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2-11-21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赖时通

学苑教育 2022年29期
关键词:创客探究信息技术

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赖时通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在科技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在呼唤创新型人才。创客教育即是一个基于创造、强调分享与合作的创新教育活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融合创客教育理念,旨在更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合作分享等多种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开展创客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希望为小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创客教育定义

创客教育即是一个基于创造、强调分享与合作的创新教育活动。祝智庭等归纳总结出的创客教育的定义中指出,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传承了体验教育、项目式学习法、创新教育、DIY理念等思想;创客教育具有无限的价值潜能,能对个体发展、课程改革、教育系统变革以及国家人才战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程稚蔚等在《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课题报告中指出:创客教育作为创客文化与教育结合后的产物,基于功能室空间与设备而开展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时代表达。

二、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学生热爱信息技术学科,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更多是因为计算机具有娱乐功能,利用信息技术课堂上网冲浪或游戏,对知识的学习参与度并不高。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偏向理论学习,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很难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创客教育的出现,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学改革创造了契机。在创客教育理念的熏陶下,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被更新,用“新”理念激活“老”课堂。施教者的转变,受教者是直接的受益者。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助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合作分享等多种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创客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1.创客教育革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打造魅力课堂。

(1)落实“生本教育”,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

创客,顾名思义,指的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创客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后退”与“让位”。依照新课改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教师退居“幕后”,扮好“导演”角色,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演绎“学中做(玩)”“做(玩)中学”,让每个学生浸润于趣味无穷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彰显生命的个性,绽放生命的色彩。要让每个学生成为小创客,不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更要尽可能地少占用课堂时间,给予学生足够多学习与创作的时间。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画图“线条工具绘蓝图”时,对于画图软件中“直线工具”的教学,教师只演示直线的画法,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工具区”,尝试自己动手去改变直线的颜色与粗细,再让学生总结经验或技巧,还可以说说自己画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直接画出虚线效果,并动手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动手尝试去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表达分享自己的操作技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2)致力“学以致用”,让课堂紧密联系生活。

创客教育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内容及相关软硬件的配置很大程度上难以迎合新时期的需要。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元、更便捷,多数学生已能在课堂之外学习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学了能用,学了想用,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角度出发,关注时事热点,挖掘更好、更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素材,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应养成时时关注软硬件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习惯,探究新媒体新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有助于搭建最实用的软硬件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为学生的创新实践创造机会。例如,在教学“3D One”软件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描述自己家里书桌和书柜的样式及功能,说说在用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把想法通过“3D One”软件进行再设计,这种与生活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再如,在教学“积木编程”时,结合当下“新冠”疫情防控严峻,需要改进学校门禁设备,让它具有自带识别是否戴口罩的功能,只有识别到戴口罩,才会开门。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激情,同时也让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3)巧用“留白艺术”,让课堂更具灵动之美。

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需巧用“留白艺术”。海南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在《人民日报》中发表的《教育不妨适度留白》一文中说到:“留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留白之处,自有教育。转变教育理念,让孩子有更宽松的成长空间,也许会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应消除“生怕学生听不懂”的心理暗示,信任学生,注重启发与引导,让学生“补白”。如此,课堂才有新景象,学习成果才有可能呈现个性与多彩。例如,教师让学生制作幻灯片介绍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审美观念,教师如果提供统一的模板样式,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时候可以适当“留白”,让学生自由的发挥,设计感强的学生会更偏重于界面的排版,让幻灯片更加精美;喜欢动画的学生会添加各种具有创意的动画效果,让幻灯片充满动感;表现欲强的学生,还会加入更丰富的图片、音乐及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让幻灯片更有感观刺激。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更能主动去学习,去求助。这样的“留白”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作品,课堂学习即开心,也更有动力,充满活力。又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会进行适度的“问题留白”,在今天的实践操作中你是否遇到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你的作品还有改进的地方吗?你对自己作品最满意的地方在哪?这些看似多余的问题,其实是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的想一想、说一说,也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

