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游戏中的渗透策略

2022-11-20李凤莲

名师在线 2022年25期
关键词:影子理念科学

文/李凤莲

引 言

区域游戏在幼儿园科学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与各类材料、伙伴、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幼儿不仅能学会尊重他人意见,聆听他人发言,锻炼语言能力,还能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养。同时,区域游戏也是渗透STEM 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STEM 教育指的是将不同学科、领域综合起来开展教育,让幼儿通过实践与钻研,成功将生活与知识进行结合,提高应用能力,积累跨学科、跨领域的丰富知识。

一、STEM 教育理念综述

STEM 四个大写字母分别代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其教育理念的宗旨是打破四门学科间的壁垒,将其进行融合与统一,基于学科间的相互联系追求跨学科价值。STEM 教育指的是内容丰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主张为幼儿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幼儿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锻炼各方面能力,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整合性

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四门学科进行结合,探寻各个学科与领域之间的微妙联系,并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丰富的知识。同时,它尊重和保留学科独立性,只是通过学科彼此之间的关联,采用多学科方法与跨学科方法进行教育。

(二)实践性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幼儿的知识、经验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直接传输,处境相当被动,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在STEM 教育理念中,幼儿的主体地位与中心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其注重幼儿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式,要求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允许幼儿进行实践探究,从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建构知识框架,加深理解,并锻炼创造力、想象力、知识应用能力等。

(三)情境性

由于幼儿的抽象性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绝大多数幼儿不能理解过于抽象的问题。STEM 教育理念提出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方式为幼儿构建逼真、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幼儿将自己代入其中,将抽象知识与具象生活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在问题情境中尝试解决难题,学习多学科知识,锻炼自身能力。此外,幼儿与情境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提高其理解能力、培养发散思维,使其在逼真的生活体验中不断成长进步。

(四)趣味性

STEM 教育理念提倡采用游戏化教学,将教学情境与区域游戏融合,利用幼儿爱玩耍的天性与本能激发其参与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满足其成长的需求,使其在探索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游戏中渗透STEM 教育理念的策略

(一)利用STEM 教育理念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发现问题所需的基础素养,而发现问题是开展一系列后续研究、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基础。幼儿各方面都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教师利用STEM 教育理念,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幼儿获得更多信息,积累更多经验[1]。

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时,首先,教师应确立观察目的,明确需要观察的对象和特征、观察方法和需达到的精细程度、观察目的,抓取关键信息。目的性是观察活动最主要的特征,唯有明确目的,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应在观察前制订周密的计划,对所要观察的内容、所用方式进行规划。幼儿若在观察过程中漫无目的、没有明确方向,就很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诱惑和影响而转移注意力,最终一无所获。再次,教师要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幼儿的观察能力与敏锐性差异较大,对待同一事物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最终收获和得出的结论更是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在组织观察活动时,应注意幼儿的活动体验,引导幼儿感受观察行为带来的乐趣,提高幼儿观察的积极性,进而鼓励幼儿开展自主观察活动、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最后,观察活动应以实践为总结。幼儿通过实践对比,可验证观察活动所得结论的正误,进而升华对事物的认知。

例如,在一次基于STEM 教育理念设置游戏情境的“有趣的传声筒”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无线纸筒与有线纸筒分别进行对话。幼儿发现有些人能够清晰地听到传声筒中传出的声音,有些人听到的声音则十分模糊,或完全听不到声音。对此,教师指引幼儿进行对比观察,寻找“能听清声音”和“不能听清声音”的决定因素。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幼儿发现:无线的传声筒听不到声音,有线的传声筒才可听到声音。接下来,教师可让幼儿自由结伴、合理分组,通过进一步观察验证结论,并要求幼儿提出自己的设想,制订初步观察计划。有的幼儿表示:“有线传声筒能听到声音,但不一定清楚,应探究能使人听清楚说话的原因。”有的幼儿提出:“有线传声筒只有线和传声筒两种构成要素,却能够使人听到伙伴说话的声音,应探究其发声部位。”于是,教师提出问题:“你能听清好朋友说话吗?你是怎样听到对方声音的?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怎样才能听得更清楚?”在经历一番观察与尝试后,幼儿得出结论:“发声部位是听筒,能否听清的秘密藏在细线上,在说话时将细线拉直,就能听清对方说话。线拉直后,只要有一方说话,细线就会振动,两端的伙伴就能听清彼此说话;若细线弯曲,则不会振动,也不能传递声音。”基于此,教师又鼓励幼儿进行延伸的观察探究活动,添加多样化材料,制作结构、形态各异的传声筒,比较其传话功能,进一步探索声音传递的奥秘,并鼓励幼儿使用自制传声筒进行交流。

