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

2022-11-22孙志方张春勇汪爱青许杨帆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场域专业课专业课程

孙志方 张春勇 胡 茜 汪爱青 许杨帆

(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2; 2.首钢工学院,北京100144)

0 引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进新时代、国际国内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党中央针对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面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文化思想多元碰撞、价值取向多样并存等多方面的挑战,指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课程,都具有育人功效。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职教育中,专业课程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这就需要以专业课程为依托,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紧密融合、共同发力的协同育人路径,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 打造“双导师”教师队伍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实施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关键主体,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事关教育成败的大事。在深入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以专业课为依托,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以思政课教师为协导,打造“双导师”教师队伍。作为“双导师”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精诚合作、攻坚克难,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1.1 明确专业课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双导师”教师队伍中,专业课教师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主要力量,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建设者和主要实施者,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中,专业课教师往往遇到以下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不知道专业课中含有哪些思政元素,以及如何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二是不知道在专业课中如何巧妙地进行思政教育,使专业育人真正地起到“润物无声”的功效。为此,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专业课教师要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

一是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要深入了解现代高职教育的现状、人才培养目标,了解专业课所对应的岗位群或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相关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等,在专业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中实时地融入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由于其职业特征及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特性,因此高职专业课教师要深挖专业课中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思政元素,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就业观等方面的培育和引导,使新时代高职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价值追求。

二是要强化思政育人意识和师德师风意识。专业课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水平,尤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的师德师风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协导地位

在“双导师”教师队伍中,思政课教师是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即指导和协助专业课教师完成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设计、整合、构建以及实施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制定方面应起到主要作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教育。

1.3 提高团队协同育人能力

一是要精诚合作。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环节,大到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制定,小到每一个思政元素的挖掘、甄别以及载体的选用等等,都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进行实时沟通、认真讨论和深入研究,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教学文案等步骤,从而完成协同备课阶段的任务。必要时还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课,共同完成课堂协同育人的任务。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同上一堂大思政课,这种上课形式或育人模式,目前已经以上海高校为引领在全国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实践多年,深得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非常显著。

二是要攻坚克难。由于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观,属于新的教育形态,难免会在建设或者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困难,这无论是对专业课教师还是对思政课教师而言,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巨大挑战。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要有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昂扬斗志,又要有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的进取精神,共同攻坚克难,协同完成育人目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要向优秀团队学习,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不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团结协作能力与素养。

三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都要提高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全过程。此外,对于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高职院校要制定具体奖励措施和办法,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使他们切实有所收获,从而坚定深耕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校在制定奖励措施和办法时,关键要切实可行,切忌高不可攀;关键要落实到位,切忌摆花架子;更关键的是要落在行动上,切忌流于形式。

2 构建“双育人”课程体系

课程育人离不开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课程体系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是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实现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1]。课程体系是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是育人的主要载体。不同类型的课程由于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育人功能[2]。在深入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以专业课为依托,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专业课的科学性、学生成人成才的规律性及其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构建“双育人”课程体系。

2.1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因此,在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和政治属性,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是铸魂课程。在高校思政课中,要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等,尤其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

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隐性教育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新征程之际,党和国家为深入推进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举措,对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尤其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2 坚持为党育人与为国育才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在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有机统一起来。

一方面,要抓住立德这个育人根本,坚持育人为本。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在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建设中,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塑造科学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等为育人目标,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方面下功夫。

另一方面,要避免将“育才”等同于“育人”,将“成功”与“成才”混为一谈。好的教育,应该是提倡立德树人前提下的“成才”,鼓励“成才”基础上的“成功”[4]。因此,在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抓好知识传授的基础环节、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价值观塑造的根本环节,因材施教、深耕细作,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落细、落实。

3 拓展“多渠道”课堂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深入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以专业课为依托,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多措并举,拓展“多渠道”课堂教学。

3.1 由课堂向育人场域延伸

“场域”概念源于场域理论。场域理论,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场域被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种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不能简单将场域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也不能将场域等同于一般的领域。场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是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机的、有潜力的[5]而又不受物质边界局限和限制的一种客观存在。

随着“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现实,将场域引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范畴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正好契合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本意。比如,组织开展义务服务活动,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或者他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服务,尤其要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关键少数的模范作用引领绝大多数人行动起来,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场域,使置身于育人场域里的人由于受场域的“内含力量”和“正义气质”的强大作用,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三观”,自然而然地成为有志者、奋斗者和贡献者,这就是育人场域隐性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3.2 由单一向虚实结合延伸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课堂教学将被拓宽和延伸为虚实结合的课堂教学,包括专业课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实习实训、顶岗实践、云端学习等在内的有形的实体课堂和无形的虚拟课堂。因此,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于虚实结合的专业课堂教学,顺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点对点”或者“点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科技报国等相关内容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坚定科技强国的理想信念,树立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学生在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精神得到涵养,价值得到引领,逐渐自觉塑造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学习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理论课堂还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大课堂,无论是学校实习实训还是企业岗位实践的半工半学的车间课堂,都可以“搬到”线上进行。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下,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不可小觑、不可替代的主要育人形式,真正达到了“停课不停教”的教育目的。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抓住线上教学机会,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微信、博客、QQ、抖音等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真善美融入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把“干巴巴的说教”变成“热乎乎的教学”。

4 结语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协同育人,而在高职教育中,专业课又是深入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和基本载体。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者相辅相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构成了协同育人共同体。相应地,打造“双育人”教师队伍、构建“双育人”课程体系、拓展“多渠道”课堂教学是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要相伴相生、相互融入,共同承担好育人的职责,发挥好育人的作用,培育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应用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场域专业课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