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2022-11-22邓文宣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周龄病鸡雏鸡

邓文宣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茂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5150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属我国二类动物传染病。由于我国禽类养殖规模不断壮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速度快,发病突然,且毒株变异类型多,造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难度较大。养殖户必须做好科学防疫才能降低养殖损失。

1 病原特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微生物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病鸡血液、肝脏、肾脏、脾脏、法氏囊等组织内也可存活大量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不耐高温,45℃90min 或56℃15min 均可灭活病毒,但该病毒耐受低温,可在0~4℃存活较长时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大多数鸡场常用消毒液不耐受,可通过1%来苏儿溶液、3%苯酚、0.2%过氧乙酸、氯仿、0.1%高锰酸钾等消毒剂灭活。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任何年龄鸡只均可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其中2~20日龄雏鸡易感性高,主要感染呼吸型传支,而肾型传支主要感染20~30 日龄幼鸡,幼龄的鸡死亡率超25%[1]。

2.2 传染源

病鸡和携带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康复鸡。

2.3 传播途径

病毒在病鸡呼吸道黏膜上大量存活,可通过飞沫感染健康鸡只呼吸道。病鸡粪便中也会携带大量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当这些病毒污染了料槽、饮水器或其他用具,可由消化道途径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2.4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广,一般病程不到48h,容易出现大面积流行。

3 临床症状

3.1 呼吸型传支

呼吸型传支主要感染20 日龄以下雏鸡,病程一般维持3~14d。病鸡感染初期,无典型症状,不久后会出现呼吸不畅,张口呼吸,呼吸过程中有“咕噜”音,打喷嚏,甩头频率加大。部分病鸡鼻窦肿胀,流出黏性鼻液,还会流泪,呈犬坐。随着病情发展,病鸡停止采食,精神萎靡,嗜睡,容易抱团,病鸡的羽毛无光泽、松乱,双翅下垂。治愈后的病鸡也会携带病毒,但对该病毒的抗病力较高,一般不再复发。幼龄蛋鸡感染后对蛋鸡性成熟和输卵管发育具有不利影响,即使能正常性成熟,但输卵管也会出现永久性退化,丧失产蛋性能,治愈后的蛋鸡到了性成熟时会出现“假产蛋”症状。产蛋鸡感染后主要以呼吸困难、咳嗽的症状为主,同时产蛋性能下降,容易产出软壳蛋、畸形蛋,或蛋壳表面粗糙,蛋清稀薄,产蛋率下降35%左右,一般产蛋鸡日龄较大,自身免疫力相对较高,一般治愈21d 可逐渐恢复到正常产蛋水平[2]。

3.2 肾型传支

肾型传支主要感染20~30 日龄幼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0%和25%。病鸡感染初期主要为呼吸困难、轻微咳嗽,部分病鸡不发生咳嗽,因此不容易发现。随着病情发展,病鸡食欲锐减、饮水量增大,精神沉郁,排便稀薄,呈白色淀粉样,排便量是之前的3 倍,粪便中夹杂许多白色尿酸盐,病鸡一般在腹泻后出现消瘦,容易死亡。

3.3 腺胃型传支

腺胃型传支主要感染20~80 日龄鸡只,鸡只感染后精神和食欲缺乏,消瘦,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最终衰竭而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0%和30%。

4 病理剖检

病鸡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后,主要病变器官集中在鼻腔、鼻窦、气囊、气管、支气管、卵巢、输卵管等内。病鸡的鼻腔和鼻窦有许多淡黄色透明状液体,气囊内的黏液液体浑浊,呈奶酪状,颜色为黄色,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黏液性渗出物。病鸡的腹腔内有少量蛋黄液,卵泡肿胀、充血。病死鸡若解剖时日龄不超过18d,一般输卵管无明显病变,性成熟蛋鸡输卵管变粗、有充血症状。病鸡肾脏体积明显增大,表面有许多出血点,肾脏呈“花斑肾”,输尿管内有许多尿酸盐沉积,肾小管内有出血点[3]。

5 药物治疗

5.1 西药治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仍无特效药,但病鸡感染后容易继发感染细菌疾病,因此,需要做好抗病毒和抑菌工作。发病初期,病鸡每升饮水中加30000IU 庆大霉素,每千克日粮中加100mg 土霉素粉剂,连续用药3d。发病后期,肾型传支可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5g 肾肿解毒散,连续用药1 周。药物治疗过程可用百毒杀200 倍液喷雾消毒(带鸡消毒),上午和下午各消毒1 次,连续消毒3d,接下来每天消毒1 次,连续1 周,之后隔天消毒,一直到病鸡治愈。

5.2 中药治疗

发病初期病鸡可每天服用支喉消炎散,主要成分为平喘止咳的洋金花和苦杏仁、宣肺平喘的麻黄、清热解火的石膏,病鸡每天服用0.55~0.6g,温水浸泡1h 后服用,每天1 次,连续服用1 周。发病后期可服用祛痰止咳的甘草40g、平喘止咳的杏仁40g 和桔梗40g、清热解毒的蒲公英60g、大青叶100g、板蓝根100g、宣肺平喘的麻黄60g、排痰镇静的远志60g、消肿利咽的山豆60g、透疹消疮的荆介100g、祛风解表的防风100g。

6 防治措施

6.1 定期接种疫苗

肉仔鸡出生后1d、7~12 周龄或16~18 周龄和蛋鸡、2~3 周龄10~18 周龄分别接种传支活疫苗。

6.2 强化日常饲养管理

(1)合理控制温湿度,育雏鸡舍温度前7d 维持在35~36℃,每周降低2℃,一直降低到22℃,5 日龄雏鸡昼夜温差小于3℃,相对湿度维持在65%,14 日龄昼夜温差小于6℃,相对湿度维持在55%,2 周龄以上相对湿度维持在50~55%即可。

(2)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这样可降低外来感染概率。

(3)合理控制养殖密度,0~2 周龄、3~4 周龄、5~6 周龄立体笼养分别为65~70 只/m2、45~50 只/m2、25~35 只/m2。

6.3 均衡搭配日粮营养

合理搭配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日粮结构,病鸡治疗期间饲喂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如玉米、麸皮),以防病鸡衰竭而亡。

7 结语

综上所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其他家禽无感染性,但可感染任何年龄的鸡群,且全年均可发病,主要感染30 日龄以下的雏鸡,因此,为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养鸡户必须重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科学防治。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做好通风、环境消毒、温湿调节,并合理安排养殖密度、搭配日粮结构和疫苗接种等措施,为鸡群营造健康、舒适的饲养环境。

猜你喜欢

周龄病鸡雏鸡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