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基础性转向的逻辑、问题与对策

2022-11-22侯羽蔡宗模

职业时空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复合型人才中职教育

侯羽 蔡宗模

摘要:职教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由于观念偏差和定位模糊,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平衡就业和升学的关系的问题,新时代中职教育如何转型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在相关数据统计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办学定位、学生发展和职教体系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提出融合素质与技能、兼顾就业和升学、贯通阶段性与终身性等对策,探索中职教育基础性转向和中高职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以期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复合型人才;中高职衔接

中职教育是发轫于面向中、低端劳动力市场的技能教育。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职教育也从层次教育升级成类型教育。职教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高职生源缺口的扩大,为中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中职招生人数近十年来不断下滑,加之阶段性教育和办学定位模糊,中职学校在就业上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升学上由于优质教学资源有限,也难以保障毕业生升学质量。外部环境已然发生改变,中职学校既有办学模式亟需调整。中职教育横向沟通普通教育,纵向贯通高等教育,关键地位呼之欲出。本文从市场需求、办学定位、学生发展、职教体系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探讨问题缘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向的可能对策。中职教育实行基础性转向是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人才需求变化的立身之本,也是推动中职学校确立新定位的生存之基,更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力之源,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一、中职教育基础性转向的逻辑分析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确立中职教育基础性地位的逻辑基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中职教育基础性转向的现实逻辑。

(一)适应产业转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职教育的发展一直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相协调。1980年,为整顿片面发展普通高中,普职结构失调的问题,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和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比例基本持平,中等教育结构失衡现象得到改变。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工业化、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1]因此,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力量,形成多层次、多结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新局面。迈入21世纪,中华民族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为加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指出“将职业教育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同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2014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将指导思想改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2019年,国务院再次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要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显然,从“就业”转向“促进就业”,从培养“中低端劳动者”到注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不再着眼于解决失业,而是聚焦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有效的技能支撑。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职业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我国已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要求培育新产业,创新新技术,以助力高端制造业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制造业重要的人才储备力量,应调整方向,增强中职教育对新时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以多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赋能于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二)调整目标定位:高水平院校发展的政策要求

政策层面对于普职比例的规划,是从关注量到关注质转变的,重点围绕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与质量进行不断完善。具体体现为: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让大多数地区各类高中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入学率与普通高中的入学率相当,扭转普职教育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和在校生人数比例已过半,中等教育结构失衡状况得到改善” 。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明确要求“保持普职比例大体相当” 。2014年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结构规模更加合理”的新目标。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 年)》,提出优化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结构布局的新任务。然而,各种利好政策却在中职现实发展中收效甚微。以“十二五”时期为例,中职学校数呈连续下滑趋势,2011年至2021年学校数从约1.31万所减至7294所。招生人数更是直接减少了约三分之一,相关数据也在逐年下降(如表1)。究其原因:一是招生数量足够但质量参差。近一半学生进入中职教育,而中职学校针对多生源的教学管理配套保障尚不健全,办学容量有限,加之自身基础薄弱,难以提供优质教学[2],致使文化课学习流于形式,在升学考试中与普通高中学生成绩差距明显。二是毕业就业率高但职业前景低。中职教育毕业即就业的“终结性教育”定位与个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悖,学生毕业后发展后劲不足,在校所获得的技能知识极易被新职位要求所淘汰。中职教育在升学上竞争优势微弱,在就业上难以承担向企业输送新型人才的使命,招生和毕业两个端口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普通高中替代论”“中职教育不经济论”等质疑的出现。对于不断出台的政策,中职学校在扩大规模方面实施较易,但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的要求目标落实相对较难,这使得中职学校容易固守傳统定位而偏离发展方向。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普职分流改为普职协调发展,并将职业本科教育首次写入法律。为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职教育应适时改变定位,从追求规模化到精细化发展,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双重需求。

(三)回归价值理性: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的教育立场

职业教育对人才技能的要求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发展尚在起步,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也处于兴起态势,为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农业、工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懂技术、有文化的专业合格人才。此时,经济发展主要注重存量积聚,通过对技术进行解构和编码,内嵌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之中,劳动者只需掌握单一技术进行重复动作即可,人文知识的学习被忽视。此种实用主义思想体现在金字塔型人才结构理论中: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各类型人才分工明确,岗位专业性强,低层次人才难以实现逐级提升。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新技术将制造业推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简单劳动被机器取代,单一岗位适应性已不能满足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智能化时代应运而生的“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中,技术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三类人才各有特色和专长,相邻区域技术知识开始相互叠加,技术工人侧重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技术员则不仅要求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即同一个工种需要多种技能的复合(如图1)。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背后是技术的复合还是技术技能的复合。前者将人的发展物化为技术的附庸,是具有功利性质的教育;而后者是人与技术的融合,强调“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类型教育的本质要求中职教育回归教育立场,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以“人文性”为本质,以“社会性”为外形,将“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保持教育应有的底色。

