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会计报表附注英译研究

2022-11-23李宝宏张亚楠

山西青年 2022年2期
关键词:赖斯会计报表英译

李宝宏 张亚楠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一、赖斯文本类型理论概述

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也深受中国翻译界的关注。卡塔琳娜· 赖斯(Katharina Reiss)作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先导人物,也是西方对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一位翻译理论家。赖斯最早提出了功能派理论,在这之前,赖斯是认可翻译的等值理论的,但经过实践发现,等值理论的可实施性比较有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以及译者、读者的主观理解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实现形式对等和内容对等的情况少之又少,甚至一些情况下,既不能保证形式对等,也不能实现内容对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赖斯认为应该把功能性提前,她认为,所有文本都是有功能、有目的的,且不止一种,但翻译时,不能抓住所有的功能,而应该掌握其中最紧要的功能。译者要根据文本类型处理内容与形式的主次进行取舍,选择翻译策略[1]。文本类型理论的提出刚好对确定文本的主要功能、目的有帮助作用。

赖斯从此开始了对文本的分类翻译研究。在对20世纪60年代一些有名气的翻译理论家的文本分类做出分析后,赖斯发现他们提出的分类都过于单一、片面或模糊,且实用性有限。最后,在德国心理学家卡尔· 布勒(Karl Buhler)提出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即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的基础上,赖斯将语言的三种功能与其相应的语言特点等联系起来,对文本进行了划分,指出不同的文本类型应该对应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而提出了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诱导性文本、视听媒体文本四种功能文本类型。

其中,信息型文本是本文着重说明的类型,此类文本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消息等事实,重内容和主题,语言表达中的逻辑性比较强,文本也偏正式,多为解释性语言,常见的文本形式包括教材、学术论文和商务合同等,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可以接触到的;表达型文本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更看重形式,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这类文本因为融合了作者主观的情感、态度、思想和艺术表现,语言都比较美;诱导性文本的语言功能是对文本读者产生共鸣或吸引力,关注的是目标读者的反应,突出呼吁这一文本重点,主要包括户外广告、讽刺小品、公示语、影音多媒体广告等;视听媒体文本依赖技术媒介、画面、声音传达视觉或听觉意向,重听觉,常见的主要是电影脚本。需要指出的是,视听媒体文本是赖斯后期添加的,因其部分方面与前三种文本类型重复,故被理论界忽略。

二、信息型文本特点及翻译方法

信息型文本注重文章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教材、论文等传递内容本身的文本。翻译时应以简朴明了的白话文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与信息[6]。翻译过程中使用直白、简洁明了语言,便于目标语读者阅读,同时,翻译时要将传递真实性放在第一位,避免加入译者主观的思想,译者也不能进行过多地发挥,主要是要让目标读者与中文读者对文本内容达到同样的了解;此外,信息型文本中多重复性词汇,译者不可以为了体现自己的表达能力而选择不去重复使用某一固定表达,特别是对于一些术语,可能这些术语本身的翻译就是有限的,因此,一定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及上下表达的一致性。

从字面意思理解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是通过表格形式呈现的对日常核算资料的汇总和反映的文件,附注是用来补充说明或解释正文的文字。显而易见的是,会计报表附注文本极具解释说明作用,而它想要呈现给读者的也是会计报表附注内容本身,属于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它具体的信息型体现在: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介绍一个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遵循会计准则的声明或有事项的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等重要事实内容。其次,该文本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成的,语言表达上比较规范、严谨。最后,该文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必须切实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对于会计报表附注文本的英译,笔者结合了该文本的具体语言特点和内容表达,主要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篇章层面三方面着手。

笔者建议,对于专有词汇的翻译,一定要多查多看多思考,保证词汇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另外结合目标语言的特点,词汇翻译时不可过于死板,必要时可转译成其他词类;对于句子的翻译,要把握好句子的逻辑性,会计报表附注文本多长难句,翻译时需多看多研究多琢磨;对于篇章的翻译,则要把握篇章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需保证篇章的上下完整性和连贯性。

三、文本类型理论在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型文本英译中的应用

(一)词汇层面

会计报表附注文本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词汇作为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影响译者翻译工作进行的关键,由于专有词汇及英汉语言差异现象的存在,译者在进行会计报表附注的翻译过程中免不了磕磕绊绊,对此,本文主要从专有词汇的翻译及词性转换两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专有名词的翻译。根据《财务会计英语》,专有名词在整个会计报表附注中只是占有一小部分比例,而且相同词汇出现的频率较高,且译文基本相同[3]。针对上述特点,对于那些译者没有接触过的专有词汇,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两种途径入手。第一,搜索词汇本身,运用谷歌、百度等多种搜索引擎,通过输入词汇本身或词汇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对于检索后的结果要进行仔细比对查证,不可以在刚一看到相关的译法后就草率地给出结果;第二,在第一种途径查询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扩大搜索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在平时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多培养信息检索能力,避免出现无处可查的情况。就会计报表附注而言,可以在同行业企业官网中进行查询,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就通过巨潮资讯网的网址查到了一些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可以去图书馆等地方通过书报杂志等纸质刊物进行查询。此外,笔者在平时翻译过程中就积累了一部分会计类词汇,同时也进行了分类整理,这对于译者翻译工作的进行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词性转换。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会计报表附注的翻译,一定要确保其准确性。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不同语系,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保证其一一对应。在实际翻译中,将动词换成名词,将名词改成介词这类灵活的方法往往可救译者于“危难”,一句翻不下去的话,一经转换便起死回生。这说明,词性本身往往是障碍,翻译时不能死盯着原文的词性[4]。因此,笔者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合理运用词性转换策略,不拘泥于某一单词的常见词性。英译过程不仅仅要求翻译的准确性,译文也要符合目标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就比如说,汉语句子中,动词居多,但英语句子中只有一个谓语,此时就需要将句子中除去作谓语的动词的其他动词进行词性转换,这样目标语读者读起来比较清晰明了的同时也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二)句法层面

