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食品大豆栽培技术探析

2022-11-22敬缠琴都翠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环县食心虫绿色食品

敬缠琴,都翠霞,赵 荣

(1.甘肃省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环县 745700;2.甘肃省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 环县 745700;3.甘肃省环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环县 745700)

大豆又名菽、黄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已有5 000 多年的种植史。大豆是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重要来源,不含胆固醇,营养价值高,根部着生大量固氮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同时向周围分泌大量的氨基酸和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养分。环县属于春作大豆产区,2019年全县耕地面积23.87 万hm2,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8.18万hm2,大豆种植面积5 968.382 hm2,占豆类种植面积(10 368.246 hm)2的 57.6%,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3 699.560 7 hm)2的4.8%。其中,毛井镇、环城镇、曲子镇、天池乡大豆播种面积分别为921.7 hm2、719.1 hm2、550.0 hm2、532.2 hm2。绿色食品大豆是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达到绿色食品A 级[1],标准其营养成分、安全性、稀缺性均优于普通大豆,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业前景广阔。

1 播前准备

1.1 轮作整地

轮作倒茬3年以上,不重茬、不迎茬。大豆属于自养性作物,大豆茬被称为“肥茬”“油茬”。大豆根系属主根系(深根)作物,能从较深的土层中吸收磷、钾、钙等矿质营养,收获后遗留在土壤中的大量根系残体,可显著地改善表层土壤的矿质营养状况。大豆根系上着生大量的根瘤,可固定游离氮素,丰富土壤中的氮素营养,实现农田土壤的氮素平衡。大豆收获后残留在土壤的大量落叶和根系易腐烂,能丰富土壤深层的有机质。大豆茬表土较松,保水力强,可改良土壤结构。大豆是中耕作物,田间杂草较少,主要病虫害(食心虫、豆秆蝇、病毒病等)一般不危害禾谷类作物。

精细整地是保障大豆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前茬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以地势平坦、耕层深厚、秋翻(20~25 cm)耙地的地块为宜。翻后未耙的田块,春季土壤耕层化冻5 cm 时,进行耙、压;未及时秋翻的地块,春季机械灭茬、顶浆打垄,整平整细土地,保住墒情。精细整地能提高播种质量,有利于培育壮苗,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增强保墒防旱和蓄水保肥能力。绿色食品大豆产地和常规生产区域间设置有效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2]。

1.2 种子处理

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够安全成熟、抗逆性强、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非转基因品种,如中黄30、中黄35、中黄 40 和中黄 41、冀豆 12 和冀豆 17、齐黄 34、张豆1号、晋豆23号等。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 要求,播种前用粒选机精选或人工挑选出破瓣、秕粒、霉粒、病粒、褐斑粒和杂豆,留下饱满、整齐、光泽好、品种特征明显的作种。大豆种子寿命2~3年,播前10 d 进行发芽试验,选择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播前于气温20~25 ℃条件下晾晒(不爆晒)2~3 d,有条件时可对种子进行等离子处理。

2 适时播种

在整好地、选好种的基础上做到适时早播,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并施入种肥,同时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料。要确保肥、种隔离,以免烧种烧苗。根据大豆种粒大小、土质及墒情覆土3~5 cm,并镇压。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播种密度一般控制为20 万~22 万株/hm2,但45 cm 窄行密植可保苗约40 万株/hm2。

3 平衡施肥

合理施肥是保障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环节,需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充足的营养,培育健康的农作物。每形成100 kg 大豆经济产量约吸收氮、磷、钾的量分别为 7.2 kg、1.8 kg、4 kg。

3.1 基肥

农家肥15 000~45 000 kg/hm2,配合施用过磷酸钙 300 kg/hm2、氯化钾 75~150 kg/hm2、硼砂4~7 kg/hm2,所有基肥拌匀施用,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3.2 种肥

优质腐熟农家肥配合施用少量化肥和复混肥(宜用磷酸二铵),避免种肥直接接触种子。山地施用磷酸二铵 187.5 ~225 kg/hm2或过磷酸钙555 kg/hm2+尿素75 kg/hm2;中等肥力的川台地施用磷酸二铵150 kg/hm2或过磷酸钙450 kg/hm2+尿素60 kg/hm2;塬地施用磷酸二铵75~90 kg/hm2或过磷酸钙225 kg/hm2+尿素30 kg/hm2,同时施用硫酸钾或氯化钾75~105 kg/hm2。缺硼地块施硼砂4.5~7.5 kg/hm2[3]。

