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劳技教育在综合实践的框架下实施有“度”的教学
——以“新东方邀您回家吃饭”为例

2022-11-21江苏省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姚庆忠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美食劳动笔者

江苏省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 姚庆忠

“劳动与技术课程应该在综合的视野中进行。应注重与科学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综合实践框架下劳动与技术课程实施方式和多种相关课程的统整形式。”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分别在“课程理念”的第六条和第八条进行了强调。就目前劳动与技术课程来说,虽然课程设置上列出了这门课,但实际的情况是,课表上将这门课与综合实践课进行合并,每隔一周上一次已经算是好的;更有甚者是空有其名,任课教师也是由数学或英语教师兼任,学生的学习用具自开学发下就从未开封过。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发掘方面,忽略了劳动与技术的内涵建设,有劳动却无技术,课程层面的整体规划也仅限于应付各类检查,没有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整体衔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在综合实践框架下让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有“度”的教学呢?笔者借助学校烹饪社团的平台,开设了一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使学生每次都学有所获,并且有“慕名者”要求加入课堂。笔者以六年级下册前六课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开展任务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劳动与技术教育落地生根。

笔者根据任务内容,即制作某一特定的美食来实施教学,借此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习惯。每次要制作的美食由前一节课结束时,学生自己商议决定,志同道合者自成小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商讨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评估阶段。整个过程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学生想要制作的美食,进行可行性分析、准备工具、采购食材,独立自主或分工协作地进行具体操作、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步骤、不断尝试并整理成文,最后由外围“评委”共同评估。在劳动实践中 ,学生不是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而动手,而是为展示“我的新东方秀”而学习技术。如此反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大同存小异,分工合作、实践创新,真正做到劳有所获、动中有“度”。

一、案例描述

(一)教学内容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11课,前6课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①我家的厨房;②小小采购员;③凉拌黄瓜;④香干炒芹菜;⑤做蛋糕;⑥七彩小圆子。了解基本的家庭营养需求、学会简单的烹饪技术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家政常识。笔者以“我是新东方大厨师”为主题,以“回家吃饭”为有温度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厨房设备及其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提高准确度;学会识别各种菜,学会食物的合理搭配,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提高认识度;掌握做美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以学习制作一个冷盘、一个炒菜、一个点心和一个甜品汤为任务,开展清理厨房、买食材、择菜、洗菜、烹饪等系列实践活动,获得自信度。主要流程分为创设情境定任务、调查论证定计划、分工协作搞活动、展示美食获评价四个阶段。

(三)活动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讨论确定制作什么菜,会收集、整理烹饪的相关信息;

2.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厨房用具,经历买食材、择菜、洗菜、和面、揉面的过程,掌握简单的烹饪技术;

3.体验烹饪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4.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课时安排:课内时间6课时 课外时间两周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定任务——有温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不是就教材而教材,也不是教师突发奇想地强制性布置任务,它来源于学生的真实日常生活,来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感的形式,更来源于教师用心创设的情境。活动开始,笔者借助社团名称“新东方学院”,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新东方厨师邀您回家吃饭”。课件重现中央2套《回家吃饭》场景,设计卡通人物“77”担任主持人,把电视中出现的场景搬到教室。强烈的现场感让“小厨师们”跃跃欲试,一场校园里的美食切磋赛就此拉开序幕。教师相机一句:“同学们,你们想一显身手,成为回家吃饭的小厨师吗?”把学生引领到分析招聘条件、准备如何应聘上来。在这个过程中,招聘条件理所当然地成了本次活动要达成的目标,因此要多方考虑,精心设计。如笔者设计的招聘条件如下:

①认识厨房设备,并会安全正确地使用刀、锅、煤气灶、微波炉等;②了解食品知识,懂得营养均衡,能合理搭配,适量采购,做到不浪费;③会制作一个凉菜、一个炒菜、一个点心、一个甜点,并能做到菜品漂亮、口味协调、创意新颖;④做事认真、能坚持到底,善于沟通,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提议,顾全大局,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⑤菜品受到大多数评委的认同。

2.调查论证定计划——有尺度

确立了活动任务——应聘“新东方厨师”后,笔者把着力点放在组织学生分析应聘条件上,引导学生对照自身条件,制订合理的计划。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照既定要求进行合理分解,将计划变成若干个小任务,如:

