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众寡之用者胜”
——《何博士备论》之《汉光武论》论析

2022-11-21姚振文

孙子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兵力刘秀老子

姚振文

孙子在《谋攻篇》曾言:“识众寡之用者胜”。所谓“众寡之用”,是指战争中兵力多与兵力少的不同用兵方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理。在这一问题上,光武帝刘秀是一个杰出代表。

刘秀性“谨厚”,年轻时喜欢做农事,治国“以柔道理天下”。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云:“乃微窥其所以制胜而荡平之者,岂有他哉!以静制动,以道制权,以谋制力,以缓制猝,以宽制猛而已。”〔1〕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崇柔尚静之人,在战场上却是坚韧、果敢、临危不乱、大智大勇,这突出表现在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中。当时,在昆阳城突遭敌人大军包围、“诸将皆惶恐”的情况下,刘秀作为一名偏将,先是力劝诸将坚守,“复为图画成败”,后又率十三骑突围出城搬取救兵,并“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最终的胜利成果是:“寻、邑阵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后汉书·光武帝纪》)

昆阳之战是绿林军与王莽军之间进行的一场战略大决战。此役,刘秀军队合计不过2 万人,莽军42 万人,双方兵力对比是20 ∶1 ,可谓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那么,在这次战役中,刘秀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中的作战指导经验对后人又有哪些启示呢?《何博士备论》之《汉光武论》对此作出了深入分析。

一、“以众而败”与“以寡而胜”

在《汉光武论》中,作者开篇即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师不必众也,而效命者克;士无皆勇也,而致死者胜。”〔2〕就是说,军队数量不一定要众多,只要士兵誓死效命就能胜;士兵不一定个个皆为勇士,只要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就能胜。这样,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要讨论的“众寡之用”的问题,亦即战争领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指出:战争领域的一个常见现象,古之人有的兵力众多却失败了,有的兵力很少却胜利了。比如,昆阳之战,王寻、王邑百万大军败于光武帝三千之兵;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而败于周瑜三万之师;淝水之战,苻坚百万大军败于谢玄八万之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古人论事喜欢夸张,所列举的数字难免有一定水分。

作者下面开始分析问题,率百万之师以对数千之军,本来应该必胜为什么却败了呢?“骄吾所以必胜,而以轻敌败也。”正因为认为“必胜”,才导致骄傲——骄傲带来轻敌,轻敌导致失败。同样的道理,以数千兵力来抵抗百万之师,本来是必败的,但为什么有时却胜了呢?(注意这里的“有时”讲得很客观,也很必要)“奋吾所以必败,而以致死胜也。”正因为“必败”才导致士气奋发,而士气奋发带来以死决战的决心,所以胜利——当然,还包括其他致胜因素。

这里,我们要特别分析一下“骄兵必败”的道理。骄兵为什么就必败呢?因为骄兵看不起对方,不把人家放在眼里,所以对敌人就不做任何防备,等到对方突然进行攻击的时候,来不及防备的力量就成了脆弱不堪的力量,进而“兵败如山倒”。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基本道理是:存在的力量并不是真正的力量,只有运用起来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比如,一个彪形大汉是有力量的,但当他酣睡之时,他的力量就不能发挥出来,一个柔弱之人照样可以把他杀死。这也是孙子强调“出奇制胜”,并特别注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作者针对兵力众寡问题与将帅的能力、态度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作者的分析很辩证,也很深刻。敌人兵力众多,这是智慧的将领所希望的(有夸张的意味),却是愚蠢的将领所害怕的;我方兵力甚少,这是愚蠢的将领所感到危险的(其实聪明的将领也感到危险),而智慧的将领则心地坦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敌人兵力众多,“恃吾有以覆其骄也”——我可以因此设法让他骄傲;我方兵力少,“恃吾有以激其奋也”——我可以因此设法让我的士兵奋勇。

再往下的论述,作者更加煽情:以数千之兵对抗大敌,却能使士兵人人死战,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弱小之军,这是容易做到的;率百万之众攻击小敌,却能使士兵人人效命,而忘记了自己是百万雄师,这是很难做到的。此言虽属煽情,但亦很有道理,因为人性使然,且人性是很难改变的。

最后,作者要揭晓谜底了:“以寡而胜”“以众而败”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弱小则士兵就会奋勇,而强大则容易导致懈怠。弱小而奋勇,奋发的是士兵的勇气;强大而懈怠,懈怠的是士兵的情绪。奋发的勇气容易利用,而懈怠的情绪则难以控制。所以,巧妙利用士兵勇气而激励士兵作战,就能做到“以寡而胜”;依靠难以驾驭的情绪而驱使士兵作战,就会导致“兵众而败”。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辨析“士气”与“情绪”的根本差异。“情绪”是人的本性与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士气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古人重“气”,讲究人的身体与“气”有很大的关系,所谓“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军争篇》)。孟子讲究集义养气。《孟子·公孙丑上》有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文天祥之《正气歌》也讲:“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就是说,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叫“满盈”。正因如此,士气与情绪相比,更多的是一种正能量的东西,更具有励志的价值和作用。也正因如此,古代兵家特别重视士气的作用。如孙子讲“勇怯,势也”(《势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争篇》)。

