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可视化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写融通设计探究

2022-11-20曾晓燕

名师在线 2022年22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高中英语文本

文 /曾晓燕

引 言

读和写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二者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交叉渗透。由于高中英语教学具有复杂性,学习内容更深刻,学生学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提升教学品质,帮助学生更快速渗透到学习活动中,获得沉浸式体验,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将读写进行相互融合,让学生在交叉式的学习探索中夯实基础知识,掌握英语学习技法,触碰学习的内核[1]。

一、情境导学,铺垫读写基础

作为语言学习活动的两大支柱,读和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要清晰地知道,无论读写分别进行,还是读写结合,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动力作为支持。这个动力是来自多方面的,但在课堂上主要来源于教师营造的氛围。因此,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尤为重要。情境创设是常用的教学手段,最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英语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要根据文本主题和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多维度的教学要素创设情境,为读写训练做铺垫。

教师在创设英语课堂导学情境时,需确保情境内容紧密切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元素,凸显课堂教学的知识主题,以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思维,引导学生有序投入英语读写教学活动中。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relice单元教学中,“文化遗产”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话题,教材中的Reading模块则是主要介绍俄罗斯沙皇琥珀房子的建立、转让、被毁、重建的整个历史,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教师深入剖析这些教学内容后,可以选定主题鲜明的情境创设切入点,在课堂导学阶段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抛砖引玉”,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文化遗产”有哪些了解,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向单元主题,并顺势引入Reading模块阅读学习环节。教师将情境话题贯穿整个课堂,待学生阅读学习结束后设置写作活动,让学生围绕“Cultural relice”主题进行文章评价或自主写作,保持学生英语课堂读写学习的思维连贯性,落实英语课堂读写融通教学目标。

教师深入教材,把握英语教材各模块内容的编排意图,从单元主题切入,创设话题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文化遗产”的讨论学习中,强化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英语读写学习的目的性。教师以导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英语课堂读写兴趣,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写作思维指向性的同时,能够将情境教学贯穿于之后的课堂环节中,从而引领学生始终紧抓英语课堂的核心知识展开探究学习,使课堂教学成果显著提升。

二、文本深探,传授读写技法

文本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参考。无法精准把握文本内容,能力提升和素养生成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学习活动必须从文本展开[2]。对于文本探究,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是不好,但长时间单一的背诵默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要想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借助读、写等多种形式。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读写教学资源整合意识,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合、分等处理,找到有利于学生思维延伸、思维发散的阅读教学切入点,触发英语课堂读写活动的深度学习,同时提高英语课堂思维指导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时,教师没有从文本的排版布局出发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而是抓住Warming Up部分的内容,展开多维度的延伸:“Please sort these pictures and tell us when they came into being and what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思考,很快便进入学习状态。在读图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并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组织语言,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展开写作:“Although intelligent robots are not popular now, they are very common. What kind of hightech products will appear in the future?”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其写作欲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作为学习活动的中心,文本有太多可以探索的知识点。教师借助读写结合,可以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处。

教师可以教材中的配图内容作为可视化教学的落脚点,利用拓展性课堂问题,驱动学生快速进入英语课堂阅读学习状态,并通过读图思考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延伸课堂问题考查深度,引入与阅读内容密切相关的写作训练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堂思维最为活跃、语言输出欲望最旺盛之时深究文本内涵,展开英语创编写作,充分延展学生英语课堂认知思维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学习品质。

三、信息支撑,搭建读写平台

要想实现知识可视化的高中英语读写融通教学,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各种类型信息媒体的有效利用,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支撑,搭建兼具学科性、直观性、生动性的英语读写学习平台,提高英语课堂读写融通教学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各类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信息化教学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手段。对此,教师要增强创新教学意识,积极尝试各类新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融入英语课堂的有效路径,思考英语课堂阅读文本、写作内容与信息教学平台的对接融合点,使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成长的关键助力。

