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永泰尾林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2022-11-23赖雅凤管幸生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村民空间建设

赖雅凤,管幸生,2

(1.福建工程学院 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2.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硏究基地设计创新硏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18)

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部署建设乡村“美丽家园”是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2019 年1月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扎实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总要求。

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工作中,大多数乡村以垃圾污水治理、旱厕改造和村容村貌等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为重点,基本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但也存在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公共空间动态规划设计不合理以及村民“精神食粮”不丰富的问题。因此建设新时代新农村,为乡村居民提供一个能够体现多元价值的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要求。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要求,本研究以福建省永泰县尾林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实践为例,聚焦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强化乡村动态规划,体现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为乡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意见和实践参考。

一、相关概念及发展趋势

(一)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部署[1],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为扎实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国务院还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政策的提出,不仅在内容上对乡村建设发展提出了更全面、更细致、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方向上全面关注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注重提升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构建具有乡土文化的现代化乡村公共空间。[2]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国内学者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建设与整体规划等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落实政策并融入先进设计理念,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3-4]

(二)乡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聚集地,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物理环境空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城镇村庄维护乡村居民日常活动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也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娱乐和社交的空间场所。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高峰期,相关学者主要集中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强调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维护,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而关于其更新策略或人居环境动态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5]

(三)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是容纳村民公共活动及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是村内公共事务管理和祭祀等社会性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更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6]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是复合多元的,不同空间形式的表现所传达给村民的内容和氛围是有区别的。多样化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丰富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而且也有利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然而当前乡村公共活动相当匮乏,除了春节期间的祭祀游神、舞龙舞狮、逛庙会等大型活动,其余时间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空间的布局和地域性文化空间的重塑上,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和探析,从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文化肌理及景观设计等层面进行设计研究。[7-8]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要求

(一)存在问题

1.乡村公共空间的形式化建设

近年来,有些地区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拉动乡村地区的旅游产业活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致力于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盲目追求建设大而空的休闲广场或公园。巨型的休闲广场搭配城市化的活动服务设施在乡村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不仅对村民的日常生活没有实质性意义,而且还降低了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率,破坏了乡村地区自身独有的文化肌理,失去了当地本应具有的人文关怀。

2.乡村公共空间的模块化构建

乡村公共空间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其乡村本土文化的延续和建设质量,盲目的以物质表达形式构建“模块化”的文化设施,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入了解,进而忽略了村民对地域性文化的需求,导致乡村公共空间文化性遭到“破坏”,无法吸引当地村民的关注。因此,重塑和营建乡村公共空间是需要在尊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基础上,以提高村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和文化性需求为基准,发挥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性功能,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3.乡村公共空间的拼贴式设计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无论是传统的祠堂、寺庙、古街道等空间形式,还是现代化发展的生活休闲广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扶贫驿站等空间形式,正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表现。但是在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乡村公共空间“混乱”的拼贴式设计问题。如有些乡村公共空间直接套用城市地标建设标准,在一个地块或者是一条街道上集中改造与建设,形成所谓的“特色街区”,实际上不仅无法展现乡村的特色文化,而且缺乏创新性。“格格不入”的空间表现形式,忽略了乡村公共空间的本土化和特色化,不仅无法满足村民对公共空间文化性和创新性的需求,而且难以引起村民共鸣,导致村民对其发展漠不关心。

(二)发展要求

乡村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和发展,要充分挖掘并展示其空间的多元价值表现与动态规划建设。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繁荣乡村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以及优化乡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9]过去我国乡村地区在进行乡村规划时缺乏系统性规划,村民仅限于问卷调查、被告知规划等被动的参与改造形式,缺乏主人翁意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参与到乡村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当中,使乡村建设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发展规划路线,前期的系统理论指导和后期管理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套用城市的形式化建设模式。同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村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创新,形成一种健康文化生活方式,能够为其提供幸福生活和乡土情怀。