二、“古之善论将者,必知其胜任之多寡”

接下来,作者谈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看一个将领的素质,一定要知道他能带多少兵。假若不是他所胜任的,多给了他兵力,反而会害了他。

这一问题自然涉及历史上的一句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其出处来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当初,韩信桀骜不驯,被刘邦伪游云梦所擒,韩信颇为不服,于是刘邦与他进行了这次关于“将领带兵多少”的谈话。韩信是军事天才,带兵自然是多多益善;刘邦军事才能一般,韩信言他带兵不过十万也是事实。当然,刘邦懂政治、会用人,这一点韩信与他没法比,所以韩信自认为被刘邦所擒一点都不冤枉。

当然,这其中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军事学原理。孙子曾讲:“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势篇》)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管理很多人就像管理一个人一样,指挥很多人就像指挥一个人一样。这就是说,将帅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百万如役一人”呢?“分数”和“形名”是关键问题。“分数”即部队编制(军、旅、卒、伍等),“形名”即指挥信号(金鼓和旌旗),只要抓好这两个问题,部队就会“用众如一”“协调自如”。这也就是何去非所讲的:“分数既定,形名既饰,节制素明,威赏素著,有术以用其锋故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部队“用众如一”呢?其中既有制度设计的问题,也有将帅指挥谋略的问题。比如,孙子在《九地篇》就讲道:“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这其中的分寸和技巧如何把握,对于不同的将帅而言是有很大差异的。

比如,赵括当年统领赵军40 万人,不可谓不多,但却败在战神白起手下,酿成了长平之战的千古悲剧。秦国王翦统领秦军60 万人灭楚,自然也很多,但却一战灭楚,功成名就。二人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赵括的悲剧原因在于经验不足,轻言战事。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年少时学兵法,言兵事,没有人能辩论过他,然其父(名将赵奢)却并不认为这是好事。问其故,赵奢回答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王翦成功的原因在于沉稳老练,理性用兵。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嬴政欲伐楚,先问将领李信需要多少兵,李信说:“不过二十万人。”又问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于是,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派李信及蒙恬率20 万军队伐楚,结果大败而归。当秦王再次要求王翦挂帅时,王翦仍然坚持“非六十万人不可”。最终,秦王答应了他的要求,而王翦也不辱王命,大破楚军。

再如,楚汉战争时期,也有一次兵力悬殊情况下结果出人意料的战例——彭城之战。当时,汉高祖势力已达于鼎盛时期,其麾下有五国诸侯联军合计60 万人,但却被项羽3 万铁骑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命。这就是将领带兵数量超过了他的能力和极限所致。

不过,项羽所以能凭3 万铁骑而胜,背后有个用兵理论要特别阐明一下。孙子在《地形篇》曾讲过:“兵无选锋,曰北。”这里的“锋”就是指锋锐,指一支部队的突击队或中坚力量。任何一支部队,其力量构成不可能是均等的,但无论如何都要有核心的精锐力量。它的作用,一方面在于稳固己方力量体系,只要它不倒别的部队就不会倒,只要它不败别的部队就不会败;另一方面,精锐之师的作用,在于突破敌人阵地,在于在敌人的防御体系中撕开一个口子,进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项羽率领的3 万铁骑正是这样的锋锐之师,其在巨鹿之战的作用是这样,在击败刘邦60 万大军时的作用也是这样。

最后,作者又提到曹操的例子。曹操既是懂兵法之人,也是懂用兵之人(何氏说他是“巧谲奇变,离合出没,其应无穷”),而且多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如,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然而,赤壁之战,曹操却又成就了刘备和周瑜,曹操20 多万人,孙刘联军只有5 万多人,最终,周瑜用火攻,使曹军丢盔弃甲如鸟兽般逃散,遂使曹操统一全国的美梦化为泡影。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曹操“骄荆州之胜,恃水陆之众,而败于懈也”。

“骄兵必败”这一用兵常理,几乎人人皆知,然而又有多少像曹操这样的枭雄悍将在不断地、连续地重复这一错误,这岂不是人性的悲哀吗?