3.3 花肥

大豆开花结荚期叶面积大,干物质积累量迅速上升,需要大量养分,已施用的基肥和种肥不能满足养分需求,且此时根瘤固氮很难满足大豆对氮的高需求量。因此,要根据苗情、地力和施肥情况叶面喷施1%~2%尿素水溶液、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0.05%钼酸铵水溶液[4-6]。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

出苗前耙除早期杂草,松土保墒,提高地温。出苗后在2 片对生单叶展开时进行间苗,拔除病苗、弱苗、小苗和杂苗,留大苗、壮苗。间苗宜早不宜迟,出现复叶后定苗,除掉苗眼中的杂草,并松土。

4.2 铲耥

铲地(用锄铲去苗带及两侧的杂草并松土)和耥地(用旧犁或机引农具中耕行间并培土)10~15 cm,可防旱抗涝、消除板结、调节水分,有利于幼苗健壮生长。

4.3 摘心

盛花期摘心增产效果显著,一般摘去大豆主茎顶端2 cm 左右即可。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和种在瘠薄地块的大豆不宜摘心。

4.4 除草

人工或机械除草,多次中耕。人工除草比机械除草灵活、干净彻底、针对性强,但效率低。可在播前或播后苗前喷施33%除草通乳油3 000~4 500 ml/hm2。

5 病虫草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有助于防治病虫草害,如:大豆食心虫、菟丝子的寄主是大豆,禾豆轮作能消灭和抑制大豆食心虫、菟丝子为害。及时翻耙,可提高越冬虫的死亡率。根腐病可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中黄13),避免重茬、迎茬。

5.2 物理防治

蛴螬可人工捕杀,结合耕地播种等耕作管理,人工捡拾幼虫、蛹和成虫,并集中消灭。金龟子发生盛期,根据其傍晚在低矮林木和作物上取食、交配等习性,人工捕捉成虫饲喂家禽或集中消灭;也可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趋化性等进行诱杀(灯光诱杀、信息素诱杀、食饵诱杀)。大豆食心虫成虫用性诱剂诱杀,利用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化合物引诱雄蛾飞到诱捕装置,并用物理方法将其灭杀。大豆蚜虫发生期可采用黄板诱蚜进行物理防治[7-8]。

5.3 生物防治

通过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蛴螬。蛴嘈的捕食类天敌有步行虫、蟾蜍、臀钩土蜂、食虫虻等,寄生类天敌有白僵菌、绿僵菌、螨、线虫、原生动物等。大豆食心虫卵期可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

5.4 化学防治

用2%高效氯氰菊酯颗粒剂37.5~52.5 kg/hm2,混配细土300~600 kg/hm2,撒施大豆根际并浅锄入土进行土壤处理。用0.3%~0.5%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0 g/L 包衣或拌种。金龟子发生盛期,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 倍液。大豆食心虫在卵孵化盛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喷雾防治[9-10]。大豆蚜虫发生期用4%高氯·吡虫啉乳油450~600 ml/hm2,或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150~240 g/hm2喷雾防治。防治根腐病可用2%宁南霉素水剂 900 ~1 200 ml/hm2拌种,或62.5 g/L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药种比 1 ∶250~1∶333)包衣,发病地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灌根。阔叶杂草用480 g/L 灭草松水剂3 000~3 750 ml/hm2茎叶喷雾,禾本科杂草用20%精喹禾灵乳油270~330 ml/hm2茎叶喷雾[11-12]。

6 收获

一般于9月中下旬收获。人工收获在黄熟末期(90%豆叶基本脱落,茎和荚全部变黄,子粒复原与荚壳脱离,豆粒归圆,摇动有响声)进行,机械收获在完熟初期(叶片全部脱落,子粒复原,豆粒变硬,摇动植株有清脆响声)进行。大豆收获后通过晾晒可促进成熟,待水分降至13%后包装贮运。

7 包装与贮运

确保绿色食品大豆贮运全过程不被污染,包装前进行检测,质量应符合NY/T285 各项指标要求,并附有技术检验部门签署的质量合格证。包装上应有绿色食品认证标志,贮存环境洁净卫生,有明显标识,并与常规生产的大豆分开贮存。

8 建档

及时、详尽记录大豆生产流程,将基础资料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

猜你喜欢

环县食心虫绿色食品
环县皮影之十二生肖(三)
环县:羊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
紧盯需求强弱项 精准发力补短板——环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
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