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渔人:悲凉时代里的搅局者
——《桃花源记》的沉浸式教学实践

2022-11-22

中学语文 2022年28期
关键词:武陵桃花源记渔人

王 瑶

在《桃花源记》的备课时,一句“仿佛若有光”引起笔者的思考。武陵渔人去寻觅迷人的桃花源?会不会是因为那一句“仿佛若有光”?毕竟,迎光而行,看得到希望,触摸到幸福,即使是梦幻一场,也要比没有希望的绝望更令人心动。因此,笔者尝试以“沉浸式”的阅读教学,带领学生从武陵渔人的角度,近距离地触摸文本的内涵和价值。

一、“仿佛若有光”:迎光而行的孤勇者

课堂伊始,笔者设计了如下导入:

朗读课文,站在武陵渔人的角度,把握文章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同学们朗读并思考,开始进入预设的课堂情境当中。穿越时间的风沙,人人如今都成了晋太元中的武陵渔人。打鱼为生,误入桃花源中,窥见这世道从未曾见过的绝美境地,内心一定是满满的惊喜和感动。

在这样的铺垫引导下,学生顺利入境。因为有了“我”的介入,课堂的情境感显著增强,学生开始沉浸其中,在笔者设置的场景当中,等待着下一步的进入。沉浸式的课堂教学由此渐入高潮。

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假设在座各位就是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人,借助陶渊明这篇文本,去回味、去深思,发现桃花源的心路历程,并探寻武陵渔人的真实内心。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笔者则客串记者,不断进行追问。

采访开始,笔者问:“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

生答:“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笔者接着问:“发现桃花源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出:“神奇、惊异、激动。”

顺着学生的思维,笔者接着问:“惊异在何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这景致,人间可曾见过?”

学生大悟,“好像是到了仙境一样,吸引着我不断往前,人世间,我不曾见到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一个渔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忽然有一天,看到如此与众不同的景色,便想一探究竟。前方“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学生深思,也许当前的生活,没什么让“我”留恋的。学生用了一个“我”字,显然,他已经将自己和文本融在了一起。

现世的生活困难重重,无尽的战乱,无穷的劳役,所有一切,都让眼前的生活暗淡无光。

有学生忽然说出了“暗淡无光”四字,于是笔者趁势追问:“暗淡的日子,我们最需要什么。”

“最需要光!”

所以,渔人忘却了前路的危险,不断向前——因为“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一个打鱼之人,船就是身家性命,就是一家的生计,而渔人竟然“便舍船”。可见,为了前方的“仿佛若有光”,武陵渔人已经无所顾忌了,孤单一人,勇敢前行,称呼他为“孤勇者”,或许再合适不过了。在暗淡的日子里,就是要迎着光前行,因为,有光的地方才有希望。

二、“并怡然自乐”:寻找安乐的探秘者

笔者接续追问:“听说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回忆一下,那些日子里,桃源的生活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借助文本进行联想和想象。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一个美丽富饶、秩序井然的田园风光浮现眼前。学生抓住“俨然”二字。

笔者追问:“何为‘屋舍俨然’?”

“房屋排列很整齐,人们生活和谐,并且生活的人还不在少数,因为房子是排列在一起的。”

“那么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养活这些人呢?”

学生又抓住后一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说明除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外,还有很多和农业相关的事物,这应该是足够养活这里面的人的。

“除了自然风光之,这里面还有什么呀?”学生接着研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幅生机勃勃的样子。那这里的人,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儒家的终极理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在这桃源中得到了体现和落实。

显然,当一个身处乱世的人遇到这一切,眼前所见的这一幕,无疑为他打开了新的世界。这样的自然风光,这样的美满生活,他也许是想象不到的。忙于生计、忙于逃难,所以凡是有光亮的,有希望的地方,他都想要去探秘。这里,让渔人内心充满了向往和憧憬。他作为一个探秘者,发现了世间不曾有过的美好之处,寻觅到了人生中最美满的时光。

三、“不为外人道”:打碎梦境的惆怅者

课堂继续,笔者接着追问,学生沉浸在课堂营造的氛围中不断地深思:“在桃源中的时光里面,你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学生回答:“我忘不了桃源中的人。”