三、尾林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的新探索

(一)尾林村概况

尾林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西南部,是同安镇最偏远的行政村,距镇中心11 km,离县城38 km。东与梧桐镇溪南村相邻,西接梧桐镇丘演村,南接梧桐镇西林村,北与西安村相连,且与占柄、西安、红阳、芹草四个行政村合为旧称“秋垄”的西安片区。全村总面积 6.7 km2,涵盖丘洋、乐浪、桂林、尾林、原岭五个自然村,划分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7人,以陈、黄、林、张四个姓氏为主。村中青壮年大多外出求学或务工,常年在村居住的是年迈的老人和一些留守儿童。

(二)尾林村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尾林村的公共空间是以村部建筑为中心向四周民居呈多点式发散,村中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古朴的民居建筑,但公共空间整体的系统性较差,缺乏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文化脉络的传承,不仅满足不了村民的日常使用需求,而且也无法让村民感受到人文情怀。

1.校舍建筑残破,村部空间简陋

尾林村村部由两个公共建筑组成,一个是现代平顶风格的村部,其东侧一楼的屋顶漏水严重,办公空间无法使用。此外,附建于后方的公共厕所过于简陋,且无法自然通风采光,空间质量不佳。另一个是旁边的初级小学校舍,木构夯土墙四坡瓦顶,因废校而闲置荒废。原有室外楼梯在兴建村部时遭拆除,致使二楼空间几乎无法使用。两栋建筑具有高低差,只能藉由几块木板跨置外廊才能连通使用,且无栏杆设置,十分危险。同时,部分屋顶因年久失修,椽条断裂,屋瓦破损,需要整修才能重新使用二楼空间。二者并列,风貌极不协调。

2.生活环境低劣,公共设施不足

尾林村的村居形式属于散村形态,因缺乏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居民只能自建各式临搭构造物以满足日常生活的空间需求。临搭构造物散建于民居四周,极其影响村容风貌。设计团队前期多次实地调研得知,目前村中依旧在使用传统“旱厕”,同时日常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不仅没有分类,而且也只是作简单处理后拿去饲养家畜,使得村民生活环境低劣。虽然村部有放置垃圾箱,但因离居民区较远,导致在道路上仍随处可见一些垃圾袋、废弃化肥袋等难以降解的生活垃圾。若遇上下雨天气,雨水与污水汇合,加上易腐变质的生活垃圾和不易处理的塑料垃圾,都会加剧尾林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3.生态环境良好,景观设施不足

调查发现尾林村地处丘陵,地势起伏大,其中桂林山标高海拔590 m,而全村平均高度约在海拔700 m左右。目前已知的天然资源有三个,由北而南分别为丘洋水库、岭眺梧桐和原岭泉眼。尾林村虽然生态环境良好,但还存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村中基本没有配套相应的景观设施,进村的道路两侧被杂草或农田包围,没有进行一定景观设计规划,显得杂乱无章;村中缺失标识标牌且并无路灯照明,村民的日常生活品质亟待提升;缺乏人文环境建设,无法形成当地的乡村名片。

(三)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原则

1.环境整治,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长与发展的根基,是营造乡村公共空间的前提,在改造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应尽量不对乡村原有的自然环境做过多的改动,要坚持打造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环境。[10]为更好地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村沟渠、河道的治理,清理垃圾污水,加大对主干道两侧景观设计规划和相应的监督管理,确保可视范围内“三无―规范―眼净”(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净、畅、丽”的转变。

2.空间规划,系统整合

乡村空间规划应注重其功能性、系统性、文化性以及自主性,利用系统整合模式来解决当下乡村公共空间存在的功能性薄弱、空间尺度模糊及基础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在进行乡村公共空间规划时,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措施,结合基础服务设施或绿化景观的建设,同时对分散式节点空间进行归并和整合,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因地制宜,延续乡韵

