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新人的生成逻辑、基本特征和培育路径

2022-11-22徐先艳

教学与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时代发展

冯 刚,徐先艳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命题,有关时代新人的内涵及培育路径等成为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和实践探索主题。因为时代新人是民族复兴这一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而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过程也是实现现代化转型、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所以本文选择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探讨时代新人的生成逻辑和基本特征。

一、时代新人的生成逻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时代新人是一个规范性范畴,也是一个现实性范畴。规范性指的是此概念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的根本回答,是指引人发展方向的基本原则。现实性指的是在新时代此概念指向的群体主要是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当代中国青年。因为“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二十岁左右,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三十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六十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1)《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7页。即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是时代新人的主体人群。培养时代新人就是要把我国青年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精神面貌、综合能力、视野格局提升到时代要求的层次。

目前学界关于时代新人的生成逻辑主要是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维度入手,阐释了时代新人的结构生成性,本文选择从历史逻辑入手进一步探讨时代新人的历史生成性。学界现有从历史逻辑出发的阐释大多是梳理党的育新人历史,本文选择将这一条历史线索往前延展,在人的现代化历史中进一步探讨时代新人从哪里来,为后面探讨时代新人的基本特征提供横纵对比的历史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71页。同理,今天的青年必须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育者也必须明晰时代新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有必要在更宏远的历史视野中梳理从新人到时代新人的发展脉络,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透视其生成逻辑。

第一,新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存在),而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历史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反对对人的本质进行抽象规定或直观,主张谈论人的本质必须注意其“现实性”,即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先验、固定、非历史的东西,而是现实的个人在历史中创造生成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而在人的“革命的实践”中,发生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632页。。就是说,历史既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也是人的新质不断产生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632页。。历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一方面,人的发展、新人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新人的培养要与时代的进步趋势相契合。换言之,新人既是社会进步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具体地说,时代新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受益者,也是我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推动者。实际上,“新”这个词与时间相关,与“现在”“未来”有关,越是“现在”的,越是面向“未来”的,越具有新的特性。但“现在”不断在推移,不是固定的时间点,而是流动的状态。对每一代人来说,他(她)所身处的时代就是“现在”。所以与“现在”“未来”相关的“新人”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新人标准,会造就不同的人的发展状态。

第二,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新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要求。受现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影响,现代社会更加支持人新质的生成,更重视新人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的新质的生成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的这段话为我们理解历史上新人的产生提供了线索:“当上个世纪的农民和工场手工业工人被卷入大工业的时候,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成为完全不同的人”。(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7页。恩格斯以生产(力)为原点,指出了新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他看来,相较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人,新人是“完全不同的人”,他(她)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产物,即新人是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改变了生活方式的人,或者说是适应了新生产方式的人,具备和表现出与前现代的人完全不同的特点。这样的新人是具有现代性的历史主体,与传统社会的臣民不同,是现代社会的公民。

人的新质的生成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培养新人实际上是基于历史发展的逻辑,着眼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促成人新质的生成,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契合互促。马克思说过:“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恩格斯在指出现代大工业对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人进行了格式塔转化后,进一步指出:“同样,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7页。可见,新人不断丰富的特质与现代化的演进有着本质关联,重视新人培养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之所以是现代工业社会而不是传统农业社会重视新人培养、积极支持人新质的生成,是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后的“自然规律”。如果说持存是传统社会的特点,那么变化就是现代社会的标签,所以现代社会的新人是拥抱变化的人,是不断追求满足新的更高的需要,不断进步,不断获得“新质”的人。

第三,社会主义新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者,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主体,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不仅具有现代性的共性,而且具有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特性、中国式现代性的个性。

在人类历史上,西方国家率先进行现代化转型,走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造就了适应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摆脱西方传统观念束缚的现代人,但由于其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和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反思批判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理想。理论上,社会主义新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是社会主义现代性的人格化。现实中,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我国属于后发国家,经过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走上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110页。相应地,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主体是社会主义新人,其特质不仅与传统封建社会的臣民相区别,而且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相对照。社会主义新人不仅具有人的现代化的共性,即又红又专里的“专”,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性,即又红又专里的“红”,是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有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第四,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时代新人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阶段性推进,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育人目标的守正创新。

