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力化种桑养蚕的综合技术要点分析

2022-11-22蒙李朋韦志惠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蚕农养殖人员

蒙李朋,韦志惠

(1.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 河池 547000;2.河池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河池 547000)

我国本身就是农业大国,种桑养蚕也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在不断地探索和演变中实现了规模的延伸和拓展,在这一产业的引导下,丝绸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往来的重要标杆,不仅塑造着坚韧的大国形象,同时也让商贸交易突破了民族和地缘的限制,这也就是当下所理解的丝绸之路。早在西汉时期,我国本土生产的丝绸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就让中西方经济交往的起始窗口变得有迹可循。直到现在,传统的种桑养蚕技术依旧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值得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进行钻研和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种桑养蚕方式对人工劳动力的依赖是极为明显的,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如果不能在新时期跟随社会的发展进行转型,那么也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种桑养蚕技术的更新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是从业人员必须关注的重点。

1 国内种桑养蚕的现状辨析

传统的种桑养蚕依赖的是最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延伸,大多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整体的分布也缺乏集聚性,大多数都是分散且零碎的,并没有创造规模可观的集聚性效益,反而是受到粗放型管理理念的限制和束缚。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种桑养蚕技术推广的难度显然是更加突出的,这就大大限制了盈利空间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蚕农只能依靠劳动力来维持基本的经济收入,他们的市场并没有足够的可预期性,久而久之,蚕农本身的养殖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这就会让经济的发展陷入盲目的死循环。

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要想彻底地摆脱传统模式的限制和束缚,在市场上重新展露出自身的优势,种桑养蚕就必须要经历模式的过渡,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弊端,逐步向着技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靠拢,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分散的产业集中到一起,形成强大的区域效应,彰显出市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区域效应本身的辐射价值也极为突出,当蚕农看到这些明显的进展以后,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放开手脚,全身心的投入到种桑养蚕的工作中。同时,种桑养蚕还需要实现技术上的更新,引进各种各样的省力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力本身的负担,同时也可以让资源的分配变得更加均衡且有效,缩小经济投入的成本,创造更多的未来收益,拓展行业的盈利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本身就结合了各种各样的高新技术手段,代表了养殖操作发展的巅峰,能够让困难的目标和任务变得更加简化,对于人工劳动力来讲,也是一项全新的反哺元素。相对于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来讲,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养殖人员并不需要执行一系列烦琐的步骤和操作,他们可以直接依靠现代化的监控设备来调节现场的温度,并通过遥感技术投放桑蚕的物料,或者是在特定的养殖空间内进行全面的消毒,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省出来的资源又可以在后期运用于技术的研发和升级,由此来进一步推动种桑养蚕的转型。

2 省力化种桑养蚕综合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种桑技术应用要点

在正式开始生产之前,蚕农必须要认真地观察桑园内部的环境,要尽可能地拉开与工厂之间的距离。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讲,可以选择在烟草种植田附近的桑园,这两片原地之间的距离不应当超过500 m,桑园所处的地区必须要有足够深厚的土层,而且要尽可能地靠近蚕房,这样才可以尽可能扩大种植的面积,形成集约化的区域效应。与此同时,在管理桑园的时候,蚕农也要认真分析桑树的品种和特性,及时清除园地内的杂草以及废弃的树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开挖种植沟,配合适当的农家肥。在选择桑树品种的时候,蚕农要认真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气候以及地理条件,尽量优先选择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或者特2等品种,苗木的选择也要贴合当地的土壤标准。在种植桑苗的时候,蚕农可以把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种植技术综合杂糅到一起,这样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扩大苗木的种植以及生长面积。

2.2 养蚕技术应用要点

在选择蚕种的时候,要尽可能凸显出蚕种本身的抗病和抗灾能力,这样才可以提高未来经济的可预期性。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可以选择两广2号,桂蚕8号,桂蚕2号,桂蚕N2;地方蚕种的选择必须要贴合区域的本土环境,同时还要参考当地的技术发展水平。在步入小蚕养殖阶段以后,蚕农必须要做好过程性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在催青时期,更是要控制好周围的温度以及湿度,要尽可能为蚕种的发育创造湿度高且温度高的饲养环境。对于1龄小蚕来讲,其自身的生长温度应当在28℃上下,如果是2龄、3龄则应当控制在26.5℃上下。如果本地的温度和湿度无法满足蚕种的发育需求,蚕农也必须要及时补充水分,提高温度,调节好光照。并且,蚕农要给小蚕喂一些较为新鲜的嫩桑叶,对于1龄小蚕来讲,可以摘下三桑苗顶芽下方的第3片叶子,对于2龄小蚕来讲,可以摘下顶芽下面的第4片叶子,以此类推。接着,在饲养大蚕的时候,蚕农要重点关注室内的通风和光照情况,要定期开窗散气,避免湿度和温度的过度集中,而且还要兼顾好日常的消毒工作,每天早上都要用石灰粉对蚕体进行消毒,由此来帮助大蚕抵抗潜在的传染病。除此之外,在给大蚕喂食桑叶的时候,必须要控制好量和度,避免出现过度饥饿或者是浪费的现象。

