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2022-11-21魏峰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23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群众活动

魏峰 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攀升,社会也随之处于持续进步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在物质性满足方面的关注逐渐减弱,对于更加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追求。鉴于社会公众在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情况,立足于新时代的崭新时代背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需要更加重视具体设计开展原则、设计开展关注重点以及各项优化调整策略,以便持续不断地跟进社会公众始终处于变化过程中的经济文化需求与审美需求,设计并开展社会公众更加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活动,借此为社会发展质量提升做出有效铺垫。只有切实地确保文化活动开展过程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才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帮助社会公众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可持续优质发展愿景。

一、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设计开展原则

(一)群众性原则

顾名思义,群众文化活动是为群众开展的文化活动,设计并开展文化活动时应当始终围绕最为基本的群众性原则进行,将其置于最为优先予以考虑的核心位置。因此,在进行设计的阶段需要更加明确地把握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以及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进而为文化活动设计提供更加贴切的设计开展定位。在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帮助社会公众进一步接触更加优质的文化,最终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在设计开展形式方面不存在较为严苛的要求,可以在接受门槛较高的剧院与音乐厅开展,同样可以在更加容易接受的社区与广场开展,重点在于针对各有不同的受众需求和文化活动开展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适配,始终立足于服务于群众的基本出发点进行设计与开展。换言之,更加应当追求的是文化活动可以带来的公共文化传播效果,而非活动本身的规模与形式[1]。

(二)公益性原则

就性质而言,群众文化活动在公益性方面的表现极为突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当中,公益性的文化活动设计与开展属于十分关键的有机组成成分。一般而言,文化活动是由当地政府主导进行,具体由文化部门下设组织单位负责实际的设计与开展工作,在社会公众的普遍参与下最终得到实现的公共文化传播服务工作。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政府的目的在于为当地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理想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途径,服务的对象即社会公众,因而公益性原则更是应当置于文化活动实际设计及开展的核心位置。在设计并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立足于公益性原则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秀文化,为社会公众丰富自身文化素养与文化知识提供公共渠道。与此同时,还可以从文化活动的人文环境优化效果出发,帮助社会公众树立更加符合预期的文化自信。

(三)创意性原则

大部分情况下,群众文化活动采取的设计开展形式均是更加贴合社会公众审美特征的社区文化活动,而社会公众以社区为单位自发地参与其中,文化活动的设计开展质量将会更加直观地体现在参与人数方面。越是基础越是普遍,越是需要注重新颖程度,以便绕过审美疲劳可能带来的活动开展效果不佳问题。在新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不仅活动本身将会不具艺术性,还会为参与其中的社会公众带来差强人意的参与体验,以致挫伤社会公众继续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因此,针对文化活动进行设计与开展时,务必注重创意性原则,以有其创意性为最基本的设计开展目标。举例而言,随着社会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设计和开展文化活动时可以采取线上开展形式,为社会公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更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渠道与机会。另外,在注重创意性原则的过程中,还可以切实地发掘当地的特色文化中潜在的创意性要素,并在实际的设计与开展过程中予以体现。

二、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设计开展关注重点

(一)制定明确的开展目标

在针对文化活动进行设计与开展过程中,是否具备相对有其明确性的开展目标将会直接决定文化活动是否可以获得相当符合预期的开展效果。因而在具体的设计与开展环节,应当切实地针对当地社会公众的各项需求进行分析,并实际地予以体现。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掘和参考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以此为基础最终划定文化活动的设计开展目标[2]。只有以符合和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基本前提,才可以尽其所能地确保当地社会公众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活动,以便借此帮助社会公众通过参与活动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文化,丰富自身学识与认识。举例而言,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社会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帮助社会公众理解身边的各项变化是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为社会公众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二)关注群众的审美变化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与时代处于持续进步变化的过程中,审美方式与开展方式相对传统的文化活动在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表现日渐不足,甚至已经难以较为充分地予以满足。因此,在具体地针对文化活动进行设计与开展时需要首先针对当下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公众审美水平进行分析,针对文化活动的审美方式与开展方式进行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优化及调整,以便为社会公众提供参与体验更加理想的文化活动,最终促成社会整体的优质发展。具体而言,在设计和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发展状况与特色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更加灵活地选择更加符合当地社会公众喜好的文化活动开展形式[3]。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各种新兴文化的审美形式进行跟进,吸取其中有利于文化活动开展的审美思想,创新文化活动的审美形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参与体验,吸引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优先传统文化的传承

