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解读
——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2022-11-22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保护性耕作

柴 焰

(中共临汾市委党校,山西 临汾 041000)

1 颁发的背景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保障国家经济顺利发展的根本,也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发展目标,但是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只注重经济效益,未进行长远的考虑,为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模地扩大耕地面积,缺乏科学合理地布局,导致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部分耕地面积遭受损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迫在眉睫,对此党中央提出要发展绿色农业,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的质量,推进农业绿色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过推进发展绿色农业是一项任到重远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统筹规划各地的安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逐一落实发展绿色农业的任务。基于此,农业农村部出台了《绿色发展规划》,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具体落实到位,政府积极引导,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耕地的保护,全面提升耕地的质量。

2 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的发展仍旧是以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为主,农民并未形成良好的农业绿色发展意识,农业发展未完全转变成绿色发展。相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诸多的挑战以及困难。一是绿色发展理念未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农民并未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种植农作物时,没有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西北和沿海地区甚至会出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农业的生产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未能达成一致,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仍旧是发展的核心问题。二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仍旧是采用粗放型的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都是粗放经营,并未对农业发展作出统一规划,导致了耕地的用养结合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出现严重的土壤退化,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三是无法长期有效地提供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绿色优质的农产品仍旧比较匮乏,农产品未能达到绿色标准,未能建立绿色农产品产业链。

3 加强耕地保护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防治措施中,节约资源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因此要加强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农业耕地。虽说我国地大物博,但实际可用的耕地面积极其有限,对此需要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观念,倡导循环利用耕地面积,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提高耕地的种植质量,促进耕地资源的持续可用,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3.1 保护耕地面积

在《绿色发展规划》中强调各地区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我国18亿亩的耕地红线。对于基本的农田采取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国家的耕地,基本农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中,不能用于其他用途,这是对耕地面积的基本保障,避免耕地面积出现下降的趋势。另外,对耕地面积的保护采取结构性的保护措施,按照质量的好坏进行排序,优先保护质量好的耕地面积,其次改善质量稍差的耕地面积。

二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在《绿色发展规划》中规定不能用耕地来造林绿化,或是挖湖造景以及挖塘养鱼,避免耕地出现非农化、非粮化,耕地只能用于农业种植生产上,禁止用于其他非农业上。对于永久基本农田要科学合理进行规划,保护其成果,并且要建立健全的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避免农田建设用于其他方面。

三是对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规定,为了维持耕地占补的平衡,要加强对耕地面积的管控,对新增的耕地要认真核实,并进行严格的监管,避免耕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另外严格监管西北和沿海滩涂等地区,防止该地区开垦耕地,禁止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而砍伐树林和草原,避免破坏生态环境。耕地面积的建设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推广发展绿色农业。

三是扩大实施耕地保护的主体。在推广保护耕地的进程中,要重视扩大实施耕地保护的主体,从不同的方面对耕地进行保护。因此首先要全面发展服务的主体。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担保护耕地的推广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保护耕地的工作中,为农民提高保护耕地技术,培育保护耕地的专业服务队伍,促进保护耕地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对服务机制进行创新。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合作,彼此借助对方的优势,全面推进保护耕地工作的实施。不限制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方式,多样化、多渠道地发展,可采用生产托管的模式,也可以选用订单作业的模式。

3.2 提高耕地质量

除了保护耕地面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耕地的质量,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建设耕地质量工程,对土地进行平整,改良土壤中的结构,合理修建灌溉排水工程,从根本上提升耕地土壤的利用程度,促使耕地面积最大化地被利用。对于耕地面积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切勿急于求成,要按班就部,不追求速度,应当讲究质量,逐步地循环渐进,提升我国耕地面积的质量。重点发展种植绿肥还田以及秸秆还田,在农田施加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沃力,提高农田建设的质量。

二是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推进保护耕地面积的计划时,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发展高质量高标准的保护性耕地工作。因为在保护耕地面积的工作中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农业专业知识,有农业种植栽培技巧,农机的使用,土壤的肥料施加以及植物的生长等多学科知识,对此可在各农业发展大县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牵头,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多学科专家小组,为各地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定期进行农业种植技术的培训,开展农业学术的交流,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研究可行性、高适应的技术模式,并制定技术标准,专业地引导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

三是建立保护耕地的监测点,对保护耕地工作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监测耕地土壤的结构变化、农作物的生产变化、病虫草害的变化以及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状况等具体的农业发展情况,并进行合理地试验,适时地优化技术模式,升级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3 保护东北黑土地

在保护耕地的措施中,东北黑土地的保护的重点,在东北地区要推广黑土地保护工程,防止黑土地退化,要加强农艺相结合,遏制黑土地的肥沃力下降,避免黑土地无法耕种农作物。基于此在《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几个发展方向:一是防治黑土地土壤的侵蚀。稳定发展,避免黑土地土壤出现侵蚀现象,逐渐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的实施范围。东北地区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合理科学的安排黑土地保护措施,在保障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下,稳定地推进保护性耕作面积的逐步扩大。扩大坡耕地的治理,避免土壤出现水蚀,加强农田的防护体系,避免土壤受到风蚀的危害,从多个渠道治理土壤侵蚀,全面修复黑土地,保护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

二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建立可持续性运行且技术到位的保护性耕作机制。针对东北地区,合理统筹规划保护性耕作,对于尚未有良好应用基础的地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升农田的排灌系统,对田块进行综合整治,并且在田块两边修建道路,合理地规划土地,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不断地升级更新保护性耕作装备,适当地引导机械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材料工厂进行资源的集中,共同创建一个研发平台,为保护性耕作装备的建设提供基础。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研发,打造高性能免耕播种机,促进农业生产走向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加强肥沃耕作层的培育工作。为了提高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力度,对于农村农用地采取分类管理,建立轮作休耕制度,合理规划耕地的开发,增加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实施,逐步降低耕地的开发利用度。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加,提升土壤的肥沃力,推广种养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是粮豆的轮作模式,在保障主要粮食生产之外,提高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提升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利用程度。

四是建立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体系。除了加强治理黑土地耕地之外,还需要建立系统地监测体系,对黑土地进行监测,加强大数据、遥感技术等科技的应用,对黑土地实施实时的监测,并且对黑土地开展评估,及时掌握黑土地的情况,避免黑土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3.4 治理退化耕地

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直采用粗放型的模式,导致了农业的功能出现了退化,造成了农业的生态结构失衡,对此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治理退化的耕地,健康持续地发展耕地面积。退化耕地的治理大致上要遵循分区分类的治理模式,各地区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区域的治理模式,改良当地的耕地土壤,扩大培育土壤的肥沃力,科学合理地治理和修复土地功能,有序地推进退化耕地的治理。对于南方主要粮食生产区域,尤其是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等,因为土壤出现的问题是酸化严重,因此应该选择绿肥还田或是施加土壤调理剂的方式来治理退化的耕地,逐步改变土壤酸化的问题,增加土壤的肥沃力,提高土壤的种植能力。而对于松嫩平原、西北地区以及滨海新区等地方,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是出现盐碱化,对此需要选用耕作压盐的方式来治理土壤,也可以使用土壤调理剂,合理治理盐碱化的耕地。总之,对于退化耕地的治理,要根据耕地退化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理方式,避免盲目地进行治理,损害了土壤,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危害。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保护性耕作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试论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机理及其在朝阳县地区的推广建议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
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和推广
抗御多种不利因素 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