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及其维护措施分析

2022-11-22蒋冠琼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水源饮水供水

蒋冠琼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盈科水利管理所,甘肃 张掖 734000)

近些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但与之相伴的是工业、生活污染给农村饮水安全带来很多隐患。兴建农村饮水工程是应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一种方式,确保工程持续长效运营,使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各级水利部门及基层水管单位日常工作中应积极落实的重要工作之一[1]。虽然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上,相关部门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项目在管理及维护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设计不贴合农村实际

长期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安全用水问题成为当前的一个新议题,为了优化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条件,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在农村地区修建饮水工程,保证农民的供水需求。调研当前农村饮水工程运作现状,发现其在设计环节中没有标准化、规范化的纲领做支撑,规划设计时倾向于将城市饮水工程作为参考样本,结合农村当下发展现状作出相应规划设计,尽管在实施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村饮水工程在投资成本、用水户分布格局、管道敷设长度、取水距离、取水扬程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饮水工程存在明显差异,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较多,给工程建成后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农村环境的制约,大部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仅能实现单村集中式供水,很难形成涉及面宽广、点位多、水厂规模化的运作格局[2]。

1.2 水源管理不到位

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与地表水,近些年工农业、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对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扰乱了区域生态平衡,形成了恶性循环。当下很多农民利用反季节果蔬种植技术提高收入,以致土壤内残留较多的农药、化肥,长期的面源污染导致水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当下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防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部分区域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尚未达标。引起如上现象的因素较多,比如农村地区没有科学处理各种垃圾,随意丢弃、堆放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以致很多垃圾在大风、雨水冲刷作用下进入河内;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农村养殖户较多,畜禽粪便排入河道内,污染水质;在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病虫害防治时,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导致土壤化学元素含量超标,最终影响到附近水源。

1.3 管理和维护机制问题

尽管国内很多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的运行取得较好成绩,但其管理与维护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饮水工程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建设在不同地区的供水项目运行流程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农村饮水工程的后期管护造成影响[3]。在农村地区,很多饮水工程管理与维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差,也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在工作时积极性不高,管护不到位。

1.4 环境监管力度小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农村环境监管力度较小,执法力度薄弱导致窃水、毁坏输水管网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十分不利。

1.5 科技储备薄弱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科技含量较低,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多以人工监督为主,无法保障农村饮水水源质量。农村水体检测往往是以水体磷素为基础进行,从实际效果来讲,并不能满足水源的系统性调查需要。

2 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突出工程效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范围大、占线长、涉及面积大,在设计阶段要重视方案的可操作性,主动征求管理单位和用水户的建议和意见,借鉴以往饮水工程建设的成果及经验,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当地实际。在设计工程方案之前,要进行现场实测勘察,严格依照现行标准优化设计方案。针对取水建筑物、净水装置及输配水管网的部署设计,力争做到简单、稳定、可靠;针对无塔供水设施,可以将其升级改造成变频恒压设施,选用PE 材质的塑料管作为输配水管道。工程实施责任机制,规范化管理,逐一将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在选择施工队伍及购置主要材料、设备时,要按照招标投标制、合同制进行;针对饮水工程建设进度、投资、质量管理等统一实施监理制[4]。在工程管理方面,加大对材料设备购置、施工队选择、施工质量监督与检验等的把关,进而使项目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4]。工程建设阶段的部分建材,要秉持就地取材的原则,加大对一体化净水设备及恒压供水装置的推广力度,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压缩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2.2 完善运行机制,有效保护水源

相关部门应积极聘用专业技术水平高、服务意识好的专职人员管理农村饮水工程,适度提升其的薪资待遇,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严格依照现行规范,加大对农村水源及水污染问题的防治力度,科学规划饮水水源保护区,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珍惜水资源等理念,将水污染防治工作贯彻于饮水工程规划、选址、建设、运行管理等诸多环节中,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工作,结合化验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保障水质方案。要建立长效监测机制,做好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宣教工作,使农民知晓水污染的危害及实现饮水安全的现实意义,引导本地村民自觉纠正乱扔垃圾、乱倒生活废水、随意堆放家禽家畜粪便等不良行为,提升农村全体居民的水质安全意识[5]。地方政府机关也要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量的监控制度,针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故意违法排污行为,要严惩不贷;对企业的清洁生产转型要给予适度鼓励,可以对其在资金、政策方面的多加支持,使转型企业发挥榜样作用,逐渐带动周边企业改善传统生产运作形式。

2.3 强化管理组织,加强政策宣传

为解决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阶段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相关部门可以把工程管理主体作为着手点,推行有效的改善方法,有针对性地改革创新供水管理工作模式。当工程建设资金短缺时,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国补资金、群众自筹及社会资金等,在确保饮水工程产权明确的基础上,依照各方投资占比确定股份多少,严格依照股份机制去建设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供水管理站或公司,供水站在饮水工程建设及运维管理中负主要责任,自负盈亏。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与维护资金投入由中央、地方及本地受益村民共同承担,解决一部分饮水工程管理及维护所需要的资金[6]。针对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的饮水工程,则可以指派县、乡等各级主管部门接手管理,建设供水管理站,推行企业化管理办法;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公开竞标的办法,把短期内的工程经营权转让给经营者,经营者依照上级部门核定的水价征收水费,负责饮水工程的运维管理工作,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机制[7]。

工程维护中应加速饮水工程防护措施的建设,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与农民日常生活会破坏饮水工程,根据影响范围,管理单位依法划定供水构筑物、管道、泵房等基础设施的保护范围,并设立明显的预警标识,严禁在保护范围中进行一切活动,定期对饮水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养护,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8]。

2.4 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法律法规的实行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相关部门在进行日常工作中应当提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控力度,保证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依照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结合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施工标准安排部署,监督管理人员要对照规章制度进行落实。为了避免出现故意破坏、污染的情况,要以“谁污染、谁负责”基本原则制定惩罚制度,有效治理和保护水源[9]。

2.5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目的是有效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宣传工作,使人们意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还可以制定奖励机制,对保护农村饮水工程作出重要贡献的农民进行奖励,调动农民参与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效提升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满足监督管理需求,使农村用水得到有效保障[10]。

3 结语

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农村地区农民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做好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针对当下饮水工程运行阶段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及人员应综合多方面因素探查成因,在设计、管理机制、监管体系等诸多方面做出改进与完善,使工程稳定运行,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水源饮水供水
保护水源
简易饮水鸟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南水源头清如许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寻找水源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防丢干伞饮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