考虑到文化活动最终的目标在于帮助社会公众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活动进行公共传播的均为优秀文化,而在此之中,具备当地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挥更加实际可观的文化传播作用,帮助社会公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文化活动进行过程中。中华民族发展数千年,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淀十分可观,而在当下外来入侵文化源源不断的当下,社会公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认识水平。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发挥十分关键的发展促进作用。因此,在设计和开展文化活动时,应当切实地立足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引入特征显著的地方性特色文化,在文化活动的公共文化传播功能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最终促成更加优质的社会发展。

三、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一)重视各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社会主义发展崭新阶段,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当重视各个重要时间节点,选择适当的节日与时间开展文化活动。借此,可以更加实际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于节日氛围的寻求,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参与体验。举例而言,设计并开展文化活动时可以挑选各类传统节日及其假期作为开展时间,以便充分地利用社会公众的假期时间实现更加理想的文化活动参与度。在农历新年可以开展春联书写活动与窗花剪纸活动,在端午佳节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组织亲手制作粽子的活动,在重阳节可以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4]。

(二)采取各有不同的开展形式

在设计开展形式方面,群众文化活动并不存在形式限制,因而在设计及开展过程中应当打开思路,采取各种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开展形式进行文化活动,更加有效地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在同一场文化活动中,同样需要从更加不同的视角出发,实现更多的公共文化传播功能,以便更加充分地满足社会公众差异化性质显著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采取各有不同的开展形式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自由地进行设计与开展,而是应当具备相当符合预期的优秀性,发挥一定的文化导向作用。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基本思想观念必须得到体现,以便借由开展文化活动帮助社会公众抵制外来不良文化入侵,以及落后思想文化腐蚀。

(三)辅以活动相关的商品设计

在针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设计与开展时,设计阶段可以从整体层面出发提炼文化活动的基本性质,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些活动相关的周边产品,并投入实际生产,在文化活动期间进行发放[5]。借由文化活动相关周边产品,还可以为文化活动进行二次宣传。举例而言,可以将文化活动标识作为蓝本,制作钥匙扣、明信片一类的便携物件。在文化活动进行过程中或是结束后发放相关周边产品,不仅可以再次体现文化活动的主题,还可以帮助参与活动的社会公众更进一步地对活动宣传的优质文化加深印象。与此同时,借由此类活动相关周边产品,还可以提升当地文化活动的知名度,以便在今后的文化活动中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实现更加理想的文化活动开展效果。针对其中反响较为出色的产品,可以考虑进行产业化处理,在文化活动中探索创造经济效益的崭新路径,为当地的发展做出更加可观的贡献。

(四)选择具备当地特色的场地

在设计和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地选择当地特色文化体现较为明显的合宜地点开展活动,以便借助较大的人流量与特色文化吸引力,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在选择开展场地时首先需要考虑场地在工作人员与资金配置两个方面提出的要求,其次应当考虑开展场地是否可以充分地体现当地特色文化,再次应当强化文化活动设计开展过程中的资金分配管理,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为明显的活动开展效果提升。与此同时,应当优先考虑当地的特色文化与地理环境,合理地挑选最为理想的活动开展场地[6]。

(五)关注最为基础的各项准备

在文化活动的设计开展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各项准备需要着重予以关注。首先,在实际进行设计和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工作人员配置进行考虑,明确制定各个工作人员的负责范畴。其次,应当更加科学合理地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只有在良好有效的宣传与引导下,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文化活动的开展时间、开展地点、开展内容与开展形式。再次,最应当考虑的是现场的秩序维护,只有切实地确保现场活动进行秩序,才可以确保文化活动可以发挥相对符合预期的效果。同时,应当着重针对各种潜在的问题从严拟定应急预案,并实际地予以演练,以防各种潜在问题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各类不良影响。只有有序合理地开展文化活动,才可以尽其所能地减免投入资源的浪费[7]。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进入崭新时代后,以促进社会取得质量更高发展为目的的群众文化活动应当从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先期基础性准备,采取各有不同的多种开焊形式,充分地利用当地的各项优势性资源,针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后的评价与反馈进行及时的收集与分析。具体而言,首先应当从群众性原则、公益性原则以及创意性原则三个角度出发,更加切实地把握和掌控新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各项基本原则。其次,在实际开展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制定明确的开展目标,关注群众的审美变化,优先传统文化的传承。最后,应当采取包含重视各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采取各有不同的开展形式,辅以活动相关的商品设计,选择具备当地特色的场地,关注最为基础的各项准备在内各种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更加有其质量的社会发展。只有科学合理地针对群众文化活动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才可以尽其所能地吸引当地社会公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便实现更加具备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效果,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收获一定的成果,最终促进社会取得质量更高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群众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