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乡土集体记忆的空间美学建构
——以《大地情书》为例

2022-11-21房奇蕙

传媒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黑土地情书乡土

房奇蕙

一、研究背景

在经历“娱乐至死”的躁动后,纪录片作为引领社会价值观、启迪心智、塑造国家相册、推动文化走出的重要载体。由优酷上线的网络纪录片《大地情书》正以更全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以坐落于松嫩平原的黑龙江省作为拍摄地点,深耕于东北黑土地上的乡村生活,书写了一部颇具地域特色的乡土中国影像志。全片以精心的构图、精炼的脚本,将带有本土气息的乡村生活与文化,经由电影美学手法的表达带入到观众的视野。在迎面而来的生产生活场景中,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黑土地衍生的自然与人性之美。我们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之路,为当下如何利用纪录片打造城市IP、建构城市记忆、弘扬中国文化提供了脉络与方向。

二、乡土纪录片中的空间美学建构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开篇中提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从内容上看,影像是乡土文化的记忆与重构。地方的乡土人情与历史文化是一部乡土纪录片创作的根基,既而纪录片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主要手段。纪录片《大地情书》立意于“看见东方之美”命题下,将视线聚焦于黑土地和其滋长的世间万物,借助影像美学用诗一般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东北大地上的丰饶辽阔,使乡土纪录片在空间维度方面呈现出新的美学形态,建构了独特的美学景观体系。

(一)地理空间的奇观表达

作为一部展现东北乡土文化的纪录片,《大地情书》选取我国重要的粮食产业基地绥化市作为取景地,以电影美学的手法记录了山川湖泊、广袤无际的农田,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生活画卷。十个故事映射了十段人生,饱含了对这片黑土地的热爱与敬意,将充满烟火气的人间呈现在每个观众眼前。《大地情书》中的空间建构遵循着从地理空间到社会景观的逻辑,在时空逻辑、人物谱系、社会环境等多重元素的组合中呈现出空间符号意义:以地理空间为落脚点,将剧中十段平凡人的故事与时代密切联结,兼顾地域性与普遍性,纪录片“以‘家’的模式表达国家意志,在表达过程中把‘国’窄化为‘家’,置放于‘家’的范畴内表达”[2]最终实现了社会人文景观的呈现和精神力量的传递,彰显了纪录片的热度与厚度。

《大地情书》中呈现的主要有三个地理空间,一是生活在黑土地上十个普通人的乡村生活,展现了东北人民的真实生存现状和生活状态;二是人们的劳作环境,展现了黑土地的特有生产劳作场景;三是在画面中所呈现乡土中国社会空间。其中包括了一望无际的小兴安岭大自然环境,以及大块又黑又亮的土地展现了大美北林的优质生态环境和东北民俗艺术的发源地。生活、村落、社会三个空间分别代表着都市化进程中这片土地上的人情、精神文化、民生的主要时代主题,这些时代主题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东北人在黑土地上的生活图景以及珍惜这片赖以生存的绿色空间是寒地黑土之上每一个人的信条与家训。他们是一个个微小的音符,构成了纪录片中展示的四季图景与时代议题,也促成了地理空间向人文景观、社会景观的转化。正如影片中开篇导引艾青的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全片从对土地的深切情感入手,在饱满的叙事基调下,通过十段故事定格东北大地的风物之美。《大地情书》从小视角入手,在表现手法、故事呈现、语态表达形式上进行了颠覆式创新,将自然风物、文化自信、乡村振兴、民生等社会主题和宏大叙事,拆解为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讲述平凡的中国故事。在《“宅男”老丁的故事》中,老丁勤恳地培育生态稻米,积极响应着科技兴农的时代号召。在“庆安大米选‘米模’”的故事中讲述的是庆安农人毕家英的快乐生活,其中在才艺比拼环节中第一位参赛选手用打快板的方式传递出庆安大米特色、庆安的绿色生态环境、国家生态方针等文化理念,灵活地做到了“去政治化”的宣教模式,从新媒体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以真实的艺术方式带我们走进东北绥化那片黑土地,探寻城市之外“新”的生活可能,提高受众对本土文化产品的接受,延伸了乡土纪录片的高度与深度,让地域形象和地方品牌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二)乡土空间中的东方美学

