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I在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11-22贾哲勇李旭朝唐艳丽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脑室脑脊液颅脑

贾哲勇, 李旭朝, 唐艳丽, 陈 烈, 肖 为, 梅 涛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湖南 常德 415000

颅脑手术是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控制决定了手术效果的好坏[1]。故而,对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准确、快速地诊断并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疗效果。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均是临床常用的颅脑疾病的诊断方法,CT对脑部创伤、血管异常等的诊断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相较于CT,MRI的分辨率较高,能非常清晰地显示脑部解剖信息,获取组织成像[2]。研究称,颅脑感染有渗出性和纤维蛋白性感染两类,MRI能将代谢方面的变化显示出来,颅脑感染在MRI的影像学上比较具有特征性的特点是,渗出性感染呈现T1、T2长信号,当伴随增殖性炎症时长信号减少,MRI在显示脑组织炎症浸润时的敏感性较CT高[3]。目前,有关CT和MRI技术在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中的诊断效果,以及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议并需深入分析。本研究对CT和MRI在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后疑似发生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接受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无其他神经系统严重疾病;颅内感染的诊断以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有原发性神经功能损伤者;既往癫痫病史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300例,其中男204例、女96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38.67±5.02)岁。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专家审核后实施。

1.2 方法

CT仪器使用的是日本东芝产Asteion/VRCT机。CT扫描方法:对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扫描,颅底至颅顶均进行扫描,主要参数为:扫描层厚1 mm,管电流250 mA。颅内感染CT表现:平扫检查时能够发现基底池与外侧裂池密度增加;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脑膜的硬化情况,脑实质中有多个密度相等的粟粒状结节灶,病灶强化多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和多散斑块低密度病变。

MRI扫描方法:使用我院3.0T超导MRI扫描仪(美国GE公司生产),使用头颅相控阵正交线圈执行扫描;具体参数横轴位T1WI(SE)、T2WI(TS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回波序列进行扩散加权成像,辅助冠状位及矢状位均为T1WI;扫描过程中对3 mm病变处每间隔1 mm使用加层扫描。颅内感染MRI表现:脑回之间接线模糊,显示为不规则的长T1、T2信号,存在明显的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时,脑表面出现细条样、脑回样异常的强化影。

病原菌检测:通过无菌技术将患者的5 mL脑脊液标本留取出来,将其放置在培养瓶(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中,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其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00例患者的确诊情况

经脑脊液培养,300例疑似颅内感染患者最终确诊颅内感染54例,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占比为61.11%,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占比为38.89%。详见表1。

表1 脑脊液培养结果

2.2 颅内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基线资料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 h、手术次数>1次、脑室外引流≥5 d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概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影响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是否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作为因变量,将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次数、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时间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因素模型结果为:手术方式为开放式手术、手术次数超过1次、手术时间超过6 h、脑室外引流时间超过5 d会增大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风险(OR值分别为1.806、2.160、1.626、1.694,P<0.05)。见表3。

表3 Logistic模型结果

2.4 CT、MRI诊断价值分析

54例颅内感染患者,头颅CT检查准确诊断42例患者颅内感染,图像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和多散斑块低密度病变;MRI正确诊断颅内感染患者45例,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多长T1和长T2信号强度,其中40例显示损伤及其周围环境在增强后高信号增强。

以脑脊液细菌培养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别与CT、MRI诊断结果建立四格表(表4)。结果显示,CT诊断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9.67%、准确度为79.33%;MRI诊断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7.80%、准确度为87.00%。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表4 CT、MRI诊断结果与脑脊液培养结果的2×2四格表

3 讨论

若颅脑手术后患者出现颅内感染会增加患者死亡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研究提示颅脑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20%~27.59%,颅内感染常发生在术后3~7 d[5,6]。发生颅内感染的早期,一般是开颅手术或开放性颅脑损伤2~3 d后,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高热、惊厥、癫痫,甚至昏迷不醒,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7,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脑脊液培养,300例疑似颅内感染患者最终确诊54例,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占比为59.1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占比为61.11%。因而,术后颅内感染与否的准确诊断对术后疗效和预后尤为关键。

本研究中CT诊断颅脑手术后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9.67%、准确度为79.33%。CT结果通过机体不同组织对X线透过率的不同呈现出来,仪器将测量所得数据导入计算机,处理后形成立体的图像,能够清晰反映细小病变[9,10]。以往研究发现[11],CT借助放射线在体内的高分辨扫描,逐层切片而达到观察目的。在CT中,颅内感染可显示为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化脓性炎症及纤维蛋白渗出[12]。结合本研究结果,CT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参考。

本研究MRI诊断颅脑手术后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7.80%、准确度为87.00%。有研究[13,14]认为,MRI可以评价轻度颅脑外伤合并脑震荡患者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MRI借助水分子运动可明确病变血管结构,获得脑与脊髓立体图形,对颅内感染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5]。研究[16]显示,颅内感染以脑脊液为培养基发展而成,脑脊液中缺乏免疫球蛋白与补体,较易形成病变,使病原体在其中生长和繁殖,有研究认为对于神经外科术后颅脑感染患者,MRI诊断阳性率要高于CT[17]。但因MRI缺乏特异性,病因诊断仍依赖于病原学检查,因此在病原学检查中可将MRI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方法。本研究利用MRI及CT对颅脑手术后颅脑感染进行评价,发现其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效果较好。

本研究进一步对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手术方式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 h、手术次数>1次、脑室外引流≥5 d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概率更高。总的来说,上述危险因素引发颅内感染与手术室内所含的细菌数量有关。手术时间若较长,术野更易与空气中的细菌相接触,增加感染机会。以往有研究发现,手术后严密缝合切口、重建颅底可以减少脑脊液渗漏的问题,减少脑室外引流时间,减小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18],而手术时间和手术次数的增加,使机体暴露在病原微生物中的时间较长,出现感染的概率也相应上升[19]。开放手术对正常组织的破坏程度较大,对局部抗感染能力造成损伤,因此临床应该提升微创意识,尽量减少脑组织的暴露范围,不断熟练操作技术,缩短手术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这一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MRI对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引起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因素有多种,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

猜你喜欢

脑室脑脊液颅脑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