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图式视角下汉语“打”和日语「打ち」的比较

2022-11-21◎宋

今古文创 2022年44期
关键词:图式日语语义

◎宋 怡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汉语“打”和日语「打つ」在意义上十分相似,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和《日本国語大辞典》,两者最基本的意义都可以理解为“用手或器具撞击某事物”。如下面的例句(1)(2),例(1)表示用手击打某人的脸部,例(2)用拟人的手法,将“风”看作人,表示可以用手来击打脸部。两者具有可比性。

(1)姑妈来了,打她的左脸,打她的右脸,呆一会儿这被打处都得了治疗,用嘴安慰……。(沈从文/采蕨小说集)

(2)

涼やかな風が快く頬を打つ。(彩ノ木 フジ子/赤い電車は未知への一歩でした)

“打”字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传统对“打”字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词语中“打”不同意义的分类,对“打”的义项进行举例说明,如俞敏(1991)、曹先擢(1996)、黄峰(1998);还有很多学者将“打”看作一种泛义动词进行研究,如刘瑞明(1992)、祝建军(2002,2003,2004)、奚俊、程娟(2009)。祝建军(2002,2003,2004)从历时演变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打”能与动词性成分结合为结构基础,从而成为一个能产性较强的词缀,“打”的意义逐步抽象并且泛化;奚俊、程娟(2009)将“打”字演化的过程细化,在祝建军的基础上,认为“打”与动词结合并且词汇化时,其意义可能抽象虚化,成为一个词缀。

对于「打つ」或「打ち」的研究,杨晓敏(2008)分析了52个词例,认为根据构词的方法和目的,「打ち」有保留动词意义、失去动词意义、根据语境判断三种情况。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词义是现在研究的一个趋势,朱姝璇(2014)在分析出「打つ」义项的共同要素之后,建立了「打つ」的语义共通图式;胡俊、朱姝璇(2018)从「打ち~」类复合动词中构建出四种意象图式,展现了「打ち」意义由实到虚的具体过程。

“打”和「打ち」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对义项的对比分析,如林翠芳(2012),目前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打V”和「打ち~」类复合动词中“打”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对比研究,从BCC语料库和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搜集相关语料,分别对“打”和「打ち」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整理,构建出意象图式模型,并对他们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帮助更好地实践于汉日语教学之中。

一、“打”和「打つ」的基本义分析

(一)“打”的基本义。《说文·手部》中“打”的解释为:“打,击也。”《归田录》卷二中的解释为:“其本义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打”都被解释为“敲击、撞击”,本文将“敲击”义看作“打”的基本意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打”的解释更详细:“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打门、打鼓。”本文从中总结出了三个要素,即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对象物、力。在例(1)中,动作的发出者是“姑妈”,动作的对象物是“她的左脸右脸”,力则是用手来实施的击打力量。

(二)「 打つ」的基本义分析。《日本国語大辞典》对「打つ」的第一条解释为「物に物を強く当てる、また、たたくような動作をする。強く刺激を与える。」(猛烈地击打某物,类似于叩击的动作。给予对象物强烈的刺激。)和汉语的“打”一样,「打つ」的基本义可以总结出相同的三个要素。在例(2)中,动作的发出者是拟人化的“风”,动作的对象物是“頬”,力仍是通过“风的手”来实现的。

(三)“打”和「打つ」的核心意象图式。由于“打”和「打つ」基本义几乎相同,因此本文认为,他们可以构建出一个相同的意象图式(图一),本文将此看作“打V”和「打ち~」类复合动词的基础意象图式。

(图一)

二、汉语“打V”分析

本文以BCC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词典》为搜集对象,整理出61个“打V”结构的词语,对“打V”进行分析,构建“打V”的意象图式。

(一)“打”在词语中有实际意义。此时“打V”结构还未完全凝固,“打”和后面的动词可以分成两个独立的成分,他们之间构成了并列和动补的逻辑关系。

属于并列关系的“打V”,“打”拥有具体的意义,前后两个部分的意义并列。如,例(3)描写了两人搏斗的场景,词语“打斗”的“打”和“斗”都有各自的实际意义,“打”由“用手或某器具撞击某物”的意义引申出来,撞击的对象范围扩大,指撞击某人;而“斗”指双方互争高下,进行对打。他们的语义呈现出并列的关系。

(3)厢房里的打斗声把母亲从睡梦中惊醒。她趿拉着鞋跑到门口,打斗已经结束,结局基本明朗。(莫言/丰乳肥臀)

