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公务员来敲门

2022-11-22邹芸

时代邮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潘瓜农棉被

● 邹芸

对于许多要在乡镇乡村开展工作的公务员来说,下村入户走访是一堂“必修课”。有的人兴冲冲地来,却被村民拒之门外,吃了“闭门羹”;有的人虽然进了群众的家门,但始终很难走进群众心里、和群众融在一起。然而,也有那么一群充满干劲的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总结出了敲开群众家门、打开群众心门的“独家秘笈”。

几年前,陈祥军被派往广州市番禺区某村开展工作,回忆刚到村时的工作情况,他表示自己吃过不少“闭门羹”,尤其是与一位独居聋哑老人交流的经历,令他影响深刻。

有同事提醒:“他怕生人,我担心你第一次去都进不了门。”果不其然,当陈祥军站在老人家的铁门前时,老人透过护栏瞧见了生面孔,似乎受到了惊吓,使劲摇头,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不愿开门。即便陈祥军一再解释,还把带来的棉被和米油给老人看,依旧行不通。

陈祥军只能放弃,但在他准备回去时,听到附近的村民随口说了一句:“我们这湿度大,老人住的房子尤其潮湿。”这句话,陈祥军听进了心里。过了几天,他带着一盒风湿膏再次来到老人的家门口。这次,老人慢慢地打开了门……后来,经过多次走访,陈祥军发现老人并不缺少棉被、米油之类的生活物资,他更加渴望的是一些常见药品以及精神上的关怀。

此后,陈祥军每次去看望老人,都主动帮他清除院子里的杂草、疏通沟渠,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还专门请村卫生站的医生上门为他看病。今年春节,陈祥军和民政干部、社工专门到老人家贴春联、福字。老人无法言语,但向陈祥军竖起了大拇指,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相比陈祥军的细致机智,去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潘,则是用年轻人特有的热诚敲开了村里西瓜大棚的“门”。

小潘在2021年被下派到江苏宿迁某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那时,她连豌豆叶和辣椒叶都分不清。她第一次来到村里的西瓜大棚边上,瓜农郑师傅打量了一下小潘,看着她的时髦衣服和小白鞋,冷淡地说:“姑娘,你在外头参观一下就行了!”

郑师傅拒绝的态度,让小潘愣在原地,反应过来后,她一下子涨红了脸。但为了缓解尴尬,小潘追着郑师傅说:“叔,我还挺聪明的,要不您赌一把?”郑师傅被逗笑了,扔给她一件外套:“披上!”

小潘起初还以为外套是进棚标配,结果发现,就她一人有这待遇。“哪有到村里接地气,不沾泥土的?”她表明态度和决心,把衣服还给了郑师傅,从此变成“小尾巴”,每天跟着郑师傅育种、栽培、追肥、整枝……

到了授粉阶段,小潘和瓜农们只能穿着袜子进棚。为什么呢?一是鞋底硬,容易踩坏地膜;二是有些瓜藤被薄膜盖住了,眼睛看不见,只能用脚“摸”。小潘说:“穿什么袜子也很有讲究,袜子薄了,跨棚干活容易硌到脚;袜子厚了,就很难感受到藤蔓。”小潘都不记得自己磨破了几双袜子,但她很欣慰:从“吃瓜群众”变成了“入门瓜农”。

今年4月,小潘精心“伺候”的早瓜上市了,郑师傅挑了个最大的瓜送给她:“我们小潘确实聪明得很呢!”

猜你喜欢

小潘瓜农棉被
有难同当
半条棉被
有难同当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谁都不喜欢我
牛奶奶晒棉被
棉被里的爱
一床棉被
玉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