我们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理想国民的培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需要,尤其重视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培养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青年”,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9)《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后来还提出了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思想,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在这一基础框架内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不断随时代而丰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培养“四有新人”,强调“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110页。,突出了“有纪律”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松散主义文化不同,党和国家对青年有纪律的要求保证了政治文化的团结统一,还特别强调人才培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青年的发展注入了更多国际化内涵。(11)冯刚、王方:《国际视野下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世纪之交,江泽民将培养“四有新人”置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的高度,提出“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2)《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2页。,增加了“美育”的育人目标,并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对青年提出了做“四个新一代”的希望,号召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41页。,在社会主义新人内涵中增加了“意志顽强”“视野开阔”“开拓进取”的内容,体现了跨世纪的鲜明特色。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不同场合就青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从强调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到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时代新人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更加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了“党管青年”的原则和“青年首先发展”的理念。从中可见,时代新人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阶段性推进,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育人目标的传承和发展。换言之,时代新人的提出是我们党在育人目标上守正创新的结果,体现了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统一。守正指的是成长并奋斗于新时代的时代新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人在理想目标、立场情怀、价值取向等方面是高度一致的,集中体现在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持是一以贯之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创新指的是根据历史新方位、使命新内容、时代新特点对新人内涵的拓展和标准的提升,立足于新的发展成就和新的条件基础,对培育新人的工作部署更全方位、体系化、制度化。一言以蔽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新人学说在发展,时代新人在发展。

二、时代新人的基本特征

时代新人具有丰富的内在规定性,根据逻辑层次和相互关系,可以分为本质规定性和具体规定性两种。由时代主题决定的历史使命构成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规定性。因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9页。。由本质规定性衍生出多维的具体规定性,即完成历史使命所需要的人的发展状态或者说对人的能力要求。从提出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看,时代新人这一概念内含的时代一词指的是“新时代”,所以探讨时代新人的本质规定性和具体规定性都需要从“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8页。相应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所以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时代新人的本质规定性。换言之,时代新人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体,是中国梦的追梦人和圆梦者。这一历史使命对时代新人提出了以下成长成才要求,或者说由这一本质规定性衍生出以下具体规定性,共同勾画出时代新人的基本特征。

第一,从成才之基来讲,时代新人是矢志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可靠接班人。

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当代表述,所以首先具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特质,即必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谈青年的成长成才时,必谈理想信念,而且把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来强调,这是对时代新人的政治要求。时代新人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础,首先是因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50页。。中国梦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意味着会遇到更加复杂的局面,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大的阻力、更多的干扰,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一个人就会在精神上“缺钙”,就没有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韧劲。其次,越是在物质条件显著改善,商品交换原则盛行的时代,越是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对物的发展逻辑进行纠偏。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局限性在于对人的解放结果是人的独立性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基础之上,也反对这种共产主义,“在这种共产主义看来,物质的直接的占有是生活和存在的唯一目的”(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3页。。最后,没有理想信念的指引,一个人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偏离正确的强国之路,犯战略性乃至颠覆性错误。所以离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越近,我们越是要坚持和加大力度培养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可靠接班人。总之,树立起“三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当代青年成才之基,是时代新人的首要标志。

第二,从立场情怀上讲,时代新人是具备深厚家国情怀的坚定爱国者。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对每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一种本分、自然情感,也是一种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者要在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爱国不是抽象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所以时代新人要把奉献国家、扎根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坚持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时代一词首先标识着新人与时间有关,而人不仅生活在一定时间(历史)中,而且生活在一定空间中,空间对人来说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以自然性空间观之,当代青年生活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所以时代新人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厚植爱国情怀。以社会性空间观之,人生活在不同的制度当中,不同的制度有不同的新人标准,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制度要求来培养国民。当代青年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所以时代新人是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不仅要有爱国情,而且要有报国志和强国行,这样的青年才能成为兴国的现实力量,才能真正建构起自身存在的意义,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总之,深厚的家国情怀是时代新人的核心标志。

第三,从价值取向看,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国无德不兴,一个国家没有崇高的品德,不可能有文化软实力,成为文化强国,没有文化自强、价值观自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的是跛脚的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没有崇高的品德,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梦,不可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力量。而且,强国依赖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只有与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发挥强大的正向作用。因此,时代新人必须是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我国对大德、公德、私德的基本要求,既作为一种基本规范调节着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而且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向上向善,还作为国人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将国人凝聚成为强大的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2、335-336页。可见,时代新人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就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积极传播和模范践行是时代新人的重要标志。