(四)突出类型特色:高质量职教体系构建的普遍诉求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我国已初步形成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雏形。与此同时,国家建立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需要对中职教育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定位进行重新审视。一是中职教育基础性地位的强化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稳固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4];二是中职学校应紧密围绕职业基础教育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5];三是建立面向人人的職业教育体系,促进学术轨道和职业轨道互通,设置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6];四是发挥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连接作用[7];五是探索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从中职到高职专科、本科一体化的专业目录,统一培养目标[8];六是要扩大中职生升学比例,建立高职对口招生专门渠道,做好纵向衔接[9]。综上,要通过对中高职课程标准、专业设置、升学渠道以及普职融通等方面的论述,将中职教育置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探索中高职协同化办学路径,注重通过互通衔接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教育固有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人才供应的新要求。基于此,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转变方向,构建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凸显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中职教育基础性转向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阐释,中职教育主要面临着人才培养、办学定位、课程实施、毕业选择四方面的转向问题。

(一)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割裂

“知、技、意”构成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内涵。由于各类人才素质构成不尽相同,提倡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开展个性施教,以达到三者平衡发展。目前,中职学校生源结构多样化,学生文化基础差异明显,为便于统一教学,往往是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在掌握职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以达到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要求。至此,知识的学习服务于技能的增长,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被消解,“知、技、意”的培养目标在真实践行中被割裂。随着社会分工细化,“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刚需,即学生要从特定掌握某项技能变成多技能的协调把握,应试化的教学方式将无法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的思想、能力、个性和身心的综合发展,倘若单纯强调技能实践,却没有原理、知识的支撑,实践就是无源之水,学生不仅对所学技术一知半解,更有可能在未来的转岗工作中由于新技术更迭无法适应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换言之,理论知识能够帮助理解技能实践,而技能践行是为了更好地检验理论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从而达到“知、技、意”的高度融合。

(二)办学定位:就业导向和升学导向冲突

就业导向抑或升学导向是中职教育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博弈。近年来,由于高职扩招取消中职学生升学比例限制,中职学生向上流动的壁垒被打破。据某市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当年中职毕业生 4 926 人,高考报名人数2 767人,录取2 233人,相比去年增长1 046人,其中本科上线 155 人。[10]在一项对粤港澳大湾区5所中职学校和2278名中职学生的升学意愿调查中,毕业后有升学意向的学生总计达到了84.72%,而在选择升学的原因中有80.07%的学生选择了提升学历。[11]数据显示,中职学生更愿意升入高一级学校进行学习,以人为本的个体功能日益凸显。为适应新的教育需求以及社会对高学历的期望,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逐渐向“升学导向”倾斜。由于缺乏对政策的系统把握和科学阐释,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办学定位与普通高中重合、互相抢占生源,而自身职业特色又被弱化的情况。应认识到,“就业导向”不能误认为就是“就业教育”,“升学导向”也不意味着弱化“就业教育”,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明确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避免顾此失彼的冲突,值得我们深思。

(三)课程设置: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失衡

中职教育的课程主要分为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其中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是其进行更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文化课程安排、学时分配却一再被压缩,课程标准紧跟就业需要,课程内容被片面删减、不成系统。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进校文化起点普遍较低。大多数学生都是由于基础薄弱而进入中职院校,初中就未打牢基础,在高中阶段抽象复杂的文化课程学习中更容易出现厌学心态。二是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教学水平偏低。中职教育主要强调就业为主,就业导向的驱动致使技能学习成为重点,与此相伴随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忽视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下降。近几年,职教高考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方式,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职课程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以四川省对口升学考试为例,采用“3+X”考试形式,文化课考查语、数、外三科,总分400分,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高校自主阅卷。专业课实行“专业理论+实践操作”的方式,考试形式较为灵活,多由高校自主命题,满分300分。由于职教高考制度尚在完善之中,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足,高校普遍愿意接受普通高中毕业学生。此外,专业课程的考查采用高校自主命题的方式,各地区标准不一,致使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片面对接高校高考标准。换言之,中高职在课程标准上并没有统一的衔接标准,学生在中职阶段学过的专业课程在高职可能还需重复学习,缺乏贯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可见,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是缓解两类课程实施矛盾的关键,应该明确中、高职的衔接不是高等教育更加高等性或是对职教高考内容的单一衔接,而是两者课程内容的深度衔接,以此融合中高职教育的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

