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

2022-11-20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0期
关键词:供水装配式设施

海南省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将进入“全绿”时代

“《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规定,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应当不低于绿色建筑标准基本级的要求。这意味着今后的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将进入‘全绿’时代,达到100%。”近日,在《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该负责人表示,《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和国有资本投资的公共建筑提出了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一星级以上的具体要求,同时明确,到2025年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将达到30%以上,绿色建筑将迎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为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明确了促进与激励相关内容,对建设、运行绿色建筑或对既有民用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的,从税收、评奖、金融、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激励,提高建设、改造绿色建筑积极性。同时,构筑诚信评价制度,分类监管,规定绿色建筑活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等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突出了法律约束,明确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认定标准和相应的失信惩戒措施。(中国建设新闻网)

江苏省 组织开展2021年度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创新重点项目验收

近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2021年度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创新重点项目验收工作,通过现场查阅台账资料、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查看项目成果等方式,对全省8 个城市14 个创新重点项目进行了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目前,所有项目均形成了创新的成果成效,顺利通过验收。

下一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将指导各地认真总结梳理创新重点项目成果成效,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并汇编形成2021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创新重点项目成果案例集,加强城市间沟通交流,促进各地互学互鉴,切实提升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质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河南省 政府投资主导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为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助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日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全省未取得项目立项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的机关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场馆建筑等政府投资或主导的项目,要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且装配率不低于50%。

按计划,今年河南省18 个地市年度土地出让计划项目中,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不低于25%,2023年不低于30%,2024年不低于35%,2025年比例不低于40%。

据悉,河南还将加快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性能要求;将装配式建筑纳入各级科技计划指南支持领域,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推动技术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熟悉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中国建设报)

河北省 多举措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

日前,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卫生健康委联合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并要求河北省各市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到2025年,城市供水老旧管网和设施等基本完成改造,水质监测能力稳步提升,城市供水服务便捷高效,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应急体系。

持续推进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各地要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统筹实施市政、庭院供水老旧管网设施改造,编制供水管网设施改造方案,制定年度改造计划,确保市政老旧供水管网设施即有即改,庭院老旧供水管网设施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

加强居住小区加压调蓄设施管理。建立居民小区供水加压调蓄设施台账,重点对按总表收费、暂未移交供水企业运维管理的居民小区加压调蓄设施加强管理,逐步理顺管理机制,推动移交供水企业运维管理,实行抄表到户、直管到户,运行维护费用计入供水价格。

强化饮用水卫生监督和水质管理。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加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加大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对城市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重点水质指标全覆盖检查。

加强公共供水能力建设。各地要明确不同情形下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供水单位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单一水源供水的市、县和应急供水能力不足的市、县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应急或备用水源建设。

优化提升城市供水服务。加快供水设施的智能化改造,逐步搭建企业级、城市级、省级智慧供水管理平台,实现水量、水质等关键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供水企业运行调度、营收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河北日报)

广东省 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50%以上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4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预计到2030年年底,广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由政府示范引领向市场主导发展,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基本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

依据实施意见,广东将以装配式建筑为重点,以工程全寿命周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绿色化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通过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驱动,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实现建筑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转型。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年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实施规模不断扩大,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35%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30%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到2030年年底,工程全寿命周期系统化集成设计、部品部件标准化生产、精益化生产施工水平大幅提升,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充分整合,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新型建筑工业化由政府示范引领向市场主导发展,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基本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中国建设新闻网)

猜你喜欢

供水装配式设施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探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给水工程中供水管材的选用方式分析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设施农业文摘