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营养保健技术提升种羊繁殖力

2022-11-22彭正根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繁殖力泌乳母羊

彭正根

(四川省荣县度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43109)

在川南黑山羊高繁品系培育推广生产中,饲养管理问题是限制山羊繁殖力低的关键,实践证明,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精子生成和卵泡发育。现就优化营养水平、饲喂方式、饲喂量对羊繁殖性能的影响情况加以探讨,以充分挖掘川南黑山羊的繁殖潜能。

1 川南黑山羊概述

荣县自然条件优越,有丰富的饲料资源,盛产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农副产品丰富,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降雨充沛,适宜黑山羊繁殖和生长。川南黑山羊高繁系外貌呈现全身黑色、毛细匀短浅有光泽,体形中等,体质结实。公羊角粗大、母羊角较小,初配母羊达6 月龄,公羊8 月龄,母羊产羔率初产185%/经产235%、羔羊初生重公1.9kg,母1.8kg、成活率90%。高繁选育场户和推广示范户高床舍饲、规模化、家庭分散、分群分阶段养殖、种羊以鲜牧草和作物秸秆搭配预混料饲喂,自然繁殖为主,但存在料型单一、饲料搭配不当所致营养不当,公母混养、运动不足等缺少精益规范管理,养殖规模偏小,导致同期发情等繁殖新技术推广困难。

2 营养对繁殖力的影响

2.1 能量

能量直接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等是合成山羊性激素的必需品,且能提高脂溶性维生素的利用率;日粮能量水平直接影响发情、排卵率、受胎和产羔间隔,妊娠早期胚胎存活等对母畜繁殖力的影响最大。实践发现,(1)发情前后若日粮能量水平高,可增加排卵率;(2)产后母羊应供应较高的能量,以免失重过多,但摄入的能量应逐渐增加,缺乏能量难以保障羊只乳汁分泌,对其性腺激素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体质较差的羊只在产后出现不排卵现象;(3)日粮中保障脂肪酸,促进脂溶维生素吸收或避免缺乏症。

2.2 蛋白质

蛋白质直接调控生殖机能内分泌腺,是机体组织增长、修补、更新、产生酶、抗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是羊第一限制性营养物质。精液的生成、精子和卵子的产生、乳汁分泌都需要蛋白质,蛋白水平显著影响精液品质。蛋白质不足或过多都将严重影响繁殖性能,是羊较易缺乏的营养物质,必须满足其需要,保证蛋白质质量,掌握好日粮中适宜蛋白质添加水平。试验表明,日粮中高水平的蛋白质含量对整个妊娠和泌乳期的作用极为重要,能有效提高乳汁中的雌激素含量,大幅提高羔羊成活率。

2.3 维生素

维生素是保障羊繁殖不可或缺的物质,不同维生素之间也无法相互替代。维生素可提高精液质量,VA、VE、VD、VB12等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受精率,影响卵泡在子宫产床的数量和位置,进而影响胚胎存活率、初生重、泌乳量,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加其生产潜能等。以VA、VE易缺,其次是VD,致发情不规律、流产最多,必须在饲料中补充。

2.4 矿物质

生产中,影响山羊繁殖力最易缺乏钙、磷、锌、铜、锰、硒、钴、碘等元素,其与繁殖力的关系十分密切,必须额外补充,保持适当水平,矿物质缺乏或失衡能影响羊繁殖性能,同样会造成不良后果。

3 分阶段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

舍饲山羊对营养更为敏感,也最容易忽视对饲料中易缺易损失的几种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生产上都不是标准状态生产,因此,结合当地生产条件、视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应激等情况在基础料量上有针对性地适时、适量补充必要的动态繁殖营养,精准调控繁殖力。

3.1 初情期

后备阶段培育是保障其终身繁殖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有效途径,且实践证明,营养水平高初情期会提前。机体各组织营养利用具有顺序性,一是保障胚胎时期的性腺发育,二是育成前期(4 月龄前)生长发育快的种羊其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正常,应给予营养全面的饲料,合理搭配青精粗料,保持能量、蛋白质水平偏高,强化VE、VD、钙、磷、铜、铁、锰、锌、硒供应,促进后备羊体格充分发育健壮,防止过肥。育成后期(4~6 月龄)必须选择高蛋白、低能量的全价日粮、适当增加多样化的青粗料,促消化机能,合理控制体重,保持体况健康和膘情适度,重点是补充能有效保障生殖系统充分发育所需的蛋白质、VA、VE和磷、锰、硒、钴、锌等营养,进而提前进入初情期(占成年体重50%~60%以上),严禁饲料霉菌毒素超标、滥用药物,做好免疫保健预防生殖性疾病。辅以严格选留、强化运动、短光照、诱情刺激、激素处理等措施,适度提前达到性成熟和配种体重(占成年体重70%以上)和体况。

3.2 空怀(配种)期

精液品质是提高受胎率的先决条件。种公羊精子产生周期长且常年繁殖,因此,做到四季日粮长期稳定、多样化、营养均衡,并严控日粮浓度,维持较高的能量和粗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磷、锌、硒等矿物质及干净的饮水,青粗料要品质好,易消化,适口性强,禁用青贮料等使之保持中等膘情和体质优良、性欲旺盛。配种前后视配种强度或采精次数合理调整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应增喂适量的动物性饲料,如鸡蛋、牛奶、骨粉等,保证精液生成所需的营养,并辅以抗应激药物、适宜环境、强制运动3h/d 以上等。

