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射击训练安全事故对公安院校武器使用课程的警示

2022-11-21

法制博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枪械枪支手枪

杜 洋

重庆警察学院警务战术系,重庆 401331

一、事故概况

在近期某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进行的一次手枪实弹射击训练中,参训民警李某在射击靶位上取出实弹夹装入“六四”式手枪,而后右手持枪,左手拉枪机向后到定位并松开,在瞄准击发时,发现枪支并未打响。经过检查,原因是弹夹未拍到位,子弹未能上膛。该民警立即将弹夹拍到位,第二次推子弹上膛,此时,危险发生了,手枪自动连续击发,所幸民警在操作时枪口指向前方,没有伤到其他民警,但强大的冲击力使得李某单手无法控制,情急之下他本能地缩回右手,用左手接握枪身,将枪口指向地面,直至6发子弹全部打完。但不幸的是,枪声停止后,大家发现李某左手鲜血直流,左手掌心和手腕处中弹两发。

二、对此次事故的原因分析

事后,当地公安机关邀请了国内著名轻武器专家刘开吉教授与武器生产厂家代表共同对此次事故进行了调查,事故调查组在射击训练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场当众分解查验故障枪支,详细询问了事发时在场的组训教官以及学员等目击者,形成的共同调查鉴定结果为:“该‘六四’式手枪由于长期未使用,击针与击针孔壁严重氧化锈蚀咬合,击针惯性突出量向前锁死,导致其由撞击量小的击锤回转式击发单发发射方式演变成撞击大、无法控制的自由枪机连发发射方式”。调查组鉴定的结果,从技术层面查明了该事故系非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其具体解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击针锈死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众所周知,“六四”式手枪的击发方式是击针式,即击针安装在枪机上,位于弹底槽平面中心位置,击针在枪机内仅有1.1~1.6毫米的前后移动距离。此时,若枪膛处于空仓状态的时候,击针突出弹底槽平面,而子弹进入枪膛的时候,击针则自动后移,枪支指示杆显示处于击发的状态。射手扣动扳机以后,击锤撞击击针,形成撞击枪弹底火而完成击发。

当“六四”式手枪的击针生锈与击针孔壁咬合,在枪机内不能前后移动,击针头突出弹底槽平面时,在推子弹上膛的过程中,枪机连同锈死的击针直接撞击子弹底火完成击发而造成走火,此时的击发方式由击针式变成了撞击式击发。更危险的是,当第一发子弹被击发以后,由于自动手枪的结构原理,第二发子弹会自动上膛,枪机在上一发子弹的后推力作用下继续前后推动,造成连续击发,直至弹匣内子弹全部发射完毕为止。

(二)保养与检查不当是此次事故的关键原因

“六四”式手枪击针直径较粗,不易发生像“五四”式手枪击针头折断、击针簧断裂和“七七”式手枪击针簧及导杆断裂等常见故障,所以组训教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往往容易忽略对“六四”式手枪击针的检查。

为方便一线民警实战应用,“六四”式手枪多采用简易枪套和快枪套携装,由于击针尾部向上,枪套对套筒后部无遮盖,导致在实战或训练中雨水、汗水等极易沿击针槽垂直下流,在击针与击针孔壁缝隙停留,如不及时保养的话,容易很快氧化锈蚀。加之过去的射击培训和保障教材均限于介绍“六四”式手枪不完全分解要领,不允许射手分解其他机件,导致多数民警不熟悉枪机内部结构,没有检查击针的习惯,更未能掌握分解击针检查要领。

(三)安全理念未贯穿训练始末是此次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射击训练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射击教学,才谈得上提高训练质量。射击训练的安全实施依赖于组训人员周密的组织与保障,然而,在公安实战训练单位,无论在射击教学还是在实弹考核过程中,实战教官更多注重的是受训对象使用枪支时的安全,对武器领取与检查、故障的排除、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实战训练中安全使用枪支的理念却并没有过多教授。如:要求每个学员必须熟练背诵的《武器使用安全守则》:视所有枪支有弹并已上膛;在不欲射击时,将扣压扳机的手指放在扳机护圈外;不要将枪口指向不欲射击的人或者是物;除非有命令或者是行动需要,否则不得随意拔枪;无论是领取还是归还枪支必须验枪;若有怀疑切莫开枪。以上六条守则,教官更多强调的是“怎么做”,较少注重“为什么这样做”的射击安全理念培养,易造成学员安全使用枪支的意识停留在浅表,未真正领会和落实于武器使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三、公安院校武器使用课程如何预防此类事故

警用武器是公安机关的核心装备之一,也是各级公安机关开展执法执勤尤其是反恐防暴和维稳处突任务的基本保障条件。公安院校作为民警入职前学习掌握枪械知识的“启蒙地”,秉承“安全、合法、规范、有效”的武器训练理念对民警整个职业生涯意义重大。为有效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需要在武器使用课程以及枪支日常维护保养中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枪械使用安全意识,养成“终身”安全用枪理念

