布局,坚持精准扶贫策略,建立“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领导体系,强化政策供给和资金保障,制定严格规范的识别退出机制,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截至2018年年底,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基本完成。2019年、2020年,山东把防止返贫和新致贫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完善防止农民返贫监测机制、帮扶机制,对各项工作进行问题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经过5年的持续攻坚,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8 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从2015年到2020年,山东省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2.6%,从3 113元增加到8 612元,明显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长水平[1]。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2万千米,客运公交化改造比例超过75%,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公路、客车实现“村村通”。全省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6万个,培育发展了一批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年均带动119万贫困人口增收。卫生室服务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大幅提高,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的县级医疗机构全部与省市医疗机构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贫困患者县域内救治率达到96%以上。

2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内涵与具体要求

2017年10月18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的目的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作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乡村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乡村的功能有多重,包括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在人类社会中,乡村与城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起构成了人类文化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乡村的兴衰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2],只有产业得到发展,才能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3];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4]。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各方面事业全面振兴,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要保持长期稳定,做好农村各项基础工作。

当前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在党的十九大上,党中央提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分两个阶段逐步实现,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安排。其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如下: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5]。

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新思考并塑造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坚持城市与乡村一起融合发展;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继续巩固和完善,要坚持共同富裕;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农业取得质量性发展,以质量作为农业振兴的直接动力;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6]。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策略

2020年11月23 日,随着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同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央“三农”工作的重心也顺势发生了历史性转移。至此,我国开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下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和广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事业[7]。在此背景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8]。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可以从体制机制转变、政策财政支持、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

3.1 转变体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

当下,我国已经顺利实现脱贫攻坚,按照中央要求,山东省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已转变为乡村振兴,因此在工作体制机制方面必须实现顺利转变,从而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一是完善各级政府组织保障,从省级政府到基层政府成立专门的乡村振兴领导体系,完善各级政府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使有关政策能够上传下达;二是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工作考核监督机制,参考乡村振兴规划重点工作要求,建立相关考核标准,围绕乡村生活环境宜居情况、乡风文明建设情况、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动态、多维度考核,将考核情况与年度绩效统发和干部提拔任用进行挂钩[9]。

3.2 做好政策衔接,强化政策财政支持

脱贫攻坚是必须实现的短期政治目标,乡村振兴是具有战略指引权威性的长期战略,两者目标不同,乡村振兴主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基础,而脱贫攻坚主要为第一个百年目标打基础。目前,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已经顺利实现,原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制定的相关财政政策需要重新进行修改完善,以此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一是省级政府层面要做好宏观政策支持,延续现有扶贫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政策条例,来引导乡村相关产业进行升级发展,继续强化财政政策支持,做好财政资金规划安排。

二是基层政府层面要根据上级政府所制定的宏观政策,结合当地实情,制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案,制定脱贫攻坚成果长远发展细则,将两者进行有机衔接,引导脱贫攻坚成果健康、有序发展,为后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基层政府要合理规划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针对重点规模产业,政府要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合理安排资金用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乡村文化建设投入,做好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资金规划。

3.3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要积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政府部门要在农村地区多组织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培养各类职业农民,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与经营水平;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对农技推广人员定期组织外出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先进技能知识,鼓励其携带科技、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从而服务乡村振兴建设[10]。

二是积极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导大学生、企业家、能工巧匠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引导企业资本投资不同农业领域,助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同时面对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融资贷款、税费,政府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还可给予一些建设补助。

三是政府部门要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待遇。政府部门要完善人才表彰相关机制,对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以及在基层工作且业绩优异的农业科技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学校教师等,要按规定予以表彰。在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方面,政府部门应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大支持[4]。

3.4 加强基层村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基层政府部门应加强基层村党组织建设,注重培养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增强党组织领导力。

一是推动乡村两委领导班子队伍年轻化。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鼓励大学生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推动基层组织队伍年轻化建设,让有知识、有学问的大学生人才进入村两委队伍,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从而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

二是推动基层党组织队伍专业化建设。政府部门要积极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党组织队伍,充分调动发挥他们的专业化能力,以新带老,推动基层党组织队伍专业化建设有序发展;要制订相关培训计划,定期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

三是确定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明确基层党组织主要职责。要确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其他一切村行政组织、经济组织等都要接受村党委的领导。要重点建设好农村党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基层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各种群众组织都必须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对于本村的经济、生态、文化等建设工作,要明确村党组织的领导决定权。

猜你喜欢

山东省攻坚党组织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再见,雪姑娘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