所谓“大地情书”,拆开来看即是“大地”“情”“书”,指涉着空间、人和情感的关系。整部片子以“看见·东方”为主题,借助电影美学成功地颠覆和矫正了很多观众对乡村题材“灰”“土”的历史观,这种美学形象的建构是通过一系列地理场所的呈现,从而使之成为一种美学的符号性存在。黑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地,乡土是带着情感和温度的,黑土地养育了中国东北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大地情书》正是从乡土视角为观众讲述黑龙江人民最淳朴的人情冷暖,不仅立体化地呈现了东北人民的真实生活,同时细腻而又真诚的镜头下将中国农村生活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真性情以及平凡的人生凝练成一封写给大地的情书。情书的开篇便从对中国人民最为重要的秋收讲起,呈现了关于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和人对自然的回馈,缓缓勾画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图景。

与语言相比,空间无疑更切合视觉表征逻辑,抑或可以说空间就是视觉活动的产物甚至空间本身就是一种视觉符号。[3]松塔是纪录片开篇《寻宝小兴安岭》中极具代表性的物像,稀有的野生松塔吸引着很多采山人冒着生命危险挺进小兴安岭探寻这片秘境,寻觅林间至味。为了生活,主人公范立国需要徒手爬到高达七十米的松树顶部采摘松子,这既是大自然对人类对考验也是大自然的馈赠。当采摘完后范家父子也留下一些松塔作为松鼠吃食,他们对大自然有所求,亦有所予,人类与自然对和谐共生便是这片黑土地上固有的东方之美。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偏远山区尤为突出,这一现象也建构了农村纪录片中人们更好地获取大自然的资源,从而更好地给予大自然回馈的美好互动。而黑土地只是中国大地的一个侧面,在片中所描绘的平凡人物肖像中,东方之美的不同纬度得以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间的和谐共处共筑了东方之美。片中的每一个人物,不仅是他们,更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十四亿中国人的缩影,在有温度、有态度的乡土叙事中透视着一个个平凡而非凡的中国人的故事,走进一个真实的东北农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三)记忆空间的唤醒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我们的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得以延伸。”[4]纪录片《大地情书》里,摄制组在客观记录的前提下,更多地选取了具有记忆价值的符号用来建构记忆框架。影片取材从春季到冬季,从森林到湖泊,既有自然风貌地理,又展现了人物、风情、特产,利用文案将风物变成符号来传承记忆。此外,旁白总是不经意讲起故事配合着画面,形成了一种互文结构,将符号意义注入人们的经验系统,形成更深层次的记忆。《冰面上的“纤夫”》一集中,特置镜头深入冰面之下,特写镜头拍摄铁制冰镩与厚实冰层的碰撞,这些画面足以展现了面对极端的采冰环境,他们不屈不挠的韧劲,就像片中解说词一样“冬日的黑土地,银装素裹,古老的呼兰河一进入冬季,便犹如作家萧红笔下描述的那般,有了别样的壮美景致”。视听语音的结合,自然将人们带入到极为艰苦的工作场景,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的画面,也从另一个温度诠释了东北人坚毅的品格。在寒地黑土之上,他们用自己的奋斗收获了平凡的幸福,形成了情感上的认同。其次,纪录片中多次呈现了东北地方美食,如“香喷喷”的稻花香大米、蘸酱菜、酸菜饺子、松花江大鱼等,以美食象征黑土地对人的物质馈赠。《老母亲的菜园》一集中通过儿子种白菜、母子腌酸菜、女儿做粉条、包饺子、拉秋菜等日常生活的画面,建构了乡土文化的符号载体。在影像的编码中,纪录片有意识地对生活劳作场景和日常画面进行特定的重构,激活人们脑海中关于东北人的味觉密码。在纪录片中,摄制组将具有“生活”意味的画面组合起来,对画面色彩和构图进行艺术创作,让画面更具诗意,加强召唤记忆的力度。此外,纪录片《大地情书》中选取了承载人们家庭记忆的素材,我们可以从影片中培养水稻的老丁身上看到许多农民的影子,或许从未想过会离开这片土地。两个骑马的小伙子,让人记忆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嫉妒对方有女朋友、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表现了很多东北男人表面上粗犷豪迈,而骨子里埋藏着细腻的一面。四季轮转、人们辛勤劳作,在极端对环境下,对于生活不屈不挠,在这片黑土之上时代守望、辛勤耕耘,靠自己辛勤劳作撑起一个家。或许这就是平凡生活的真谛,这是这片土地刻在他们血液中的印记,这些是人们共同的家庭记忆,当这些日常生活场景被搬到荧屏时,人们很容易被带入到纪录片叙事中,想起自己的那片“大地”。家庭记忆场景的不断重复,人们心中的乡愁记忆被打开,古朴的村落、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层林尽染的山林,人们脑海中一帧帧画面、一段段乡土记忆被打开,景观符号独特的乡土气息引领着人们开始回忆乡村,回忆过去。