如此,幼儿成功迈出了探究物质科学的第一步,初步了解了材料与功能之间的变化关系,并能够将观察结果与实验结合,学会用实践验证结论的正误,培养科学观念。

(二)利用STEM 教育理念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且为生活服务。若只积累知识而不进行应用,不能在所学基础上拓展延伸和进行探究,则达不到应有效果。教师借助STEM 理念组织科学区域游戏,能帮助幼儿理解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实践与探究[2]。

探究以实践为基础。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开展探究活动,当幼儿发现并成功总结规律后,再回归生活,要求幼儿使用刚刚习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思考所得规律在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方法,完成探究过程。

例如,在一次基于STEM 教育理念设置游戏情境的“影子的变化”活动中,教师先抛出几个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在哪里见过影子?影子是什么样的?”当幼儿给出答案后,教师进行总结:光与影从不分离,总是成对出现,在有光的环境中,当有物体挡住光,就会产生黑色的影子。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影子的变化,使用手电筒制造影子,并通过调节光的方向、强度等改变影子形态,使幼儿观察变化规律,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与交流。每个小组的幼儿都能够将“行为”与“影子变化”一一对应,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光离物体越近,影子越大;光离物体越远,影子越小。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探究影子位置与光照方向的关系。通过改变手电筒照射的方向,幼儿发现影子方向与光照方向相反。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后,幼儿已经充分了解了影子与光的关系。之后开展区域游戏时,教师可让幼儿讨论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带来的不便,并让他们结合所学思索发挥影子的作用和避免影子负面影响的有效策略,同时鼓励幼儿用实验道具进行模拟、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使他们学会在现实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本次活动注重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带领幼儿在不断尝试中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与知识。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让手电与物体之间产生影子,会发现影子的特征,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光源的变化,感知影子大小的变化、方向的变化。这样,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中就了解了科学现象,了解了光与影子“近大远小”的关系,感受到了科学的奥秘。

三、设定多维度科学区角活动内容

教师要通过多个维度来设置区域活动,不能仅仅让活动停留在游戏的本身,应该融合科学的理念,让幼儿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在给幼儿提供活动内容时,教师要有序地引导幼儿,让他们体会到趣味性的同时,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3]。

例如,在开展“有趣的昆虫”这一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在科学区角投放“蚂蚁工坊”及放大镜,使幼儿近距离观察蚂蚁工作的场景,对蚂蚁的日常生活有更具体的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探索昆虫的生活习性。教师要引导幼儿对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记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蚂蚁工坊”的观察情况进行交流,让幼儿互相阐述观察心得。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科学问题,让幼儿产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有效激发。

四、结合幼儿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经验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学习理念,对处于各个阶段的受教育者来讲,都是十分受用的[4]。教师如果通过一成不变的形式来讲授知识,就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更不用说是年纪较小的幼儿,口口相传的形式远远不如活动的开展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大。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以生活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一个比较熟悉的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使他们能够体会到与众不同的内容。

例如,在引领幼儿开展“巨型肥皂泡”的活动时,教师如果利用常规的方法,让幼儿根据要求完成吹泡泡的过程,则整个过程仅涉及科学和技术,限制了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教师能引领幼儿深入研究泡泡的组成元素及实际配方,通过改进配方来改变泡泡的大小,整个过程就又加入了工程元素,实现了科学问题向STEM 问题的转换,对STEM 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五、挖掘传统游戏活动中的STEM 元素

现在主流的教学策略是开发新的区域游戏,并且将科学的理念融入其中,这可以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其实,传统游戏也是区域活动中十分宝贵的财富,只是它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变革。传统游戏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必然有它的道理,一定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师对传统游戏活动进行变革,稍加创新,将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例如,经典的积木游戏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在幼儿园的积木活动中,教师可以赋予积木以生命力,进行故事化、趣味化的创新。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积木来搭建自己未来的“房屋”,并邀请其他小伙伴到自己“家中”做客。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搭建一栋新的建筑物,并给它命名。

又如,角色扮演与烹饪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手中的素材来开展烹饪活动,并询问幼儿“在家里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然后让他们尝试自己动手做。

结 语

在STEM 教育理念下开展科学区域游戏,能够充分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思维与综合能力,培养幼儿在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四个领域的素养,帮助其积累知识,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影子理念科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