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22-11-21卫炜杨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经颅脑部上肢

卫炜 杨煜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别称,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病[1]。在所有脑血管病类型中,脑梗死的发病占比能达到60%[2]。脑梗死主要是脑血管发生的相关病变,脑血管在被血管中形成的栓子堵塞后,脑部的局部组织由于血液循环不顺畅而坏死或者软化,就容易发生脑部的功能障碍[3]。脑部组织的病变将对人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脑部组织的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4]。在脑梗死初期,通常患者会有头晕头痛的表现,此时属于症状较轻的情况,当病情进一步进展,则患者有可能出现偏瘫的症状,此时的脑神经已经有部分坏死,任何治疗方法都没有可能逆转,因此只能通过阻止病情进展,来保护没有发生坏死的脑神经,遏制病情的恶化[5]。临床上,对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多是进行溶栓治疗,此外,还会采取脑部保护措施[6]。溶栓对治疗急性期的脑梗死非常的重要,尽早采取溶栓措施,能够及时帮助患者脑部缺血位置恢复血供,阻止脑部组织的坏死,尽快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到正常,对患者采取脑部保护措施,能够防止脑部没有遭受堵塞的部分受损[7]。在患者的脑组织坏死之前阻止病情进展只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事实上,大部分患者的起病较急,有时患者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落下了终身残疾,因此,脑梗死的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经济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8]。基于此,寻求一种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瘫痪情况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中医在治疗脑梗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中医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成效良好,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利用刺激频率的高低来改变大脑皮质功能,没有任何的创伤性,属于绿色疗法中的一种。国内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主要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自闭症等,在精神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为了观察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上肢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122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9 例;年龄40~70 岁,平均年龄(54.15±6.86)岁;平均病程(3.61±1.85)周。观察组男34 例,女27 例;年龄42~68 岁,平均年龄(52.95±6.63)岁;平均病程(3.80±2.42)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经颅磁刺激治疗。①针灸治疗。选穴:三阴交、廉泉穴、内关穴、完骨穴、风池穴、水沟穴,根据穴位位置采取相应的针刺角度与深度,留针30 min。1 次/d,4 d/周,共治疗4 周。②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风险评估,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治疗。治疗靶点定位:以M1 区作为参照电,沿头皮各个方向定位;参照国际标准脑电电极10-20 导联系统定位;借助脑影像导航技术定位。确定设备安全(电压、电流)。根据处方调节强度、数目、刺激区域。20 min/次,2 次/d,4 d/周,共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FMA-UE 评分、NIHSS 评分。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上肢功能明显改善且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表示显效;上肢功能有所改善且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降低表示有效;上肢功能障碍没有改善且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没有改变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采用FMA-UE 评分评价患者的上肢功能,分数越低,上肢功能障碍越严重。采用NIHSS 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数越高,损伤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UE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脑梗死的高发人群多为老年人,尤其是具有脑血栓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警惕脑梗死的发生。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十分复杂,这主要与脑梗死的具体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有关,如果患者脑梗死的程度较轻,则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头晕,甚至不会出现任何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脑梗死的程度较为严重,则患者可能会瘫痪甚至昏迷不醒。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是脑梗死中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症状,其发病原因复杂,并非单一的因素导致的[9]。

在中医针灸疗法中选用的三阴交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踝尖上四横指的距离处,有着调理肝肾的功效,主要发挥着补肾的作用,还能够养血、补脾;廉泉穴在人身体的颈部位置,对脑梗死引起的失语有着治疗效用,大部分是治疗与舌部有关的病症,如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咙嘶哑等;内关穴位于人手腕部横纹上方三横指距离处,主要是对心脏相关的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具有养心、安神、止痛的效用;完骨穴位于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的位置,在耳后可以找到,其治疗头痛的效果较好,对五官部分的相关疾病具有治疗的作用;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主要发挥的作用是调理气血;水沟穴位于人中处,又名人中穴,该穴位主要是发挥急救的作用,对脑梗死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较为强大[10]。上述的这些穴位联合配伍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的恢复,帮助改善大脑局部血流,加快病灶的消失。但是,只是单纯的应用中医针灸疗法不能够完全的解决神经受损的问题,这只能干预周围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这时就需要一种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协同治疗,兼顾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修复[11]。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无创伤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直接刺激大脑中枢来达到修复神经的目的,其形成的高强度磁场能够穿透大脑颅骨,在这个过程中,磁场的作用不会被削减,而是完整的作用于大脑部位的神经元上,神经元钾离子外流,完成去极化。中医针灸疗法与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一个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一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两种治疗方法相互补充不足之处,协同治疗脑梗死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能够促进神经元突触的修复,帮助重塑脑细胞功能,对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12]。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结合了经颅磁刺激治疗,其治疗效果相对于单独采取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更佳,总有效率为98.36%,远高于对照组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UE 评分(23.06±7.99)分高于对照组的(17.72±6.34)分,NIHSS评分(5.54±1.78)分低于对照组的(6.9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优于单独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经颅脑部上肢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