三、电影美学下的乡土记忆

人们习惯于用“失意”来刻画如今的东北,社会视角很少聚焦于东北。而纪录片《大地情书》则尝试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将带着“土”气的和原生态的乡土生活与电影美学融合,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真正的农村生活平淡的脚本和诗意的画面完成了一次美学意义上的创作。在普通的农村生活场景中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东北农村的自然美和人性美。此封“情书”讲述着有一群人是以这样的方式与态度生活着,不仅是写给不熟悉这个角落的人看的,也是写给漂泊在外的东北游子,家乡或许并不遥远,这片土地依旧充满生息,虽然以农民和农村日常生活为拍摄主体,但该片在摄影、脚本等环节都营造出了电影美学的美感和格调。在拍摄手法上,一道酸菜炖粉条和一锅最为家常的大酱炖鱼在特写镜头下,如同专业名厨手下的珍馐天物。润绿葱郁的小兴安岭森林收揽于航拍镜头下,色块分明的乡间稻田如同一幅油画,多了些欧洲小镇的即视感。该片在脚本创作上借助了电影的表现手法,给每一位主要人物都安排了几段以黑幕为背景、近景镜头的简短独白,并让人物在独白中进行自我表达。聚光灯下的人物面部特征及表情一览无遗,用“真实”展现生活的悲喜交集,整个纪录片放大片中人物身上坚韧不拔,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还有一些精巧设计的桥段来推动叙事。在第五集中,在一场皮影戏演出后,表演者从幕后走向前台向观众谢幕,当镜头转向空无一人的观众座席时,这一充满戏剧性“曲终人散尽”的桥段让观众的情绪仿佛一落千丈。[5]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手法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使拯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曲艺这一主题更为深入人心。这些镜头精心的组合和设计使该片不同于一般的农村题材纪录片,其本身在电影手法赋能下流露出些许的“匠气”的意味,脱离了令人兴致索然的普通新闻纪实类农村专题片的刻板模式而具备了较高的观赏性。《大地情书》的画面构图、取景角度,打破传统模式,在4K高清镜头下上演视觉盛宴。无论是层林尽染的森林、翠绿绿的稻田、热火朝天的劳作、白雪皑皑的呼兰河畔,还是晶莹剔透的冰雕、沾满露珠的秧苗等场景,《大地情书》将这些自然风物拍出了一种极致的美感,每一帧和每一个镜头极具艺术色彩,极为凸显出了纪录片的美学质感。

四、结语

近年来,《乡村里的中国》《记忆乡愁》《了不起的村落》等农村题材纪录片都在试图较正乡土中国作为“文化乡愁”的内涵与外延,使其不再用原来指涉愚昧与文明、先进与落后二元对立的城乡关系,而趋于将农村形象塑造为乌托邦性质的文化景观,来帮助缓解高速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人们精神与生态环境的危机与阵痛。也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为塑造民族认同感提供新的文化资源。而《大地情书》的精神旨归与这些前作类似,同样遵循着正面文化景观的路径,为乡土中国塑造了道德良善、生态健康的面孔。同时,也在美学层面为同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范例。

猜你喜欢

黑土地情书乡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让黑土地始终有劲儿
江澜新潮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
黑土地上稻花香
乡土分外妖娆
6万字的情书
暖暖的等
写给电影人的情书
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