2.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1)创客教育,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创客,是一群有自主意识(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并致力于用合适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的人。创客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正如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教师永远教不会不学的学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多备学生,想方设法让他们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古语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第一要紧的是,成为受学生欢迎和敬佩的老师,激励学生从“想学”到“学好”。其次,教师通过设计自主探究任务,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习惯,从而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执教《确定主题搭结构》一课,探究“新建幻灯片的方法”,教师先请学生根据教材35页的内容以及观察软件界面,尝试新建幻灯片;再请学生展示方法。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纷纷上台展示了8种不同方法,远超我预设的教学方案。又如,在《插入图片秀美景》一课中,学习“将图片设置为幻灯片的背景”这一内容时,笔者安排任务如下:①打开桌面上的“练习.pptx”演示文稿文件,并为第一张幻灯片添加一张背景图片。②使用两个资料:桌面上“图片”文件夹(相关图片素材);参考教材39页“动手试一试”部分。③讲解与操作示范。④思考:将图片设置为幻灯片的背景有什么好处?(整理学生的回答:美化画面、渲染氛围;编辑过程中,不担心图片会移动等)

(2)创客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客教育的核心。在万物互联的信息化时代,全世界都在呼吁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师应以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改进教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常态教学中,笔者通过设计“课前一句话”,持之以恒,不断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执教《指挥角色变位置》一课,笔者设计了“尽情释放你的创意”;又如,执教《综合活动2编写“青蛙吃飞虫”程序》一课,笔者设计了“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创造力”;再如,执教《增设动画添效果》一课,笔者设计了“学会表达,说出你心中的想法和创意”等。要形成稳定的创新意识,需要刻意练习。在操作练习环节,教师尽可能多地设计开放式任务,引导学生勇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地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趣味编程:克隆蚂蚁》一课中,以掌握“克隆”和“碰到颜色”为知识目标,笔者解开教材内容的束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设计“蚂蚁”和“路线”。学生的作品大放异彩,处处透露着生活的气息,更流露出创作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从“尝试性创新”逐步过渡为“习惯性创新”。

(3)创客教育,鼓励学生合作分享。

创客教育以项目学习为主要方式,鼓励造物和分享。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互联网时代,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抱团取暖才是关键。”可见,懂合作,会合作,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基于此,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合作方法,提升合作能力。例如,执教《综合活动 创建海底世界》一课,学生机屏幕呈现“在合作中,碰撞智慧的火花!”这一文字内容,笔者引导学生交流“合作的意义与优势”,辨别“合作的误区”。在主题任务环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不超过2人),再根据任务要求,协作完成“海底世界场景”的创建。暗埋伏笔,笔者等待各小组发现并能提出问题:背景图中没有所需的海底背景该如何做?继而引导学生遇难解难,交流并尝试解决(事先已为学生提供“海底图片”资源)。创客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分享。分享,不仅是“给予他人”,更多的是“自我的提升”。分享的内容不必过于局限,可以是成果展示;可以讲故事(创作的过程);可以是学习体验与感受等。分享的形式,可以是个人,亦可以是小组。通过分享,学生锻炼了自我展示的勇气,提升了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4)创客教育,注重学生评价。

教学评价在创客教育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都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评价,可以是过程性评价,也可以是对最终成品的评价,评价既是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也可以是别人对自己作品的建议,从而有利于改进自己的作品,还可以是自己对自己作品的反思。有效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优化课堂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线条工具绘蓝图”一课时,教材中使用“曲线”工具绘制树冠,一学生在评价时指出,用“椭圆形”工具来绘制树冠更简单,“曲线”工具可以绘制花朵之类的形状。又如,一学生在评价“家乡美景”画图作品时说:“树上面怎么会有房子,还住着人。”作画学生说:“那是我梦中的家乡,我想象中的家乡如果人能住树上真是太好了”。学生在画中,表达了自己的童真童趣,除非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否则教师对学生之间的评价不置可否,只需引导学生积极正面向上,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评价重心放在作品的进步上,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要适当偏向质量和创新上。

结束语

师者,为谁培养人?为国家。培养什么人?培养能适应自身及社会终身发展的人。怎样培养人?创客教育,为课程改革出谋划策,为教师改进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为国家人才培养确立了目标导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学习创客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并将新理念应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期待成长与蜕变。

猜你喜欢

创客探究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设问引导探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