(四)毕业选择:终结教育和终身教育两难

美国早在1974年就通过了第一个生涯教育法案[12],而日本在1999年就重视通过职业类课程启发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观的形成[13]。我国终身教育研究从2000年开始,分为起步(2000—2009年)、发展(2010—2013年)、推进(2013年—)三个阶段[14],相较于外国起步较晚,更不用说终身教育在职业教育范围内的探究。普通教育中,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升学过程自成体系,健全的制度有力地保证了教育质量。反观职业教育,职业认知领域的狭隘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15]义务教育阶段未能正确树立的职业价值观导致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为提升吸引力,学校或忙于“升级”或急于“跨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此外,青春期学生自身价值观尚未成型,自我角色认知缺失,盲目选择专业导致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毕业后职业认知、敬业意识不足。新的升学制度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提升学历,而现实是高职专科学校和职业本科院校考量的重点仍是基础知识,就算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与普通高考成绩是否等值?相比之下,中职生竞争力微弱,大多数学生毕业就面临难就业的问题。

三、中职教育基础性转向的对策建议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担负着高质量就业与优质升学的双重使命。应以类型特色为重点,将教育功能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兼顾就业与升学,实施多元化办学,注重基础教育,加深原理性知识的学习,满足个体可持续发展需求,贯彻职业生涯教育。

(一)素质与技能融合,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向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中职教育实现基础性转向的关键,在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应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两大问题。“为谁培养人”是培养目的角度的审视,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则是从培养规格角度进行考量。

1.从培养目的审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市场经济走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晴雨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21年发布的《中国的技能转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显示,到2030年,预计约有2.2亿劳动者要转换职业技能。其中体力和人工操作技能、基础认知技能的需求分别将下降18%和11%,社会和情感沟通技能、技术技能需求则会分别增加18%和51%。数据充分表明,随着智能化、高端化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愈发重视,而技能熟练需要在岗位上反复磨练才可获得。市场人才需求的高移化为中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大职业基础教育,在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文化素质的综合培养。

2.从培养规格审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技能教育强调人对技术技能的掌握,追求物的意义;素质教育看重教育对人施加的影响,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中职教育是联结两者的特殊的类型教育形式,在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普及下,更应将两者深度融合,为未来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中职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支撑技术的理论知识,通过编制活页式教材、模块化分解课程来降低理论知识难度,并学会通过一项技能的掌握融会贯通,形成专业多技能的协调把握,提升复合职业能力。

(二)就业与升学兼顾,实现多元化办学定位的转向

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16]按照《意见》标准并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以“教育性+职业性”内核心,突出教育性为主,实施分类培养思想,挖掘不同学生的禀赋和潜能,进而提供多样化的成才成长通道。中职学校试行“2+X”多元办学模式(如图3):高一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严格考核方式,以培养“核心文化素养”为主。高二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专业选择遵循学生自愿原则,注重“技术思维”的培养,为高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高三学生可选择继续升学或者直接就业。首先,继续升学方向的教学为公共课占比40%,专业课占比60%。高中阶段公共课程大都在前两年教授完成,高三大都是复习阶段,为了更好地衔接高职教育,可适当加大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自主选择升学方式,如对口

升学、普通单招、职教高考等,并附设升学指导课,建立升学资源共享库,全力保障升学质量。其次,通过直接就业的方向实行“2+2”培养方式,探索校企捆绑订单式办学。第一年开设综合课程,公共课占比30%,专业课占比30%,实训课占比40%,同時增设职业指导、生涯教育等课程,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体系。第二年企业实训期间,学生可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有意向者可通过自考或函授取得更高学历,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与实习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合同。其中两年学习时间可适当进行工学交替,使专业学习与技能实践交织融合。中职学校定位于职业特色分类培养,推动多元办学。在升学上与高职衔接,避免“普教化”,为国家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培养高技能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打下基础;在就业上与企业合作,捆绑学历提升,满足中端技能人才需求,让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尽早就业,减轻家庭负担,体现教育公平。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努力实现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能出彩的目标。

(三)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实现职业预备课程的转向

中职教育针对学生单一技能的课程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努力实现从技术课程到职业预备课程的转变是当务之急。为此,应当建立从中职到高职、职业本科纵向贯通的基础课程体系。

1.紧密对接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中职教育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应弥补文化课开设不足、不受重视的现象。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规定,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1/3,包括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三类,强调开足、开好基础课。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本科职业教育的规模将不低于10%,更多的中职学生将有机会进入职业本科进行学习。[17]2022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是将本科职业教育写入法律。高职扩招的背后是基础教育的价值性彰显,应将文化基础课的学时提至1/2。提升必修课程学分,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对大学不开设的必修课程和不涉及的专业,减少相应的学分,增加课程的动态适应性和科学合理性。在提升升学竞争力的同时又可与高职课程衔接,增加今后学习的针对性。考虑到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在学习文化课时难免吃力,基础课程难度在符合《方案》规定的要求和高校招生的前提下,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模块化分解课程,将难度较高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听得懂、用得上。