属于动补关系的“打V”也有不少,如打倒、打死、打开、打垮、打破、打落等。例(4)中“打死”“打倒”的“打”表示“黑衣人甲、乙”对“狗”和“陈鼻”施加的具体动作,“死”和“倒”则分别是“狗”和“陈鼻”被施加“打”这个动作后的状态和结果。例(5)中“打落”的“打”表示“锅匠”对“子弹头”施加的动作,“落”则是子弹头接受到这一动作后产生的结果。

(4)黑衣人甲、乙与陈鼻和他的狗搏斗,狗被打死,陈鼻被打倒。(莫言/蛙)

(5)锅匠把双枪插进腰带,伸掌打落一颗飘游的子弹头,然后,他蹲下,扶起双腿仍骑着驴背身体伏在驴脖子上的四老妈。(莫言/食草家族)

由此本文将这类“打V”的词语总结为图二所示的意象图式。此时“打”有具体的意义,动作发出者、动作对象物、力三个要素都具备,且动作对象物会因为动作的施加而使其状态发生改变。

(图二)

但由于语境的改变,原本拥有具体意义的“打”也可能引申为相对概括抽象的意义。如例(6),“打”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而是用其击打类的身体动作来隐喻一系列使“四人帮”垮台的政治活动。“打”的意象图式逐渐发展为图三,在后面的分类中,“力”变得概括抽象的这个过程同样适用。

(6)在打倒“四人帮”以后,我们都努力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冰心/冰心全集第六卷)

(图三)

(二)“打”在词语中无实际意义。祝建军(2003)认为,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当“打V”逐渐从一个作为句法组合的短语发展成为一个凝固的词时,“打”就逐渐成了一个词缀成分。本文所说的“无实际意义”,就是指“打”成了一个词缀成分,这类“打V”在本文搜集到的词中所占比例较多。通过对这类“打V”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打”又可细分为有抽象概括义和作词语中的语法成分两种情况。

1“.打”具有抽象概括义。这类词中“打”的意义十分接近泛义动词,如“为、行、作”等,具有“做、进行”的意思,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意义。此时“打V”结构已有明显凝固的趋势,如例(7)和(8)中的“打劫”“打坐”,“打”的意义逐渐泛化为“进行……的动作”。具有同样规则的还有打扮、打比、打算、打听、打造、打转、打住等词,此时的“打V”同样满足上文图三的意象图式。

(7)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是他打劫了赵亮的钱。(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8)我从书上读到有道行的老和尚,吃个半饥不饱。夜里从不放倒头睡觉,只在蒲团上打坐。(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2“.打”仅作为语法成分。由于“打”后面的一些动作本身就具有“进行、做”的意义,因此语义中心不断朝着“打”后面的动词偏移,“打”的意义基本缺失,此时“打”仅作为语法成分,成为一个前缀。祝建军认为,这里的“打”在“打V”中实际上强调、突出了动作行为的进行和发出,起到了增强后面动词V效果的作用 。因此,这类“打V”的焦点转向了对于动作本身的强调,而强调效果就是由“打”作为词缀的语法功能带来的,因此可构建出图四的意象图式。

(图四)

三、日语「打ち~」类复合词分析

本节从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为搜集对象,共整理出88个「打ち~」类复合词,通过对「打ち~」类复合词的分析,本文认为,「打ち~」类词的分类也可按照「打ち」的意义来进行分类。

(一)「打ち」保留「打つ」的意义。这类「打ち~」中「打ち」有具体的意义,杨晓敏(2008)以动词「打つ」是否能支配「打ち~」类复合动词前的名词作为评判标准,本文也继续沿用这一标准。例如(9)中,「打ち合う」中的动词「打つ」可以直接支配复合动词前的动作对象物「木球」,即「木球を打つ」这个短语的意义是成立的。

(9)毬杖は木槌で木球を打ち合う童子の遊びだ。(毬杖是用木槌来击打木球的儿童游戏。)

(10)工事現場で聞くようなドーンという重いものを打ち落す音が……(在施工现场听到了咚地一声打落重物的声音……)

这一类复合动词中,「打ち」后面动词是动作对象物的位置或者状态发生变化的最终状态,而「打ち」则是使动作对象物的位置或状态发生改变的方式和手段,例如动词打ち落す、打ち砕く、打ち上がる、打ち上げる、打ち鳴らす、打ち倒れる等。例(10)中「打ち」是发生在「重いもの」(重物)上的动作,而「落す」则是重物收到力后发生的状态的改变。这与前面“打V”动词中动补关系这一类动词十分相似,因此这里仍用图二(见图二)来表示此类动词的意象图式。