第四,从能力素养上讲,时代新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在新的发展阶段,党培养时代新人更加关注青年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崇高理想的坚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真正的人的自由个性,或者说共产主义新人具有真正的自由个性,而真正的人的自由个性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的有机统一,所以青年的全面发展必然囊括德智体美劳五大维度。从现实逻辑看,当今时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马克思预见到,随着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现代生产必然要求“全面发展的个人”替代“局部个人”(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82、683页。。所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时代新人的基本标志。

第五,从精神风貌看,时代新人是有担当,具备奋斗、创新、无私精神的实干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青年要有担当,多次寄语青年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即具备奋斗、创新、无私精神。强调时代新人是奋进者,从理论逻辑来看,是因为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实践、奋斗是生命的积极表现,奋斗的目的是为了幸福,奋斗本身就是幸福。从现实逻辑来看,实干才能兴邦。中国梦的实现不能靠等来、靠别人给予,必须要靠当代青年的奋斗实干。毛泽东指出:“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没有这一条,什么都是空的。”(20)《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2、335-336页。强调时代新人是开拓者,是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意味着我国发展模式必须由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按前述恩格斯的观点,这种新的生产必将需要也会创造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人。从外部环境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尤其是“东升西降”是大变局的主要方向,是中国强起来的外部效应。在此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所以,我们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在这次大变局中开新局,就必须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强调时代新人是奉献者,是因为社会主义新人是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现代公民。马克思早就批评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的二重化问题,即现代人的市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冲突、私人利益原则与普遍利益原则的对立。正如丹尼尔·贝尔指出,当绝对的个人主义成为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就会面临国民缺少“公民心”(即乐于为公众利益做出牺牲的自发意愿)的问题。(22)参见[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浦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71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存在物,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所以,时代新人作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当代表现必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原子化存在、自私自利这种局限性的超越。邓小平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2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7页。总之,具备担当、奋斗、创新、无私精神是时代精神投身在时代新人身上的突出标志。

第六,从理想人格看,时代新人是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自信自强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1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面临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任务,一些国家盲目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或者被迫采纳西方模式,即使获得了一时经济发展成绩,却陷入了经济长期停滞、贫富分化加剧等发展困境甚至带来政治动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骨气,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两大成就,形成了具有内生性、独立性、自主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赢得了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底气。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所以时代新人应该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主体,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中国人,要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的志气,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骨气和底气。“四个自信”和“三气”是时代新人区别于其他国家青年的显著标志。

第七,从视野格局看,时代新人是兼具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的中国力量。

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有时间,而人有历史。任何一个国家进行现代化都不可能脱离自身传统的影响,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变迁,但与传统的关系不是根本断裂。时代新人不仅有时代发展赋予和要求的新特质,也有历史发展淬炼出的质素,时代新人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就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所以时代新人应该具备宏远的历史视野,要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中赓续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时代新人不仅要扎根中国大地,具备家国情怀,还要顺应世界大势,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人类关怀。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所以具有国际视野是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当今社会,“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2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2页。可见,时代新人的提出既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我国改革实践中持续探索的自然结果,也是坚持开放中顺应全球化趋势的主动选择。

以上七点是当代青年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必要质素,我们也可以认为七点特征构成了时代新人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目录,即这份能力目录表明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应努力培育和支持青年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如果我们的青年没有这些能力,就无法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我们在理解时代新人的这份核心能力目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时代新人是党的育人目标,所以目录的内容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基本历史方位、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对时代新人能力的“提炼”,既体现了任务导向,也体现了问题意识,既体现了党对青年的要求,将时代新人视为完成历史任务必须依靠的力量,也体现了党对青年的关爱和对青年发展的重视,将时代新人视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党坚持奋斗初心的服务对象。