教师筛选整合的信息媒体教学素材要与英语读写主题有较高的契合度,充分体现信息媒体调动学生读写思维活力、启动学生英语读写思维程序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的英语课堂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时,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更切身的体验,教师可以直接借助视频播放的形式创设情境:“The 2008 Olympic Games is a prosperous time in China. The magnificent pictures and passionate melody shake people's heartstrings...”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跟读英文版的介绍,其思维灵敏度得到提升。在观看视频后,学生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表达欲极强。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用语言文字将此时此刻的心情写下来。有了视频作为触发点,学生自然有话可说。

教师立足于单元教学的主要话题,从学生熟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发掘整理,用图文并茂的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跟读语句,构建英语知识表象认知,配合视频讲解,能够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思维积极性。教师应适时过渡到读写教学程序,指导学生用英语写作的方式记录所想所得。学生观看视频得到的直观感受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可用素材,投入写作学习时思维自然更加活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巧妙迁移,升级读写思维

迁移是高效教学的有效保障。所谓的迁移是指将先前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或掌握的技能进行加工逐渐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迁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在英语教学中,要想顺利完成知识梳理,夯实认知,教师可以从迁移视角出发,从“读”迁移到“写”,提高思维灵活度。迁移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概括迁移、比较迁移、内外迁移等。在具体选择时,教师要从现实需要出发,综合考量,确保迁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高中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认知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面对大部分英语阅读语篇时具备自主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抓准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认知起点,精准切入迁移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思维。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时,教师可以首先给出讨论话题: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学生立刻来了兴致,认真思考。“What I think of is the youth training manual of TFBOYS.”学生兴致勃勃地表述着。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话题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契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表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搜集起来,让学生借助对比迁移的形式展开学习。“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outline the important sentence patterns in the reading part.”在勾画中,学生逐渐对句型有了清晰认知;在对比剖析中,学生能快速完成知识学习。由此可见,对比迁移过程以阅读和分析为主。当学生完全掌握了知识后,教师再让学生解决活动伊始提出的问题,在写的过程中逐渐内化语言。

迁移教学设计大多以学生已掌握的英语旧知和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教师首先要对接学生熟悉的话题内容,启动迁移教学程序,在课堂教学伊始迅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活学生的课堂探究学习思维;再以对比迁移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句型知识,助力学生突破课堂知识学习重难点;最后导入英语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将丰富的课堂学习体验通过写作表达出来,推进学生的语言知识内化,锻炼学生读写思维的综合性及灵活性。

五、多维延伸,完成读写融通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学活动形式丰富,单选、多选、判断、填空、英译汉、汉译英等都可以作为选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多元化的训练活动为基底,打通读写之间的壁垒。英语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学生读得多,语感自然生成,知识学习也会变得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设趣味化的朗读训练,可以是个人读、合作读、演绎读等。不同的朗读训练给学生带来的感触和体验也是不同的。当学生沉浸于朗读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借助写作训练,完成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实现知识的输入、输出双向互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时,教师可以借助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推进。学生对文本知识有了整体性把握,但部分学生没有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展开系统讲解,帮助学生触碰知识的内核。在学习活动结束后,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展示练习题:“Choose three types of questions you like best and finish the training in the shortest time.”训练题形式要丰富,可以有角色演绎游戏、学习感悟思考、个性化的野生动物保护计划等。多元化、多维度的训练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完成训练,读写活动得到完美融合。“As high school students, although our strength is small, we can also make pla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have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and correctly treating the value of wild animals...”学生的表述条理清晰。写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选出优秀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在聆听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上的提升,还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整个流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体系性,体现了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以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推动学生整体掌握文本知识,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分层展开读写训练活动,向学生提供多元化、多维度的读写训练内容。这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训练模式显然更受学生欢迎。学生积极投入不同的读写活动中,能极大提升英语课堂训练学习参与效度,有利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 语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单纯采用某一种教学形式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师必须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动”起来。“读”是一种动态化的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诸多启示;“写”看似是静态化的学习形式,但本质上是思维的高速运转,也是知识输出的过程。教师要紧紧抓住读写优势,找准教学切入点,有效设计读写形式,让学生在读写感知中逐渐进入深度探索状态,从而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高中英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