小组内利用平板电脑查找资料,确定制作什么菜(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更新食谱),需要用到哪些厨房设备。

油膜自然破裂边界位于最小油膜厚度hmin之后的某个位置φ2处,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当计算出某节点Pi,j为负时,则取为0,并以此点作为该行上破裂边界近似位置,经过ξ次迭代后,破裂边界就会逐渐向自然破裂边界逼近 [7-8]。

分析营养结构,合理均衡搭配,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选购食材。

学习烹饪技术,记住关键步骤,在学会的基础上创新菜品,准备应聘。

展示才艺,能有团队成员或自己解说烹饪步骤,以及美食的功效和适用人群,科学文明应聘。

值得注意的是制订计划时,要引导学生根据组内既定的小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计划样本,制作模板,避免学生在制订计划时走弯路,让学生有尺可量,有度可依。学生制订的计划一定要在全班进行交流,并根据组与组之间的评价和建议进行完善,确保每组的计划都可操作,这样为计划完美实施奠定基础。

3.分工协作搞活动——有热度

(1)广泛收集资料。一方面,笔者把劳动与技术的课堂搬到微机房,指导学生利用网站收集信息;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如向家长、邻居请教,到学校食堂请教司务长,看美食频道的节目,观察餐馆菜肴,查阅与美食有关的杂志等。

(2)细致整理资料。学生收集资料时,往往只顾“拿来”,导致杂乱无序、重复雷同、操作烦琐等现象屡见不鲜。笔者以一个学生的资料为例,指导其他学生如何精挑细选资料,如何对“长篇大论”进行合理的概括归纳,如何给资料适当分类。小组可以以课件或小报的形式呈现,以留作应聘时展示自己的成果。

(3)用心确定菜谱。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准备,学生对应聘时做什么样的冷菜、炒菜、点心、甜品等都有了初步设想,这时,教师可提供“点菜单”让每人填写自己喜爱的菜谱,开展讨论,选定本组要做的食物。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尤其注意引导学生陈述自己选菜的理由,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要求大同存小异,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4)教授操作方法。每个小组确立了自己的菜谱后,笔者首先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书中的烹饪方法,重点强调一些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特别是对有安全隐患的环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每次社团活动时,笔者边扶边放,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教材中的烹饪内容。

(5)取得家长支持。每次在课上学生与笔者共同完成了美食作品后,笔者总是第一时间将其分享到家长群里,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从而支持孩子,在家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更能勇敢地尝试,逐步将实践转化成技能,进而将技能内化为特长。

4.展美食获评价——有自信度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对一些食品常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会了一定的烹饪技巧。此时,实战演练正式开启。笔者带领学生布置应聘场地,设计聘书,聘请部分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招聘小组,制定评价表。每个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设计的菜谱和选取该菜谱的理由;面对招聘小组的质疑进行答辩,如在活动中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小组内有哪些矛盾,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活动体验真实而有效。每个小组现场操作后,招聘小组对各组的菜品进行品尝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活动最后,笔者公布招聘结果,颁发聘书,并对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实践进行总结,把整个过程中精彩的环节做成了幻灯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实践反思

(一)提高课堂的温度,为学生营造更愉悦的学习氛围

根据热门节目,笔者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却又颇为新奇的“新东方邀您回家吃饭大厨招聘”情境,围绕如何成功应聘这一最终任务展开活动,其间,既有教师的悉心指导,又有家长的鼎力相助,更有评委们的公正评价,整个活动有温度,有情感。

(二)拓宽教材的广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

劳动与技术教材呈现的课例,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素材而已,教师不能唯教材。案例并非范例,话题并非习题。教师要根据生情和学情,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增删减补,实现学生与教材的零距离、接触课堂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本次活动无论从学生的资料搜集还是烹饪展示方面,都从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劳动技术教学的空间,延长了劳技教学的时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搭建框架的稳度,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劳技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四大领域”不是四门课的简单叠加,学生的“八大技能”不是劳技课的重复传授,而是以整合的方式实施,稳中求进,互相渗透,彼此融合。教师要巧妙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实施劳动技术教学,对照《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让劳技课程的特点更为显著,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有技术含量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美食劳动笔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热爱劳动
美食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