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索

2022-11-20徐爱元

名师在线 2022年25期
关键词:精准信息化信息技术

文/徐爱元

引 言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需要,在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过程中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具体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探索,可以有效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瓶颈,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进一步深化认识,积极总结信息化教学经验,不断优化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法运用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法运用固定化、陈旧化、单一化等突出问题,如目前的语文知识讲解中一般采用“口授+板书”的固定教学模式,不能为课堂教学带来新鲜感,而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语文学习体验[1]。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沉闷无味等问题,而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让知识的展示缤纷多彩,趣味十足,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行有效学习[2]。

(三)调动课堂积极因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各种瓶颈环节和不利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保驾护航。

(四)促进教学效益提升

目前制约教学效能和质量提高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备课精准性不高,学生忽视课前预习,教学的针对性不强,评价的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等,这些情况不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实现。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改进和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此外,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还可以使教师加强专业化学习,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3]。

二、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原则

(一)服务性原则

全力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探索,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完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在信息化教学实施和实践过程中遵循服务性原则,以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和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发力点,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4]。

(二)目的性原则

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目的性原则,将信息化教学作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具体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只有明确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和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不断提升。

(三)学习性原则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化资源设备涌入学校中,这对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遵循学习性原则,积极加强对各种信息化设备的研究,更好地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律,使其有效地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三、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精准备课

让备课更加精准化、细致化和有效化,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应有之意,而从目前的备课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师对备课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重视力度不够高,且在具体的备课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学情研究不精准、教材分析不到位、目标设计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到备课效果的发挥。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入信息技术来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强化备课的功能,为后续的精准化教学打好基础[5]。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对于学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线上问卷作答,并借助问卷调查软件对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积极地运用线上交流的方式和学生展开更有效的互动交流,深入把握学情。对于教材,教师可以认真阅读电子教材,并结合优秀名师的网络公开课、电子教学案例等,了解教材的基本情况,把握教材内容。对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线加强和名师的远程互动和沟通,并结合学情进行研究,如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认识人物的层次写法等,不断优化备课内容。

(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有效预习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转变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升学生学习针对性的重要手段。而从目前的学生预习情况来看,还存在重视程度低、预习效率低等突出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结合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全面引入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让学生在高质量的预习中打好学习基础[6]。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借助QQ 或微信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文章,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清文章大意,同时积极地学习生字词,将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制作各种预习资源,如制作PPT 预习课件、线上预习学案、多媒体朗诵视频等,让学生结合这些信息化资源进行更加精准和有效的预习,同时引导学生在线进行预习检测,进一步找到学生在学习上的短板和漏洞,使学生实现精准化预习。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形象教学

让语文课堂教学形象化、具体化和趣味化,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从目前的课程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存在知识讲解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对此,语文教师要立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改进语文教学组织形式,丰富知识呈现形式,让课程教学更加趣味化和形象化,带给学生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能的大幅提升[7]。

例如,在教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分别呈现本节课的不同模块,如生字词、文章理解、练习设计等,并在下一个分支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展现,让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分别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和阐述,并在该过程中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呈现具体的案例。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在随机提问中给予学生启发。

(四)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贯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和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从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基本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学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使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扩大化,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来全面强化分层教学,不断提高分层教学的质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搭船的鸟》时,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情的分析,精准记录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如学习方法运用、个人学习态度、个人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等,运用大数据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同时为学生建立分层电子档案,从而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分层教学,可以分别制作包括生字词学习、阅读理解、课文阅读、练习巩固等信息化资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资源开展分层学习。教师要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态,积极结合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疑惑,制作对应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精准答疑解惑,突破分层学习瓶颈。

(五)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多元评价活动

优化教学评价实施,是不断提升教学评价客观性与合理性的有效渠道,同样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教学组织和评价实施的基本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评价效益不够高,评价质量不够好。而合理引入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模式。

例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一文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制作各种在线检测题目,如设计生字词拼写、阅读理解、拓展提升等线上检测题目,引导学生线上进行作答,并用计算机软件对学生的作答进行批阅,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改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或者QQ 群引导学生展开匿名评价。例如,学生可以匿名的形式对其他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积极为同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教师则要在线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六)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灵活复习

提升课后复习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把握学生认知特点,避免学生知识回生现象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温故知新、有效梳理及不断巩固语文课堂学习效果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但从目前的复习情况来看,还存在复习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够强等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结合复习现状,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精准进行课后复习,不断提高学生复习的质量,全面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得更好,记得更牢,获得更大的提升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认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按照生字词复习、文章内容复习、基础知识复习等模块,为学生制作对应的复习资源,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在课堂的学习需要,有选择地展开复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些资源放到线上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更加灵活和有效地展开复习。例如,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放到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在线复习生词,阅读文章,同时线上给予学生学习指导,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理解高质量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和其他优秀语文教师同人的交流和互动,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信息化教学为依托和载体,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精准信息化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