第二,这份能力目录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我们在认识时代新人的内涵时应保持开放的态度。一是因为强国路上新的矛盾会出现,相应地就需要我们的青年需要具备新的解决矛盾、完成新的具体任务的能力。比如说同样是强调青年要热爱劳动,今天对青年的劳动教育会呈现出这些时代特点:适应当代生产力发展日益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更加强调时代新人要创造性劳动;随着社会整体富裕程度的提升带来人劳动需要的升级,更加尊重当代青年追求体面劳动的需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模式由之前的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数量规模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型相适应,时代新人应具备的劳动精神不仅内含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且增加了现代工匠精神,等等。二是因为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党的奋斗经验中会有新的经验提炼,党的红色基因、精神谱系需要及时融入这份能力目录中。三是这些能力总的来说还是较为抽象的原则,其内容需要具体化,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等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使用的是同样的概念,但在概念所内含的观念(内容)上是有着重要差别的,需要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具体化。

第三,这些核心能力是相互支持的、缺一不可,其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说是架构性能力。所谓架构性既指它是统领的能力,能将其他能力组织起来,而且指它内含在其他能力之中,赋予其他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比如全球青年都追求自由个性,同样是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需要置于共产主义理想中来理解,即我们追求的自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妨碍,所以作为中国梦的追梦人和圆梦者的时代新人应具有无私精神且胸怀天下。

三、时代新人的培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3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8)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要〉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0页。。这三个“强化”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三大基本路径,在当前分别有如下着力点:

首先,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着力点持续强化教育引导。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特别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基础性工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2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这“六个方面”正是时代新人应具备的基本特质。青年处于人的本质的建构阶段,可塑性、流变性是青年的基本特征,因此必须抓住教育这一关键环节,把我国青年的素质能力、精神面貌提升到时代要求的层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分析自己的祖国——德国的解放前景即现代化转型前景时指出,与当时的英法相比,德国是现代化后发国家,要实现解放和发展需要新的哲学作为思考的头脑,新的历史力量无产阶级作为行动的心脏。借用马克思的这一类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实现强国梦的头脑(行动指南),时代新人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变为物质力量的心脏(行动主体)。所以,对青年强化教育引导的一个中心任务是增强当代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其次,以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为着力点持续强化实践养成。不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人民立场、创新能力、斗争本领,还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实干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都离不开实践养成这一基本路径。当前,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育新人的一个工作重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是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劳动是“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8、38页。,劳动具有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他人的合作关系、人与自我的确证关系的本体意义,劳动者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力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把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今天,劳动教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培养人民立场、合作意识、艰苦奋斗精神等传统意义,而且有引导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从虚拟世界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培养青年的观察力、行动力和创造力、坚韧意志和大局观念的时代意义。

最后,以切实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着力点持续强化制度保障。从理论逻辑看,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在于人民,中国改革开放获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个密码是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让人民在其中可以创造性地实践与生活。同理,时代新人的培养和创造性实践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从实践逻辑看,强化制度建设和支持,一是因为培养时代新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将我们党百年育新人的成功经验定型化,保证时代新人培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只有把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转化为制度要求,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激发青年自我教育、努力成为时代新人的内生动力。三是因为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保障,提供政策支持,才能为青年成长成才为时代新人,进行创造性实践,完成历史使命提供必需的条件。就是说,人的能力是内在的,需要一个外化“运行”的过程,否则就会出现“能力失败”问题,即空有能力,无法施展,拥有可能性的主体力量无法顺利对象化和现实化。比如青年有理想抱负,但没有人生出彩的平台、公平的发展机会,就会选择所谓的“丧”文化、“躺平”文化等,产生国家发展与我有何关系的疑问。实际上,今天我们提出培养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实践命题,不仅是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因为有实现这一育人目标的可能性即现实基础。即前文所说的,新人的出现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我们需要把这一有利的现实基础通过制度体系建设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治理效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人才培养上的优越性。时代新人培养制度的健全、体系机制的完善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切实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是当前的一大工作重点。这个规划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是党和国家按照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我国青年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既是要让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青年,满足青年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促成青年更高水平的发展,也是要解决时代新人的应然目标与当代青年的实然情况之间的距离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让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不断成长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保证这三条培养路径方向不偏且充分发挥各自效能的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换言之,时代新人的培养必须坚持党管青年的根本原则。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坚持党管青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我国青年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党管青年,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中完善,为时代新人的发展提供最优的发展空间,才能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治理效能,通过提供更多的政策资源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时代新人发展和创造性活动的条件,避免青年在作为时代新人创造历史过程中的能力失败。

猜你喜欢

现代化时代发展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