在新时代的公安工作中,公民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对公安民警执法过程实施监督,对民警现场处置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枪械,作为警察强制力使用的最高等级,极易引发公众关注。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如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枪械,就能达到有效打击犯罪,制服犯罪嫌疑人的目标,但若使用不当,造成的社会危害以及负面影响也将是最大。所以,在平时的枪械使用训练中,组训教官要不断强化受训民警的武器安全操作意识,让其树立“终身”安全用枪理念,严格施教,严格考核,规范枪械使用训练的每一个环节,从细微之处着手,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谓“终身”安全用枪理念,是民警个人职业生涯进行安全用枪的认知、习惯和能力的总称。[1]这里的“终身”包含两个时期,一是在公安院校学习时期,系统掌握武器使用课程相关内容;二是民警入职时期,从具备枪械使用资格直至警察职业生涯结束。在公安院校学习阶段是民警掌握枪械知识和安全用枪必备技能的第一步,对形成正确的安全用枪理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安院校依托科学完善的射击课程,有利于学员系统而完整地学习武器使用知识,为“终身”安全用枪理念的形成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从而确保入警后合理合法地使用武器,保证自身和同伴安全,制止违法犯罪。

在武器使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安全用枪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始末,具体来讲:在理论学习阶段,应结合武器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武器常识、射击学理等内容,重点培养学员使用武器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规范用枪意识,熟悉枪械的基本构造,掌握武器的性能和射击科学性原理,为安全使用武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基本技能训练阶段,通过武器携带与持握、验枪与分解结合、基本射击姿势与技术等内容的讲解和训练,使学员将安全用枪理念“内熟于心、外化于形”;在应用技能训练阶段,通过与实战紧密相关的战术射击教学训练,使学员对武器使用有深度认识,提高射击安全认知,真正做到安全用枪理念与实际执法行动牢固结合。

(二)严格规范操作程序,重视心理素质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本文的训练事故,伤亡人员多为长期使用“六四”式手枪的“熟练射手”,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麻痹大意思想,认为自己使用该型号枪支多年,一般事故排除均不在话下,在对该枪结构特点没有真正熟悉了解的情况下,仅凭个人简单理解,未按规范的训练程序对枪支进行安全检查或排除故障,导致了伤亡事故发生。因此,严格规范训练程序,对武器使用课程而言,尤其重要。

针对“六四”式手枪因为击针锈死导致自动击发子弹的危险事故,我们应该在武器检查训练过程中增加击针检查这一安全环节。具体来讲,应掌握以下检查要领:1.插入空弹匣,拉套筒使“六四”式手枪成空仓挂机状态;2.从抛壳窗向内观察弹底槽中间的击针头是否凸出弹底槽平面;3.用通条按压击针头,观察其是否能前后移动,能移动则功能正常;若用力按压也不能活动,应该停止该枪的训练使用,进行保险机钮分解故障排除。

除此以外,射手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射击安全事故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射击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射手出现过度紧张或者麻痹大意的心理造成的。射击课程作为警务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射击心理素质训练是公安院校学生射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射击心理训练就是培养射手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掌握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过程。射击心理训练能帮助射手自我控制情绪,自我暗示,保持精力集中,身心和谐,动作和感觉一致,使学到的动作要领在实弹射击时运用自如,不仅能取得良好的射击效果,还能在故障排除、外界干扰等意外情况发生时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平时,射击心理训练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战时,射击心理训练是率先控制自我紧张心理状态,发挥出自己正常技术水平,不失时机地圆满完成战斗任务的重要保证。[2]因此,在严格规范射击操作程序的同时,还必须抓好射手心理素质训练。

(三)加强枪械日常维护保养,严防此类安全事故

武器的日常维护保养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容易被公安民警忽略的环节。以警察院校为例,通常射击课程训练对象人数众多,且存在射击场地较少,训练课时较短,教学任务较重等情况,导致需要维护保养的武器数量多、损耗大。由于库管民警人手较少或因工作繁忙,对枪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往往由授课教师课后组织学生操作完成。而学生普遍存在对武器不熟悉结构原理、功能性能,往往导致武器维护保养流于形式,使得定期维护保养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故而发生枪支走火伤人或关键时刻由于枪支故障致民警伤亡的事故。

所以,武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则,严格贯彻执行日常检查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做到经常对武器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武器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枪械应有的效能,提升我们的执法战斗力。为保证枪支良好的性能,必须做到“两勤”与“五不”:“两勤”指勤检查、勤擦拭;“五不”是指不碰摔、不生锈、不损坏、不丢失、不转借。如果发现机件损坏,应及时送修或更换,使武器随时保持战备状态。

针对“六四”式手枪,养护人员除了掌握不完全分解保养要领外,还应该掌握分解保险机钮,对击针进行检查养护。具体要领为:1.将套筒按操作程序分解;2.从套筒侧面用手向上扳保险,向后扳约180度,将保险机钮向左从套筒中分解;3.从套筒尾部向下倒出击针,检查击针和击针槽是否锈蚀;4.将击针放回击针槽,在保险机钮竖起约90度时将保险机前后钩装入套筒内,装到位后,向前按压即可将保险机钮结合于保险位置。

(四)因地制宜,做好新旧装备的结合训练

由于各地警用装备均系地方财政开支,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导致各地警用装备参差不齐。警用装备新旧并存,“数代同堂”是各地公安机关的装备现状。实际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警用手枪的装备结构,是以“六四”式手枪为基础,以“五四”式和“七七”式手枪在用途上、层次上作为补充。“六四”式手枪作为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手枪,现已逐步退出公安民警装备序列,但由于过去配发基数较大,一线实战部门以及公安教育培训机构仍有装备和使用的情况。

在“六四”式手枪未完全退役之前,熟知其战斗性能、构造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其实战技能,才能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应有效能,达到人与装备的相互融合,促进警用装备形成战斗力,从而增强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

猜你喜欢

枪械枪支手枪
枪械图鉴——VKS狙击步枪
枪械图鉴——TS12霰弹枪
枪械的“外挂神器”
一起来认“邦手枪”
巴西成为全球因枪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我不是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