2.精准对接中高职衔接需求,加大专业基础课程的比重。专业课程是中职教育教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职课程在技术育人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文化育人、道德育人上优势不足,学生欠缺对所学技术原理的底层思维逻辑。单一技能的叠加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专业课内容往往到了高职还得重新学习,断层式的发展不利于中职教育基础性转向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9年由教育部颁布并开始执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按照市场需求、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新增补46个专业,专业设置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有效对接高职专业目录和市场变化。中职教育要在对接高职专业目录大类的前提下设置专业课程,将专业大类与中职专业课程进行衔接。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三个环节共同开发课程。[18]首先分析职业属性,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然后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解决此项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三个环节对应教学的不同要求,由此区分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避免课程重复,做到统一培养。在此基础上,加大专业课程基础原理性学习,包括专业技术伦理学、专业技术哲学、专业技术史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知识从何而来、如何通过原理运用知识,把握技术知识的本质。此外,还要将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进行融合,在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碰撞中,培养知识迁移和创新的综合能力,为高职专业课程的接续学习奠定基础。中职学校向内提升内涵,夯实基础地位,向外形成中高职联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在中职打下专业基础,到高职就可以直接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充分凸显职业特色优势,形成与普通教育齐头并进的双轨体系。

(四)阶段性与终身性贯通,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的转向

搭建“大中小一体化”衔接的职业生涯教育平台,不仅能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更有助于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同度,激发中职学校办学活力,从而提升办学质量,推动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良性循环。换言之,中职教育应由“终结性”教育转为“中间型”教育,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终身性”职业生涯教育。一方面尝试在义务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教育元素,如开设职业启蒙课程,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劳动实践、职业角色扮演等培养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职业兴趣。教师、家长可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职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要注重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一是专业课程中教师可列举本专业“一线杰出”技能人才,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让学生看到个人职业发展前景,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八种智能在不同个体中的组合不尽相同。职业指导要赋能于人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充分挖掘潜能,让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职业之路,让学生能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并在今后的职业变更中拥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完满人格的统一。三是在中职阶段建立线上学分银行成长档案,档案基本内容为学生通过职业指导所得出的个性特长和职业倾向。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所获证书均可通过档案进行积分累计,当分数积累达到一定标准后,可在学分银行兑换相应的学历和非学历证书。档案会在学生毕业就业或升学后继续跟随个人,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行学分连续累加,高校和企业可通过档案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程度,并根据政策标准和区域特点,制定统一的成绩认证体系,实行学分互认和融通,能扩大中职生的毕业选择渠道,促进构成完整的中高职一体化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求的职业生涯衔接体系。[19]

中职教育转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不是对“职业属性”的否定,而是突出“教育功能”。通过人才培养、办学定位、课程体系、生涯教育等的基础性转向,探索中高职融合式发展路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普职协调发展的新趋势下,中职教育应成为就业有前途、升学有保障、与高职贯通培养的职业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Z].1993-02-13.

[2] 王敬杰,孙诚.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新形势、新意涵和新路径[J].职教论坛,2021,37(05):78-85.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教育科学论坛,2021(33):3-6.

[4] 陈鹏.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定位的再认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5):26-32.

[5] 杨满福,张成涛.高职扩招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1):40-46.

[6] 李桂荣,许佳佳.转型期中职教育发展问题:辨析与改进(笔谈)——对人才成长“立交桥”与中职升学定位的思考与讨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6(05):27-31.

[7] 崔宇馨,石伟平.新发展格局下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21(12):19-26.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绩、挑戰与对策——《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5):5-12.

[9] 屈璐,尹毅.我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的演进、问题及改革路径——以四川省为例[J].职教通讯,2021(3):41-47.

[10] 自贡市教育局和体育局.自贡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EB/OL].

[11] 刘雨涛,庞林林,刘炜桢,关曦榆.高职扩招背景下中职学生升学意向研究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1(47):134-137.

[12] 冯国锋.生涯教育是以职业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终身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06):176-178.

[13] 陆素菊,寺田盛纪.在经济性与教育性之间: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未来走向——陆素菊与寺田盛纪关于职业教育发展中日比较的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2):151-156.

[14] 李艳莉,徐新民.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演变路径、热点及展望——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2(04):3-8.

[15] 孙芳芳,袁梦琦.当代中国职业基础教育的缺失与弥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9(12):5-10.

[16]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Z].2019-06-11.

[1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

[18]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9] 曾小波.终身教育视角下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2):93-97.

收稿日期:2022-07-11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教新高考制度设计与政策协同研究”(22SKGH365)

作者简介:侯羽(1995- ),女,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蔡宗模(1967- ),男,重庆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执行),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社副社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复合型人才中职教育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