根据笔者对中文会计报表附注中文本句式的研究来看,它的特点是多长难句、复合句、主动句,且其中多并列关系的修饰成分,多从句,这些也都是翻译过程中会遇到的重难点。对于译者来说,翻译过程中词汇的准确表达只是最基础的,而对于句法层面的处理则需要更加谨慎。句子是由词构成的,而篇章是由句子和句群构成的,译者的目标是提交一个完整且准确的篇章。故处理好每一句话便是基础,是关键。

由于会计报表附注文本多为解释性话语,结构紧凑,且肩负着准确阐述、表达的担子,故长句居多。翻译英语长句,其办法不外乎两种:一是将长句拆成短句﹔二是打乱原文结构,重新组合[2]。会计报表附注文本能够完整表达会计问题中各种复杂的概念,体现出会计文本的充分性,这就要求译文同样需要达到这些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对会计报表附注中长难句的实际英译发现,在此过程中,通常会采取顺译、分译、逆译三种方法。一般来说,尽可能采用顺译法,以便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但是在顺译法不足以准确表达原文的时候,或是说译文的表达不够地道时,则可以采用逆译法或分译法,即对原文的语序作出适当调整或对句子成分进行灵活拆分。其次,笔者通过对一些英文会计报表附注的研究发现,英文句子中被动语态偏多,由于英汉表达思维的不同,汉语句子中并没有那么多的被动句,哪怕是主动句,其中一部分也是没有主语的。根据文本类型理论,信息型文本注重内容传递的准确性,结合目标与读者的感受,故不论是有施事的汉语主动句还是无施事的汉语主动句,如果有必要,都可译为英语被动句。译者也需要在平时的翻译过程中多留意、积累此类句子的表达,从而在实际翻译中可以更加熟练地辨别此类句子,并且掌握此类句子的翻译方法。

(三)篇章层面

上文分析了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既然词汇、句法和篇章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分离的,那对于篇章层面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篇章层面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过程贯穿于整个篇章,篇章翻译不仅仅是句与句之间的翻译,更是段与段之间的翻译。实际翻译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不起眼的细节翻译,又要把控住整个篇章的完善。会计报表附注文本的语篇逻辑性很强,文本表达上有一定的规范性和规律性。而恰巧汉语句子的表达形式有时候又比较模糊,虽然在中文读者看来某些语句之间的联系是可以被轻而易举发现的。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先要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添加连词等等的方式弥补英汉之间的差异,保证文本的地道性。

在笔者看来,要使一篇文章在表达上完整,则必须保证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连贯。衔接是指形式上的衔接,包括语法和词汇两方面,而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又各自包含几种手段;连贯是指语义上的连贯,是语篇中的语义逻辑关系。英语是形合语言,而汉语注重意合。汉语表达中常常会发现主语和连接词的省略现象,而英语注重结构,多用连接词、代词、介词等体现句子的连贯性。就比如,在实际英译过程中,应该根据英文习惯进行词的增补,进而完善语篇中存在的各种事件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此类表达符合汉语在表达上比较简洁的特点,能省则省,注重语义;而英语则讲究主谓结构的完整性,注重结构的特点。这些也都是译者在实际英译过程中需要掌握且合理运用的。

综上所述,由于信息型文本重在传递内容本身等自身特点,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的语言特点,译者在进行英译时务必小心谨慎。同时,译者必须加强对信息型文本专业方面的研究,英译过程中不可产生随意糊弄的想法,哪怕只是针对一个词的翻译,也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力求做到准确地翻译。词汇方面,一定要确保准确性及上下一致性;句法方面,则要多学习、多钻研,尽量做到翻译地道。面对一个复杂的长句时,译者一定要耐心地加以分析,找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还要理顺时间顺序以及逻辑关系,再采用不同的方式,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将原文的真实意思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5];篇章方面,则是确保衔接与连贯,要注意细节,也不能过于死板。译者必须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将译文呈现给目标语读者,最重要的是,要让目标语读者接受译文。

猜你喜欢

赖斯会计报表英译
双重救赎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水电施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如何分析合并会计报表
赖斯要出3本回忆录
赖斯因故取消访华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