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咽部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及与sIL-2R的关系

2022-11-22王宏菁叶煜晟江文婷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腺样体鼻咽机体

王宏菁, 叶煜晟, 江文婷

1. 上饶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西 上饶 334000; 2. 上饶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西 上饶 334000

腺样体肥大又称咽扁桃体肥大,在耳鼻喉科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3~13岁儿童,且腺样体肥大的发病与受到炎症的反复刺激相关,且体质差、营养不良也可诱发腺样体肥大[1]。研究显示[2],腺样体肥大发生后可诱发睡眠呼吸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发育迟缓等多种并发症,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腺样体肥大诊断金标准为鼻咽镜,但该检查方式易损伤患儿,家长具有较差接受度,临床无法广泛使用[3]。鼻咽部CT多应用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其诊断较为快速,具有较高分辨率,检测出的图像较为清晰,可对患儿鼻咽部进行充分显示[4]。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为炎症因子,可对机体内黏膜进行反复刺激,使机体出现炎性损伤,导致腺样体增大[5]。基于此,本文采用鼻咽部CT参数检测儿童腺样体肥大,评估鼻咽部CT参数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鼻咽部CT参数与sIL-2R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5例疑似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患儿符合《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6]相关诊断标准,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症状,临床伴有听力减退、多梦、易惊、扁桃体肥大、伴有呼吸暂停等症状。排除标准:患儿存在颅面畸形、呼吸中枢疾病;存在哮喘疾病史;患有血管、泌尿系统、代谢性疾病。

对患儿进行鼻咽镜检查,经鼻咽镜检查确诊,腺样体肥大的80例患儿为研究组,非腺样体肥大的75例患儿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13±2.03)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5.32±0.95)个月;对照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7.09±2.0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4.20±0.76)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组根据患儿腺样体肥大程度[6]分为:Ⅰ度32例、Ⅱ度26例、Ⅲ度22例。

1.2 方法

鼻咽部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飞利浦Brilliance)扫描患儿鼻咽部,使患儿仰躺于扫描床,平静呼吸,指导其无吞咽、讲话动作,安抚患儿情绪,采用CT进行扫描,从鼻咽腔顶壁至软腭上缘进行扫描,观察鼻咽内部情况、腺样体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关系,扫描后将其传入机器中进行重建处理,层厚、间层设置为1 mm,由两名以上影像医师对图片进行阅片,测量腺样体厚度(A)、鼻咽腔的宽度(N),计算出腺样体与鼻咽部口径的比值(A/N)。A/N值<0.6时,表明腺样体大小无异常;A/N值处于0.6~0.7时,表明腺样体中度肥大;A/N值>0.7时,表明腺样体病理性肥大[7]。

sIL-2R表达水平检测: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6 mL,将其以35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离心半径设置为6.5 cm,并将上层血清分离,保存于-20 ℃,待检。采用ELISA检测sIL-2R表达水平。试剂盒由杭州联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70-EK1911)。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研究组患儿鼻咽部CT参数对比

正常者鼻咽腔形态对称,可见咽隐窝、咽鼓管咽口,鼻后孔通畅。腺样体肥大患儿鼻咽腔顶后壁软组织对称性增厚,两侧咽隐窝变窄,窦腔变小,鼻甲肥大,咽鼓管有分泌物。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腺样体厚度、腺样体A/N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照组、研究组患儿鼻咽部CT参数对比

2.2 研究组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鼻咽部CT参数对比

如表2所示,与Ⅰ度肥大程度患儿相比,Ⅱ度肥大程度、Ⅲ度肥大程度患儿腺样体厚度、腺样体A/N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度肥大程度患儿相比,Ⅲ度肥大程度患儿腺样体厚度、腺样体A/N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鼻咽部CT参数对比

2.3 研究组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sIL-2R对比

如表3所示,与Ⅰ度肥大程度患儿相比,Ⅱ度肥大程度、Ⅲ度肥大程度患儿sIL-2R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度肥大程度患儿相比,Ⅲ度肥大程度患儿sIL-2R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研究组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sIL-2R对比

2.4 鼻咽部CT参数、sIL-2R与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关系

腺样体厚度、腺样体A/N值、sIL-2R表达水平与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正相关(r=0.432、0.597、0.56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鼻咽部CT参数与sIL-2R的相关性

腺样体厚度、腺样体A/N值与sIL-2R表达水平正相关(r=0.432、0.52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腺样体为鼻咽部内淋巴组织,可随着患儿的年龄变化逐年增大,在患儿10岁后该部位体积逐渐萎缩、消失,而腺样体肥大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变应原反复刺激导致的免疫反应,可使机体内淋巴细胞增殖,促使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可阻塞鼻后孔,使其出现多种病症[8-10]。

CT为无创检查手段,可对腺样体形态进行清晰显示,可对其腺样体进行准确测量,并明确其病变范围,观察其并发症,扫描后可重建出矢状位图像,并通过平片测量方法计算A/N值,对其进行诊断[11-13]。对患儿进行矢状位扫描可对由腺样体增大导致的双侧隐窝、咽鼓管口改变进行清晰显示,并可了解其是否合并鼻腔炎症,可为手术的治疗提供诊断依据。随着CT的发展,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全面评估患儿鼻咽部,并仿真、灵活地显示出腺样体大小、形态,并可显示出鼻咽腔内结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14,15]。采用CT对患儿侧位定位片直接扫描可对腺样体的大小进行直接测量。本文研究表明,经鼻咽部CT测量后显示,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厚度、腺样体A/N值升高,且随着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增加,患儿腺样体厚度、腺样体A/N值逐渐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可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可用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sIL-2R为复合性黏蛋白,具有较低亲和力,且sIL-2R为炎症因子,可导致机体发生炎症损伤,可增加机体内黏膜通透性,损伤机体内皮细胞,使患儿腺样体增大[16]。sIL-2R是由活化淋巴细胞分泌而来,sIL-2R表达水平高低与机体免疫状态具有相关性,在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且sIL-2R可与白介素-2(IL-2)结合,sIL-2R与T细胞周围IL-2结合后可使IL-2活性丧失,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17,18]。本文研究显示,sIL-2R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体内表达水平较高,且随着腺样体肥大程度增加逐渐升高,表明sIL-2R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因可能为sIL-2R与IL-2特异性结合后抑制IL-2活性,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使患儿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鼻咽部CT参数与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的sIL-2R表达水平相关,鼻咽部CT参数可用于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疾病情况,但目前临床上并未有研究将其共同用于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且本文纳入较少样本,可能存在一定的统计数据偏倚,因此上述结果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分析证实,以期早日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腺样体鼻咽机体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转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