母羊膘情是保障配种的关键[1]。因繁殖率和体重呈正相关,因此,(1)全年保证营养均衡、以多样化青粗料为主,视体况适当增减精料,使其具备繁殖体况,做好保健,减少繁殖疾病,落实强制定期淘汰制、保母羊生殖机能正常,以利卵泡发育;(2)集中配种前1.5 个月保证补足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增加能量,补饲VA、VE、补锌、锰、磷、益生菌等,提高母羊生殖营养与消化水平,提高采食量(断奶前后3d 减量,防止乳房炎)[2],也防止能量与降解蛋白质过高和营养物质全年与短期的急剧变化、杜绝酒糟和含有激素、农药等饲料或饲草的使用,减少各种应激,强制运动,配种前使母羊活重增加3~5kg。

3.3 妊娠期

实践表明,胚胎成活率的决定要素是配种后1 个月的营养。配后1 周适当降低能量、配后3 周适量增加蛋白质,把控好蛋白质的质量,总之,配种后4 周内母羊营养保证全价均衡,以维持需要的最佳水平,减少精料,饲喂多样化优质青粗料,适当补充氨基酸、维生素、和亚硒酸钠,做到先粗后精,定时定量定质的营养供应,保障孕羊吃得饱、吃得健康,防止母体增重过快。

怀孕前期是胚胎发育和母体体况恢复的关键期,营养要全面均衡,保持在中等水平,饲料以质优、多样、适量为原则。其制约点是抓好饲料质量,保持饮水清洁卫生,严禁营养不全,水平不当或饲料频繁更换、发霉、腐败、变质、冰冻、青贮、有毒有害及含禁忌药物致死胎率增高;注意保障添加充足有效的蛋白质、VE、VA和锌、锰、钴、硒、碘等繁殖营养的供给,以维持妊娠母羊正常的繁殖机能,防止舍饲下青粗料单一,特别易缺矿物质等营养;并视孕羊体况或胎次等适度加减精料,满足胎儿发育,保证母体膘情适中,禁止给料过多,或营养不足导致繁殖障碍发生[3]。

孕后期母体营养与胎儿的重量、质量直接相关。因此,为母体补充充足、全价的营养,推行TMR 技术,保证营养全价平衡,把控饲粮体积要小、新鲜、多样化、品质好,随孕龄增加逐渐在妊娠前期的基础上提高营养浓度,增加30%的饲喂量,产前1 个月原高产羊、初产羊保证其采食量,要足量但不过量,并视膘情调整精青粗料量、少喂勤添,保障有效的按需补充营养,做到吃饱、吃好,使种羊获得更多的营养以满足胎儿正常发育(也是胚胎期性腺快速生长期)、体能储备和母体乳腺良好发育,保证其顺利分娩;特别注意此期间母羊对脂溶性维生素、钙、磷、蛋白质及清洁饮水等关键性营养物质需求极大,饲料不能满足其需求,必须额外及时保障,但生产前半个月应调低含钙量,并保证钙磷比例为3:2,酌增麸皮和易消化优质青粗料,产前1 周再酌减精料,防止胎儿过大,以有效促进胎儿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初生重,避免营养不全或不当导致的流产等繁殖障碍发生。有研究报道,胚胎和出生后营养水平较低会导致母羔成年后的前3 胎多羔率降低;同时适量添加氨基酸,维生素、黄芪多糖或补气养血的中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减少各类应激,提高免疫力[4]。

3.4 哺乳期

泌乳前期,营养是保持高泌乳是关键,饲料中蛋白质的量直接影响泌乳量,宜用全混合日粮给予泌乳母羊优质的营养,维持蛋白与能量、氨基酸间的平衡,和钙、磷恰当,在精料中增加泌乳所需的维生素、高浓度钙磷;核心是设法增强日粮适口性、新鲜度、保持日粮稳定性,辅以健胃药、益生菌等改善消化机能,提高采食量,防止初产羊营养摄入不足,视母羊胎龄、体况恢复与消化情况、羔羊数等调整食量,为防止发生乳房炎,控制分娩前后3d 的精料投喂量,增加饲喂次数、少量多投,随哺乳日龄至7~28d 时渐进增加饲喂量,但不过量;做好产后护理和充分的吸吮刺激,创造舒适的环境,强化运动,提升泌乳质与量,兼顾早诱食、早补饲等肠道锻炼,提高羔羊成活率,适时(30 日龄)早期断奶,激活机体自我调节功能,避免母体失重、超重,进有效恢复生殖机能。

4 结语

繁殖是个系统工程,在保证舍饲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测和繁殖记录显示,营养调控能使其保持在公羊8 月龄,母羊6 月龄前进行初配,常年发情,总受胎率箖95%,年产1.8~2.0 胎次,初生重公羊2.49kg,母羊2.21kg,产羔率初产235%,经产261%,羔羊成活率96%,死胎及夭折率≤6.8%。因此,科学合理的营养是提高种羊繁殖力的关键和保证。

猜你喜欢

繁殖力泌乳母羊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里下河流域兴凯鳑鲏生物学特性研究
吃狼肉
提高母山羊一胎多羔的三措施
提高母羊繁殖力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