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整体性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022-11-21王晓路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世界观信仰马克思主义

李 英,王晓路

(河北经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以“信”筑基,以“疑”求进,始终是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方法论要求。“信”与“疑”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对立统一是推动人类精神、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的知识有不同的类型,信仰基于知识却又高于知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层次。知识只有被实践充分证明,才能树立信心,再通过持有信念的科学论证,进一步应用并验证,最终固化为心意相通、言行一致、知信融合的“信仰”层级。不能被科学说明,根本无法验证的知识只能是迷信、谎言和空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和信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支撑性和动力性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

一、坚持以世界观的整体性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指出,要教育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2]引导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其核心要义。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根植于人类的实践生活,涵盖了人类社会诸多领域的内容,是对世界的整体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反映。整体性是世界观系统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也有强烈的理论自觉,并通过众多的理论文献给予充分的支撑。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模式下,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被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并归属于不同学科门类、开设不同的课程进行研究和教学。然而,整体性并非部分的简单相加,传统学科分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陈先达在《被肢解的马克思》一书中明确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旦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同平均共产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没有什么两样;反之,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离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会跌入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怀抱。同样,如果无视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无视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对新出现的经济现象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回到琐碎的、脱离生活的经院哲学。把马克思主义中的任何一个组织部分同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原有的性质,并导致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曲解。”[3]陈先达先生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遭遇被肢解的现象是一种客观现实,我们不能不引起反思。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世界观,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学说,很大程度上隶属于信仰教育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众所周知,人们信仰的坚定性程度,并不一定同知识的增长成正比或具有正相关性,而是与选择的冲突性或不可代替性有关。信仰关涉意义问题和价值选择,如果信仰体系被攻破一个缺口,整个思想防线就会坍塌和崩溃。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查漏补缺而实现整体性的维护,但信仰体系却有极大的排他性和不可修复性。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化理解和阐释还处于新范式的“萌芽”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与其内在的范式危机并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矛盾,亟待从整体性范式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

二、坚持知、信、行的统一,发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引领功能

在知、信与行三者关系中,信是关键。信既是由知到行的中介,又是知与行的最高统一体,对知与行起引领、规范和指导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形成的世界观体系,既有自己明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其他世界观体系有本质区别;又是无产阶级争取革命和斗争的理论武器,体现着追求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目标。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是信仰、信念和信心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因而,知、信、行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整体性。没有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信仰,与宗教迷信没有区别;没有科学知识指导的实践也就成为盲目的实践活动,而没有实践或不能引导实践成功的知识,就失去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当实践常常不能取得成功时,人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怀疑和否定,人的信仰体系就会发生崩塌;而信仰离开科学知识的严谨论证和实践的不断成功验证,就必然会转型和背离,丧失凝聚人心、激励探索前行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整体性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进行科学阐释的基本原则,也是发挥世界观引领支撑作用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知识为载体,本质上是受教育者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接受、确立及固化并不断践行的过程。只有超越知识本身的“信”,才能在实践中达成以信辨疑、以信解惑的功能,“信”才能成为“道”的一部分,以“道”统理,以“道”释异,一以贯之,这是世界观的统领性的根本要求。在世界观的层次中,确信的部分始终构成知识的基座,表现为先验性世界图式,构成人类认识、交往、实践的现实框架和平台。所以,世界观教育是一切教育的中心环节,要解决好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分歧和冲突,克服单纯知识教育的狭隘性。在世界观体系中,知识就像根目录下的一个“文件夹”,能进行保存、转移、编辑或删除,并不影响其它文件夹的内容。然而,信仰、信念和信心本身是知识“接受器”,起着“总开关”和“防火墙”的作用,对知识的通关、甄别、清理、验证发挥着“检察官”和“指挥棒”的功能。所以,学校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错误教学理念,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必须让碎片化的知识实现融合、贯通,对信仰确立和固化起积极正面的作用。只有以信仰教育为统领,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才能实现信仰教育的“协同效应”,推进立德树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

三、以整体性的方式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如何呈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在学校开设的各门思政课中都有不同侧重,在不同阶段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的叙事方式。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进行多学科、专门化分类有利于理论研究的细化深入,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使理论的整体性呈现被忽视,造成各学科各自为战、一叶障目。今天以教科书为体例的呈现方式还是相对独立的板块式结构,整体性未能得到充分彰显,造成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整体逻辑被肢解、真理性力量被消弱,与现实生活的整体契合度被降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相对独立的板块结构和论证模式,容易导致世界观的碎片化、知识化。“史”“论”“著”“用”相互脱节,造成知识向信仰的转化机制不通畅,转化路径被切断、转化方式被忽视,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中的整合和统领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它不断与时代特征、与人类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有机结合中,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如果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不变的教条,将之凝固化,就必然会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实践发展变化割裂开来,切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整体性,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以及其深刻的历史穿透力。当前,尽管从“解释的统一性”“教材体系的连贯性”“论证的完备性”“说服的有效性”“政策的可操作性”“实践检验的客观性”“目标指向的全面性”等不同角度理解整体性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为前提,必须按照科学的学术规范、科学的结构和叙述方式体现出来。当然,这同宗教的自圆其说的能力有着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既是育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科体系化要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既不是靠强权维系,也不是以武力为后盾,科学性是其生命的保证。马克思强调理论的“叙述方式”与“分析方式”正是相反的,这造成教材的范畴顺序与教学范畴的不一致性。因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教学体系中的呈现方式应与教材体系有别,机械照搬教材体系的呈现方式会丧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现实问题时的可接受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封闭的体系性,也不是只有教材体系一种呈现方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上的统一,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受教育者人格力量的统一,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专业知识的统一。以整体性原则应对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学校思政课、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为统领,立足内容体系的整体性、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合理呈现各门课程的不同侧重点,实现战略联动、战术策应、合兵共击,才能在新时代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才能赢得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话语权。