三、刘秀用兵之“真情”与“权术”

《汉光武论》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开始论述刘秀指挥作战的最大特点:“唯诸将观其生平见小敌怯,见大敌勇也,皆窃怪之。”人们都很疑惑,刘秀为什么见到小敌胆怯,见到大敌反而勇敢呢?其背后的原因是,如何在战场上合理利用人之本性(“勇怯”)的问题:“勇、怯者,乃所谓能事而皆以求胜也。”

具体而言,见到小敌而胆怯,是他的真情;见到大敌而勇敢,这是他的权术。敌人弱小反而心中胆怯(深知用兵之危),胆怯就加强戒备,加强了戒备就激励士卒,这是一种取胜之道;敌人强大而勇敢无畏(焕发人类之无限意志与精神),勇敢无畏就决心死战,决心死战就能奋发士气,这也是一种取胜之道。

对于小敌而示之真情,这是以不轻视敌人而战胜它;对于大敌而用权术,是以不畏惧敌人而战胜它。由此看,光武帝带兵不仅能以少胜多,而且也能像韩信一样“多多益善”。这就是孙子讲的“识众寡之用者胜”的基本道理。一位好的将领,应该既懂得兵力多的用兵方法,也懂得兵力少的用兵方法。

接着,作者将讨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即光武帝取天下的整个过程和方法,乃是一种真情与权术的结合。

当初,刘伯升结交豪侠义士,意在诛杀王莽而恢复刘氏江山的时候,刘秀独自在家中耕田稼穑,所以人们都认为他内向忠厚,没想到他会有什么作为。而当他指挥、号令属下,身穿绛衣大冠而起兵于宛城的时候,则英勇果敢又大大超过了刘伯升。

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权术。所谓“独事田业”“为谨厚者”,实际上是韬光养晦,隐忍待机,是一种老谋深算,也是一种胸中城府。“夫光武意之所以在莽者,岂一日之间邪?”人家早就有反莽的打算了,但表现出来的却处处是谨厚、小心。所以,刘伯升开启的事业,最终是由光武帝来完成的。作者最后发出一句感叹:“呜呼!英雄若世祖(刘秀)者,为难及也!”

光武帝“真情”与“权术”的背后是老子的弱者生存哲学,“柔武”是他由弱而强、以弱胜强的根本方法和策略。西方进化论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老子讲“弱者生存”。据《太平预览》记载,老子的老师商容快要死的时候,老子去看望他,并诚恳地问道:“老师还有什么要教我的吗?”此时,商容张开了自己的嘴巴,问老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回答:“在。”商容又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回答:“不在了。”商容说:“什么道理你明白了吗?”老子尝试着回答:“非为刚亡而弱存乎?”(是不是说,刚强的就会灭亡,柔弱的就会存活呢?)商容说:“天下事尽矣!”(所有的道理都在这里了)

那么,老子是如何追求弱者生存的呢?第一是装。我们读老子的书,会发现他很喜欢使用一个字——“若”。比如“大直若屈”“大智若愚”等等。“若”实际上就是“伪装”。对政治家来讲,这叫韬光养晦。第二是“忍”。“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多么痛苦的事情,但却是“胜”的门槛。越王勾践,忍着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复仇得志。老子还有句话叫“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里强调的不是“不敢”,而是“敢不”。要知道,不做也是一种勇气,而且是一种大勇。人要真正做到“敢不”很难。为此,苏东坡讲“大勇若怯”。这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对方的怯弱当作无能,凡事都要让三分。

另外,老子“尚柔”,并推崇水的逻辑,即所谓“上善若水”。天底下最柔、最弱的就是水,最战无不胜的也是水。火那么猛,水能灭火。石头那么硬,滴水穿石。洪水来了,便是巨大的灾难,摧毁一切,什么都没了。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人也一样,一个人做人做事,要柔一点,弱一点,低调一点,退让一点。事实上,刘秀所为大多是柔弱和退让,然而这本质上又是一种“柔武”。

我们可以举一个刘秀以柔武取胜的战争实例。建武二年九月,当赤眉军打败邓禹,复入长安之后,刘秀就将邓禹召回,而派冯异率兵讨之,并告诫说:“慎毋与穷寇争锋!赤眉无谷,自当来东,吾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棰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3〕此后,赤眉军果然受当地饥荒所迫,引兵东归,刘秀遂遣大将侯进屯兵新安,派耿弇屯兵宜阳,截断赤眉军退路。建武三年,当赤眉军向东退往宜阳之时,刘秀亲率大军截击,最终将其全部歼灭。刘秀对这一战役的指挥,完全践行了孙子“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用兵思想,更充分体现了其以柔克刚的指挥风格。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对此评价说:“帝以持重而挫其方决之势,禹以持重而失之方溃之初。相对之变,定几于顷刻,非智之所能知、勇之所能胜。”〔4〕

猜你喜欢

兵力刘秀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美军兵力设计及作战概念跟踪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试论兵力投入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影响
智者老子
刘秀苦寻同窗
小鸟的攻击 ——达里尔(美 国)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