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21秦长月李鸿录唐丽英佟晓姝李华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维持性量表服药

秦长月,李鸿录,曹 雪,唐丽英,佟晓姝,李华兵

(1.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药学部,辽宁 调兵山 112700;2.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肾内科,辽宁 调兵山 112700)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为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可达到替代肾脏功能、维持患者生命的作用,但治疗期间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高磷血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及肾衰竭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可导致血磷升高,诱发高钙血症、肾性骨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不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1-2]。现阶段,临床治疗高磷血症主要疗法为充分透析治疗、饮食控制、使用磷结合剂等,但透析治疗、饮食控制对血磷的清除效果有限。研究[3-4]指出,90%~9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口服磷结合剂以降低血磷水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受到自身疾病、血磷管理自我效能、遵医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较差。目前关于其相关因素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以3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00例,本研究方案通过本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进行监督。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个月的肾衰竭患者[5];2)透析规律、充分者;3)伴高磷血症(血清磷>1.78 mmol·L-1)[6],需服用磷结合剂,且遵医嘱持续服用磷结合剂时间>2周者;4)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急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者;2)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消耗性疾病者;3)伴传染性疾病、药物或酒精依赖者;4)伴严重营养不良者;5)伴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异常者等。

1.3 方法及观察指标

1.3.1 血液透析方法 采用瑞典金宝AK95血液透析机,碳酸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200~300 mL·min-1,透析液流量500 mL·min-1,透析器、管路均为一次性使用,每次3~4 h,3次/周。普通肝素常规抗凝,剂量个体化,匀速超滤脱水超滤脱水量为(2.15±0.45)kg。

1.3.2 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调查 采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7]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用药依从性,总分0~8分,得分越高提示用药依从性越佳。根据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情况可将研究对象分为依从性良好组(≥6分,160例),依从性较差组(<6分,140例)。

1.3.3 分析方法 根据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付费方式、月收入、透析时间、血钙、血磷、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以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知识和行为问卷[8]评估,总分0~20分,得分越高,患者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自我效能评分(以药物理解和服用自我效能量表[9]评估,总分8~32分,得分越高,患者服药自我效能越高)、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0]评估,总分0~40分,得分越高,患者社会支持度越高)、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每日服药总数量、是否在职等,同时将临床资料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2组比较使用χ2检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依从性较差组年龄>60岁、未在职患者占比分别为62.14%、57.14%,高于依从性良好组的38.13%、38.13%(P<0.05);依从性较差组透析时间长于依从性良好组(P<0.05);依从性较差组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效能评分、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于依从性良好组(P<0.05);依从性较差组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每日服药总数量高于依从性良好组(P<0.05)。见表1。

2.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低、自我效能评分低、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高、每日服药总数量高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52;2.721;2.659;4.080;3.842;3.380,P< 0.05)。见表2。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对磷滤过降低,可导致磷在体内潴留而引起高磷血症,多需口服磷结合剂以降低血磷水平,但大多患者由于用药依从性较差,容易导致血磷达标率较低,可引起矿物质和骨异常,进一步诱发心脏瓣膜、血管和软组织等出现转移性钙化,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1]。何茂芯等[12]调查发现,2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依从性差者占比51.72%,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3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40例依从性较差,发生率为46.67%,进一步说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多较差,故临床进一步进行分析以确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降低血磷水平,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从性较差组年龄>60岁、未在职患者占比分别为62.14%、57.14%,高于依从性良好组的38.13%、38.13%;且依从性较差组透析时间长于依从性良好组,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效能评分、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于依从性良好组,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每日服药总数量高于依从性良好组,提示年龄、是否在职、透析时间、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效能评分、社会支持量表评分等均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低、自我效能评分低、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高、每日服药总数量高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则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度低,无法得到家属及照顾者等对其帮助、支持,物质和精神上的社会支持情况低下;社会支持度高者可得到更多的监督、提醒,有助于提高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13]。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及每日服药总数量较高者容易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用药产生恐惧感,进而自行降低用药,导致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降低。岳晓红等[14]研究亦指出,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及每日服药总数量较高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与其年龄、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效能评分、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每日服药总数量等密切相关,临床可据其予以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亦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样本量较少,调查对象仅为我院收治的患者等,容易导致结果出现偏倚,临床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研究区域以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维持性量表服药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服药不能猛仰头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