和汉语相同,由于语境的改变,原本拥有具体意义的「打ち」也可能引申成为相对概括抽象的意义,这时「打ち」的具体意义用以隐喻抽象意义。如例(11),“攻打”的实际动作用以隐喻使专政政府垮台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打ち」已经具备了比较抽象概括的意义,因此也可用图三(见图三)的意象图式来表示这类复合动词。

(11)今のいま、専制政府を打ち倒さ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现目前,必须打倒专政政府。)

(二)「打ち」失去「打つ」的意义。这类复合动词中,「打ち」在词中不作为语义成分。朱姝璇(2018)将这类「打ち」看作一个接头辞,认为其有加强后项动词语义、表示“稍微、一点儿”意义以及调整语调的功能。如例(12),「打ち見る」的意思是“瞥一眼,稍微看一下”,「打ち」是对后面动词「見る」的强调。这类复合动词也可用图四(见图四)的意象图式来表达。

(12)打ち見たところ大した作品はなっかたようだ。(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品。)

「打ち」在复合词中不作为语义成分的情况还有一种——「打ち」只是「打ち~」类复合动词中的一个成分,不发挥任何作用,如复合动词「打ち明ける」。这类动词也可用图四的意象图式来表示,但此时「打ち~」的凝固程度较高,「打ち」也不表示“稍微、一点儿”的意义,但仍能起到强调「打ち」后动词的作用。

此外,日语中还有许多汉字形式的词语,如「打撃」「打坐」「打算」「打診」「打数」「打制」「打設」「打点」「打突」「打破」「打撲」「打眠」等,他们后面可加上「する」,变成一个动词形式。部分词语和中文里的意义基本相同,如「打撃」对应汉语的“打击”,「打破」对应汉语的“打破”。也有部分词语和汉语的意思不同,如「打算」在汉语中指计划要做某事,日语里指算计、盘算;「打点」在汉语中有“收拾;准备;行贿以请托他人疏通、照顾”等意思,在日语中则专指打棒球时的击球位置。此外,还有部分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或者已经不使用了,例如打診、打数、打制、打設、打突、打撲、打眠等。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发现,“打V”和「打ち~」类复合动词中的“打”、「打ち」有相似的词义演变过程,即“打”、「打ち」从有具体击打类动作的意义,到具有抽象概括义,再到作为一个语法成分来加强后面动词的意义,或仅作为一个词缀成分,因此“打V”和「打ち~」类复合动词可以构建相似的意象图式,这说明了汉日语在构词上理据有很多共通之处。

但是汉日两语中,“打”、「打ち」与后面具体动词的搭配有所差异,如汉语中没有「打ち明ける」「打ち語る」等说法;且汉日两语中一些比较相似的表达在意义用法上也有一些差异,例如“打开”和「打ち開く」,「打ち開く」除了有“打开、开”这个动作的意义之外,还表示“变得宽敞和开阔”的意思。由于篇幅研究,本文对于日语和汉语的“打”、「打ち」搭配上的差异这一方面未展开讨论,这也是今后可以深度讨论的内容。

[1]曹先擢.“打”字的语义分析——为庆贺《辞书研究》百期作[J].辞书研究,1996,(6):34-44.

[2]程娟,奚俊.动词“打”的语法化过程考察[C].//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24-28.

[3]黄峰.“打”字的音和义[J].古汉语研究,1998,(04):92-94.

[4]胡俊,朱姝璇.认知语义学视域下「打ち~」的语义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4):154-157.

[5]林翠芳.多義語「打」の諸表現に関する考察ー日中両言語の比較通して.高知大学留学生教育,2012.

[6]刘瑞明.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62-70.

[7]杨晓敏.论复合词中「打ち」意义的变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3):50-54.

[8]俞敏.“打”雅[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4-13.

[9]祝建军.近代汉语动词前缀“打-”演变探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4):470-476.

[10]祝建军.“打V”之“打”的语法化探析[J].古汉语研究,2004,(3):38-44.

[11]祝建军.近代汉语动词“打”的语义泛化[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3):354-360.

[12]朱姝璇.从认知语义学看「打つ」的语义扩张机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2):4-7.

猜你喜欢

图式日语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