那桃源中的人又是怎样的呢?环境优美、生活和谐,让这里的人变得友善。初见渔人时,众人的反应是“乃大惊”,询问交流之后,桃源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也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只有在丰年才能够有鸡有肉有酒。

陌生人的到来,让这里的人们设酒杀鸡,盛情款待,可见桃源人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心也变得纯正和善。

学生又抓住一句:“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得知渔人的到来,桃源中人都来探寻消息,然后“各复延至其家”。

从后面渔人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终究是迷失在这里面了,所有的承诺,都抛弃了。他想要得到这一份美满,尤其是当桃源人告诉渔人他们来到此处的原因也是为了躲避战乱,而如今世道艰难,战乱此起彼伏,作为渔人的我,能否也可以和家人来到此处躲避战乱呢?渔人的内心纠结着、愁怅着。桃源人的和谐和友善,激发渔人心中更加偏执的念想,那就是:我也要拥这样幸福的生活,我也留恋如此美好的胜境,我也要和家人一起,在这个美梦里面酣睡。

人生中最痛苦的不是失去,而是拥有之后的失去。这场如梦如幻的奇妙经历,哪怕是一场虚幻,也要苦苦寻来。于是渔人后续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为喜欢,所以惆怅,因为惆怅,所以想拥有,因为想拥有,所以,渔人内心的欲望便被无限放大。

四、缘何“诣太守”:嫁接念想的破局者

沉浸式教学依旧在进行,笔者继续扮演着记者的角色:

各位渔人,既然你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并且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众位“渔人”的说法各有不同。有的说:当然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力量帮助自己,一起去寻找这一世外桃源,因为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不一定在能够办到。有的则说:告诉太守就能够得到赏赐,过上富贵的生活,这不是好事吗?当然,也有学生直接指责渔人不守信义,背弃诺言。还有学生认为,就是要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别人,以来炫耀自己的独特经历。

更多的学生则认为,渔人之所以想要寻找世外桃源,正是之前的那个执念:他希望自己还有家人,能够过上和平、安稳而又幸福的生活,这是渔人真正所向往的。然而,事实真就如此么?

笔者继续追问:各位同学,那渔人可不可以不“诣太守”呢?为何他就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告诉太守呢?

学生已经沉浸在设定的渔人角色中,思维不断深化:如果不去拜访太守,或许他会背负欺瞒之罪,甚至灭口,并且危及全家人的身家性命。

庆幸的是,太守派人一起寻找的时候,终究是无果而终。太守象征着权贵,有权之人未能找到这片美好的世外桃源。因此,另外一个人出现了,那便是南阳的刘子骥,文中说这个人是“高尚士也”。高尚之士也参与到寻找桃花源的队列当中,然而最终的结果依旧是“未果,寻病终”。

在陶渊明眼中,这样的天地在那个年代,或许就是一座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虽然心向往之,但终究只是幻梦一场。作者借渔人之口,想要再去探寻桃花源,求助了权贵之士,求助了高尚之士,最终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一切都在表明这样的地方,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但在那个年代,没有谁可以找到。最后一句“后遂无问津者”,也在告诉我们,那个武陵渔人是否真的到过桃花源?他所描述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

陶渊明辞官之后,曾经隐居田园,他能够体会农人的不易,能够体会赋税的繁重,能够在乱世更深刻地体会战乱带给人的痛苦,于是他假借渔人之口,虚构出了这么一个理想中的美丽家园。最终渔人像是一个寻梦者,又像是一个破局者。渔人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样的境地只是梦中的一梦,想象一下就足够了,等梦醒后发现,无论是谁也寻找不到的,这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悲凉的事情了。

写下这些文字的陶渊明,内心早已看透了一切,但却什么也没明说,他的悲凉,无疑才是最为悲凉的了。

这是一次生态课堂的有益尝试,笔者以沉浸式的语文学习,重建学生的阅读思维结构,重新建构文本内涵,课堂充满了生机,彰显着生动,师生也在不断互动中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武陵桃花源记渔人
A Greedy Story
渔人的故事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武陵酒
打渔人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