相较于乡村的其他物质环境空间,公共空间具有功能性应用和文化性表达的双重属性。乡村公共空间不仅能给村民提供邻里交往空间,而且还能促进乡村公共活动的开展,是展现乡村风土人情的核心区域。在进行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古朴的乡村民居建筑坚持“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与乡村整体环境相适应,最大限度保留乡村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记忆;其次在发展乡村文化与经济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乡村精神文明生活,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业态的融合发展。作为乡村的主人公,村民必须认识到,扎根于乡村生长并发展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乡土特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村民参与,当家作主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不能本末倒置,这是众多国家乡村建设成功的关键。[11]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村民的自主性,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或党员会议等形式,积极引导村民自主参与乡村建设,缩短政府、专业机构和村民之间的距离,使我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少走弯路。村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必须让他们积极参与乡村现代化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12]

(四)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实践

1.设计分析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根据尾林村公共空间的现状分析,以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表现和动态规划建设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公共空间功能性提升、系统性完善、文化性增加及自主性建立的相应设计实践措施,系统改造尾林村公共空间,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更完善的服务功能。

2.设计实践

(1)提升公共空间功能性

重新规划设计尾林村村部广场与Y0293乡道之间的高低落差与路面铺设形式,塑造“以人为本”的村民公共生活广场及“慢活旅游”的核心节点。同时重新整治原初级小学废弃篮球场,将其辟建为乡村公园,增设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使其成为村民日常休闲运动的场所。另外,改造村部建筑立面,协调其与原初级小学间的风格差异。将村部一层楼部分的平屋顶改造成观景凉台,以彻底解决屋顶漏水问题,并建立村部与对侧弥猴桃园的视景关系,作为未来弥猴桃观光果园乃至全村慢活生态旅游联络接待中心的基础。

(2)完善公共空间系统性

尾林村空间布局是以村部建筑为中心向四周民居呈多点式发散,这些节点空间是由村民各家房前屋后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是大部分居民使用最为频繁的日常空间,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共性。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基于公共空间使用的就近原则,通过将多个节点空间串联的形式,与村部广场公共空间形成完整的空间系统。此外,设计团队及村干部在与村民沟通协调下,将位于进村道路两侧的各家庭院空间进行更新改造,以娱乐空间建设或微菜园的形式呈现,为本地村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方式。通过整合这些发散式小型庭院空间,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同时这些空间改造的工作比较简单,通过构筑物的放置及本土植物种植来丰富空间的层次感,这样的形式可以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随时更新。

(3)增加公共空间文化性

乡土文化延续与再建设离不开村民的参与,文化传承是从一代人向另一代人在时间上纵向传递的过程,文化传承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9]乡土文化的生成、延续和创新是乡村公共空间文化性的表现,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装修原初级小学废弃校舍,将其再利用设计为村民活动中心、村情村史馆与农特产品行销中心,并增建公共厕所,以优化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与设施。通过增加公共空间的文化性,一方面可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公共性文化活动,深刻感受文化氛围,进而实现乡土文化的代际传承;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共空间中展现不同类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实现乡土文化的延续和再建设。

(4)建立公共空间自主性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共同缔造“共谋 共建 共管 共评 共享”的管理布局,可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经济合作社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等,探讨乡村现代化建设,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在村务公开栏公布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鼓励村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建立公共空间自主性。同时,在后期的乡村治理体系上,依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三治结合”的模式,为老百姓提供可持续性的乡村动态规划建设。

四、结语

乡村现代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热门话题,但人们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往往停留在“静态”层面,忽略了乡村动态规划发展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乡村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以乡村环境整治、空间系统规划、人文空间建设、本地村民参与四个维度为突破点,对乡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新时代新农村发展建设需求,探索我国乡村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布局、多元价值及动态规划的空间模式,构建乡村生态美学观和人文情怀的多功能复合公共空间,全方位展现乡村振兴视域下尾林村公共空间的生态景观和人文空间建设,以实现乡村“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一体化格局 , 以期能为我国乡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实践参考。

猜你喜欢

村民空间建设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