四、以“六要”为标准,促进思政课教师自身能力的整体性提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之模范也。铸人灵魂任务的完成、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2014年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4],更是在2019年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新要求[2]。“四有”和“六要”的统一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和专业标准,反映了新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育主体在政治上、专业能力上的更高更全面要求。

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不仅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相信、确信,更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所确立理想目标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随,其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人类社会终将告别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因而,以政治信仰为基础的政治素质始终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素质。政治信仰集中表达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价值取向、政治思想主张和政治判断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强调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这正是由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精髓。只有信仰坚定,才能做到思想彻底、理论透彻;只有坚持信仰与思想的统一,才能实现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只有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以坚定的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才能成为学生“愿意信”“信得过”的好老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现,同时也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与人格魅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环节。信仰教育不是“说动”而是被“感动”,如果教育不能感动人心,就不能触及灵魂、入心入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世界观的高度统一,是一种社会评价,是知识成为社会力量的根本发动机。思政课教师只有修身以敬,不断精进自身知识和道德修养,堂堂正正做人,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才能以崇高的人格魅力、道德境界感召学生,发挥成风化人的作用,实现精神育魂的目标。最后,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是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它不同科学知识相对立,而是对科学真理的相信,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相信,“是靠认识的加深、科学的研究和理论的辩驳而达到的。”[5]因而,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现实问题的复杂演变、时代的历史发展,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的授业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释疑解惑现实问题的能力,紧跟时代变化不断创新的思维能力,在古今中外的辩证统一中用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和知识视野审视世界的能力,以承担起传播知识、思想与真理,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审视自己,努力补齐自身能力和素质方面的短板,让自己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在立场、态度、能力、素养与人格等方面实现自我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才能真正成为博取众长、综合素质一流的“大先生”,才能承担好、完成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五、 加强教学过程知识、信仰、人格等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学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传播知识、培育价值、确立信仰的系统性过程,因而必须以系统性思维做好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合理设计,围绕教育目标实现,做到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实际上,有时候不一定要讲得那么高大全,从一个问题切入,把一个问题讲深,最后触类旁通,可以带动很多关联问题,有可能是一通百通,提纲挈领,”[2]其核心和实质就是通过整体性应对现实问题的复杂挑战,把一个现实问题“讲深讲透”。运用好这一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十分关键。教师的理论视域就要广,知识积累就要厚,论证逻辑就要严,错误观点就敢辩,教学活动涉及的因素考虑就要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理从来是在诘问和辩难中发展起来的”“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2]就深刻表达了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应用知识、信仰、人格等要素的整体性要求。

在新时代,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复杂化。对错误观点的分析和辩驳、对现实问题的科学分析是对思政课教师知识、信仰和人格的综合考验,也对教师语言、逻辑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世界观教育是双向的沟通,是一种重要的交往性实践,情绪、情感对于教学的成效十分重要,因而尊重教育规律、掌握沟通技巧、提高说服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把知识、信仰、人格、情感、审美、修辞等因素纳入整体性考量的范围。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还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理念上,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强化思政课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的显性作用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思政功能的互补;在教学空间设计上,要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实行立体化教学,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空间整体性立体化协同;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呈现的合理性,有效实现教学方法多样性的有机融合,改变思政课教学中的同质化倾向,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六、 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全局视野思考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的定位

一个人确立信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受个体自身思想发展和接受规律的制约,同时也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在学校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根据青少年理想信念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特点,整体规划学校思政课程建设,明确层次分明、逐步递进、螺旋上升的阶梯式信仰教育目标,构建适合青年学生接受规律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学层次不分、衔接不牢、目标重叠的现象,比如高等教育内容与中学内容复重、教学难度没有提升、教学内容存在过度简化、叙述语言没有个性、论证角度千篇一律、论证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而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不足。这一方面容易导致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的浅薄化,弱化学习动力与兴趣;另一方面造成青年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抽象化和简单化理解,实质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力量和价值魅力。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具有全局视野,提出办好思政课就要把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从全局视野审视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看待”,就要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国际共运史等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把握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性,强调社会主义革命观的正确性,把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思政课的根本目标。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全局出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就要根据课程功能的重要性,构建以主干思政课为核心、思政选修课为补充、具体专业课为辅,功能互补的信仰教育课程体系,把真善美的正确观念渗透在知识传授过程,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与专业课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矛盾与孤立状态,建设好思政课的补充性课程,开发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为课程灌注灵魂,引导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猜你喜欢

世界观信仰马克思主义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世界观(二)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重读《夜读偶记》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小镇“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