2.3 设备与工具的更新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强调,省力化的种桑养蚕本质上就是对劳动力的有效置换,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依靠现代化的设备,引进一些智能化且自动化的工具。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就把种桑养蚕基地、企业建设和农户生产充分地结合到一起,这就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流通和传播,很多养殖户都建立起了小蚕共育室和现代化的大蚕房,搭建了12F自动养蚕生产线和20F自动化养蚕生产线,使用了更多先进的工具。

这里所说的现代化设备主要牵涉到电动喂蚕车、电动撒石灰机、高速切叶机、快速摘茧机等。就电动喂蚕车来讲,这一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无线遥控器自动投放桑叶,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喂养来讲,电动喂蚕车的效率显然更加具有优势。就电动撒石灰机来讲,其自身对应的就是日常的消毒和清洁工作,能够容纳25 kg甚至是更多的石灰,让喷撒工作变得更加均匀,并且不会在现场产生大量的扬尘,在这一装置的引导下,石灰的挥撒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即便是在上千平方米的大蚕房内,蚕农也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撒石灰机。甚至直接在大蚕房之外,结合现代化的遥感技术远程操作撒石灰机,由此可避免石灰给人体健康带来的损害。就高速切叶机来讲,这一设备把多规格的刀组结合到了一起,可以把桑叶切成不同的长度和宽度,并且也不会给桑叶带来损害。就快速摘茧机来讲,一台机器就可以满足单个人的操作需求,能够大大提高摘茧的效率,减少损耗。

2.4 外界条件的进一步优化

蚕桑的养殖本身就已经突破了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各个角落,不同区域在开发蚕桑产业的时候,也显露出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差别是极为明显的。

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讲,蚕蛹的生长跨越了春夏秋这3个季节,一般从3月中下旬开始,然后到11月中下旬彻底结束。在这一过程中,蚕蛹的生长也会受到季节变换的影响,特别是在7月的时候,桑园内部本身就要开展夏伐,所以蚕蛹的饲养也就此停止,大概会间隔1个月左右,若是以年度为基本单位,蚕蛹的生长大概会经历8~10个循环。

3 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的优化路径

3.1 做好基础设施的搭建与完善

基础设施的搭建向来可以为技术的应用提供广泛的平台,能够让种桑养蚕在市场上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所以基础系统的完善必须要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现如今,大多数养殖人员都已经掌握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地操作各种类型的养殖工具,定时地投放物料,控制好周围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所以在后续的实践中,养殖人员也可以积极地引进种养机械设备支架系统。例如,就大棚养蚕来讲,养殖架就是支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连接了4个不同的支撑杆,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又搭建了4个连接杆,这些基础的架构也支撑着滚动装置的应用。在这一设备的引导下,养殖人员可以直接用支撑杆来输送最为基本的养蚕盘,如果有投放物料的需求,也可以直接启动自动化的控制设备,驱动物料的凹槽,这样可以提高饲养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3.2 做好空间环境的整理和清洁

尽管蚕桑养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十分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排除了人工的干预,如果桑蚕养殖的空间环境杂乱无章,那么其后期的发育也会受到明显的阻碍和限制。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养殖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空间清洁的价值,这就让各种病原体和细菌大大累积,破坏了蚕蛹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养殖人员依旧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自己去对现场进行消毒,那么不仅会承担极为繁重的压力,同时也不能保证污染物能被全面清除。此时,就要依赖更为自动化且智能化的电动消毒机械设备,由此来兼顾到桑园的各个角落,迅速地排查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除此之外,养殖人员也需要把重点放在发生率较高的蚕桑疫病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使用自动化仪器系统进行消毒液的喷洒和消毒。在这里,自动化仪器系统的喷口也必须要达到行业内的清洁标准,这样才可以让消毒液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讲,自动化的药液喷洒系统主要包括出料桶、储料仓、均料件这几个部分,养殖人员在操作的时候也要明确这一装置的基本构成,灵活地调整药物喷洒的量和规模,突出集约化利用的效果和经济价值。

3.3 做好全过程的管理和采摘

目前,根外施肥是种桑养蚕的重要参考技术之一,无论是桑树叶的表面还是根部,养殖人员都需要为其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在这其中,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必须要成为营养物质的优先构成成分。与此同时,养殖人员在施加肥料的时候,也要保证其均匀地覆盖在桑园的土壤中,这样可以让桑树幼苗的发育没有后顾之忧,获得充分的滋养和支撑。另外,养殖人员还要借助现代化的电动装置,按照周期喷洒药液,防控潜在的虫害以及毒害,这里所说的周期应当集中在7天。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桑树顶端的嫩叶时,大多数养殖人员应当尽可能地直接摘除,然后在蚕蛹二次休眠期到来之前,再次检查自己摘除的效果,这样可以让桑树的生长状态变得更加积极旺盛,顶端枝叶发育的规模也会有所拓展。在展开采茧工作的时候,养殖人员也要控制好采茧的时间节点,充分考虑采摘时周围的温度和湿度,不能过于提前也不能过于靠后,否则就会让蚕茧的成熟程度与预期的效益大相径庭。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管理和采摘是离不开先进工具的使用的,而先进工具也与人为操作的素质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养殖人员也必须要更正自己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及时地积累经验和教训,要不断地打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受到不同区域客观环境因素的阻挠和限制,这就更需要养殖人员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本文论述了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应用的基本要点,充分结合了桑蚕生长的基本特性,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蚕农养殖人员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关于对丙麻乡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躲雨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