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2022-11-2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饮用水饮水

刘 荣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水利管理所,甘肃 张掖 734000)

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条件上存在明显差异,在饮水方面上,城市饮水的净化效果更好,能较好的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日常饮食需求,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逐渐严重,环境污染进一步导致水源污染,影响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农村饮水得不到保障,一方面会对村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会给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针对当前农村水污染问题,要积极建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村饮水现状。

1 饮水安全准则

农村饮水安全是在基本生活条件满足的基础上,广大居民能负担起使用符合水质标准的日常饮用水费用,且能够获取充足的水量。相关部门已经颁发了很多和农村饮水安全相关的细则与标准要求,依照用水保障、水量、水质等检查饮水情况,其中任何一项内容不达标,饮水现状就不能算作安全[1]。从水质角度分析,符合农村饮用水与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属于基本安全、安全范畴;从饮水安全重视程度出发,可以从以下2 点对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一是根据每位村民的日饮水量进行判断,若村民的日人均用水量<20 L,则农村饮水状况可以初步断定为不安全状态;二是看水源是否充足,水源能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求,可判定为基本安全[2]。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完善是当下国内很多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位置分散,增加了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二是集中供水项目的所属权模糊不清,以致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尚未形成主要责任机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三是部分村民对水质没有较高要求,除了日常生活饮水之外,其他用水基本采用自备水源,以致平均用水量与设计水量之间形成较大差异,工程费用不足,运营成本相应提升[3]。

2.2 管理落实不到位

从饮水安全工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饮水工程较分散,既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也使很多工程项目建成后产权不清,直接造成管理机构责任不明晰,管理、维护责任难以落到实处[4]。部分供水工程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偏低,未进行规范化的技能培训,无法满足运行管理工作提出的现实要求。

2.3 供水成本相对较高

首先,受农村用水波动较大、供水工程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供水项目设计规模超出现实用水量,造成供水成本偏高、资金浪费及设备闲置等问题,没有将供水规模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电价偏高,电费收缴依照变压器收基本电费。最后,一些地区水费收取不合理,供水成本增高。

2.4 工程规划设计不科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根据农村发展实际进行规划设计,由于整体投资金额相对较小,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与阻碍,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一些工程设计脱离实际,严重影响工程实际使用效益。农村饮水工程散而多,设计单位要根据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工程建成以后有良好的使用效益[5]。

2.5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还惠于民是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遵循的重要理念。整体上看,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优惠政策落实较好,但个别区域政策落实不到位,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政策支持,工程成本高。

3 建设运行管理机制的方法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方位部署,加强施工内容的监管力度,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减低外界因素的干扰。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把材料采购关、设备购置关,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内容的调整与控制,选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狠抓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完成工程建设以后,要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工程管理工作[6-7]。

3.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应用合理合法的教育、宣传方法提高农民对饮水安全工程的认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项目管理实践中。可以采用组建民间管理小组的方法,使农民知晓用水的知情权、监管权与参与权,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各级部门可以通过免费发放宣传单、定期举办宣传会议等形式,传播饮水安全常识,普及水质保护相关知识,循序渐进改善农民以往不合理的用水方式,提升农民安全、有效用水的思想认识水平。

3.2 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依照“责任、权利、利益相统一”标准,遵照“谁建设、谁所属、谁受益”规定,把安全饮用水工程的产权落到个人,确保项目管理责任规划的明确性。针对基于集体及国家投资建成的集中式饮用水工程,指派乡(镇)或县级的法人负责执行管理工作;若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建成的单村供水项目或覆盖范围偏小的跨村供水项目,则归本地群众共同拥有,项目受益范畴中的农民可以自发建成管理小组或由村委会成员管理;分散型的饮用水工程项目,则由受益人承担管理责任。

3.3 积极落实水质检测工作

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标准开展管理与维护工作,这是农村饮用水水质得到保障的重要基础,需要组织专员定期做好供水检测与排污工作。为了能够准确掌握农村饮用水的实际状况,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机制,强化饮用水安全的监管力度,并制定相配套的饮用水质检测标准,委托专业机构完成检测工作。认真做好与卫生单位的交接工作,积极与疾控中心创建合作关系,定时检测水质。建设并严格执行双方检测数据的共享机制,为相互监督、比较、查阅过程创造便利条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技术培训活动,确保化验从业人员的技能与理论知识与时俱进。利用现有条件,每天检测农村水厂出水水体的浑浊度、颜色、酸碱度、菌落、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的监查力度,若发现存在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要令其在限定期限内做出整改、转移或停运[8]。

将信息化技术合理用于水质检测工作中,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确保广大农民饮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方法之一。运用自动测量、自动控制、有关专用分析软件与通讯网络等组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连续、及时、精确的监测出目标水域的水质情况,统计处理后自动形成统计报告及图表等,并及时上传中心数据库,管理人员根据上传的资料,制定不同的措施[9]。

3.4 合理收缴饮用水水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的是政府机构主导、社会多方融资、企业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要严格依照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制定水价标准,依照实际用水量计收水费。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实践,加大对水费计收过程的监督力度,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效果。

3.5 增加对饮用水工程的扶持力度

首先,相关部门应尽早出台工程运行管理相关制度,在实施阶段要做到查缺补漏,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制度支持。

其次,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方针。在实践中,相关人员在加强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要将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农村供水工程的电费可以按照农业生产用电的价格计收。

再者,针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使饮水安全工程能够正常运行,可以编制财政补助制度,涵盖折旧设备的补贴、人工修理费用报销等内容;还可以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的财政基金,对那些破损工程及时进行改造,调整小型饮水工程的运作模式。

最后,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社会服务系统。农村地区供水项目覆盖范围较广,分散化供水及单村工程较多,专业化管理能力整体偏低,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系统,及时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帮助与指导[10-13]。

4 结语

饮水安全工程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大力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并加强运行管理力度,是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将饮水工程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应持续提高饮水工程服务品质,提升管理效果,积极建设完善工程管理体制,使农村地区饮水水质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饮用水饮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简易饮水鸟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防丢干伞饮水杯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
包装饮用水乱象:都是“标准”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