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2022-11-22蔡玉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水利管理人员设施

蔡玉梅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水利电力管理处,甘肃 张掖 734000)

1 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以小型水库为代表的灌区水利工程不仅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实现了增产增收,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还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改善了农业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灌区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2 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灌区水利工程大部分由国家投资建设,建设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严格管控工程质量,因此灌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相对较高,但后期使用过程中缺乏管理维护,导致水利工程使用效果受到影响,制约了农业发展。

2.1 缺乏综合能力较高的管理人员

灌区水利工程发展速度较慢与缺乏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有很大关系,灌区水利工程发展前期,大部分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部门中抽调来的,甚至由于人员紧缺,部分管理人员为临时聘用的当地村民,导致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同时管理队伍没有机会接受定期的培训,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加大了灌区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近些年相关部门意识到了管理队伍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开始招收专业的管理人才,但部分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扎实,却缺乏技术指导、资金分配和人员调整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灌区水利工程的情况并不了解,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大量的水利管理工作,无法发挥统筹规划作用,导致管理混乱。

2.2 水利设施老化严重

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建造于20 世纪80—90年代,由于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管理经费的欠缺,大部分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定期检查和维护,加之多年风霜雨雪的侵蚀,大部分水利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运输、存储水资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依旧沿袭传统做法,具体体现为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管理方法与时代脱节等方面。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奖惩制度形同虚设,考核制度收效甚微,导致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对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4 部分群众的行为影响工程运行

灌区水利工程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多建设在农村地区,部分农民文化素养不高,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存在非法占用河道、随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等现象,对灌区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2.5 管理内容繁多

水利工程项目数量大,地形和地势是修建水利工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水利工程的选址和修建必须经过专业测量人员的测评,选择合适的渠道位置和堤坝高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项目本身可能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水利工程与灌区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导致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工作量较大,易导致管理权责不明,易引发安全事故。

3 强化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基层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其综合能力与灌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开展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时,须对多方面进行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管理人员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财务预算能力。因此,聘用管理人员时要适当提高门槛,确保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有大批优秀人才可用。同时,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培训,帮助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实践能力,在培训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并深入实际解决相关问题[1]。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难度较大,管理人员需加大力度对灌区水利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提倡节约用水,采用先进技术改善水利条件,实现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实现粮食增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现阶段大部分灌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由农民负责,但农民不属于专业管理人员,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低。因此,需培养专业管理人员,解决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低的问题。相关单位应通过组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可设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践基地,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可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模式,提高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针对当前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年龄差异大的问题,在引进管理人才时要注意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匹配,加大力度引进年轻人才,并给予其更多的物质奖励和福利待遇,留住年轻人才。

3.2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些陈旧的水利设施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了保障水利设施正常运行,需及时拆除老旧的水利设施,建立新的水利设施。水利工程设施除旧换新需要资金的支持,全国老旧的水利设施不在少数,为了节省财政资金,可革除冗余人员,通过节流的方式,给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提供充足的资金[2]。此外,要拓宽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筹资渠道,可由当地政府与农业企业共同筹集,为水利设施建设提供更多资金,优化水利设施建设。

3.3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责任意识

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需不断完善、细化,确保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有据可依,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和考核机制,将业绩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3]。

3.4 帮助灌区人民充分认识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

为了使灌区人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到群众当中,经常宣传保护水利工程的重要性[4]。

3.5 科学规划水利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要科学分配各项工作任务,将庞大的工作量化整归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使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降低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5-6]。

3.6 优化水利工程管理方式

制定工程管理养护办法,严格要求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工作,定期对水利设施进行检测,经常维护渠道和建筑物,按时做好维修和清淤工作,并加大力度管理排水系统,确保沟渠排水顺畅,并控制好地下水位,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7-9]。保护灌区植被,禁止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垦荒等,对灌区发展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制定科学的全年用水方案及轮次配水规划,改善当地水利环境,使供水量和用水量能够保持平衡,并因地制宜地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进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灌区水利工程和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定期排查水利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管理人员每小时至少进行1 次详细巡检,每隔2 小时进行1 次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发现问题无法处理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各基层管理站需具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预测能力,能够科学分析工程蓄水能力和输水能力,提前制定预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管理部门在春灌和夏灌期间,要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岗位抽查,避免人员脱岗,保证工程在抗旱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做好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根据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完善管理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制度,重点区域由经验丰富且能力强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支渠由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通过分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大力度监控灌区水利工程实时运行情况,定期对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检查。

4 结束语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因此,管理人员须及时发现并解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水利工程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水利管理人员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水利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